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宝宝树、妈妈网等的信息社群,或者各类垂直母婴用品电商平台,壹零医的特点是基于每个母婴家庭个性化的健康数据,赋能医护人员,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基于延续性健康数据记录的医患关系,形成以个人和家庭为中心的O2O专属医护集团服务模式。

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搭建壹零医平台上的“妇幼医生工作室”产品,医生端为布谷医生APP,用户端为布谷妈妈APP。CEO殷晓鹏表示,医生工作室的产品逻辑是帮助提升医生病患管理的效率,同时将医生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最大化,从而使得母婴家庭在生命早期1000天的关键时期,获得充分的、专业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支持。
具体来说,平台向医生提供智能随访工具,基于用户的数据标签、妇幼系列健康测评、结构化的健康档案,形成最匹配用户身体状况的医嘱和健康处方,医生只需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极大程度提升随访效率,一名医生每天只需要20-60分钟即可完成全部用户的随访,平台上用户数排名前列的一位产科医生,每天可以在60分钟内随访及有效回答1000多位用户的咨询。智能随访工具的知识图谱是基于壹零医过往积累的近百万条医患问答、100余万用户健康、行为数据和专业医疗知识体系形成,目前壹零医母婴人群标签数量已经超过8000个。

上图:布谷医生界面;下图:布谷妈妈界面
6月初,布谷医生APP和布谷妈妈APP已经上线,在自然流量下,布谷医生APP已有2万名医生提交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开始招募、管理和随访病人,布谷妈妈已经吸引超10万用户家庭注册,日活数超2万名。产品即将在8月底进行迭代升级,随后主动扩大推广。
当前产品对用户家庭免费,根据用户的个性化数据推送电商产品和广告,平台通过电商和广告营利,并支付医生相应服务和咨询费用。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互联网医疗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线上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壹零医也在疫情期间联合100位以三甲医院为主的产儿科医护人员,向母婴家庭提供免费咨询问诊服务逾120万人次。
另一方面,疫情防控也让互联网医院提速建设。壹零医目前已经拿到互联网医院资质,形成从院内到院外的诊疗、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场景闭环。预计10月底壹零医还将获批药品流通牌照,打通医生线上工作台所需的在线诊疗、咨询、健康管理、处方开具的全部环节。
更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7月起,壹零医已经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推行的“互联网+围产营养门诊规范化项目”独家互联网合作平台,为项目提供工具产品和技术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团队已经在技术层面多次迭代医学逻辑,搭建完成妊娠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细分围产逻辑,正在极大赋能围产营养科室的医护人员,数据和结构化诊疗场景,例如将传统的食物交换份问卷替换成智能化的食物数据库,从而更加高效地做好围产营养服务,切实提升母婴健康水平。
在项目内,壹零医围产营养工具已经在79家医院落地应用。CEO殷晓鹏表示,壹零医围产营养工具计划向更多项目外的医院进行推广,目前已收到数百家医院的付费意向,集中在民营医院和基层医院。
目前,壹零医已经聚集了超过200万母婴家庭,平台单月广告及电商营收超过1000万元,7月营收已经达到去年12月的五倍之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中天安驰曾在今年年初获得致宸资本领投、云启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B轮融资,并在2018年9月完成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在此之前,该公司曾完成三轮融资,累计数亿元人民币。
中天安驰成立于2013年,主要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感知、5G、高精度定位、温度传感、蓝牙、Wifi6等技术研发AIoT综合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商用车队、车厂以及金融、保险、政府监管部门等。该公司称,他们已在全国32个省直辖市与超过1000家车队合作,连接超过30万台车辆,行驶里程超过300亿公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在后装领域,中天安驰主要服务客运、物流、特种车、网约车等商用车细分市场;在前装领域,中天安驰已经与宇通客车、大运汽车等多家商用车主机厂合作。
中天安驰的收入来源包括主动安全智能硬件、AIoT产品及服务。该公司告诉36氪,他们从2018年起,每年收入规模过亿、净利过千万,今年收入将保持倍数增长。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激励下,商用车ADAS研发商层出不穷。
谈及竞争优势,中天安驰创始人兼CEO徐一新告诉蜗牛派,交通出行最关键的是PASTE(Position, Algorithm, Sensor, Terminal, Video)法则,即:算法的场景化、终端的智能化、接入传感器的标准化、位置服务的高精度化、视频业务的云中心化。而中天安驰的核心壁垒是长期的数据积累和训练:通过300多亿公里路测和32省市极端环境测试建立了庞大算法数据库,针对中国驾驶习惯和复杂路况进行了长期的研发测试。
谈及SBI(中国)的投资逻辑,徐一新表示,AI公司普遍落地难,但中天安驰从一开始就进行智能系统层设计,融合车载AI box、4G和未来5G应用,从终端至云端,布局整个AIoT生态链。SBI(中国)看好中天安驰“前瞻性的技术规划和行业落地实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德风科技」成立于2015年,主要面向能源电力、烟草和石油化工行业提供工业互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为客户提供从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到数据分析和应用的系列服务,已经形成了从边缘层、PaaS层到SaaS应用层的全栈产品线。落地场景。创始人兼CEO王清杰介绍,德风的终端智能应用围绕客户的设备运维、能耗管理以及智能检测等场景展开,已经形成了对生产设备层、生产运营层以及经营决策层的全场景覆盖。

