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创始人褚时健去世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Tue, 05 Mar 2019 08:24:4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创始人褚时健去世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褚时健去世曾说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http://www.woniupai.net/25487.html Tue, 05 Mar 2019 08:24:42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25487 ​​褚时健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王石说,我有很多粉丝,但我是褚时健的粉丝,他不仅是云南人的骄傲,更是我们这些企业家的骄傲。“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弹力“。

从打造红塔集团,到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改判有期徒刑17年),“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曾跌至谷底。但他2002年保外就医,74岁携妻种橙,让世上多了一种叫“褚橙”的水果,也让自己再次成为传奇。

褚时健去世曾说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新鲜资讯 第1张

​为何这位生于1928年的老人能“触底反弹”,走出一条令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V字型”人生道路?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云南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的褚橙果园,专访86岁高龄的褚时健。他将心中“想说给青年的话”,一一道出。

褚时健去世曾说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新鲜资讯 第2张

“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

记者:很多人最好奇的是,您74岁时决定种橙子,橙子要好几年才挂果。您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更快速见成效的事?

褚时健:现在社会上太多人这么想,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有种浮躁的心态,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情。您怎么看?

褚时健: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笑)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记者:您创业就从来不急吗?

褚时健:我们开始时,眼前是一棵这么高的小树(伸手在膝盖的高度比划),还有满山红土。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办。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记者:您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积累,此前几乎为零,为何认为自己能超越有经验的农民和有知识的农业专家?有没有做好“种橙子失败”的打算?

褚时健:那是要想的。一件事,一点不懂,我不敢干。我学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干。我考察了水果市场,外地运来的冰糖橙很贵,本地的便宜,但产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灾,总能整成。

“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青年中创业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承认、承受失败。您怎么看?

褚时健: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记者:您说要20年见成功,但很多年轻人想“赚笔大钱,一劳永逸”,您怎么看?

褚时健: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记者:在您看来,现在对年轻人来说机会还多吗?

褚时健:国家要转型,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年轻人两下整不成,就想散场算了?这不行。要坚持下去,莫怕苦,多动脑筋。

脑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说我,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别人不关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笑)。人不去试,方法不会出来,一点点摸索才出来。机会始终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

记者:有人说您这12年来种橙子是“触底反弹”,您自己怎么看?

褚时健: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很多人都问过您的“触底反弹”秘诀,想取经,您都怎么回答?

褚时健: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

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记者:现在卖什么都讲“互联网思维”,作为80多岁老人,您“跟潮流”吗?

褚时健:电子销售现在挺火,但我晓得,如果这时候头脑一昏,质量下去了,很快就会垮。

记者:开始种橙,您已经74岁了。回头去看,如果种橙失败,您还会考虑再一次创业吗?

褚时健:我还真想过,就是养羊。我就想,云南气候条件比出产羊肉的西北地区温暖湿润,怎么不能养?我也认真研究过新西兰、澳洲的气候条件、羊种、牛种……但没想到80岁以后,这两年身体和精神状态下降快,不如以前了。现在看,这辈子只能在山里种橙子了。

“总想找现成、找福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记者:现在年轻人中流传一句话:“迎娶白富美、当上CEO、登上人生顶峰”,在您看来什么是人生的顶峰?

褚时健:(摆手)人生没有顶峰。我管玉溪卷烟厂时,有个主任问我:你是不是给国家利税交到50亿,就可以不干了?结果烟厂交到60亿元利税时,我对他说:“劲头比原来还大。”

记者:为什么“比原来还大”?

褚时健:一个人做事,不是只为了吃穿。其实我自己的钱,一辈子简单吃穿是用不完的,吃太好还不习惯。像名牌,我就不喜欢。有一年我出国,一家英国公司在伦敦的高级酒店设宴,出席宴会的公司高层都是西装领带、皮鞋擦亮,我不喜欢“拴”领带,就穿得很普通去了,英国老板都很吃惊。

褚时健去世曾说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新鲜资讯 第3张

记者:以前您办国有烟厂,有人说您是靠政府垄断资源成功,现在您自己种橙也成功了。但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想去国企、政府“背靠大树好乘凉”,您怎么看?

褚时健:这几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我现在蹲下就站不起来了,但分枝、挂果的时候我都要去果园,坐在边上,让人扒开树叶露出果子给我看。

记者:现在更多年轻人投奔“北上广”,也有人选择回农村,您怎么看这两种选择?

褚时健:前几年,农大毕业生都不想来我们这个“山卡卡头”(方言,指偏僻的地方——记者注),今年来了好多个。我说你做对了。你安心一步步来,只要三五年,就成了。在城里拿5000元工资不容易,但果园里的一对小年轻,一年工资上10万元,媳妇也快生孩子了。

记者:很多人好奇,当初您承包橙园,怎么能保证看到挂果?

褚时健去世曾说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新鲜资讯 第4张

​褚时健:看得到。因为我承包时,这里就有3000棵老果树,每棵管理成本10元,产50公斤冰糖橙。直到现在,这些老树还在。很多果园七八年的树就衰了,广东、广西的同行问我:为什么你的老树还挂果?到底几年淘汰?我说,30年(一般果树20多年)。

记者:为什么考虑得这么远?冒昧地问,30年后,自己还能看到吗?

