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进一步强化了理财服务的线上化趋势。疫情期间,由于金融机构线下网点被迫关闭,难以直接接触用户,使得传统理财业务在产品销售、售后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理财业务的无接触性、便利性等优势得以不断凸显,线上理财销售、线上征信、线上理赔等业务发展迅速。对家庭部门而言,由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难度上升、不确定性增加,深刻改变了居民风险偏好,居民风险管理意识有所增强,更加注重资产稳定性,理财意愿与规模整体上升。基于蚂蚁集团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线上日平均交易用户数据,我们进行的断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疫情爆发之后购买线上理财产品的用户数迅速增加,随着疫情趋于缓和,用户数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疫情之前。这表明居民线上理财意识受疫情影响显著,线上理财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理财是居民平滑消费的必要手段,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互联网理财作为一种新的理财模式,能够更多触达下沉人群,更好培养居民理财意识,更有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而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助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急剧萎缩,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居民理财在改善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所与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开展关于互联网理财趋势与消费升级的相关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报告显示,受疫情冲击,毕业生的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发生改变,大学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而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大学生求职主要关注因素。
从总体来看,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中,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分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的学生就业去向有所差异。硕士生主要选择单位就业,这一比例接近90%;本科生更倾向于国内/外升学,尤其对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而言,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更高;而大专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或其他等就业去向的占比要高于其他群体。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陡然下降。加之季节性因素影响,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CIER指数从2019年四季度的2.18大幅下降至1.43,其中3月份更降至1.02的历史低位。同比方面,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同时减少,但由于需求降幅相对更大,CIER指数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基于计量模型的预测显示,2020年二季度CIER指数将高于一季度,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复工复产进程逐渐加快,但国外疫情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料将拖累全球经济,进而对我国就业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2020年二季度的就业形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业景气程度可能弱于模型预测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报告显示,在2019城市人才品牌吸纳度50强中,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佛山、东莞、苏州、成都、西安。其中,东莞排名第七名。
“伴随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的数量红利正在消失,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人才红利’因此被寄予厚望,在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引导和激励下,‘抢人大战’近年愈演愈烈。但目前在城市人才竞争的评估中,大家关注较多的指标还是人口流入的规模,至于人才引入后能否留下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仍然缺乏相关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明辉在“2020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上表示。
报告显示,城市人才吸纳度四大分项指数——规模指数、质量指数、潜力指数、动力指数均位居全国前20名,其中东莞潜力指数位居全国第3名,另外规模指数、质量指数、动力指数分别位居全国第17名、第14名、第5名。
报告发现,在50强城市中,有44%的城市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较为协同。“正向协同意味着一个城市的人才政策效果较好,未来实体经济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负向协同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实体经济并未充分吸纳人才,未来需要在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上继续寻求突破,”业内人士表示,“人才吸纳度与城市GDP有比较强的正相关性,无论人才吸纳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关键都在于如何让二者协同发展。”
据2019年前三季度的GDP数据显示,东莞有着高达6592.10亿元的GDP总量,排名全广东省前四强。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2%)、全省(6.4%)平均水平,位居珠三角首位。
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是人才数量的快速增长。目前,东莞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95万人,高层次人才12.6万,为东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人口净流入规模大和人才吸纳效果好并不能划上等号,人口流入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人才在当地安居乐业才是关键。”钱明辉指出,“人才品牌吸纳度研究的四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各城市在吸纳人才方面存在的短板,有助于各城市政府精准施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城市人才吸纳能力。”
近年来,东莞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推动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今年以来,东莞围绕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大力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不断优化人才综合服务,加快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和技能人才之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消费成为经济支柱, 人均GDP不断攀升
从宏观层面看,从2014年起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此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8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6.2%;
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223.84美元增至2018年的9764.95美元,翻了43倍,年均增速达到9.9%。
收入持续增加, 恩格尔系数走低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分别达到39251元和14617元;相应地,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18年的27.7%和30.1%。这说明国人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并且在消费上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2019.10-44页-720x1024.jpg)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