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迈医疗于2012年3月成立, 是一家专业从事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部设立在中国广东东莞松山湖,目前公司已在全球上市的产品线覆盖了心血管介入类,外周血管介入类和全套介入配件类的医疗器械产品家族。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心血管疾病治疗是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赛道,国产血管介入产品中,目前仅冠脉支架实现了国产替代。球囊导管导丝类一次性高值耗材由于技术壁垒及产品生产工艺要求极高,因而出现了植入类支架产品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80%,基本完成了进口替代,而冠脉球囊导管导丝等一次性高值耗材类产品,还是进口垄断的倒挂格局,进口替代市场潜力巨大,国产品牌任重而道远。
过去国内医院严重依赖进口品牌,而今天的国内市场,国产医疗器械政策红利不断,尤其是带量采购的推进,也给予了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快速抢占国内市占率的难得机遇。
博迈医疗从冠脉介入球囊产品为切入点,依托其血管介入器械技术平台,集中研发血管介入高值耗材。据悉,博迈医疗从创业之初就通过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即以全球市场的视角进行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实现了快速成长。截至目前,从上市销售至5年内,博迈的产品已销售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部分国家已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据悉,博迈医疗的全系列冠脉球囊导管已在美国和日本获得上市批准和并实现规模销售;另外,公司历经数年研发的三款血管介入球囊导管代表产品已于2020年2月19日获得CE证书批准;其冠脉球囊导管自2017年回归中国市场以来,短短两年半时间在冠脉球囊导管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已名列前茅。
高瓴创投负责人表示:
博迈医疗深耕血管介入球囊导管市场,不断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举起了「中国创造」的品牌。
凯辉基金合伙人刘绍林表示: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目前已成为居民总死亡的首位原因。作为血管介入高值耗材领域的领军企业,博迈医疗在血管介入球囊领域有着完善的产品管线,将进一步加速心血管高值耗材领域的国产替代。
浩悦资本合伙人杨振军表示:
血管介入产品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是球囊导管等产品技术壁垒要求高,国内厂家能杀出重围,在国内国际市场销售额快速增长的企业极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2018年6月,德尔玛电器曾获得来自中信产业基金的5亿元A轮融资;2019年10月,德尔玛电器完成3.3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弘章资本、启承资本、欧派等。
飞鱼集团是一家VI设计公司,因看好电商时代小家电的发展前景,于2011年孵化了互联网小家电品牌德尔玛。延续集团的设计优势,德尔玛以原创产品设计、高性价比为最大特色,连续多年获得了iF、红点等国际设计大奖。

德尔玛熨烫机
随着小家电渠道变革和产业升级的行业背景,2017年,德尔玛启动从单品牌运营向多品牌并行的转型,确定了“多品牌、多品类、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并完成对飞利浦全球水健康业务的并购。
创始人兼董事长蔡铁强表示,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德尔玛完成了三轮共计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中国是小家电产业的集聚之地,也是小家电产品创新的行业高地。本轮融资后,公司将继续聚焦“多品牌、多品类、全球化”的战略方向,立足中国优势、布局全球。
今年在疫情影响下,传统家电品牌业绩惨淡,而期间小家电却迎来了一波不小的热度,蜗牛派也深度分析了小家电市场的变化与机会。
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家用电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6万亿,同比增长4.3%。家电行业市场整体保持稳定,但行业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其中小家电品类由于免安装、单价低、颜值高和体积小等特点,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
小编认为,小家电领域的机会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新消费场景、新技术带来的增量市场;二是传统品牌老化,面对90、95后甚至是00后的新消费人群,品牌存在代际变化的需求;三是新渠道,新品牌不再拘泥于传统线下渠道,而是在各个内容平台和用户更精准连接,通过天猫、京东、小红书、下厨房等电商渠道售卖。巨头垄断下,依然有新兴品牌的立足之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深耕供应链计划、促销管理和优化领域,FuturMaster致力于通过提供端到端供应链计划和产销协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卓越服务及收入和利润的增长。25年来,公司助力多个食品、化妆品、医疗和消费品等行业的大型跨国集团完成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作为行业翘楚,FuturMaster 位列Gartner S&OP 和供应链计划魔力象限。
