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人造肉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Mon, 14 Sep 2020 01:54:3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人造肉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来华建厂:未来有望降价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http://www.woniupai.net/195907.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5907.html#respond Mon, 14 Sep 2020 01:54:3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5907 蜗牛派消息,位于浙江嘉兴的Beyond Meat中国工厂已完成项目签约事宜。该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陈美瑜称,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让植物肉项目具备了较大的市场扩容空间,随着消费升级,国民对植物肉这种较低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是比较愿意去尝试的,这也是Beyond Meat看重中国市场的一个核心原因。“我们制定了一个内部目标,即2024年前,至少将一种产品的价格降至与同类动物蛋白质价格相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5907.html/feed 0
植物肉品牌Hey Maet获双塔食品、天图资本等参投的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http://www.woniupai.net/186853.html http://www.woniupai.net/186853.html#respond Thu, 20 Aug 2020 00:58:18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86853 蜗牛派消息,国内植物基人造肉新品牌Hey Maet于近日完成近千万元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双塔食品、美国硅谷UpHonset Capital天图资本。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实验室建设、渠道开拓和品牌推广。

Hey Maet成立于2020年疫情爆发后,是一家中国植物肉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汉堡饼、中西式香肠、猪肉碎、牛肉碎、牛肉块、鸡块等植物肉产品。

团队在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上沉淀多年,拥有来自伯克利大学科学院院士 David Drubin和来自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常青藤院校植物肉研发专家的技术支持。团队核心成员大多来自家乐氏、太太乐、蜀海、白象、LVMH、新希望等公司。创始人ChiChi拥有十年素食经历,曾为考察人造肉市场拜访以色列细胞肉3D打印肉公司及海藻蛋白肉公司。

2019年起,“人造肉”概念成为食品科技领域的风口,其中植物肉因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品种多样性的优点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Hey Maet想为国内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一种更容易接受、更加健康的新型饮食方式。因此,比起强调“人造肉”和冷冰冰的“科技感”,Hey Maet更想强调的是“植物肉”和“天然感”的定位。

国内植物肉产业刚刚起步,现有植物肉产品以预包装食品为主,销售渠道多为线上零售,消费者能够在线下餐饮中品尝到产品的机会还不够多。Hey Maet希望开发更多有可能推广植物肉的线下渠道,目前正在与多个餐饮品牌进行合作洽谈。

此前,美国植物肉巨头Beyond Meat 就是从线下渠道开始逐渐走入大众消费者的视野。

Hey Maet接下来的产品推广主要瞄准线下餐饮B端市场,基于双塔的生产优势和品牌自己的研发优势,通过对生产工艺和原料选取的本地化改良,为B端提供可定制化的产品。并通过B端,为国内消费者提供符合中国消费习惯的植物肉美食。

据ChiChi介绍,Hey Maet产品有望在年底前进入中国上千家餐厅门店。另外,团队正在筹划建立上海研发实验室。

今年5月,Hey Maet曾与零食品牌百草味联名推出植物肉粽产品,并在线上渠道进行销售。结合第一款产品的消费者反馈,团队研发出了全新升级的第二代植物肉产品,包括火锅牛肉丸、猪肉块和植物基水饺馅料等产品。

对比第一代产品,第二代产品在口感和调味基础上加入更多天然植物原料,尝试了更多种复合的植物蛋白来源,弥补了之前产品在植物蛋白营养上的短板,进一步实现了“清洁标签”的目标。

创始人ChiChi表示:“公司将借助上市公司双塔食品的生产能力,共同开拓中国植物基人造肉市场,Hey Maet 也是双塔食品目前唯一的对外投资。借助天图资本在消费品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团队有信心在市场和渠道方面取得进步。除此之外,在UpHonest Capital的协助下,团队将进一步了解美国人造肉市行业,为海外市场发展提前布局。”

UpHonest Capital曾投资Clara food、Rebellyous、Nuggs三家美国植物基创业公司, Hey Maet是 UpHonest 在中国的第一笔植物肉公司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86853.html/feed 0
美国肉类制造生产销售商New Age Meats获TechU Ventures领投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http://www.woniupai.net/180249.html http://www.woniupai.net/180249.html#respond Tue, 04 Aug 2020 00:32:4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80249 蜗牛派消息,美国 New Age Meats 完成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TechU Ventures 领投,已有投资者 ff Venture CapitalSOSVSand Hill AngelsSiddhi Capital 以及 Losa Group 等参投。作为交易的一部分,TechU Ventures 的执行合伙人将加入公司董事会。

