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鹿儿岛大学毕业后,在松风工业做了4年艰苦的研究工作。我将这期间铭刻在心的理念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在创办京瓷后不久,就将其编为《京瓷哲学》。其中就有这样的语录:
“周围发生的现象都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因此,我们必须成为人格高尚的人。”
这是我在从事研发工作时意识到的问题。实际上,即便是精密陶瓷的研究成果,也就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也受到心灵反映的巨大影响。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迷信”,但这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
从事研究时,是抱着“这个难度太高了,估计做不成”的想法,还是抱着“应该可以搞出来”的想法,结果会完全不同。这种不同简直可以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我创业初期制作的一个产品,曾被长期使用。电视机显像管里有一个叫阴极的部分,电子从这个阴极中发射出来生成影像,这个发射电子的部分被称为电子枪。
从阴极发射电子时,只有给电子加上高压电,才能让其投射在几英寸的画面上生成影像。聚合后再扩散,用光学的语言来说就相当于镜头,这就是电子枪的功能。
而这个电子枪上承受高电压的零件,就是我开发并使其量产的。日本所有制造显像管的公司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都从我们这里购买。这个产品从最早20日元一个下降到后来3日元一个。该产品长期由京瓷制造,市场几乎由京瓷一家垄断。
这个零件叫 “预成型烧结玻璃”,是一个在注入很多气泡后制造出来的棒状玻璃零件,外形很简单。在玻璃中注入很多气泡,就能提高其耐电压性能。
于是,为了将金属密封到这个玻璃棒中,就要注入很多均等大小的气泡,作为金属和玻璃膨胀差的应力缓冲。这个产品就是运用了这一物理现象。
在当时那个年代,一根显像管的价格非常昂贵,往往却会因为一根仅仅20日元的玻璃棒的损坏而报废。所以,我们的神经非常紧张。因为一旦发生报废的情况,我们就会受到严厉指责:“就是用了你们的玻璃棒,才导致产品报废,这是你们的责任。”
在采购我们的产品时,对方明明说的是:
“只要是这样的规格和物理性能就行了。气泡的大小大概是这样的,分布状态大概是这样的,耐电压性能是这样的就行了。”
于是我们交货时会说:“这就是按照你们要求的规格生产出来的产品。”
结果,只要玻璃棒一发生断裂,对方就马上怒不可遏地发起火来。
争论的结局如果只是退货还好办,但对方却会说,“显像管因为玻璃棒折断而报废了,你们必须赔偿显像管的费用。”一个单价只有20日元的东西,却要为此赔偿一个价值3万日元的显像管,这实在是太亏了,所以当初为了这个事情,经常吵架。
我必须据理力争:
“你们公司在确认收货前已经做了充分的试验,入库检查也全部完成了,是你们认可后才入库的。结果,你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己折断了,现在却来找我们的麻烦。”
“是你们做了试验,也做了入库检查,告诉我们‘这样就可以了’,这个责任现在谁来负?”
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让我们疲于应对。
刚开始生产这个产品的那几年,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才逐步得以解决。并不是说我们拼命思考,就能找到决定性的办法,而是在不断努力尝试的过程中,才逐步得以解决的。在开发其他新产品时,一开始也是一样,总是不怎么稳定。
在生物科技等科学还没完全探明的最尖端领域,从事这些领域制造工作的人,应该跟我有类似的经验。
即便是无生物,刚刚诞生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像婴儿一样不稳定,也是在常年使用的过程中才逐步稳定下来的。所以说不仅生物是这样,无生物也会逐步稳定下来。
我想说的是:
“我们身边发生的种种现象,都是我们心灵的反映,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
我正是在从事研发工作的过程中才意识到,或者说是觉察到了这一点的。虽然研究的都是科学领域中物理化学范畴的东西,但从事研究工作的当事人的心灵状态,其实会反映到研究成果上。企业经营也同样如此。
经营者的心灵对于大家经营企业而言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就是说,作为经营者应有的心理准备和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可以说这就是企业经营的要谛。大家心灵的状态或者说是心态,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状态。
就是说,经营者自己心灵的状态会活生生地反映在自己的企业经营上。
人格扭曲的人,企业经营也是扭曲的;刁蛮的人,企业经营也是刁蛮的;认真稳重的人,企业经营也是认真稳重的。
性格胆小而没有自信的人,企业经营也会呈现出相应的面貌;性格肆无忌惮的人,企业经营也会如此。当事人心灵的状态,会完全呈现在企业经营上。
所以,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格高尚的呢?就是心灵维度或者说是心灵的高度很高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大胆与细心这两者看起来相互矛盾,但这两个极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把工作做得完美。
