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中兴手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些坎坷,但其创新步伐一刻未停。
天机Axon是2015年中兴推出的旗舰系列,当时是全球首款仿生双后摄智能手机。此后天机Axon 7,是全球首款双正面扬声器、双独立HiFi芯片的智能手机。2017年推出的天机Axon M,开创了折叠智能手机新品类。进入5G时代,中兴率先发布了国内首款5G商用手机天机Axon 10 Pro 5G。
此次,中兴手机又抢先发布了全球首款屏下摄像手机天机Axon 20 5G,用倪飞的话来讲,“以前我们的设计有些偏离用户,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设计,扭转中兴在目前消费者心中比较老成持重的形象,希望通过设计的改变,能够让中兴的形象逐渐转型。”
天机Axon 20 5G 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正面完整无缺的屏幕,这是一块没有开孔的 6.92 英寸的 OLED 屏幕,其在亮屏状态下,带来了更大的视野展示。整体看来,视觉冲击力较强。
在经历了刘海、水滴、挖孔的屏幕设计后,可以说屏下摄像的Axon 20 5G开启了真正的全面屏时代。
从现场体验Axon 20 5G来看,如果非常贴近屏幕仔细去看,尤其是在高光下,还是能看出镜头的边缘,但多数时候还是非常平整,在游戏、视频、阅读等大屏幕使用场景体验良好,并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据了解,和之前展示过的其他屏下摄像方案相比,Axon 20 5G的屏下摄像技术采用了更为成熟的解决方案。技术上,这一解决方案选择了透明度更高的新有机膜和无机膜材料,对膜层结构进行增透处理,并用透明导电层最大限度地代替非透明金属材料,提高了摄像区域的透明度。
此外,在不影响显示性能的前提下,还开发了可以用于量产的透明度更高的OLED器件,这样外界的环境光就可以顺利的通过屏幕,传递到摄像模组,提供拍照需要的足够光线。
因为改变了屏幕的透光率,怎么保证前置摄像头的拍摄质量,以及前置摄像区域屏幕的显示质量成为最大的技术难点。这也是早先展示过屏下摄像手机的vivo、OPPO至今未能量产的主要原因。目前,小米也宣布加入了屏下摄像手机的竞争,只不过要晚于Axon 20 5G,明年发布。
对此,中兴手机显示规划总工对腾讯新闻《一线》表示,对于摄像头区域和屏幕其他区域分辨率的差异,是通过特殊的像素排列方式优化,让其边缘过渡更为自然。研发工程师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测试屏幕的显示效果和透光率,最终实现了显示功能与拍照功能的平衡。此外,通过中兴独有的三重前摄灵透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升了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驱动电路方面,Axon 20 5G屏下摄像区采用业内首创的高集成极简电路设计,使用精密小型化器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屏体的透明度,并抑制了金属线路的光学衍射现象,规避了对摄像头拍照的干扰。驱动线路集中在屏下摄像区的边缘,此处的线路排布,线宽线距,形状都有特别的考虑,使得两个区域的过渡更自然。
一直“低调”的中兴手机,为何能全球首发屏下摄像手机?这也是行业比较关注的一点。对此,倪飞表示,中兴拥有多年的技术创新的深厚底蕴。“当市场出现屏下摄像概念时,我们就开始研究了,一直做到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当产品的成熟度达到了消费者可以顺畅体验的程度,首发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尝试设计改变是倪飞接管中兴终端后产品策略调整的第一步。按照他的规划,中兴手机接下来的产品,将在设计、ROM、通信和影像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即在设计上面多做跨界合作,ROM上补足功能性的短板,通讯上挖掘出用户可感知的优势,影像上面重点发力,赶超其他品牌。两个品牌:努比亚主要做电竞、游戏领域;中兴终端定位在大众产品,在提升专业化的同时,打造更符合大众年轻人的喜好风格。
少有行业竞争像智能手机这般如此激烈,即便是疫情之下,市场依旧弥漫着抢夺用户的火药味。按照行业的说法,活下来就有机会,中兴手机经历过辉煌,也有过低迷,至今依旧是手机市场里一个不容忽视的玩家。
“我认为中兴不输于友商,5G对我们是个机会。因为我们有多年的通讯技术积累和底蕴,我们会持续加强,打通终端、系统端技术的连接,推出一些用户体验层级更好的产品。”倪飞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尽管此前关于“屏下摄像头”的消息连绵不断,却未曾有手机厂商正式发布相关产品。倪飞此举无疑确立了“首发”的称号。
围绕屏下摄像手机的猜想,有关供货商的猜测同样有着极高热度。目前,国内目前官宣屏下摄像方案的屏幕供货商有且仅有维信诺一家,其提供的商业化解决方案名为“InV see”。

据悉,维信诺InV see屏下摄像解决方案是通过应用新透明OLED器件、新型驱动电路和像素结构等工艺,使显示效果和屏幕透明度最佳平衡,并且突破了量产工艺瓶颈,实现了批量交付。
从应用角度讲,屏下技术并非完美无缺,只有通过手机厂商图像算法改良,屏下摄像才能得到出高画质自拍。许多厂商技术因此而望而却步,仍会保留传统挖孔、升降摄像头设计。
