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互联网金融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Wed, 16 Sep 2020 00:45:1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互联网金融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从互联网金融到奢侈品电商,谁是压死趣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http://www.woniupai.net/197063.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7063.html#respond Wed, 16 Sep 2020 00:45:1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7063 “最会赚钱”的趣店这次也去啃奢侈品电商这块硬骨头了。

互联网金融做一路做到奢侈品电商趣店,也算是个勇敢的跨界玩家。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越发严峻的时候,推出了新业务,奢侈品电商万里目。想用奢侈品行业来盘活自己的金融市场。

只这可惜奢侈品电商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疫情,磨灭了多少人超前消费的心。

一心指望着互联网暴富的趣店,这一回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一波三折,互联网金融后继无力

趁着互联网金融的风口,趣店最早由校园贷起家,当时的罗敏在互联网金融的路上一路狂奔,半年间就获得了源码资本和蓝驰创投等投资机构的青睐。此后两年,趣店又陆续获得蚂蚁金服、昆仑万维等注资,受益于蚂蚁金服成熟的风控模型、数据分析和海量用户,趣店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但在“裸贷”“裸条”“砍头息”等丑闻被爆出后,校园贷金融监管越发严厉,趣店也识趣地退出了校园贷,转向了成人现金消费贷。彼时消费贷正火热,但是这条康庄大道也没走多久便走到了尽头。

继2019年的315晚会爆出了网贷市场上高额“砍头息”、暴力催收等乱象后,央视又点名融360,这场余波也顺势蔓延至整个行业,多家互联网金融股价下跌,随后金融监管又越发严峻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曾经为趣店遮风挡雨的蚂蚁金服也撤资了,曾挂在九宫格的趣店,也失去了支付宝的超级流量入口。而趣店这时候才察觉到生存艰难,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开放平台业务,为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流量场景APP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试图从TO C公司向TO B公司转变。

可惜,被誉为“第二条增长曲线”的开放平台业务在2019年连续三季度增长后,在第四季度也降了下来。这主要还是因为趣店在本质上还是一个中间平台,极度依赖流量,而当内部流量耗尽之后,缺乏获客渠道的趣店自然走不长久。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收入能力下降,消费欲望也大大降低,超前消费贷款的人数急剧减少。而随着花呗、借呗等金融借贷业务普及率越来越高,相比之下趣店的市场就越小了。

而且,今年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修改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和36%大幅下降。这导致了趣店收入四大板块(融资、贷款撮合、交易服务费、销售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缩。

此时,互联网金融再难突破,趣店也在为自己寻找生路。

及时抽身,趣店为何看好奢侈品电商业务?

自互联网金融越发不景气之后,趣店也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相继做过新零售汽车、少儿阅读、在线教育、高端家政、校园社交等多项业务,辗转流离之后,曾经最终选择了深耕奢侈品电商行业,推出了跨境电商万里目。

那么为什么在诸多行业中趣店会选择了奢侈品电商呢?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明显上升。根据贝恩咨询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达3100亿美元,而中国消费者贡献了35%的销售额。而中国的奢侈品行业也正在兴起。寺库、第五大道、魅力惠、珍品网、优众网等相继涌现,资本也很看好这个市场,融资不断。

另一方面是因为线上奢侈品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一线品牌如Prada、阿玛尼、MiuMiu、LV、菲拉格慕等也陆续登陆电商平台,试图用线上化渠道去触达中国消费者。而麦肯锡咨询联合意大利奢侈品协会Fondazione Altagamma 发布的《奢侈品数字营销观察年度报告》预测,线上奢侈品销售市场份额将在2020 年翻至12%,2025 年这一比例将升至18%,线上市场潜力巨大。

电商大趋势与奢侈品小趋势合流,眼看又是一个风口。此时趣店仿佛溺水之人终于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全力押注奢侈品电商万里目。

为了能够做好奢侈品电商行业,提高平台的竞争力。而趣店投资寺库1亿美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28.9%。这主要是看上了寺库的供应链资源,寺库作为老牌奢侈品电商平台,与超过3800个高端品牌建立合作,SKU超过40万,在供应链和品牌资源方面积累深厚。

并且为了快速打开市场,趣店决定向拼多多一样,实行“百亿补贴”,以烧钱的模式来打开线上奢侈品市场。

时运不济,奢侈品电商为什么做不起来?

