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一面对着《三十而已》中的许幻山和林有有费尽了口水,一面跟着《重启》中的小三爷下墓、听雷,还不忘去《二十不惑》中,忆往昔峥嵘岁月。
眼看着这一轮激战已经几尽尾声,适逢优爱腾相继亮相。爱奇艺在7月9日举行“2020爱奇艺ijoy夏季悦享会”,腾讯视频和优酷也分别在8月2号、8月6号举办年度发布会,公开平台最新片单。三大平台在接下来会如何谋兵布阵?规模效应之外,该怎样提升圈层吸附力?除数量攀升、类型多元外,还显露出哪些新趋势?
在加深平台定位与调性的基础上,三大平台已经释放出了新战场的强烈信号。
疫情对电影行业的摧残是肉眼可见的,但从三大平台的剧集储备量来看,疫情对剧集的影响已在式微中几尽消退。
在优爱腾发布的最新片单中,优酷与爱奇艺剧集储备量基本持平,尽管各自有所偏重,但待播剧集总数都为64部;腾讯视频待播剧共有75部,其中古装剧“起死回生”,成为一大发力点。

从题材划分来看,三大平台的规模扩增与数量攀升,是以剧集类别的多元覆盖为出发点的。古装、年代剧、都市情感、现实主义题材、悬疑、科幻、漫改等多种题材,三大平台都完成了全面覆盖。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全面与多元,不再等同于“广撒网”,无论是从平台对剧集的定位,还是整体呈现出的平台调性来看,都颇有“粗中有细”的味道:在大的题材类别下更加细分、精准定位受众圈层、产出垂直内容。
以“起死回生”的古装剧为例,片单中显示,优酷有备片12部、爱奇艺15部、腾讯视频22部,合计共49部。其中《青簪行》、《有翡》、《雪中悍刀行》等大IP改编剧作仍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有《天龙八部》、《倩女幽魂》、《鹿鼎记》等经典的“重生”。除了“情怀杀”和预定爆款等传统项目外,优爱腾在细分圈层上也做出了大胆尝试,经受过市场检验的、以年轻女性为受众的《我就是这般女子》等甜宠剧依然在列;动漫真人化的《狐妖小红娘》《全职高手2》等,瞄准二次元圈层;《剑网三之侠肝义胆沈剑心》等游戏衍生的剧集,也开始崭露头角,搭建游戏玩家转化为平台受众的通道。

这种现象在现代剧中,也同样正在发生。垂直内容的产出,以及垂直圈层的率先争夺、转化、留存,成为优爱腾维系平台调性的同时,谋破局的重要发力点。
今年五月,爱奇艺推出的迷雾剧场,让平台厂牌化的优势,开始显露。
红利在前,爱奇艺和优酷纷纷加快脚步,聚焦于剧场模式。爱奇艺已布局迷雾剧场、甜宠剧场、约定剧场、贺岁剧场,四大剧场类型。据爱奇艺的大剧片单显示,悬疑基调的迷雾剧场,有《非常目击》等待播剧作;甜宠剧场的剧集储备也十分丰富,《穿盔甲的少女》、《因为我喜欢你》、《只好背叛地球了》等多部甜宠剧整装待发;约定剧场有《人民的财产》等现实主义剧作;贺岁剧场有《小舍得》、《生活万岁》等合家欢剧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类型剧作中,爱奇艺的现代都市剧存量最多,达到22部,且自制剧占比90%以上。其中甜宠向的剧作占据“半壁江山”,四条赛道全面发力的同时,擦亮自制剧的招牌,提升年轻女性受众的转化留存率,很有可能是爱奇艺下一步的方向。

优酷也开始打造平台厂牌特色,推出五大剧场:悬疑剧场、宠爱剧场、合家欢剧场、港剧场、都市生活剧场。
根据片单可以感知,悬疑剧场将会是优酷接下来重点打造的平台厂牌,大剧战略和自制剧两手抓,对悬疑题材的边界,进行新开拓。有改编自东野圭吾同名小说的《回廊亭杀人事件》,有在都市情感中开拓悬疑空间的《白色月光》,有悬疑色调和浪漫主义色彩共存的《司藤》……在题材内容上,不再拘泥于传统。

剧场模式已经在多赛道布局中,形成剧场矩阵。在品质过关的前提下,剧场矩阵对于增强平台吸附力、提升用户黏性、提高用户留存率等方面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而平台厂牌一旦擦亮,对于头部精品内容的涌入,也必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IP生态,是三大平台几年来一直孜孜不倦耕耘的一片沃土。
除老生常谈的,优爱腾对经典IP版权的争夺外,新片单中也显露了优爱腾在精品化IP生态上,新开辟的两条道路。
其一,是对系列IP的开发及规模扩大。盘口最大的是腾讯视频,已经公开的剧集续作,就已经达到了9部。包括《使徒行者3》、《传闻中的陈芊芊2》、《斗破苍穹2》、《云南虫谷》、《斗罗大陆2》、《双世宠妃3》、《骨语2》、《全职高手2》、《外星女生柴小七2》,涵盖警匪、甜宠、玄幻、电竞热血等多类题材。