德风科技的产品架构
能源电力、烟草以及石油化工行业本身信息化基础好,具备工业互联网改造的基础。此外,这些行业以大客户为主,业务量大、付费能力强,具备一定进入门槛,更容易形成规模大、壁垒高的工业服务类企业。因此,德风成立之初就聚焦于这些领域,其中公司在烟草行业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0%。
创始人兼CEO王清杰表示,德风的客户已安装了MES、ERP等各类IT系统,其尚未解决的问题是各个系统的数据打通,再基于对所有数据的汇集、清洗做统一的分析应用。德风的产品线步骤即是从数据采集,全工厂数据的打通并形成数据中台,再到数据与业务流程、设备机理等结合做模型训练,最终基于模型开发智能应用。过程中,公司会帮客户进行工业互联网的顶层规划设计,打通厂内外的生产、交付与流通。
工业PaaS层是德风整个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层。该层级主要包括1)工业大数据中台,主要负责数据的调度、治理和存储分发;2)业务中台以及微服务开发平台,公司听过开放的API,可直接接入其他生态合作伙伴的应用;3)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组件,已经封装了有110大类的算法和500多个算子和算力。
德风将自身定位为软件公司,并对标SAP。目前,其PaaS平台已经实现通用,只需针对客户实际的应用场景做相应的定制化应用开发。公司已经有接近50%的收入来自软件license费用。
公司以服务大客户为主,首次项目合作的费用在数百万元,后续每年还会收取一定的运维费用。平均项目实施周期在3-4个月。王清杰介绍,德风的客户与客户之间往往有紧密联系,比如不同省的电网公司,因此其客户资源本身也是其获客途径,公司较少通过专门的销售触达客户。
公司已服务数百家客户,年收入过亿,且连续4年是盈利状态。关于工业互联网企业难盈利的问题,王清杰表示控制研发成本以及精准的市场策略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德风成立初期,团队通过调研国内外类似产品,尤其是对比了国外的C3IOT、Uptake、Predix的产品,从而快速明确了产品定位。而在市场拓展上,王清杰认为,To B领域扩市场不适合“烧钱”战术。公司需要基于清晰的市场定位,为客户精准解决问题。除了直接获客,德风也在跟运营商渠道合作。
本轮投资机构招商局创投总经理吕克俭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中国“新基建”七大核心之一,目前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德风科技深耕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基于智能化、数字化工具帮助大型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改造。招商局创投会从资本、市场、人才等方面持续为德风科技提供支持。
本轮投资机构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表示,以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的人工智能为基础,德风科技把IT与OT高度融合,为企业解决了“降本、提质、增效”的痛点。创新工场看好德风科技的行业经验和发展前景,会与德风科技一起协助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烟草工商等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将整合创新工场旗下云服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资源,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圣治光电」成立于2013年4月,是一家5G以及网络改造与升级的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企业,光通信无源高端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全资子工厂和分公司位于常州市武进高新区、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以及美国华盛顿州。目前拥有4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
面对海外市场5G电信系统商用化整体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因全球移动流量的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数据中心建设的加速,光器件行业的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圣治光电」针对数据中心以及电信运营商两类客户,根据需求可以提供从前期方案设计参与、研发定制化的产品、生产、测试、批量生产、交付以及运维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现有客户均为主流市场的上市公司,公司产品及方案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谈及「圣治光电」的核心竞争力时,CEO龚婧瑶告诉36氪,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有两点:一是产品本身的技术优势。公司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来实现产品的性能优、插损小、智能化、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等特点,由此树立主营业务——光通讯领域的无源高端技术产品方面的绝对竞争优势。并在业内平均水平保持72-74%的情况下,公司良品率高达98%以上,处于业内绝对领先地位。二是定价权优势,国内其他厂商难以拷贝「圣治光电」的特殊光学设计,在产品性能、可靠性上难以抗衡。公司拥有行业领域定价权优势。
也正因为强大的技术优势,使得公司能够参与到部分大客户方案体系的设计中来,根据客户需求做创新研发,反过来增强「圣治光电」的竞争实力。CEO龚婧瑶告诉36氪,圣治光电从17年就实现营业额1000万,18年4000万,而19年实现营业额过亿元。
团队成员方面,联合创始人兼CEO龚婧瑶投资人出身,有多年金融、创投领域经验,联合创始人兼CTO陈浚鸿博士分别师从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r. Herbert Kroemer,以及2018年提名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Mr. Arthur Gossard。团队所有成员均有近20年光通讯技术领域从业经验,技术实力强、行业经验丰富,配合默契。
光通信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生产方面,「圣治光电」在智能设备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金钱,自主研发了智能设备和自动化加工平台,减少了这部分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
无源光器件属于光模块产业链的上游,全球无源光器件光通信领域,全球范围内竞争较为分散,领先的竞争者还包括Finisar、Lumentum、II-VI、光迅科技、昂纳科技等公司,但仍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没有被头部公司占据。与头部公司的竞争策略方面,龚婧瑶告诉36氪:“一方面头部公司业务范围广,不够钻,而我们从诞生之初就致力于光传输的无源高端领域专研;另一方面,头部公司无论技术上还是服务上都不够灵活,不能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服务或研发,而这一方面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联合创始人&CEO 龚婧瑶表示:“伴随着全球5G及数据中心市场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光器件需求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圣治光电」的业务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轮融资完成后,将加快美国分公司和常州工厂的筹建和生产,实现产能扩大和团队扩充,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力求成为光通信细分领域的主流厂商。”
「云启资本」副总裁郑瑞庭表示:“我们长期关注底层技术领域,看好并持续布局先进制造方向,5G市场前景明晰,「圣治光电」具备强技术实力和先发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