怎奈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原本准备大干一场的趣店却遇上了疫情,可以说是真的很不顺了。根据贝恩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Fondazione Altagamma联合发表的《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春季版》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出现25%的下降,预计全年内市场规模将会缩减20%-35%。全年预计损失600-700亿欧元。

大环境下奢侈品行业也人人自危。一线大品牌纷纷销毁库存,入驻直播行业捞钱,甚至用提价来稳固生存盘。香奈儿、路易威登、迪奥等部分奢侈品牌陆续提价,涨幅普遍在10%-20%左右。

一方面,在市场铺不开的时候,奢侈品电商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在奢侈品业务上,像寺库、万里目这样的奢侈品垂直电商要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玩家争夺存量市场,但巨头们在用户基数、抗风险能力、供应链和平台竞争力等方面都明显拥有优势,垂直类电商能走的路很窄。

另一方面,资本寒冬,融资收入锐减。二季度趣店的融资收入为5.81亿元,同比减少41.0%。与之相对应的二手奢侈品电商赛道却融资火热。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年轻人更钟情于二手奢侈品。疫情期间,二手奢侈品化危机为机遇,迎来了一次小爆发。二手奢侈品直播电商渠道品牌妃鱼获得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二手奢侈品服务商胖虎也成功获得1.7亿融资。

疫情之下,原本想要强强联合的万里目和寺库却成了难兄难弟。寺库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营收13.063亿元,同比下降23.7%;净利润为59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10万元净利润下降85.3%。

作为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自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其股价就一路下跌,二季度财报发布以来,截止发稿前市值只有区区1.26亿美元,濒临退市,可以说,原本趣店指望的行业老大如今都已经自身难保。

而趣店就更不用说了,主营互联网金融业务受挫,新业务奢侈品电商又刚刚启动,二季度总收入11.67亿,同比减少47.7%。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降84.3%,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为2992万元,同比下降97.4%。

营收几近腰斩,净利润跌至谷底。除此之外,用户也锐减。趣店累计注册用户数8080万人,但服务用户数环比下降12.5%至500万人。

奢侈品电商不是“救星”

但新业务“万里目”并不是趣店的救星,甚至还让趣店雪上加霜。

前期为了打开市场,万里目花了高额的营销费。除了补贴外,甚至还花大价钱请来了赵薇、黄晓明、郑恺、雷佳音、贾乃亮等明星来为其助阵。反映在财报上,二季度趣店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同比增长101.7%至1.57亿元,营业成本也水涨船高,一路攀升至3.66亿元,增长28.0%。

但奢侈品电商本来就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

其一就是真假问题。主打全站自营、正品货源直采、入仓质检以及全程溯源的万里目依然逃不过消费者的假货投诉。即使你有百亿补贴,但是也没办法完全取得用户的信任。据《2019中国奢侈品电商报告》显示,奢侈品牌在中国的线上渠道非官方商家供货率达到73%,非官方产品出货率达到81%,客户买到假货的可能性超过48%。而且,大多是奢侈品只对门店或专柜出售的产品负责,不对其他渠道商品真伪问题负责。

其二就是货源问题。像Gucci、Celine等品牌奢侈品行业,为了避免产生价格差扰乱市场,不会成批的给趣店购买,所以目前万里目的部分货源都是让店员去各地奢侈品专柜购买,数量有限。而且一旦有品牌方察觉到各地售出的包袋发票抬头均指向趣店时,便停止向趣店员工销售。毕竟万里目的低价打法与奢侈品品牌方的价值体系也是完全相悖的。

