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施康成立于2014年,它专注于微流控凝血领域,此前蜗牛派对其有过详细报道——其核心定位主要体现在以离心微流控作为技术平台,结合微量全血分离功能,探索凝血(即血栓与止血)、化学发光免疫等领域的医疗应用,包括POCT检测仪器、微流控盘式芯片和配套的诊断试剂,并将其应用于大医院急诊、中小医院、社区基层医院、临床科室和移动医疗新型诊断系统等场景。
蜗牛派此前曾提及,普施康自主研发的微流控凝血MC500仪器和试剂已顺利上市销售,据公司创始人兼CEO余波博士透露,截至目前其装机量已突破百台,覆盖到除了早先预期的乡镇、民营、二级医院外,还包括公立三甲医院——大约占到30%。
据余波此前介绍,相比于其他微流控公司产品,MC500具有全血上样、多人份多指标的优势(其他微流控公司产品多以单人份为主),可在18分钟同时检验6个人的样本,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
他表示,其低成本的优势让它能快速获得基层医院的青睐;但更重要的是,它将离心和微流控有效结合,实现了全血检测功能,能极大提升检测效率,满足胸痛中心、ICU等特定场景的特殊需要,突破了过往凝血检测供应商(半血功能)无法解决的痛点。

vacuum tubes for collecting and blood samples in the lab
值得一体的是,在疫情期间,MC500和配套凝血五项试剂对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出现的诸如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凝血障碍、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脓毒性休克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该产品也入选了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名录(第二批)。
此外,普施康在便携式凝血检测领域的探索——便携式微流控凝血分析仪MC100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悉,MC100系列产品能满足消费医疗(口腔、眼科、医美等),宠物医疗,基层医疗初筛,抗凝药用药过程监测等不同场景的即时检测需要,极大拓宽了凝血检测的市场场景。
根据团队此前的调研,MC100这类的便携式凝血检测产品未来会大有可为,以牙科诊所举例,洗牙拔牙之前,凝血检测基本上是标配,这样便携式凝血就可以把场景从院内的手术室、急诊/ICU,拓展到院外口腔门诊、医美门诊,大大地拓展了凝血分析仪的应用场景,中国单口腔诊所数量就有6.5万家,全血、快速、小型、全自动、成本低的优势更易渗透诊所市场。
据余波透露,MC100产品即将获得CE认证,预计5-6月可实现上市销售;此外,CFDA也在同步申报,预计年底成功市场化。
而在整个市场供给端,国内外的凝血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大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开发。目前针对急诊检验、手术过程中和ICU、小型医院与诊所血凝检测所需要的小型化POCT凝血检测分析仪的开发这些公司涉及较少。
据悉,国外手持式凝血设备采用电化学的方式,以罗氏CoaguChek® XS系统为代表,只测一个指标,用于口服抗凝药物检测(PT/INR);国内有厂商拓展到凝血四项/五项,凝血检测芯片良品率低,如何保证准确性是个不小的考验。
区别于上述产品,普施康团队的便携式微流控凝血分析仪MC100则采用了光学凝固法,同时兼顾免疫比浊和发色底物法,把小型全自动变成便携式设备。目前,MC100能实现全血上样,同时检验凝血四项/五项及一些特殊凝血项目指标的检测。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冠肺炎的爆发,大量出现的重症患者也暴露出凝血检测的需求,凝血检验设备的主要购买方从以往的检验科也扩大到重症科室。管中窥豹,这也会直接加快分子POCT产品的落地。
余波也表示,未来血凝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和替代空间,国内众多IVD上市企业(包括基蛋生物、九强、迪瑞等)纷纷基金布局凝血领域便是很好的佐证;另外,POCT凝血相对蓝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他还透露,普施康后续还将推出微流控血栓弹力图、微流控血小板检测等产品,丰富凝血领域的产品线。
元生创投管理合伙人林艺博士表示:
国内POCT产品市场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应用场景更加精细化,方法学也从传统的胶体金逐步升级到荧光免疫和化学发光,但一直面临产品性能、操作便利性和成本这个需求铁三角的平衡难以实现的囧局。微流控技术的应用从材料学角度在不断突破这个瓶颈,即实现全封闭、全自动、多人份多通道检测和相对低成本的和谐统一,技术平台具有相当大的延展性。
普施康团队通过离心微流控的巧妙设计实现上述功能,公司首先选择了凝血检测这个进口占比超过80%,市场需求刚性且对性能要求极为苛刻的赛道介入,体现其信心;同时公司也在拓展在临床生化和发光免疫的系列产品应用。其产品具有相当大的普适性,中通量和便携式的产品设计,能覆盖从三级医院的门急诊到广大基层中小医疗机构的应急需求。
国药资本投资副总裁陈强表示:
普施康是继北京美创新跃后,国药资本再次布局血凝领域。
- 凝血检测的临床价值日益凸显,检测菜单不断丰富;POCT场景更加精细化;分级诊断下基层需求旺盛,三大因素共同驱动血凝市场的快速增长;
- 普施康依托独特的“仪器+试剂+盘片”的离心式微流控平台,专注在血凝领域(血栓和止血)的POCT诊断,形成血凝POCT、化学发光POCT、生化POCT三条产品线,实现全血上机,自动加样,多人份多通道检测,液体/冻干试剂灵活搭配,具有相对通量大,成本可控,扩展性强的优势;
- 和团队的长期沟通,普施康研发实力令人印象深刻,看好其持续进化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创始人姜英爽表示,此次投资完成后,大米和小米将继续加大对自闭症儿童干预康复技术、AI解决方案、RICE体系开发、以及中国自闭症儿童干预康复数据化、效果量化体系的投入。此外,大米和小米与国内一所大学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将很快推出自闭症AI多模态研究成果的落地应用。
蜗牛派此前曾报道过大米和小米,该公司起源于创始人姜英爽于2014年9月创办的同名微信公众号。2016年9月,大米和小米开始向线下发展,在深圳开办了第一家干预训练中心。发展到今天,现已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和郑州等城市开设多家儿童干预中心,3家合作型的融合幼儿园,累积服务超过3000名自闭症和发育迟缓儿童,已形成了自闭症谱系儿童服务平台,提供康复服务、融合教育支持、家长线上咨询课程及科普等一体化服务。
5年来的发展,大米和小米积累了大量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社会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公司组织了一个跨自闭症儿童康复、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多学科合作团队,进行适用于自闭症及发育障碍儿童的干预康复体系研发。2019年10月,大米和小米发布了以改善患儿核心障碍——社交能力为中心的自有知识产权RICE康复体系。
据透露,大米和小米已经与美国、日本、香港、台湾、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位专家及多个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并在多所高校开始联合培养所需标准化人才的尝试。
2018年4月,大米和小米还曾获得达晨创投4000万元投资。

大米和小米儿童成长中心
关于投资: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表示:“中国自闭症人群数量近千万,其中0-14岁的儿童超200万。被检出自闭症的儿童逐年递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患儿并没有接受良好的康复治疗,这个行业前景广阔,需求远未被满足,而且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元生创投团队在和大米和小米创始团队接触沟通的过程中,被创始人大米的情怀与坚持所感动,同时也发现团队有很强的行动力、资源整合力和凝聚力。短短几年,大米和小米从一个微信公众号起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搭建起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充分体现了创始人在商业化探索上的前瞻性和执行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