New Age Meats 是一家肉类制造生产销售商,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由 Brian Spears 创立,旨在通过动物细胞技术来制造肉,为消费者提供猪肉香肠。

市面上的人造肉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素肉”,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第二种以氨基酸、糖、油脂等物质喂养干细胞,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New Age Meats 生产的猪肉香肠,里面的成分与市面上的香肠相同,包含猪肉、香料、肠衣和蔬菜等。但不同的是,市面香肠的肉来源于动物屠宰,而 New Age Meats 的肉来源于动物细胞制造的“人造肉”。

New Age Meats 人造肉香肠

New Age Meats 的猪肉香肠,不仅从外观上来看和普通的香肠一样,在口感上,你也会发现,你并不能明显区分出它和普通香肠的区别。

New Age Meats 研制出的这款猪肉香肠,计划很快就将推向市场。该轮融资获得的资金,公司就将用于建设试验设施,扩大产品开发和生产规模,将首批产品推向市场。同时,New Age Meats 还将利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来降低猪肉香肠的生产成本。

在人造肉领域,此前还曾报道过谷肉Daiz 以及 LIVEKINDLY Co. 等。 与市面上已有的肉糜状人造肉产品不同,谷肉专注于研制成块的人造肉;Daiz 以大豆为原料,为消费者提供植物性肉类食物;LIVEKINDLY Co.致力于植物基食品开发,主要集中于在植物基鸡肉产品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80249.html/feed 0
备受争议的人造肉:在好吃之前,先成网红 http://www.woniupai.net/151833.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1833.html#respond Mon, 22 Jun 2020 09:01:2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1833 技术瓶颈、口感风味、健康环保虽然一直是人造肉备受争议的问题,但是无法否认人造肉技术正代表“未来食物”的发展方向。

2019年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人造肉第一股,再次激发了国内资本市场对于人造肉概念股的投资热情。随后香港植物肉品牌OmniPork在淘宝造物节公开亮相,国内人造肉初创品牌珍肉推出首款人造肉月饼,奏响了2019年人造肉导入中国市场的序曲。

2020疫情得到控制后,人造肉行业加速在中国的市场化节奏,各类产品密集上市:肯德基以1.99元5块的推广价预售“植培黄金鸡块”,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星善食”主义午餐,拉面说推出植物肉意面喜茶跨界卖“未来肉汉堡,甚至李佳琦和罗永浩也在直播间为金字火腿的植物肉产品倾情带货。

这些商品绝大多数都会以短平快的方式销售一空:肯德基的植物肉鸡块仅售卖几天;用户留言喜茶的未来汉堡开卖即售罄;金字火腿的股价也搭着直播带货的顺风车收获涨停。

对于目前的中国市场,还没有任何一种稳定且较为成熟的面对消费者的人造肉产品,打上“未来”标签的人造肉,正在网红化。

一位人造肉行业从业人员告诉PingWest品玩,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人造肉产品多为合作的原料加工类制品,主要是以大豆蛋白或者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挤压成型、拉丝,再经过调味料加工制成,其口感和味道很像肉,但由于技术水平实际上存在很大差距。

“只要你花钱买过一些人造肉产品,都不难发现大部分产品都被吹过头了。”这位行业人士表示。

PingWest 品玩记者去购买了喜茶近期推出的“未来肉汉堡”。与微博上网红博主推荐的“口感几乎与真肉几乎没差”、“热量减半”、“很juicy”不同,这份只有半个手掌大、卖相与宣传照极其不符、口味偏咸胡椒味较重、且要价25元的汉堡着实让人感觉有些不值。

一些消费者也表示踩雷,这份顶着“未来肉”标签的汉堡不仅缺乏诚意,微波炉加热的草率方式也是对口感大打折扣。

喜茶的这份人造肉产品从推广开始就并不如前期的一些爆款产品一样得到关注甚至制造热点,但是对于一家追求内容的网红品牌来讲,“人造肉”的噱头已经足够喜茶打造好几个产品故事,还能以此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喜茶之前,奈雪的茶也推出过三款人造肉快销西餐产品,价格高,口感差是通病。不过对于这些网红品牌方来讲,他们在乎的是抢占市场,与持续性输出创新产品,人造肉恰好自带科技内容属性。因此品牌方目前并不在意产品质量,也不在乎人造肉这块‘肉’到底有多少技术含量。”行业人士向PingWest品玩阐述。