除此之外,口碑崩裂也是奢侈品行业不可言说之痛。据厦门市场监管局表示,投诉万里目平台的单子大概有一斤重。投诉平台上面关于奢侈品电商的投诉屡见不鲜,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万里目的投诉450条,投诉理由集中在万里目存在“涉嫌售假,导致脸部毁容”、“强买强卖虚假宣传”、“下单后不发货,且拒不退款”、“单方面取消订单态度恶劣”等问题。

靠低价吸引顾客,在短期内确实能收获奇效,但是并不保证这些用户能成为会重复消费的固定客户,或许他们只是过来薅一下羊毛就走。而且靠着烧钱存活的行业,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将不敢想象。

而趣店的下一步很可能面临资金断裂。连续下滑的业绩也让股市和资本对趣店丧失信心。在现金流方面,截止6月30号趣店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0.66亿元,而奢侈品电商一旦资金断裂就会完全功亏一篑。

金融业务后继无力,而全力押注的万里目也遭遇疫情黑天鹅,现金流不足,资本撤资,能否等到奢侈品行业回温被打上了问号。奢侈品电商救不了趣店,指望着暴富的趣店或许是时候该先想想怎么活下去。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松果财经”(ID:songguocaijing1),作者 宁缺,蜗牛派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7063.html/feed 0
互联网金融怎么创业?如何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http://www.woniupai.net/187862.html http://www.woniupai.net/187862.html#respond Sat, 22 Aug 2020 09:48:5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87862 智能手机的普及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网购、手游那么简单,现在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而大家在手机上面花费的时间也在不断增加,利用好这一点,其实,我们是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来创业的。具体要怎么做呢?

1、有更低成本、更新模式去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传统线下的POS刷卡器的硬件成本,无论是购买,还是租赁,成本都不低。这也给了其他更便宜的硬件终端以机会。这其中,有拉卡拉、钱方,第三方支付等等,但是,除了传统的超市、商城之外,国内的主要商业结构还有地摊、校园街、等等,只要你切中一个细分市场,并把这一块做深,那么还有赚钱的机会。

2、服务移动互联网金融机构

可以为金融机构、商户和消费才提供借记卡、信用卡、智能卡等硬件、软件、服务。创业举例:现在不少金融企业都在微信平台,做服务号,这其中需要很多软件技术对接。很多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小公司,已经尝到了甜头。

3、瞄准金融行业的游商机会

比如,帮助百货商店来推出适合于商家来进行移动支付的服务,可以管理商品品类更多的产品,也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来推动更多移动金融的创新。

对于保险等游商来说,通过移动金融APP,能够让客户服务率获得提升,这正是我们大搞保险的机会。

4、费用率会更加灵活,这给移动支付能够获得更多空间,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功能,在此情况下,客户所处的层次也能更加清楚。

在国外,移动支付会有两笔费用,一次性付清终端的所用费用,也可以是通过成交的交易笔数来收费。Square是2.75%左右,其他的移动支付工具,除了硬件的固定成本之外,便宜点的费率也在1.9%-2.7%之间。这对中国的费率来说,是比较高的。

互联网金融怎么创业.jpg

而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的各种竞争,将会拉低,这个移动支付的费率,未来很有可能达到1%左右。而针对各个细分市场,费率也将更加灵活。

5、移动互联网金融上的小门户将会很多很多,有自己的特点就有机会

大智慧、同花顺、腾讯自选股等都在琢磨如何将5000多万的炒股用户在移动端上一网打尽。现在,这三家平台的日活跃用户量在几十万-几百万左右,还有更多的成长空间。

铜板街、挖财、玖富的Wecash等等,都在基于APP、微信服务号,通过切入基金、记账、移动授信取现等方式来笼络住一批小型的用户。

甚至说,罗辑思维、她生活,这样的垂直社群都有机会,前段时间,听说,罗辑思维的粉丝已经有150万了。只能说,很牛。

6、移动安全的机会大

腾讯、360、百度这三家大公司已经将安全放在了主推产品上,在这个层面上,这三家之间的战争异常激烈。而移动支付上的安全,现在也是起步,很多技术都需要去完善,这一块就期待那些技术大牛整出来。

