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锋医疗」是一家智能手术系统研发制造企业,致力于先进医疗设备的设计,开发和商业化,以及新一代智能手术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推广。
根据火石创造发布的《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增速趋势》,自2014年中国开始引入外科手术机器人,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逐年增大,且保持者高增速。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达35.7亿元,预计2020年有望超63亿元。

2016-2020E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增速
微创手术机器人因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精度高、术后效果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妇科、普外科等领域。而单孔机器人作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的新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医生操作舒适性的临床优势,被视作微创手术机器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精锋医疗」单孔手术机器人产品,于2018年开展了单孔手术机器人动物实验,经过多次产品迭代,目前已经启动NMPA注册。产品上市后,将用于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等典型手术治疗。此外,「精锋医疗」多孔手术机器人产品也已同步开启NMPA注册。

精锋医疗手术机器人
目前,「精锋医疗」已布局3款管线产品,包括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超高清立体内窥镜产品,均进入注册阶段,并已申请国内外专利200余项。此外「精锋医疗」还与哈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多个国内外医院开展了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申淇医疗新产品的临床推进以及上市产品的加速市场推广和产业化。
申淇医疗成立于2014年9月,它注册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专注于高值耗材产品领域,产品涉及血管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心衰管理三大板块,其中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已于2019年12月取得NMPA注册证。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2018年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患病人数创下新高。由于心血管疾病的高致死性,在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同时,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也逐年上升,除了药物治疗外,进行冠状动脉手术(PCI手术)的患者人数也逐年增多,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主要以采用心脏支架为主。
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冠心病PCI手术数据显示:全年冠心病介入例数为915256例,冠心病患者平均植入支架数为1.46。
事实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者数量的上升,心脏支架的使用数量当下正在高速增长。而伴随着近年来临床对“介入无植入”新理念的追捧,以及药物球囊可以实现解决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问题,药物球囊正成为治疗冠脉狭窄类疾病的新宠儿。
除了药物球囊,申淇医疗还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做了相关布局,例如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和二尖瓣修复/置换产品。申淇医疗创始人戴志豪表示,过去的5年仅仅是申淇医疗迈出的第一步,未来还将紧紧围绕高值医疗器械耗材发展,研究和探索更多好的技术和产品。
据了解,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左心耳封堵器产品已经定型,正在开展临床试验,预计2022年上市。此外,还有10余款在研产品,接下来将陆陆续续推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