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无人机在此次IPO中预计募集1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NEEDHAM&COMPANY和老虎证券将担任承销商。
招股书显示,亿航无人机是一家智能自主飞行器科技创新公司,通过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运营自动驾驶飞行器(AAV),为客运、物流、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亿航难以与大疆竞争,但依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主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市场逐渐拓展。前面提到,无人机物流和空中交通将会成为无人机的发展方向之一。不过,即便如此,大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1)无人机物流市场高速发展,亿航竞争压力加剧
虽然亿航与大疆差距较大。但除了消费市场以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商用市场。近年来,亿航一直在致力于发展无人机物流。亿航无人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官熊逸放表示,未来3到5年无人机物流或迎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无人机的运输成本较低,有数据显示,人工配送一单快递的成本在7至10元。如果采用无人机送货,一单配送成本可控制在1.5元以内。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万亿元,可见这一市场潜力较大。
不过,亿航也面临着这方面的竞争。不只是大疆,顺丰、京东、苏宁等电商、物流巨头都已提出明确的无人机战略规划,加快布局无人机物流。这些企业要么是物流巨头,要么是电商巨头,在物流方面似乎更有优势,亿航若是能够化竞争为合作或许将有利于未来发展。根据Geek.com的报道,DHL早在5月19日就和亿航确定合作协议,并获得了无人机配送航线的批准。
(2)亿航布局空中交通市场,三大问题或难以解决
空中交通也是一大市场。摩根士丹利一份报告显示,城市空中移动出行国际市场规模将在2040年达到1.4万亿美元,可见空中交通未来营收潜力大。而最近广州市政府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广州将打造全球首个空中交通试点城市。亿航已经在空中交通市场上布局。
但依然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技术,无人载客技术是否成熟,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如何解决将是一大问题。其次是有关部门管制问题,今年5月,民航局发布《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指导意见。最后是竞争问题,不只是亿航,今年初,空客与深圳达成合作,将于年底推出定制UAM服务,使深圳成为国内首个在城市公共交通中配备直升机的城市。三大问题既是行业问题,也是亿航的单独问题,如果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亿航来说将是一大挑战。
综上所述,亿航这次赴美上市主要是为了解决融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以后的发展。若是亿航能够赶上无人机物流和空中交通这次浪潮,或许能够获得较大发展,但若是再一次落后,未来或许将无力面对来自大疆等对手的竞争,这次或许将是他最后的翻盘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亿航无人机在此次IPO中预计募集1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NEEDHAM&COMPANY和老虎证券将担任承销商。
招股书显示,亿航无人机是一家智能自主飞行器科技创新公司,通过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运营自动驾驶飞行器(AAV),为客运、物流、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不管是亿航还是其他无人机企业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例如安全问题,有关部门监管等等。但对于亿航来说,除了融资问题以外,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来自大疆的竞争。毕竟亿航不管是在营收,市场份额,技术上都难以与之竞争。不过,来自大疆的竞争压力或许也是一大动力,亿航这次寻求上市很大程度上或许就是为了与大疆对抗。
(1)大疆无人机统治市场难以动摇,亿航营收全面落后
即使亿航能够上市,也依然难以与大疆无人机竞争。在市场份额上,大疆无人机处于统治地位,据媒体报道,大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2015年占据全球约80%市场份额,2016年产值突破100亿元,8年增长1万倍。最近泰晤士报更是认为大疆占据了72%的全球无人机市场。亿航为了避免和其竞争,不得不降价选择进攻低价市场。产品价格最低3000元出头,和竞争对手大疆在产品上形成了分层。
而在营收上,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距。2014年的大疆整年营收大概是27.2亿元,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是59.8亿元,97.8亿元,175.7亿元,几乎每年都是翻倍的营收业绩,根据媒体报道,大疆融资文件披露,其2012年至2021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9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期超过70%。以此计算,到2021年,大疆的营业收入将达到530亿元,净利润将超过60亿元。而亿航的美国分公司直接破产,公司资产在10到50万美元之间,债务高达100到1000万美元。