7、移动互联网金融要结合好地理位置、圈子、喜好,等移动互联网上的新特点来做

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将结合游戏的因素,让金融产品更有创意,更激发用户的使用欲望。比如,博*性的产品设计。依据地位位置,收集相关数据,可以给用户进行形象素描,在消费、贷款、投资理财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给出相关的方案。

8、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营销

互联网金融将让原先面向专业的投资人,转向了普通的屌丝。大众型的产品,机会自然多。这其中,互联网的思维来做营销的机会很多。

9、企业移动互联网金融、金融一级市场

与个人级市场相比,企业级的市场转换慢,但其实水比较深。企业的理财平台也会发生变化,企业级的交易也需要有数据的闭环,才能够做到更精准。

那些PE、VC,投资顾问也将因为移动互联网,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未来,路演、看项目,都会在移动上创新出新模式。

举例:用友现在就希望通过移动端来帮助传统企业转型的同时,也接入支付环节,未来,可以做移动互联网金融。

10、商业模式上要拥抱创新金融

之前,创业的方向都是想导流,给银行理财产品,但明显这条路走不通。

目前,银行理财有较高的理财门槛,通常是5万、10万起步,一般的客户无法购买。即便是给银行导流,银行在分成模式上也很强势,往往无法获得数据的反馈。这使得导流类的产品无法依据效果做更多的商业优化,也一直没有话语权。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通过互联网金融来创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即使我们没有什么资金,只要胆大心细,通过互联网金融创业也不难。不过,这个行业市场瞬息万变,蜗牛派小编认为,大家要有行业敏感度,及时捕捉行业信息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87862.html/feed 0
跌破1美元面临集体退市,上市不是互金公司“免死金牌” http://www.woniupai.net/141773.html http://www.woniupai.net/141773.html#respond Fri, 05 Jun 2020 09:49:22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1773 2015年开始,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以宜人贷为首的互金公司在海外相继上市,那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也是互金行业的巅峰时期。

然而,在随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随着业内不合规平台的爆雷,监管整治不断趋严。

受此影响,部分互金上市公司的股价及利润等表现持续走低,有平台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那么,时隔多年后,那些赴美上市的互金公司们究竟过得怎么样?

“车贷一哥”惨淡收场,公开宣布退出网贷行业

在2020年过去一半时间后,运营9年且已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的老牌P2P平台——微贷网,给投资人们交上了一份近四年来最差的一份答卷,其业绩虽未亏损,但大幅下滑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足以令人大跌眼镜。

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微贷网营业收入为33.58亿元,同比减少14.2%,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减少64.72%。

业绩遭遇滑铁卢的同时,这家曾在国内车贷市场占据35%的市场份额,超过第2至10名所占市场份额总和的平台,还发布了一则令人出乎意料的公告,即宣布退出网贷行业,不再经营网贷信息中介业务。

在财报中,微贷网称,目前,平台主营业务已发生变化,自2020年2月起,停止向投资人提供新贷款项目。

换言之,P2P网贷业务将不再是微贷网的主营业务。

抛弃网贷业务,微贷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这从微贷网财报公布的数据及后续的平台操作中可窥探一二。

整个2019年,微贷网的开支都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其中研发费用同比2018年减少41.4%;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减少37.6%;管理费用减少25.7%,至于相关支出减少的原因,微贷网在财报中统一称主要是由于公司成本和人员优化工作所致。

也就是说,2019年,微贷网不但减少了平台在运营层面的开支,还对公司的人员进行了优化,这足以看出,自2019年开始,微贷网或便已开始有计划的缩小平台规模。

此外,就在财报发布的第3天后,5月31日,微贷网便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公开发文称,基于国家政策及行业趋势原因,经审慎研究决定,将于2020年6月30日前退出网贷行业,不再经营网贷信息中介业务。