最后,我们不妨猜测,中兴首发的屏下机型尽管不能实现比以往机型更高的自拍画质,但将作为成功案例,推动屏下摄像头的技术理念,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新型产品,并影响一些手机厂商,尝试获得该技术带来的营销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倪飞丰富终端经验是合适的整合操盘人选
相关资料显示,倪飞,2001年加盟中兴通讯;2004年从事终端产品经营;2012年,参与创立努比亚品牌,并出任努比亚智能手机总经理;2019年5月,担任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任职期间,努比亚在欧美高端市场屡获佳绩,其中明星产品X760成为中兴突破欧洲市场的敲门砖,在欧洲获得单机型超过200万台,而2011年推出的X500智能手机成为中国国内厂商在美国市场首款突破200万台销量的智能机型。
产品方面,从首创国内全网通手机的Z5,到首创一键拍星轨的Z7,再到第一款无边框手机Z9,以及业界第一款无边框全面屏产品Z17S,2018年推出细分市场领域的红魔电竞游戏手机,倪飞从未止步创新,其在手机终端领域丰富的操盘经验有目共睹。
这样的成绩与倪飞坚持技术创新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据了解,截止2018年4月底,努比亚专利申请量就已经累计近1万项。
可以看出,倪飞丰富的终端产品经验、海外市场经营经验以及国内公开市场经验,对于处于5G关键发展关口的中兴C端业务而言,是合适的整合操盘人选。
把握5G手机发展机遇 整合资源再出发
通信行业的每一次技术变革,伴随而来的是手机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信通院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5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564.3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46.3%;此外,5月份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有32款,其中5G手机和4G手机各有16款。这意味着,无论从出货量还是新机型发布来看,国内5G手机已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伴随着AI、VR等技术的爆发,低延时、高速率、大连接的5G时代,将是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联的数字世界。
显然,5G真正的精彩在于应用,而这无疑对智能终端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竞争是技术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从云计算到AI、VR、物联网等技术,没有跨行业的资源整合能力,要想在手机终端实现“5G+X”应用的下沉无疑于天方夜谭。
在2019年中国5G商用牌照刚刚发布之初,中兴率先发布了国内首款5G商用手机中兴天机Axon 10 Pro 5G,今年推出了A115G手机,都是当期最轻最薄的手机。从进入5G时代开始,中兴此前颇显被动的姿态似乎已经发生了转变。
在战略上,中兴此前强调始终坚持把终端业务作为公司端到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公司未来业务增长的方向之一,持续夯实技术优势,在5G、物联网及相关芯片上持续投入。
产品方面,中兴意图打造系列化多形态5G终端产品队列,来满足运营商、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对5G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面向消费者市场,更贴近用户,坚持精品战略,围绕新技术、新体验带来的市场需求寻找突破口,着力国内手机公开市场。
面向行业及政企市场,以自研云平台为核心,聚焦CPE、车载、模组等技术驱动型领域,打造工业物联网、消费物联网、车联网等综合解决方案。 “三一重工5G智能制造”,“新凤鸣基于MEC的智能车间”,“天津港5G智慧港口应用”等多个试点项目录入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集。
此外,在海外市场,中兴也有着较好的运营商渠道基础,在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也有公开渠道市场的运营经验。在CPE市场,其市场份额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倪飞回归总部,凭借其在手机领域丰富的操盘经验,将中兴5G的技术优势及双方资源进行整合,应对国内外终端市场格局变化及挑战,让中兴通讯终端业务在公开市场蓄势发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倪飞,2001年加盟中兴通讯;2004年从事终端产品经营;2012年,参与创立努比亚品牌,并出任努比亚智能手机总经理;2019年5月,担任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倪飞具有丰富的终端产品经验、国内公开市场经验及海外市场经验,致力于技术创新,首创了国内全网通手机(努比亚Z5),领导设计了业内第一款无边框手机(努比亚Z9),业界第一款无边框全面屏产品Z17S,2018年尝试细分市场领域,推出红魔电竞游戏手机。
5G时代开启,中兴通讯始终坚定把终端业务作为公司端到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夯实技术优势,在5G、物联网及相关芯片等领域持续投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