兼备这两个极端,并不是“中庸”。这好比织成绸缎的丝线,如果把经线比作大胆,那么纬线就是细心,大胆和细心交互使用。因为大胆,就能有力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而同时因为细心,就能防止失败。
一开始就要兼备大胆和细心很不容易。但只要在日常工作中,在各种场合下,有意识地磨炼自己,这两个极端就能同时兼备。
尤其是企业家,有时必须当机立断、勇敢抉择;有时又必须小心翼翼、谨慎判断。换言之,“胆大细心”对企业家而言尤其重要。要让“胆大”与“细心” 像织布时的“经纬线”一样,相得益彰,互为贯通。只有“胆大”,则为鲁莽;只有“细心”,则为怯弱;若介于两者之间,则为中庸。企业家在公司内身居高位,不管是“让旁人惊讶”的胆识,还是“让旁人着急” 的谨慎,都必须具备,缺一不可。

但我所说的“胆大”和“细心” 也并非这样——“即便投资金额超过公司资本金,也毅然决定投资。”“虽然投资金额数额极小,却犹豫不决,经再三考虑,最后还是放弃。”而是涵盖人性与品格的广义概念。“性格温润善良,有时却会毫不留情地当场辞退员工。“看似爱较真的理性主义者,却又是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胆大”与“细心”、“温情”与“冷酷”、“理性”与“感性”……要让这种对立的性格特征和品格特质像织布时的经纬线一样,在同一个体上相互交错,融会贯通。
需要胆大时胆大,需要细心时细心,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转变的性格特征。这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不少企业家具有“温情和冷酷并存”的两面性。平时心里想着员工,珍视人才;一旦发现员工消极怠工或敷衍塞责,则当场辞退。对于这样的做法,有时连自己都会觉得纳闷:“自己平时总是把‘珍惜员工’挂在嘴边,可当时却当场开掉了那名员工,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企业家在工作中,经常会像这样显露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有时甚至会担心自己是否具有双重人格。事实上,如果做不到这点,反而无法经营企业。
一个被员工们齐声称赞“性格随和”的企业家,其公司的业绩往往不甚理想。如果一个企业家总是充当“好好先生”的角色,是无法成就大事业的;如果企业家被员工评价为“极度冷酷严格”,那么其公司也不会成功。既不能在员工中丧失威信,也不能让员工们闻之色变。作为企业家,一定要同时具备两方面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要求似乎自相矛盾,但只有具备这种矛盾特质,且又让人感觉不到矛盾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阅读事业有成的名人名家的传记,就会发现,不管是知名的企业家还是政治家,不少人都具有这种相互矛盾的性格。
虽然自己无法与这些名人名家相提并论,但我自身的确也有这种两面性的性格。“上次那么胆大的自己和此刻如此胆小的自己,究竟哪个才是真的?”这曾让我苦恼。
平时性格温润,对部下关怀体贴,有时却会毅然做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举。这时,我的心中往往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是“部下的确犯了错误,但也不至于解雇吧!”另一个声音是:“虽然这个错误看似不大,但如果置之不理,就会殃及整个组织。”一个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自己,一个是“严惩不贷,决不手软”的自己,有时我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我曾经苦苦思索这个问题,却一直无法得出结论,于是变得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如果向员工倾吐这样的烦恼,则会丧失企业家的威信。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只能独自烦恼。
就在如此迷惘中,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一句名言给了我启示:“一流知性之人同时拥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却能使其各自正常发挥作用。”
该胆大时胆大,该细心时细心。换言之,必须让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司其职、正常运作。得知这句名言后,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终于明白了,拥有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原来并不是一种自我矛盾啊。”
中小企业的领导必须自身具备“互为两极”的能力,并且在工作中正常发挥作用。对此,可能有人会觉得太过严苛——“中小企业家并非个个都是才高八斗的能人,这样的要求太过分了”。这么说的确没错,但现实就是这么严酷,不管多么辛苦,都必须做到这点。我自己也一直在以此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企业家需要具备如“胆大与细心”“温情与冷酷”“理性与感性”等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转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