至此,微贷网放弃网贷业务成定局。

行业巨变之下,各家平台曾引以为傲的网贷业务,如今已成烫手山芋,那甩掉网贷业务,平台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吗?还有更大的麻烦。

如今,微贷网正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根据纽交所规定,上市公司只要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便会触发退市机制,若90天内仍未改善公司业绩,则会被勒令退市。

但据雪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1日,微贷网的市值仅为1.16亿美元,仅剩高光时刻的零头,而其股价更是一落千丈,已从发行价10美元/股跌至1.59美元/股,距离低于1美元,仅一步之遥。6月4日,微贷网的收盘价为1.64美元/股。

一路披荆斩棘,花费7年时间熬成“车贷一哥”,微贷网却也终究未能逃过行业下行的周期。

据微贷网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平台借贷余额85.83亿元,累计借贷金额2986.63亿元。

股价下跌,勒令退市,互金上市公司的凄凉

事实上,在互金上市公司中,面临退市风险的不仅仅只是微贷网。

2017年4月,信而富在纽交所上市,开盘价6.65美元,总市值为4.2亿美元。但两年后,从2019年4月17日起,信而富便开始游走在退市边缘,其股价跌破1美元警戒线,最低时为0.23美元/股。

受此影响,当年5月初,信而富便收到了来自纽交所的通知函,称其美国存托股票(ADS)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的平均收盘价格低于1美元/股,已不再符合纽交所的标准,令信而富在六个月内采取措施对公司进行整改并挽救低迷的股价,以重新符合上市标准。

2020年6月4日,信而富收盘价为1.37美元,相比上市时的6美元的发行价,下跌77.17%。

同样在2019年收到退市警告的还有和信贷。

去年12月16日,和信贷因连续3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1美元,而收到来自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通知函,被要求进行整改。

对此,和信贷方面称,若平台在180天宽限期内(即在2020年6月15日前),其收盘价能够连续10个交易日达到或高于1美元,则视为已重新符合上述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的要求。

不过,据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28日起截至6月1日,和信贷的收盘价已连续3个交易日高于1美元。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和信贷就摆脱了危机,毕竟,该平台目前的股价,就如同钢丝上跳舞,随时都有断弦的可能。

相比之下,融360旗下简普科技则是三家平台中,最后接到警告的。

今年5月11日,于2017年11月上市的简普科技宣布收到已收到纽交所的通知函,告知其股价连续一个月不足1美元,低于合规标准,并给予6个月的改正期,整改期将于2020年12月22日到期。

但据了解,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简普科技的股价便大多徘徊在0.6—0.9美元之间,尚未冲破1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微贷网相似,在上述三家被警告退市的公司中,早在2019年4月,信而富便也以监管为由,宣布停止借贷业务。和信贷也在今年年初被媒体报道拟申请小贷牌照,转型之心路人皆知。

濒临退市,互金上市公司们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了吗?

据投中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美上市的10家互金公司中,除微贷网之外,已有5家公司的股价低于1.6美元,两家公司股价跌破1美元,三家公司收到退市警告。

从数据来看,上述10家公司中的上市时间均处于2015年—2018年之间,其中趣店发行价最高,为24美元/股,信而富发行价最低为6美元/股。

但曾经只能是曾经,如今,10家上市公司中,从上市截至2020年6月1日,股价跌幅超过90%以上的公司,达到3家,超过60%—90%的已达5家。

其中,简普科技与小赢科技,其股价甚至已跌破1美元,2020年6月4日,简普科技收盘价为0.7美元,小赢科技为0.86美元,退市风险显而易见。

股价探底,面临退市只是互金上市公司们焦虑的一方面,眼睁睁的看着市值不断蒸发,或才是煎熬。

据投中网不完全统计,目前上市的10家互金公司中,除乐信之外,其余9家公司的市值与上市时估值相比都已严重缩水。

其中,距离上市时估值至今市值跌幅超过90%的公司有5家,分别为信而富、和信贷、小赢科技等;超过50%—90%的有2家;超过30%—50%的亦有2家。

上市于行业风靡之时,或退市与行业衰败之间,曾经一路高歌的互金公司们,如今无论是从股价变动,还是市值来看,或都远超掌舵者们的预料之外,明明曾是风口的网贷,奈何就逐日败落了?