就市面上形成的这股人造肉产品热潮来看,人造肉制造商与品牌联名,从线下餐饮以及线上零售渠道售卖是目前开拓市场的主要手段。人造肉制造商需要各种机会培养国内市场进入消费者视野,品牌商家需要做出吸引消费的内容产品,两者彼此需要。

不过这股市场化热潮的节奏,对于人造肉行业来讲或许应该慢一点。

目前大多数人造肉品牌是通过背靠上游大企业和外部技术支持的方式实现商业化进程。

而较于如今已经相对成熟一些的美国人造肉市场,产品投入市场依赖于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的推进,这也是大多数公司早期市场化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而国内人造肉市场显然在试图越过这一阶段,先行占领市场。

“国内人造肉市场刚起步,大家都很谨慎,走在前面的企业确实能够先一步在消费者心中占据地位,但也意味着同样大的栽倒的风险。”行业人士向PingWest品玩透露:“目前行业里已经有声音反馈一些企业过度抢占市场,概念大于技术,甚至出现‘唐僧肉’。”

“唐僧肉”可以理解为不合格的人造肉产品,其主要通过压制和后期调味加工制成,对于初次接触人造肉产品的消费者来讲,无论从风味还是口感上,都会留下不太好的初印象。噱头大于品质仍是人造肉行业目前的主要问题。

而对于受访者所提到的行业内抢占市场的现象,除了各大人造肉创业公司与线下餐饮、品牌联手推出产品以外,也有人造肉制造商开始布局品牌加盟店。比如Starfield星期零推广的“青苔行星”植物肉未来餐厅的计划。Starfield星期零是2020年国内人造肉创业公司融资最多的企业。

据其介绍,“青苔行星”主打人造蛋白的素食菜品,希望从饮食习惯与消费方式探索年轻消费者的接受度,其在营业初期也引入了从香港购入的Impossible Foods的汉堡,70%的顾客并非素食者。这种加盟方式的加盟费为12万起。

对于刚起步的人造肉市场和投资者,这或许是比较冒险的行为,尤其是在技术还未稳定,产品尚未得到肯定的情况下,更不用说用这种方式推广真正的人造肉。受访的行业从业者认为:“如此加盟还未到火候,除了能更快的收到钱以外,可能并起不到额外的作用,对于整个行业来讲也不是健康的发展状态。”

一场没有硝烟的人造肉暗战正在行业内进行,无论是通过线上零售,还是线下餐饮吸引商家深度合作以外,国内的人造肉制造商正在利用各种机会分食国内市场蛋糕。

然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人造肉”仍然处于小众圈层,绝大多数消费者仍不能将其与机械化压制的“素鸡”划分,如何培养消费者从“结构分子和提取蛋白合成”的技术层面认知人造肉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让人造肉被更多人吃到,也是一大难题。除了人造肉的生产成本高居不下,与国外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不同,国内消费者更注重口感与品质。而目前市面上的人造肉产品多以汉堡、热狗、意面等西餐为主,或者是节日类的特殊食品。

整个人造肉行业看似处于所谓风口期,但实际上又没有那么大的“风力”,因为最终还是要看人造肉产品本身。

无论是星巴克价格在59-69元不等的人造肉系列套餐,还是喜茶25元的未来肉汉堡,除去价格硬伤外,这些产品始终无法让消费者吃出足够的美味和幸福感,口感廉价、低性价比是目前绝大多数试验者的反馈。

人造肉的确很可能成为肉制品的一个重要补充品类,但在技术、标准、供应链等方面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人造肉制造商们都需要踏实一点。与其不断推出网红化的联名商品不断消耗消费者的新鲜感,投入研发才是本职。而那些盯着人造肉想要用未来科技感制造噱头的品牌商,也应该更为消费者负责,毕竟同样的价格买一个真肉汉堡它不香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1833.html/feed 0
百胜中国:6月3日起在国内快餐店推植物肉汉堡 http://www.woniupai.net/13918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39186.html#respond Mon, 01 Jun 2020 22:57:1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9186 蜗牛派消息,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周一表示,将于6月3日起在国内快餐店推出美国Beyond Meat人造肉公司的植物肉汉堡。百胜中国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产品将在国内指定地点的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限时供应。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39186.html/feed 0
雀巢将向中国工厂投资1亿瑞郎,计划在天津设厂生产人造肉产品、扩大现有产能 http://www.woniupai.net/133282.html http://www.woniupai.net/133282.html#respond Thu, 21 May 2020 03:02:2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3282 蜗牛派消息,雀巢公司周三表示,此次增资总体规模超过1亿瑞郎(约合人民币7.3亿元),计划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其在亚洲的首家植物性食品工厂,并将于今年年底推出人造肉产品。此项投资还将包括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的Purina宠物食品厂进行产能扩张。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33282.html/feed 0
风口将至?继肯德基、星巴克后,喜茶也开售人造肉产品了 http://www.woniupai.net/131974.html Mon, 18 May 2020 04:56:3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1974 蜗牛派消息,5月18日,喜茶上线未来肉芝士堡,其原料来自国内厂家星期零。据悉,每生产1公斤未来肉同比真肉生产减少了89%的温室气体排放、87%的生产用水、96%的养殖土地。

