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杰认为,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突破,正引发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为加快推动这一进程,需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中审视理解“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杨杰指出,把握时代大势,中国移动明确了“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新定位,制定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新战略,全面发力“两个新型”,即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主动开展前瞻业务布局,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数智化转型。数智化生产方面,打造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服务可视的信息网络,建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关键领域端到端能力,加快信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生产各领域全环节的深度运用。数智化生活方面,构建丰富多彩的产品体系,探索推进虚拟数智人、沉浸式娱乐等元宇宙应用,不断提升人们获取、运用、交互信息的效率和品质。数智化治理方面,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海量、实时、多维度数据资源,加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社区等领域的应用集成创新,为政府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注智赋能。
杨杰强调,大力发展5G是中国移动推进“两个新型”的关键基础,也是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三年来,中国移动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5G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网络建设方面,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深化与中国广电共建共享,目前已累计开通5G基站超100万个;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引领5G标准制定,推动5G与AI、卫星、XR等技术深度融合,加快5G向网络智能化、天地一体化、通感一体化演进;应用拓展方面,发展5G套餐客户突破5亿,推出5G消息、5G新通话、云游戏等多项特色业务,依托5G专网、行业平台,推动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慧城市等信息化解决方案从“样板间”向“商品房”加速转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目前该行业竞争稳定,监管要求可控,并且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正在减弱,尤其是中国移动(00941)在保持合理资本回报下,仍在建设5G网络上具备规模优势。因此,该行认为中国移动6.2%的股息率是可持续,并予以其“跑赢大市”评级。
另外,中国铁塔(00788)为该行另一首选。中国5G的部署正带动收入、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和净利润的结构性增长,预计华为的芯片供应问题不会令今年的5G部署有所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自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中央多次对新基建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新基建已经成为我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七大新基建领域中, 5G和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融合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重大战略布局。
5G是新基建的“基”,它通过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广覆盖等特性,实现了全新的通信网络能力,可以说是建设了一个承载数字经济的新公路。通过5G的建设将推动AI更泛在。AI作为是新基建之“智”,是驱动产业变革的新引擎,使得5G网络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可以说5G和AI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新基石。
张同须表示,中国移动作为5G新基建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积极践行 “5G+计划”,按照建设一流的5G网络的标准推进5G建设。目前已开通14万个5G基站,并将加快网络建设,确保年内累计建成30万个5G基站,实现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计划全年发展1亿5G套餐用户;推动5G终端发展全面提速,预计全年带动全行业销售1亿部5G终端;面向14个垂直行业,重点打造100个高质量5G行业示范应用。同时,中国移动积极布局AI新基建,包括AI基础设施新基建、平台能力新基建、云网新基建三方面。
构建云网边协同的AI基础设施。中国移动的网络遍布全国各城市一直延伸至用户侧,建设中心云和边缘云,通过云、网、边的融合,发挥云网融合和云边协同的优势,布局AI算力资源,打造“连接+计算”的泛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海量数据(18.430, 0.44, 2.45%)资源体系。AI的发展是以数据为基础,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原材料,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有着海量的高价值数据资源,依托超9亿的庞大移动用户群,形成了近130P的数据资产,包括超30万用户标签,为AI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依托“九天”人工智能平台,构建人工智能赋能体系。中国移动发挥自研的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引擎作用,加快应用落地,目前在网络、市场、服务、管理、安全各领域都有很好的规模化AI应用落地,包括智能营销系统、智能客服服务、网络投诉智能处理系统、智能通话小秘书、智能业务稽核系统等。通过九天平台和这些规模化的应用,提升了网络运营效率以及用户服务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积极构建建设人工智能赋能体系。中国移动汇聚自研以及合作伙伴共性、优质、成熟的AI技术能力与研发工具至“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全面提升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和业务创新需求,为智慧城市、工业能源、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农业这些重点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赋能。