(2)大疆专利技术全面领先,两者差距不断扩大
亿航与大疆无人机在技术上差距也很大。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Frost & Sullivan提供的数据显示,大疆科技从2008年开始申请与无人机技术相关的专利,截止2017年,公司的专利公开数916项,拥有国家专利3206项,软件著作权49项,作品著作权46项,大疆科技在美国共申请了70多组专利,其中17组已经获得授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8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排名情况,大疆科技全球排名第29。可见大疆在专利技术上面的优势。
而且,大疆的技术已经逐渐影响到这一行业的发展。由于飞控系统的开放性导致国内百余家企业自主开发飞控系统的动力不足,接近90%的企业直接使用大疆和零度智控的系统平台。一旦大疆利用专利形成专利壁垒,这对亿航来说将是一大打击。而且,亿航的技术自身也存在一定问题。2018年亿航无人机的大型表演就以失败告终,部分技术人员称,这不是简单的干扰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这次上市一方面是为了融资,另一方面是看到了无人机背后的市场。同时也是为了对抗大疆,经过多年发展,大疆无人机不管是在市场份额上,营收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已经全面超越亿航。若是亿航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未来势必将被大疆碾压出局,这次上市对亿航来说将是最好的翻盘机会。
另外,亿航也面临着较好的市场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无人机物流和空中交通或许将成为“潮流”,作为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之一,亿航或许能够提前布局市场占据优势。但也面临着严酷的竞争,顺丰,京东等企业也在发展无人机物流,而空客在今年高速发展后也在积极准备进入中国。上市并非是亿航的终点,而是起点。未来亿航想要活下去并不容易,美股研究社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

亿航这次上市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融资。天眼查数据表明亿航的最后一轮融资发生在2015年,而无人机的研发费用众所周知,因此亿航目前可能面临缺钱的窘境。若是研发停滞,未来将进一步落后。若是上市成功,不但能缓解资金危机,或许还能进一步抢占市场,毕竟无人机风口虽然过去,但市场规模却在不断扩大。
(1)亿航寻求上市缓解融资难题,增加研发经费或提高技术含量
目前亿航面临着融资难题。天眼查数据表示,亿航成立以来仅仅完成三轮融资,第一次是2014年1月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第二次是2014年12月获得1000万美元,第三次是2015年8月获得4200万美元。距离最后一次融资迄今已经4年,虽然亿航没有上市,无法查询营收情况,但亿航目前几大业务,分别是物流,空中交通,飞行表演等,除了飞行表演以外其他都属于行业发展早期,营收空间有限,因此亿航目前可能面临资金缺乏问题。
另外,无人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必然需要较多的研发费用。据媒体报道,2018年末,航天彩虹研发费用资本化2898.43万元,全部为无人机相关研发项目资本化形成。以此作为标准推测无人机的研发费用,再结合亿航的融资情况可知亿航能够用于研发的费用并不多,显然这将严重影响他的研发进度,与大疆等公司的差距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这次上市或许也是为了增加研发经费。
(2)无人机市场快速扩张,亿航赴美上市提前布局
虽然无人机风口逐渐消失,但无人机市场正在扩大。这次亿航赴美上市也是看到了无人机背后潜在的市场,市场研究公司 IDC 预测,2019年无人机市场将达到123亿元,消费性无人机市场容量将是51亿美元,占到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的四成,未来五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将以3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这意味着亿航未来的对手还会增加,如果无法提前上市,或许将错失先机,将来面临更加严重的竞争。
而且无人机背后还隐藏着许多发展方向。不管是空中交通,物流还是其他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亿航若能掌握无人机核心技术,依然有较大的营收想象空间。我们将在后面详细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介绍,亿航无人机是一家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称为全球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各种自动驾驶飞行器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城市空中交通(包括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应用领域。
今年以来,亿航无人机动作很多,包括6月底首次批量交付“亿航216”载人级电动自动驾驶飞行器(AAV),今年9月又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批量交付。
迄今,亿航216已经陆续交付给中国、欧洲及北美地区来自旅游、医疗、交通行业的客户,将来可投入市场需求的多种应用场景,例如空中游览、医疗紧急运输、物流运输及交通出行。
半年亏3764万