今年以来,各大餐饮品牌纷纷试水“人造肉”。4月末,肯德基在广州、深圳、上海三地同时3家餐厅开放“人造肉”鸡块产品的公测,星巴克也随后推出了“星善食”主义人造肉菜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人造肉爆红一周年:肯德基、麦当劳都用了,培养肉成本每公斤仍数万美元 http://www.woniupai.net/131492.html Sat, 16 May 2020 07:14:1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1492 人造肉,转眼之间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足足接近十年了。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也有一年有余。

从一年前的人人谈人造肉色变,到开始有公司宣布采用人造肉作为原料,再到如今已经悄无声息渗入超市的货架。人造肉在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向未来的转变。

2020年5月7日,人造肉的头部生产商Beyond Meat对外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从财报表现来看,BM的营收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实现了扭亏转盈。

财报显示,2020年BM第一季度营收达到了9710万美元,同比激增141%,超出市场预期足足一千万美元。而且净利润也有181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净亏损664.9万美元,已经大幅超出了人们预期。

因本季度营收跟净利润表现大大超过分析师预期,Beyond Meat股价周三大涨26.01%,涨到了126.21美元。

人造肉行业内头牌企业表现如此抢眼,让人们重新对人造肉这一新物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如今中国国内肉价高企的时代,人造肉在大洋彼岸究竟会有怎样的未来?

换汤换药?

2013年,当比尔盖茨在BM的生产车间吃了第一口人造鸡肉卷,就成为了人造肉的忠实拥趸。他不仅自己出资投资人造肉企业,而且向世界宣布,人造肉就是人类饮食的未来。

而紧随比尔盖茨之后,李嘉诚、谢尔盖布林、理查德布兰森,以及一众互联网科技行业大佬,都做出了同样投资人造肉企业的决定,推动人造肉这一概念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目前来看,人造肉行业有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和Memphis meats三家行业内领先企业。其中BM已经完成上市,另外两家获得了大额融资。

国外人造肉行业推进得如火如荼,而中国国内人造肉企业目前为止只有一家深圳齐善的规模超过了亿元。尚不及Beyond Meat一年营收的零头。

在2011年人造肉概念出现伊始,直到今天,人造肉在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第一次实验室造出人造肉时,一块人造肉饼的造价高达25万欧元,约合34.5万美元。而这样高昂的造价,完全无法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而随着技术进步,人造肉的成本逐年降低。目前各家人造肉厂商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植物人造肉。科学家们可以采用植物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合成植物人造肉。

这种植物肉可以达到真实肉类的色泽和口感。虽然无法彻底代替真实肉类,但是相比第一次推出时,已经有了长远的进步。

由于植物肉的原料萃取来源容易,且成本可以随着制造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因此目前各大人造肉厂商都在大规模的制造植物肉。

在过去一年间,Beyond Meat已经将植物肉的生产成本控制在了五美元一磅以内,且可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除了植物肉之外,另一种对人造肉未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培养肉技术。这种技术采用的是动物的全能干细胞或者肌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增殖肌纤维,从而成长为培养肉。

这种技术相较于植物肉可以更完美地模拟真实肉类的色泽与口感。且由于其脱胎于真实动物细胞,拥有植物肉中不可包含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因此培养肉是人造肉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目前阻碍培养肉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培养肉的生产成本仍徘徊在每千克1万美元左右,且无法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这样的高成本,阻碍了培养肉的群众接受度。

是否营养?

除了对人造肉能否拥有如真实肉类一样的色泽和口感等疑问之外,公众对于人造肉的另一个巨大担忧,即在于人造肉毕竟是通过技术手段制造而出,能够真正地从营养角度替代真实肉类吗?