通过对软件和咨询服务品质的不断创新和在运筹学、人工智能及优化领域的持续提升,FuturMaster逐步成为行业领先企业。目前,公司在全球90多个国家拥有600多位客户,包括银鹭集团、达能脉动、雪花啤酒、蓝月亮、欧莱雅集团、喜力集团、玛氏皇誉宠物和赛诺菲集团等。FuturMaster总部位于法国,在英国、中国和新加坡设有分公司,在德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均有经销商。
通过此次合作,凯辉基金将支持 FuturMaster在巩固法国市场领袖地位的基础上,加速全球发展布局,特别是加大 FuturMaster 在欧洲大陆其它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的发力;同时,加速 FuturMaster 向SaaS的转型。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碳纤维被称为21世纪的“黑色黄金”。回顾50多年的碳纤维商业化发展历程,其制品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汽车制造、压力容器、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2017年全球碳纤维制品总规模突破170亿美元,近三年中国的碳纤维用量增长更是超过了20%,并且逐渐从低端场景向高端场景开拓,包括飞机制造、轨道交通、压力容器、碳芯电缆等。
上海晋飞是中国领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方案提供商,拥有百余项专利,并多次承担省市级关键科技课题。经过10余年复合材料制品的开发和应用经验的积累,公司形成了以碳纤维预浸料和碳纤维制品为主的产品线,覆盖轨道交通、医疗、汽车及工业制品四大领域,获得行业内龙头客户的广泛认可与肯定。
上海晋飞董事长朱家强表示:“上海晋飞多年以产业大规模应用为导向,密切跟踪国际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在国内着力于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创新应用,获得了先发优势。凯辉基金的投资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晋飞在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竞争力。”
凯辉基金合伙人王铮表示:“新材料从研发到商业应用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艰难过程,这不仅需要企业和团队懂市场、有格局,更需要脚踏实地持续投入。晋飞团队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专注于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开发,完成了生产和应用工艺积累,解决了成本与量产痛点,完成了大规模商用的突破。凯辉投资后,将在国际市场开拓和相关人才引进等方面帮助晋飞实现下一阶段的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在Datawords发展的20年里,有几乎一半的时间背后都有着凯辉支持的身影——这一投资案例已远超出一般的财务投资,而是基于Datawords创始团队和凯辉团队之间强烈的文化与价值认同而共同发展的历程。
当凯辉2009年第一次决定投资Datawords时,两家公司都仍处于较小的规模——凯辉当时仍主要投资小型企业,管理资金规模还不到一亿欧元,Datawords虽已在行业内建立了一定的口碑与地位,但其服务的客户仍以法国品牌为主,员工人数不足100人,年收入小于一千万欧元。
当十年过去,一切都不一样了。
凯辉今天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35亿欧元,在全球投资了超过130家企业。而Datawords也已从法国走向世界,成为了全球数字营销集团,每年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特别自2015年凯辉第二次投资以来,Datawords集团实现了高速发展,营业额从三千万欧元增长到七千万欧元(预计截止到2019年底),三大洲员工人数也达到了600人。
Datawords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其跨境发展战略的成功制定与实施,通过凯辉在中欧美三地的强大行业资源网络,Datawords实现了一系列新办公室的开设与新业务发展。一方面,公司开拓了北美业务,在美国获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并在蒙特利尔和墨西哥城开设了新的办事处;另一方面,其在亚洲(特别在中国)的活动也发展覆盖到了更广的范围,继香港、首尔和东京之后在上海和马尼拉也开设了新的办事处。
另外,在股东的积极支持下,Datawords在过去两年中还收购了Vanksen(数字代理商)、87 Seconds(视频制作公司)和WhatSquare(聊天机器人供应商),加速了公司服务产品的多元化进程,凯辉在战略规划与收购实操过程中给予了管理团队切实的建议与推动。而通过对专有解决方案Wezen的持续开发投资,以及和多家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与Adobe、Assist和ContentSquare的合作,Datawords的技术优势也得到了增强。
可以说,凯辉与Datawords的合作与共赢并不是偶然的,两者间有太多的共通之处:创立初衷都是连接欧洲与亚洲,都在各自的领域挖掘与建立了自身独特的商业切入角度和模式,都将“帮得到”精神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都建立了多元文化团队并形成了良好的公司文化——这些无疑加速推动了双方之间良好积极合作的开展。
Dataword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andre Crazover表示:“到6月份,Datawords就成立20年了。过去的五年对Datawords来说是真正的变革时期——我们建立了横跨三大洲的独特平台,整合并开发了新的业务、吸引了更多人才的加入。凯辉基金在Datawords的发展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他们一路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集团。