亿航称,随着人口日益密集,人们联系愈发频繁紧密,传统的城市交通模式持续面临着拥堵和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受到地面有限基础设施的制约。
因此,未来的城市交通需要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而天空蕴含着无限可能。亿航载人级AAV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空中交通解决方案。
“得益于亿航自动驾驶、全备份安全、集群控制的核心技术,亿航AAV可实现全自动飞行。乘客只需点击“起飞”指令,即可飞往制定目的地,亿航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地面飞行指挥调度中心,保障每次飞行安全。”
不过,从商业化层面看,亿航还面临非常大挑战。招股书显示,亿航无人机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3169万元、6649万元。
亿航无人机2019年上半年营收为3238万元,上年同期为3836万元,还下降了15.6%。
亿航无人机2017年、2018年净亏损分别为8658万元、8046万元。亿航无人机2019年上半年净亏3764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2649万元。
亿航无人机2017年、2018年的运营活动现金流流出分别为3843万元、4341万元;亿航无人机2019年上半年的运营活动现金流流出为3989万元,上年同期的运营活动现金流流出为2917万元。
亿航无人机2017年、2018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145万元、6152万元;亿航无人机2019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15万元,上年同期为5748万元。

胡华智持股为45.6% 刚引入首席战略官
亿航无人机CEO为胡华智、CMO为熊逸放,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Jenny)为董事。
2019年7月,亿航无人机还宣布,徐华翔(Edward Xu)加入亿航智能,担任首席战略官(Chief Strategy Officer,简称CSO)。
徐华翔向胡华智汇报,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与执行等工作
加入亿航智能之前,徐华翔在摩根士丹利任亚太交通运输研究部主管兼执行董事,负责带领研究团队覆盖中国航空和交通运输相关行业,包括航空、物流、机场、铁路等领域的企业。
自2004年加入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徐先生拥有15年专业股票研究经验,曾经参与中通快递、嘉里物流、亚洲航空(AirAsia X)、泰国曼谷轻轨列车、中银航空租赁等重大项目的上市融资(IPO)。
亿航无人机2014年12月获得GGV纪源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及2015年8月宣布的由金浦投资领投的4200万美元B轮融资。
IPO前,胡华智持股为45.6%,熊逸放持股为3.4%,GGV持股为10.8%,真格基金持股为7.6%。Ballman Inc.持股为7.1%。
抢在大疆前上市
从营收看,亿航无人机与大疆还存在很大差距。
雷帝网此前拿到大疆融资材料显示,大疆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27.2亿、59.8亿、97.8亿、175.7亿,年增长率分别为257.7%、120%、63.5%、79.6%。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大疆净利分别为7.1亿、14.2亿、19.3亿、43亿,年增长率分别为200.7%、99.6%、35.4%、123.2%,净利率分别为26%、23.8%、19.7%、24.5%。
大疆在2018年还曾通过竞价的模式完成了一轮数亿美元的融资,投前估值就达到150亿美元。
今年美国国土安全部曾对大疆无人机或会“将用户信息传回中国”表达“严重担忧”。大疆称,公司技术的安全性已经在全球得到反复验证。
此后,大疆表示在美国设立工厂,以满足美国贸易和安全限制,从而在美国销售的大疆无人机,就是美国DJI大疆创新公司研发和生产、运营、销售。
从目前看,亿航无人机这是要抢先大疆成为中国无人机领域海外第一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招股书显示,亿航计划在此次IPO中融资1亿美元,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Needham & Co和老虎证券。
亿航在招股书中表示,亿航是一家自动飞行器(AAV)技术平台公司,通过自主开发的自动飞行器和相关商业解决方案探索交通的未来。亿航是全球首家推出乘用级自动飞行器的公司,在自动飞行器技术的部署和推广方面设立了新的里程碑。
亿航表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该公司建立起125人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团队,占公司员工总数的超过一半。研发工作由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胡华智带领,他是全球自动飞行器行业的先驱和领导者之一。截至2019年9月30日,该公司在中国已获得138项专利,涉及飞行控制和指挥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亿航目前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在中国进行最后一公里快递服务的中外运敦豪、在欧洲提供5G服务的沃达丰,以及在欧洲从事自动飞行器生产的FACC。亿航表示,已经对自动飞行器进行了大量测试,包括爬升飞行测试、高机动能力测试、速度测试、夜间飞行测试,以及恶劣天气下测试。该公司已经完成了2000多次乘用级飞行测试,包括在时速70公里的风中,以及能见度约50米的雾中。
