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港:上海新一轮发展战略空间
临港位于上海东南角,距离市中心75公里,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深水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区域,同时具备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轨交的特质,构成了临港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临港由主城区、智能制造区、统筹发展区、智慧生态区以及海洋科创城等功能区组成,目前,临港在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智能汽车三大支柱产业。
根据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包括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区域以及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等在内的临港部分陆路区域。
聚焦产业,是增设新片区不同于上一轮上海自贸区扩区之处,也是上海新一轮发展战略空间的拓展。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任 陈杰:“应该来讲,临港希望不断地通过政策的创新,通过制度性的安排 来吸引更多的企业能够到临港来发展,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大门敞开的宽度和速度。”
以“五自由”锻造开放排头兵
在最新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明确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要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目前,上海已经完成了新片区管理办法、特殊支持政策、政务服务中心等启动运行的准备工作,同时将国家总体方案分解成78项任务,确保方案尽快落地见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8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根据方案,新片区设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新片区的使命重大。它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新片区的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正式揭牌,预示着新片区正式运作开始,中国自贸区的试验将步入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