在爱奇艺的片单中,《大江大河2》、《勇敢的心2》、《仙剑奇侠传4》等国民大剧的续集赫然在列;优酷打出了系列的风格,囊括了《乡村爱情13》、《刘老根4》,颇具话题点的农村题材剧作,以及《白色强人2》、《飞虎3》等经典港剧,作为港剧场的有力支撑。
其二,是对IP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互动。腾讯视频正在热播的《穿越火线》,以及爱奇艺待播剧《剑网三之侠肝义胆沈剑心》,在完整内容生态的基础上,实现IP与平台的强关联,对IP产业链进行全面开发。电竞与剧集实现创新联动、相互导流。电竞、动漫与剧集,多种内容形态共同发力,形成多方用户汇聚的流量池,无论是在IP的生命力层面,还是在产业链变现层面,都得到了有力支撑。
但在打破IP产业链的固有形态,形成流量池以外,似乎在片单中又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长陵》是爱奇艺2021年的重点项目,定位为国风新武侠,在剧集筹备的同时,同名动漫、游戏均已同步立项开发。如果这次同步打造IP三叉戟的尝试,能够得偿所愿,那么带给IP产业链的将不再是长度的量变,而是在同期内,厚度上质的飞跃。

纵观近两年平台大剧的总体趋势,古装剧屡遭碰壁但不乏精品;悬疑品类长盛不衰且开始涌入头部精品行列;现实主义热浪崛起,女性题材成为最大的那片“浪花”。与此同时,尽管长剧仍然占据着大半比例,但三大平台从来没停止过对短剧试水的脚步,在《无证之罪》、《河神》等精品短剧的铺垫下,2020年《我是余欢水》及《隐秘的角落》等12集短剧的大热,使短剧这一承载模式的生命力,逐渐被大众接纳认可。
三大平台在此基础上的修补与更迭,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革新。在群雄逐鹿中,谁能凭借前瞻式的谋兵布阵抢占先机?三足鼎立的格局何时休?
且看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8月6日,在上海电视剧白玉兰电视论坛上,柠萌影业创始人、董事长苏晓分享道。
柠萌影业2014年成立于上海,是近日热播剧《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的出品方,此前由柠萌影业投资拍摄的作品包括《好先生》《小别离》《小欢喜》等。

《三十而已》自7月17日在东方卫视和腾讯视频播出后,日均播放量超过2亿,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并横扫各大社交平台,可谓2020年现实题材爆款电视剧。
2016年柠萌完成B轮融资5亿,由弘毅投资领投,腾讯和芒果基金跟投。 2018年3月,柠萌宣布完成C轮数亿人民币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汉富资本,五牛控股和千毅资本等机构,老股东腾讯、弘毅投资继续加持。
苏晓认为,如果想长期发展,而不是靠一部爆款剧就跟资本市场对接赚钱走人的公司来说,品质的考验的确是非常大的。
“我也很难说我们一年生产三四部剧,各个品质都能达到90分以上,说实话我做不到,但低于70分的我是不能容忍的,这种绝对不能过关,不能投向市场去卖的,坑了爱奇艺,那么它现在原来对我还有一些信任度的,可能一部剧就没了是吧?可能未来三年都不买我的剧的,那就得不偿失。”苏晓说,“最后能不能成爆款,爆款是命,资金也是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因素,所以我们每天花更多的精力,实际上都是在研究创新跟品质的两个维度上面的问题。”苏晓表示。
此外,苏晓还认为,传递正确价值观并且打磨细节也会让作品加分。
谈及今年疫情的影响,苏晓认为有潜在的影响,“我们也面临本来2月份开机的,但后推了三个月开工的剧组,整个工作的效率也还是打点折扣的。”
他判断:“对这个行业来说,如果全球的疫情持续下去的话,我觉得还是会有相当大的影响的。比方说经济下行对整体平台的广告的冲击也是会越来越长远。对整个制作业来说,原来的商业模式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原来因为 B to B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靠收视率然后放广告的,但是这样的话会加速这种to C端收费的付费观看商业模式。”
面对疫情的冲击,苏晓对同行提出了“不要想太多,不要赌太大,不要看太近”的“口号”。
“我和同行说我们不要想太多,原来的梦想都非常宏大,都是想要做迪士尼的,现在我们把梦想就是说小一点,好好地把眼前的每一个剧本能做好。第二个我是说就不要赌太大,因为原来做每一部戏还是成本投入非常大,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控制成本是必须的。第三句话叫不要看太近,因为眼前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对一个想长期做下去持续发展的公司来说,眼前的流量、收视,各种各样的指标,很多都是两年一年的东西,这个行业还是应该看长远的,我们慢慢地把自己的作品“留得下来,走得出去’作为我们真正的目标。”
苏晓认为,年轻人倍速看剧对制作业来说是灾难,并认为总局出台的限制电视剧集数的政策很及时。
“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时候,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通过1.5倍、两倍速的观看电视剧,长此以往,对制作业来说也是灾难,整个制作消耗成本都是极大的浪费。那么这次总局出台的关于限制集数的政策,我觉得一方面是很及时的,另外我觉得也是非常有针对性。”
面对短剧在未来剧集市场的前景问题,苏晓直言,这取决于剧集的盈利情况。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最近爱奇艺的平台上短剧能够有爆款的效果,同样我也听到通过用户直接的付费观看,甚至是有望未来能盈利的。我觉得这个是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因为短剧真正能不能蔚然成风,甚至十几集二十集的是否剧能够成为以后剧集市场的主流,关键还是靠市场本身的盈利模式来决定的。”
苏晓进一步解释道:“尤其对平台来说,短期要(靠短剧)赚钱,靠传统的广告是实现不了的,因为广告客户他还是希望剧集至少能够支撑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它的投入才有效。那主要是靠用户付费了,现在出现的苗头已经给我们制作方看到了一点希望,如果有更多的精品短剧能够持续地供应市场的话,慢慢的我们把盈利模式走通,我相信短剧才是真正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