监管承压,行业下行,玩家们躲不过的周期

如今的互金上市公司,其发展早期的业务大多与放贷相关。虽后来,几乎所有的平台都自允为金融科技公司,但‘放贷’的基因是这些平台抹不去的历史。

2015年至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业内平台野蛮生长。虽爆雷、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但这并没有影响业内玩家及投资人的热情。

头部平台们,一方面为求筹措更多的使用资金,另一方面意图用上市背景为平台背书,提升知名度,圈揽用户,开启集体上市模式,纷纷赴美上市。

那是互金佼佼者们的高光时刻,他们存活在聚光灯下,光彩照人,但随着2018年下半年,国内几大知名网贷平台的暴雷,以及监管的趋严,整个互金行业风声鹤唳。

彼时,有数据显示,仅2018年7月,P2P平台就减少了218家,活跃投资人数、借款人数分别为334.34万人、375.17万人,其中投资人数环比下降18.13%,借款人数下降13.79%。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存活的P2P平台都未能独善其身,免遭牵连,已上市的互金公司也未能逃过此劫。

其后,随着网贷行业的肃清,P2P平台已然没有生路,转型或退出成为幸存者们的不二选择,而那些曾经因赶上网贷风口,一跃上市的部分互金平台们,也在这场战役中溃不成军,股价一路下跌,市值严重萎缩。

那么,互金上市公司们在穿越行业低迷的周期后,还有机会反弹吗?

至少从今年一二季度来看,其情况不容乐观。

据目前多家已发布2020年一季度财报的互金上市公司称,因受疫情及行业监管影响,平台利润与营收同步下滑,而在二季度或还将面临同样的艰难处境。

此外,监管对于网贷行业的整顿仍在继续,清退、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运营平台们如果未能及时找到新的出口,最后剩下的无疑只是一具空壳,即便是上市公司亦是如此,又如何能度过危机,重振雄风。

影响股价长期表现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估值,比如市盈率,二是利润。市盈率受业绩预期的影响,目前来看,部分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相对较低,这说明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这些公司的股价能否扭转,要看其未来的预期,这些预期主要包含对网络借贷相关的监管和市场竞争。”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称,在互金上市公司中,有的平台以P2P业务为主,有的平台又与P2P则有所区别,与网络借贷相关的公司,未来转型情况如何,取决于国内监管对于机构的转型的态度,如果监管有利于平台,上市公司的预期就会变好。

“如果平台净利润增多,也会有利于平台扭转股价,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部分上市的与网络借贷相关的公司其净利润不容乐观,而受疫情影响,互金平台利润走低,或还将持续到二三季度。”

如此来看,赴美上市互金公司要扭转股价,提升市值,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如何才能在监管之下,合规经营,拿出亮眼的业绩,赢得投资者认可,显然是当下各家平台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重回高光时刻的必经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41773.html/feed 0
面向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私有云产品,「极空间」想给家用NAS市场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http://www.woniupai.net/132335.html Tue, 19 May 2020 04:06:0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2335 蜗牛派消息,随着家庭影像资料的存储、证件的电子化与数据化以及手机资料的备份成为常态,家庭数据资产日渐庞大,然而市面上却罕见针对家庭用户的存储方案。几个头部公有云盘产品使用成本逐渐提升,且存在数据隐私的安全性风险,不敢存、存不下、花费高成为了家庭用户在存储方面的痛点。安全系数更高、总体成本相对更低的家庭私有云或将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蜗牛派近期接触到的「极空间」是一家生产小型智能存储服务器的科技公司,面向家庭和中小型企业提供私有云软硬件一体产品。从去年10月份至今,极空间团队一直在进行NAS产品的研发,目前首款设备已测试完毕,将在6月份量产并上市。