截至招股书发布,亿航已经交付了38台乘用级自动飞行器,用于测试、训练和演示,并建设了两个用于智慧城市管理的指挥控制中心。此外截至招股书发布,还有28个乘用级自动飞行器订单尚未完成。

主要财务和运营数据
财务方面,亿航2018年营收为6650万元人民币(约合970万美元),较2017年的3170万元人民币增长109.8%。净亏损为8050万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8660万元人民币下降7.1%。
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个月中,亿航的营收为3240万元人民币(约合470万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3840万元人民币下降15.6%。净亏损为3760万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的2650万元人民币增长42.1%。
2018年,来自城市空中交通(包括客运和物流)、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解决方案的营收分别为310万元、3050万元和3130万元人民币,分别占总营收的4.7%、45.8%和47.0%。2019年上半年,核心业务空中交通解决方案的营收增长至2390万元人民币,占总营收的73.7%。
高管和机构持股
高管持股: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持股45422663股,占45.6%;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熊逸放,持股3365313股,占3.4%;
董事李宏玮,持股10779686股,占10.8%;
首席财务官刘剑,持股1300000股,占1.3%;
所有董事和高管总持股为61094196股,占61.3%;
机构持股:
Genesis Rising Limited,持股45422663股,占45.6%;
Ballman Inc。,持股7056077股,占7.1%;
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GGV,持股10779686股,占10.8%;
真格基金,持股7556187股,占7.6%。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亿航无人机在此次IPO中预计募集1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NEEDHAM&COMPANY和老虎证券将担任承销商。
招股书显示,亿航无人机是一家智能自主飞行器科技创新公司,通过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运营自动驾驶飞行器(AAV),为客运、物流、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2016年1月,亿航无人机在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可载人AAV模型——EHang184;2018年3月,亿航无人机又向客户交付了第一台双座AAV——EHang 216,用于测试培训和演示目的。此外,亿航无人机也已推出多款适用工业或商业用途的非客运自动驾驶飞行器。
截至招股书发布时,亿航无人机总计已交付38架用于测试,培训和演示目的的可载人AAV,并有28架尚未完成的可载人AAV采购订单,同时也开发了两个用于智慧城市管理的指挥与控制中心。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亿航无人机研发团队由125名成员构成,占公司全体员工的一半以上,包括电气工程,航空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材料工程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多位专家;同期亿航无人机在中国拥有138项授权专利,包括飞行控制和指挥与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财务数据方面,2017和2018年,亿航无人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70万元和66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8%;净亏损则分别有8658万元和8046万元,同比降低7.1%。
2019年上半年,亿航无人机营收3239万元,较2018年同期的3836万元减少15.6%;净亏损则达到3764万元,较2018年同期的2650万元却有42.1%的增加。
从收入结构来看,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已成为亿航无人机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其主要包括可载人AAV的销售收入和物流服务收入,在2019年上半年的收入占比已达到73.7%,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上半年仅为6.1%。与之对应的则是智慧管理城市和空中媒体两块收入占比的大幅降低,其中前者从2018年上半年的48.5%降至2019年同期的0.4%;后者则从2018年上半年的43.4%降至2019年同期的24.0%。
当前披露的股东结构中,亿航无人机创始人兼CEO胡华智直接持有45.6%的股份,联合创始人兼CMO熊逸放持股3.4%,CFO刘剑则持股1.3%。机构投资者中,GGV纪源资本和真格资金分别持有10.8%和7.6%的股份,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Jenny)担任公司董事。
亿航无人机方面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五个方面,包括产品、服务和技术的进一步研发;销售和市场营销,包括开发全球销售渠道;继续扩大产能;开发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以及潜在战略投资和收购。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