如今,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人造肉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发重要。虽然肉企多次宣传人造肉营养足够,可以和真实肉类相媲美,但是专家却持有不同的意见。

专家认为,人类所吃的真实肉类中,包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而目前大规模流行的植物肉中,除了蛋白质和氨基酸外,无法满足人体对于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摄取。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人造肉时,需要注意到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如果人造肉缺乏时,就必须从其他食物得到补充,满足每日摄入量要求。

但是,如此之举就为人造肉的大规模铺开造成了阻碍。

人造肉经过技术发展,在色泽口感上已经让普通人难以分辨。此前在实验中,多位试吃人造肉的顾客都表示,如果不事先声明,其实是难以分别人造肉和真实肉类。

那么,人造肉企业面临的困境即在于,如何让人造肉从营养角度更加贴近于真实肉类,从而大规模替代。

而人造肉相对于真实肉类所拥有的一个优势,即在于在养殖和销售过程中,不会出现如真实肉类所有的病毒和检疫风险等安全问题。并且在营养含量上,可以减少各类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从某种程度上评价,目前的植物人造肉的健康程度,会更胜真实肉类一筹。

人造天下

但是,纵然人造肉在健康和安全程度上更盛真实肉类一筹,然而民众对于人造肉的接受度依然还未全面放开。

目前来看,民众对于人造肉的接受程度依然徘徊在对于真实肉类的偶有补充。例如在零食以及快餐中的使用,而对于用人造肉替代真实肉类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当下在人造肉行业中,美国的三家企业BM,IF,以及MM,都位于行业的前列。其中BM已经完成。IF和MM分别筹措了超过7.5亿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融资。

此外,在2019年4月,雀巢宣布进入人造肉市场。多家传统肉类公司诸如嘉吉、荷美,也纷纷步雀巢后尘。

在中国,已经有多家企业宣布将入局人造肉。虽然人造肉在中国还广泛未被接受,但是相关股票板块的涨幅已经证明人造肉在中国将会逐渐吃香。

其中双塔食品,京粮控股,丰乐,北大荒等公司纷纷加码。双汇等传统肉企,也在今年5月8号宣布,拟出资7.3亿收购六家公司股权而进入人造肉市场。

人造肉如今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原因,来自于人造肉企业与快餐品牌的联手。

如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公司的产品,一直饱受不健康的诟病。而如今他们却纷纷和人造肉企业合作,打出健康牌,以植物肉的健康属性,来抹去快餐食品的不健康负面影响。

诸如Beyond Meat在去年8月份和肯德基宣布合作。在美国亚特兰大一家肯德基餐厅内进行了测试,向消费者提供Beyond Meat人造肉炸鸡,而消费者的反应十分良好。

此外,Beyond Meat的人造肉汉堡已经在美国多家超市,如Whole Foods,克林格等内销售。在传统超市的铺开,让人造肉更为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

甚至在星巴克和必胜客等店面,人造肉也已经进入了三明治和披萨等菜单,替代了原有的真实肉类。很多顾客出于尝鲜,都品尝到了人造肉的味道。

而市场的反馈对于人造肉企业来说,是一种利好消息。尤其是在当下疫情影响,证明人造肉的市场已经足够庞大。

此前,科学家在美国针对人造肉做过实验,很多顾客都表示人造肉的口感相对于真实肉类来说更加稳定和好处。这也是人造肉的优势所在。并且,顾客如果知晓是人造肉,大部分愿意为之多花一定的钱来品尝。

出于新鲜感,消费者在有限的经济允许能力范围内仍然会主动尝试人造肉。但并不会大规模将其作为日常肉类的替代品。

诸如在美国,尽管头部人造肉企业都分布在美国,并且已经上架颇久,但是美国民众对于人造肉仍然处于尝鲜的状态。最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将人造肉作为真实肉类的替代品,还无法为大众所接受。

对于人造肉来说,口感质量以及营养,都将是其是否能够大规模铺开的关键所在。民众的接受程度,将决定人造肉未来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Impossible Foods将与克罗格合作,共推人造肉 http://www.woniupai.net/127254.html Wed, 06 May 2020 07:08:2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7254 北京时间6日消息,美国人造肉生产商Impossible Foods周二宣布与超市巨头克罗格(Kroger)达成协议,克罗格将在美国28个州的1700多家超市及其网站出售Impossible Foods的产品。