凯辉基金联合创始人与管理合伙人Edouard Moinet表示:“通过将自身技术专长和对多区域文化理解的结合,Datawords满足了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帮助客户优化内容并进行国际化的传播与部署,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的代理模式。我们在Datawords过去五年的加速发展中,帮助公司完成了多次并购的实施,并拓展了其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业务覆盖。我们非常期待Datawords后续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正如凯辉基金创始人及董事长蔡明泼所说,过去十年,我们与Datawords一起成长、发展,不仅仅是营收或者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一道成长为更好的管理者、更好的投资人、更好的人。
而随着Keensight Capital成为控股股东,相信将继续帮助Datawords加快其技术创新的速度,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不仅如此,Datawords还将持续增加其数字内容创作和制作服务,并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Keensight的管理合伙人Philippe Crochet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继续并加深与Datawords多元文化团队的合作。Datawords拥有独特的高质服务与产品,其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以及在过去20年中每年都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管理与执行能力,使我们有信心对Datawords进行控股投资。我们将利用自身在IT领域的广泛专业经验来支持公司在AI新浪潮中走得更远。”
凯辉将继续关注企业服务和营销行业的数字化与创新,期待未来与这一行业更多的优秀企业合作,推动这一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帮助更多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Yeelight易来成立于2012年,在深圳、北京均开设了分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主要聚焦于智能照明灯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已拥有完整的全屋智能照明产品线,产品系列辐射家装照明、台上照明、氛围照明以及智能照明控制。2019年,Yeelight易来的营收已超10亿元,并且开始拓展线下渠道,建设线下体验店,提供全屋智能照明设计、体验服务,目前全国门店已超过30家,预计今年将超过300家。
从业务形态来看,Yeelight易来的核心是围绕光体验和智能Aiot产品的研发应用,其主要业务可以拆分成智能照明设备的单品销售以及全屋智能照明产品的设计实施服务。
智能照明设备方面,其智能产品可同时兼容微软、亚马逊、苹果等十几种AI语音控制平台。针对照明设备的光体验,Yeelight易来则从照明基础材料开始研发,再到产品光源控制、调光驱动,一步步深入研发以提升光品质。品控上,Yeelight易来CEO姜兆宁介绍,易来倾向于把料用够,以保证关键功能的用户体验,“虽然现在成本比传统公司会高,但是长期看,智能的成本会随着出货量增加逐渐被均摊。放在物料上的成本,是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和健康安全使用的必要投入。”
另外,Yeelight易来掌握了多项智能照明的原创关键和特色技术,如“智能照明永远在线”的凌动开关、一句话智能灯配网、无延迟长距离的蓝牙自组网系列产品等,“这些技术让照明设备更智能,同时也使普通设计师和安装工人更容易部署智能照明产品,可以帮助实现定制照明的普及化。”姜兆宁说。

全屋智能照明产品的设计服务方面,Yeelight易来组建了智能照明设计团队,在线上,Yeelight易来研发了相关的智能照明设计软件,设计师可以通过软件快速设计全屋照明,同时软件中内置了常见户型的全屋照明模版可供消费者挑选参考;在线下,则开设家居定制照明高端体验店,顾客可以实地体验,提出定制化照明需求。“我们正在努力将定制设计服务的价格降低至多数家庭都能承受的水平。这也将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姜兆宁告诉36氪。
据前瞻网和民生证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2017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约为148.78亿美元,预测到2020年可达243.41亿美元。雷士、欧普、木林森、飞利浦、松下等传统照明巨头都推出了相关的智能照明产品,华为、小米、阿里等厂商纷纷将智能照明产品纳入AIot平台当中,初创公司则在细分市场中,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整个智能照明市场尚未出现领先巨头。
与传统照明灯泡不同,智能照明是结合照明产品、传感器、通讯装置并通过无线或有线控制系统软硬件组成的系统解决方案,更类似于电子消费品。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利用好渠道资源,使智能照明设备尽快进入大众消费者的选购清单,成为厂商们进一步打开智能照明的市场必须要做的事情。传统照明巨头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渠道资源,而创新企业要获得更强的渠道话语权,在投入更大精力打磨产品之外,借助巨头的力量将成为必要选择。
在渠道建设方面,除了继续开发小米生态链、网店、线下门店等渠道外,Yeelight易来还正在与室内设计公司、全屋家装设计公司、装修公司合作推广定制智能化照明产品。同时,公司还与谷歌中国、日本软银、韩国Naver、俄罗斯Yandex、韩国三星等巨头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据悉,Yeelight易来曾于2018年完成C轮融资,由凯辉基金领投,蓝图资本、顺为基金、GIC基金跟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