极空间这款家庭NAS设备将有海量照片存储需求的宝妈、高分辨率视频存储和播放需求的视频爱好者以及NAS产品发烧友作为主要目标客户,定价在1000-2000元之间。该产品主要功能如下:

  • 多端自动备份:通过配套软件及ZOS操作系统可将用户手机、电脑、平板上的照片、视频等文件自动备份至家庭私有硬盘上。用户不管身在何处,只要能连网便可实时获取文件。如电脑等设备出现故障,用户可借助NAS一键恢复数据。
  • 视频下载与播放:支持BT/PT等协议的文件离线高速下载,完成后自动进行分类,按照文件名匹配相应的海报、字幕、演员列表与剧情简介。支持4K蓝光级别视频的播放,可承担蓝光播放器的功能。
  • 大容量存储与传输:相当于为用户的设备扩容,最大支持16T*2的存储容量;支持用户间大文件高速传输,不必对文件进行切分。
  • 多账号数据隔离:采用数据隔离机制,保障家庭成员各自账号存储内容的隐私性。家庭成员可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通过软件进行相应账号的文件管理,但除共享文件外无法查看NAS设备所关联的其他账号的内容。

极空间产品上市后,将通过京东、淘宝等电商进行线上销售,也将与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合作在线下营业厅售卖。在收费模式上,除NAS硬件设备的销售利润,极空间的收入还将来自于:1.数据保险服务:向用户收取低价保险年费,期间如硬盘损坏可帮助用户恢复数据。2.硬盘升级服务:如用户有更大的容量需求,极空间将为用户提供硬盘容量升级服务。

据极空间创始人袁斌介绍,由于技术要求和使用门槛都很高,目前家用NAS设备市场而还没有一款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首先,复杂网络下的外网访问与稳定数据传输技术使得许多公司卡在了设备开发的第一步。家用NAS设备部署在网络条件复杂、具有严格保护机制的家庭宽带环境中,从外网访问家庭存储设备非常困难,能实现这一功能的点对点数据稳定传输技术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其次,传统NAS设备复杂的操作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头部NAS厂商长期主要面向企业用户开发产品,并未考虑普通C端消费者的需求,设备操作难度大。极空间团队在克服外网访问与稳定性方面的技术难点后,以用户体验为导向设计软件,增强设备的易用性,确保普通用户也能够轻松操作。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隐私与数据安全是极空间最重视的问题。通常用户在把数据存在到硬盘上后,最大的担心是硬盘损坏后数据难以恢复或彻底丢失。极空间开发出基于Linux操作系统、能够与各类主流操作系统兼容的ZOS系统,用以监视硬盘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向用户发送多重预警,提醒用户进行硬盘的检查、修复或更换。此外,极空间还为数据的外部访问设置了安全加密机制。任何人使用app或网页登陆设备时都必须进行多重登陆验证,避免恶意的访问和攻击。

袁斌表示,家用NAS设备赛道中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依然是老牌NAS厂商如群晖、威联通等,但这些厂商由于在B端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收益颇丰,因此对C端的普通家庭用户并不重视。小米、华为等公司虽然也尝试进入该领域,但其产品在体验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极空间计划从C端家用NAS市场做起,打磨产品、建立品牌认知度,再进一步探索B端的中小企业服务市场。袁斌认为,目前而言家庭NAS设备虽然是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但具备发展前景,未来市场规模可达到200-300万台/年,且行业净利率高,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团队背景方面,极空间创始人袁斌曾担任乐视CTO、爱奇艺技术产品副总裁,管理过数千人的技术团队,参与过乐视电视乐视手机乐视视频云计算车联网、电商、互联网金融等多项业务的系统搭建。极空间团队现有30多人,大多同样来自于爱奇艺和乐视等公司,80%以上为软件工程师,10%为硬件工程师,此外还有市场、销售等体系的人员。

极空间团队目前正在计划千万人民币级别的Pre-A轮融资,此前公司完成过数百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