Impossible Foods表示,这一合作将使其在美国零售业的存在扩大18倍。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到全美各地的屠宰场,美国一些地区正面临肉类短缺,Impossible Foods与克罗格的合作凸显了肉类替代品需求增加的潜力。

克罗格上周表示,将在一些门店限制顾客购买牛肉馅和新鲜猪肉的数量,因为“一些加工商正面临挑战”。

Impossible Foods首席执行官帕特·布朗(Pat Brown)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该公司只有一些传闻证据表明由于肉类的潜在短缺,消费者正在试用他们的替代产品,但新冠肺炎大流行病确实产生了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已牵头制定植物肉食品领域团体标准 http://www.woniupai.net/122803.html Thu, 23 Apr 2020 04:05:5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2803 人造肉能和真肉一样吗?”

21日,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菜品的“人造肉”午餐菜单,引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

就在前一天,肯德基也推出了以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和豌豆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鸡块。企业对市场的拉动引起消费者对于植物肉这一“新物种”的关注和质疑。

虽然业内有声音认为植物肉将在未来两年内成为重要的肉食替代品,但也有保守意见称,在相关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人造肉的市场化推广应该更加谨慎。

消费端存分歧

昨天中午,由植物蛋白构成的“人造肉”午餐菜单出现在星巴克部分门店里。植物牛肉制成的青酱意面、千层面和美式酸辣酱大卷,植物猪肉制成的沙拉和谷物碗等5种菜品,吸引不少消费者来尝鲜。

“肉糜有点儿肉的口感,但还是能吃出豆制品的感觉,总体味道不错,但有些小贵。”面对比同款真肉大卷贵出20元、售价达到59元的植物肉美式酸辣酱大卷,一名网友表示,买植物肉食品只是出于好奇,以后不会再吃了。

上周,国内植物肉品牌星期零也宣布与棒约翰展开合作,目前北京市民已经能吃到植物肉比萨。在饿了么平台上,一份植物肉9寸比萨加上曲奇薯、两听可乐,目前价格为69.9元。

自去年下半年起,汉堡王、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已经开始在美国、加拿大等地推出植物肉汉堡和炸鸡。而在国内,双塔食品、金字火腿等食品加工厂商以及珍肉、Starfield等植物肉初创品牌都已在去年推出过植物肉月饼、植物肉比萨等各种“人造肉”食品。

这些品牌的试探性尝试也引出消费端的意见分歧。尽管有不少人将其视为“素食主义者的福音”,愿意买账的还是寥寥无几。“且不说大豆蛋白做的肉好不好吃,单从安全和营养的角度而言,人造植物性蛋白真的能替代肉类,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吗?”一名营养师表示怀疑。

价格贵是通病

“贵”似乎是目前植物肉食品的通病——比真肉还要高的价格,成为拦住许多消费者的门槛。

也有品牌愿意通过低价来吸引客流。肯德基的植物肉产品“植培黄金鸡块”以花1.99元买5块的预售价推广。在消息发出一天后,其上海和平店的兑换券就已经售罄。

在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看来,植物肉在国内推广的过程中,口味和价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口味调整对国内企业来说不是难事。“中国一直有植物蛋白饮食传统,也具有加工优势和经验。现在许多传统素食厂商看到了发展路径,对他们而言,在质感和味道方面进行技术上的改良并不算太难。”

“在去年的非洲猪瘟和今年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环境之下,肉类市场从育种、饲养到屠宰和运输都受到影响,市场供应价格波动明显,人造肉在国内的发展迎来非常好的契机。”薛岩认为,当植物肉价格比普通肉类更低且口感相差无几时,植物肉就能在中国市场大规模推广,“这将在未来两年内实现。”

谈推广有点早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同样认为,虽然从理论上植物蛋白不含有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并且能提供更多营养,但消费者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是植物肉推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人造肉仍然属于新兴的小众品类市场,现在谈论推广还为时尚早。”朱丹蓬表示,在资本端的极力推动下,人造肉行业处于风口期。但目前整个行业仍然在研发、标准、流程等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此外,对于食品产业而言,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标准至关重要。“人造肉一定会成为肉制品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但在没有相关标准出台的情况下,出于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人造肉的市场化节奏应该放慢一点。”朱丹蓬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已牵头制定植物肉食品领域团体标准。

“目前上下游企业已有不下40家,也有传统肉类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厂商参与,其中有超过9成企业都参与了这项标准制定。”薛岩透露称,该项团体标准将在两三个月后面世,“届时应该也会进一步刺激国内植物肉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