智能云网升级,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融合创新,推动云服务升级,将“九天”人工智能平台的能力引入移动云,将其打造为智能云,提升中国移动云计算业务对产业的服务能力。通过云数融合、云网融合、云边融合、云智融合打造开放的人工智能平台,为用户提供机器学习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服务,面向金融、交通、教育、工业、医疗、农业等垂直行业,为产业提供行业AI解决方案。当通信网络遇到人工智能,将带来网络能力的跃升。AI对网络注智赋能为网络提供智能化升级,中国移动正在构建网络智能化技术体系,希望通过构建网络智能化平台、能力、应用多个层面的能力为各域网络的全流程注入人工智能技术,助推5G网络实现高效和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无论是5G还是AI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的紧密合作。中国移动秉承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愿意与合作伙伴共建开放生态,推动产业发展。中国移动已开展三种方式的合作:一是通过开放合作,促进产业成熟。依托5G联创中心,与标杆企业做5G应用的联合创新;与华为、商汤等企业开展合作,加大产业合作。二是技术攻关,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我们设立了中国移动—教育部建设项目,并在近期挂牌成立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实现关键项目的协同攻关。三是产业协同,共同推进全球技术发展。已经在ITU、3GPP、CCSA等标准组织中承担网络智能化分级标准方面工作。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SAIA等产业联盟合作举办了多项人工智能比赛赛事,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与以往相比,本次大会聚焦疫情影响下的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走向,首次设立5G通信服务专题展区,重点展示实景互动应用场景,近2000平方米的“微缩5G世界”融合智慧城市、家庭生活、健康医疗、教育娱乐、交通物流、生产制造、城市管理等多领域5G应用服务场景,为参展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5G真实体验和沉浸式参与感。
此次中国移动聚焦5G文娱产业打造“5G乐园”,在专题展区重点展示了5G VR游戏、视频彩铃DIY、5GAR明星合拍、5G AI 健身、5GAR演唱会等内容。
中国移动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直接交互的方式,让用户更加直观感受到5G优势,领略5G赋能文娱后,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并且充满各种可能性。
根据最新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基站开通数比原计划将增加5万座,年底将超过35万座,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以上城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赵大春表示,中国移动深入贯彻国家“新基建”政策,全面实施“5G+”计划,加强与垂直领域龙头企业合作,聚焦15个重点行业规模拓展。截至目前,已开通5G基站近30万座,服务5G套餐用户超过7000万,5G专利数超1800个。
赵大春指出,在产业各方的关注与推进下,5G已进入发展快车道,融入百业大幅提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业互联网是5G应用范围最广、解决方案最成熟、价值提升最显著的领域之一。中国移动正在实施“五个升级”策略,加快网络升级、平台升级、应用升级、模式升级和生态升级,推动5G+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
网络升级方面,发布5G专网产品,推出5G专网优享、专享、尊享三种模式,实现网随业动、按需建网。同时,推动5G专网运营模式的2B转型,实现网络自运维、自服务、自开发;打造基础、增值、灵活的多量纲资费模式,可供客户按需灵活选择网络能力;推出5G专网运营平台,面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平台升级方面,发挥5G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全面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做强工业模组,推动工控设备5G inside;做厚平台能力,强化5G+AICDE核心能力;做深产业服务,深度服务400余家工业企业。
应用升级方面,甄选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打造产业数字化“样板房”,推进100个集团级龙头示范项目和1400余个省级区域特色项目建设,已为12省份的20个项目授牌优秀“5G+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了多个业界第一。
模式升级方面,基于需求共同发现、产品共同创新、项目共同交付、价值共同创造的“四个共同”理念,联合产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促进跨界融合创新。
生态升级方面,推出“战略合作、联合研发、参股并购、采购供应”四类合作模式,牵头发起5G联创中心和5G产业数字化联盟,构建三类5G合作伙伴库,推出百亿生态引入和百亿分享的“双百亿”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日前,华为携手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与全产业链核心玩家联合发布《5G云XR端到端能力需求研究报告》和《5G云XR云网架构及解决方案研究报告》,希望共同推进5G云XR产业发展。
XR实际上指的是之前大火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目前业界统称为XR,本来二者的区分也不大,而基于云端的XR被公众为5G杀手锏,不论消费娱乐还是工业、教育、医疗等行业都会带来革命性变化。
XR前景诱人,沉浸式的体验会改变很多行业,但是目前XR技术还停留在发展初期,从终端到网络再到云端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业界尚无统一的标准问世。
华为无线产业发展总裁朱成表示:“云XR是5G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应用领域之一,是运营商及XR产业公认的潜在5G杀手级应用。”
朱成表示,VR将对标桌面计算机(PC电脑/服务器),AR将对标移动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
朱成预计,“随着视觉感知云化,以及XR市场的繁荣,可以预见,在未来3-5年,XR终端将在感知真实世界和显示虚拟世界两个方面获得长足进步,结合5G+云的应用,快速走向普及成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跌0.5%至558亿元人民币,符合花旗对于该公司的业绩预期,其他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上涨1.9%,主要受益于移动业务复苏所带来的利好,公司目前维持全年资本开支不变。
花旗认为,公司的移动业务收入增长于第二季度开始稳健复苏,同时公司上半年自由现金流同比上涨44.1%属利好消息,因此花旗维持公司今年度盈利预测不变,上调2021至2022年度盈测1%至2%,维持“买入”评级,但目标价由78港元降至76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收入及净利润同比持平,均低于该行预期,其中公司移动业务收入下跌2%,但第二季ARPU较第一季度上涨15%。公司将今年5G用户目标由7000万调升至1亿,且5G基站数目由25万个增至30万个,5G资本开支增至1050亿元人民币。
目前麦格理维持其2020至2021年盈利预测,目标价由70港元微升至70.15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汇丰研究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反映业绩的发展趋势改善以及公司发展5G的网络运营成本增加。公司第二季业务恢复,主要得益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封锁措施开始松动。转用5G的客户平均支出增加6%,截至6月底,公司目前有7020万个5G套餐用户;而由于公司客户开始转用5G,数据使用量增长28%,网络运营成本增长11%;由此反映出公司5G网络的电力及营运成本支出更高,而公司新业务增长55%,其中IDC及云计算增长强劲,与中国联通(00762)的表现相似。
移动目前增加50亿元人民币用于5G资本开支,但整体预算不变,预计公司将在今年净增30万个5G基站,符合该行预期。另外公司将分配700MHz予广电应用于农村及室内覆盖,但公司尚未公布其他内容。
目前由于无线及新业务发展趋势略高于汇丰的预期,因此汇丰上调对该公司2020/2021年收入预测。同时汇丰正在关注其网络成本以及5G使用收入增长是否可以对冲成本增长的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