日前,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了一项报告,该报告详细列出了三星Note 20 Ultra 5G的各项零件成本,并表示该机总体的制造成本为549美元,约合人民币3754元。

Counterpoint分析师Ethan Qi在评论研究结果时说到:“与上一代旗舰机型相比,三星Note 20 Ultra 5G在设计、制造和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和组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而且它们的外形非常轻巧,具有竞争性的物料清单成本结构。 该手机的总成本略低于550美元,部件成本约为468美元,这对于标价为1299美元的设备来说是值得称赞的。”
此外,高通在三星旗舰产品的设计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其参与的部分超过40%,高通为三星提供了从芯片组到调制解调器,以及射频到天线系统的全面系统级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在7月21日的发布会上,一加表示并不打算将Nord带到美国市场。虽然该公司已经在美国启动了 Beta 计划,邀请 50 名用户评测这款智能手机,但这些设备都是欧洲机型–由于缺乏某些硬件,可能会出现连接问题。

这表明一加Nord不会像一加X那样只是一款手机,而是会成为一个系列。未来一加可能会跟随旗舰机型的更新频率,每年推出一款“Nord”品牌的中端机型。在智能手机价格逐年飙升的情况下,一款500美元以下的中端智能手机对于不希望在智能手机上花费1000美元的客户来说是更合理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在近日OPPO方面公布自家在5G领域的成绩中,其中在IoT类目中,就出现了电视的图标。再结合之前OPPO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裁刘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今年下半年其将有更多核心入口级的产品发布,其中就包括智能电视。因此这也意味着,OPPO入局电视领域已经基本成为定局。
手机厂商跨界做电视,首要原因自然是因为这类产品本身的技术门槛已经可以很容易迈过。而在此前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电视行业前,这一市场就已经有着明显的区隔,其中掌握图像处理引擎与色彩管理方案等核心技术的三星、索尼、LG等外资品牌走的是技术路线,并占据了高端市场不小的份额,传统其他品牌则更多是用平价路线来抢占中低端市场。

随着小米与乐视等品牌的入局,电视行业也趁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东风,开始全面向智能化转型,甚至现在市场上也早已没有了传统的非智能电视产品。而在内容与智能化上更有建树的互联网品牌,也借此机会抢占了不少份额,如今这一市场更是俨然行程了传统国内电视品牌、外资品牌,以及互联网品牌的“三国杀”局面。
但纷纷入局电视行业的手机厂商,或许几乎都没有想单纯靠电视的硬件本身去挣钱。纵观目前各大互联网品牌的销售主力,几乎清一色都是中低端产品,其所抢占的显然是如长虹、康佳、创维等传统厂商的市场。
事实上,从1996年长虹发布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算起,国内的电视制造业本身就已经打过了无数次价格战,而在这样的时候环境下,这类产品的溢价空间很早就已经被摧毁。而高端市场,又有掌握核心科技的三星、索尼、LG,这些海外品牌则无一不是拥有浸淫这一领域数十年,积累的可观经验与技术。

那么手机厂商要做电视,又靠什么去挣钱呢?其实此前颇有争议的电视开机广告,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广告将会是很重要的一块收入,而除此之外,以会员为代表的增值服务也或将同样会带来一定的营收。并且目前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单纯从电视业务上挣钱并非是手机厂商进入这一行业的关键,包括小米、华为,以及OPPO在内的品牌,看中的极有可能是智能电视在家庭中的入口地位。
事实上,手机厂商做电视的意图,可能与做电脑的想法颇为类似,是为了覆盖从工作、休闲、移动这三块屏幕,而这也代表着消费者日常使用显示信息的全部。更何况如今电视早已不再是单纯被动接收信息的角色,早已融入到智能家居中,并成为了链接家庭与人的核心。

在如今各大厂商的IoT生态中,智能音箱事实上成为了整个生态的“指挥中心”,通过智能音箱来操控其他智能硬件也成为了很多厂商所宣传的重要卖点。但是相比于电视来说,只能通过声音这个单一维度来交互的音箱,在想象空间上明显要小得多,视觉与听觉并重的电视,无疑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体验。
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智能电视市场的蛋糕要远比手机小,但不同于换机周期更短的手机,电视的使用寿命无疑要长的多。毕竟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都不会对电视随意进行更换,而且在其无故障的情况下,即便是达到了使用寿命通常也依旧能够正常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相比于各式小家电与智能手机,电视作为大家电之所以在消费者层面上更新换代的频率很慢,还因为其安装拆卸与运输并不方便,同时由于长时间使用之后因为普遍缺少包装,也使得其二手交易并不方便。不好卖二手,再加上使用率不高的现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一台电视往往能在消费者家中短则待上四五年,多则更是能够达到上十年。
因此厂商每卖出一台电视,所代表的就是一个持续拥抱自家生态的高粘性用户。要知道在目前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换品牌的频率可以说是非常的高,因此这样对于电视用户这样的高粘性长期用户,所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座座金矿了。
如今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速,乘着新基建的东风,物联网也早已不再是个遥远的概念。随着国内市场智能家居产品渗透率的逐年攀升,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后浪”们也逐步即将迎来成家立业的阶段,而这些与互联网一同成长的年轻一代,自然在营造自己的小家时更乐意体验科技的魅力。

而通过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大小屏结合,显然也将有助于影响消费者后续其他同类产品的购买倾向。毕竟当用户习惯一个品牌的智能家居生态后,就算其他品牌的产品再怎么优秀,都极有可能都与现有这套生态在匹配上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当消费者接受了智能手机,再用上了同品牌电视,进而换用同品牌的全套IoT设备,也就成为了极其顺理成章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