褚时健:(笑)这也是对社会、对中国土地资源有用的事。如果土地涵养好了,同一块地的水果产量能从1吨升到两三吨,就能省出千百亩土地。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王石:“如果我在他那个年纪遇到挫折,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而是在一个岛上,远离城市,离群独居。”

褚时健去世曾说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新鲜资讯 第5张

附:王石谈褚时健:

我有很多粉丝,但我是褚时健的粉丝,他不仅是云南人的骄傲,更是我们这些企业家的骄傲。所以,我每次来不能说是看望他,应该说,每次都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取经的。他一年创造300亿元税利的时候,万科的经营规模才30亿元,差距非常大;我们去年才缴了300亿元的税,而褚厂长在二十年前就达到这个数字了,那还是二十年前的300亿元。

所以,在褚厂长面前,我只是前来学习的后辈,他一直给我非常强烈的内心触动。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哀牢山。我见到他的时候,老人家戴着一顶破草帽,衣服的圆领还是破的,比现在穿得还旧。那时他正和一个人讨价还价。那个人帮他修水泵,开价80元,褚厂长说:“最多给你60元。”他俩就围绕着80元还是60元讨价还价。想想看,他曾经是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之后我们开始聊天,我很好奇地问他:“您前后做的事情差别太大了,我相信您能搞成,但有一点不明白:既然种橙子,为什么不引进国际上很好的橙苗,而是从湖南引进种苗呢?”

他就给我讲道理,说哀牢山的土壤怎么样、气候怎么样,说:“我一定能种过他们。”之后大谈挂果之后是什么情况,又说这种橙子怎么怎么好。我就问他挂果要多长时间,他说要六年。我当时一盘算,六年之后他就80多岁了,一个70多岁的老人创业,大谈80多岁以后的场面,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

而我对自己晚年的安排,和他的境界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发自内心地佩服他。在和褚厂长接触的过程中,你就能理解,他为什么能在当年把企业搞得那么成功,绝不是因为政策、特许经营,或者偶然。

那次之后,我们经常通电话。十年后,大家都看到了,褚橙已经很有名了。

通常来说,我和褚厂长会被当作同一时代的企业家。我们都创过业。我于1983年到深圳,1984年创建万科,这些我记得很清楚。创业时,我在万科办公室的地板上写了两行字,第一句引用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话,“不要问社会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社会做什么”;第二句是巴顿将军讲的,“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巴顿将军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非常欣赏这句话。我到深圳以后,有低谷,有反弹,有很多曲折,但再怎么也不像褚厂长那么曲折,所以,我那一次非常感慨:褚厂长已经70多岁了,还在展望六年之后的漫山遍野,所以用巴顿将军的话来衡量褚厂长是再恰当不过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褚时健去世曾称年轻人创业不能急于求成 不要妄想一夜发财 http://www.woniupai.net/25481.html Tue, 05 Mar 2019 08:19:22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25481 时健:我的朋友们都劝我们说:算了,你已经七十多了,你不是生活过不下去,过不下去我们来负责,你会有吃有穿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租了块地,其中有三千株,他们在十几年以前就种的老树。我们看看还不错,自然条件再分析一下:日照、水利这些都适合。所以我老伴我俩个就不管那些了,说你们借我们点儿钱,我们闲不住。我们问你们要钱吃饭,也是有点不好意思,还是自己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人生没有顶峰 http://www.woniupai.net/25479.html Tue, 05 Mar 2019 08:16:5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25479 从打造红塔集团,到被判无期徒刑,“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曾跌至谷底。但他2002年保外就医,74岁携妻种橙,让世上多了一种叫“褚橙”的水果,也让自己再次成为传奇。

为何这位生于1928年的老人能“触底反弹”,走出一条令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V字型”人生道路?

“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

记者:很多人最好奇的是,您74岁时决定种橙子,橙子要好几年才挂果。您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更快速见成效的事?

褚时健:现在社会上太多人这么想,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有种浮躁的心态,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情。您怎么看?

褚时健: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笑)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记者:您创业就从来不急吗?

褚时健:我们开始时,眼前是一棵这么高的小树(伸手在膝盖的高度比划),还有满山红土。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办。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记者:您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积累,此前几乎为零,为何认为自己能超越有经验的农民和有知识的农业专家?有没有做好“种橙子失败”的打算?

褚时健:那是要想的。一件事,一点不懂,我不敢干。我学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干。我考察了水果市场,外地运来的冰糖橙很贵,本地的便宜,但产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灾,总能整成。

“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青年中创业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承认、承受失败。您怎么看?

褚时健: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记者:您说要20年见成功,但很多年轻人想“赚笔大钱,一劳永逸”,您怎么看?

褚时健: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记者:在您看来,现在对年轻人来说机会还多吗? 

褚时健:国家要转型,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年轻人两下整不成,就想散场算了?这不行。要坚持下去,莫怕苦,多动脑筋。

脑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说我,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别人不关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笑)。人不去试,方法不会出来,一点点摸索才出来。机会始终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

记者:有人说您这12年来种橙子是“触底反弹”,您自己怎么看?

褚时健: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很多人都问过您的“触底反弹”秘诀,想取经,您都怎么回答?

褚时健: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

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记者:现在卖什么都讲“互联网思维”,作为80多岁老人,您“跟潮流”吗?

褚时健:电子销售现在挺火,但我晓得,如果这时候头脑一昏,质量下去了,很快就会垮。

记者:开始种橙,您已经74岁了。回头去看,如果种橙失败,您还会考虑再一次创业吗?

褚时健:我还真想过,就是养羊。我就想,云南气候条件比出产羊肉的西北地区温暖湿润,怎么不能养?我也认真研究过新西兰、澳洲的气候条件、羊种、牛种……但没想到80岁以后,这两年身体和精神状态下降快,不如以前了。现在看,这辈子只能在山里种橙子了。

“总想找现成、找福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记者:现在年轻人中流传一句话:“迎娶白富美、当上CEO、登上人生顶峰”,在您看来什么是人生的顶峰?

褚时健:(摆手)人生没有顶峰。我管玉溪卷烟厂时,有个主任问我:你是不是给国家利税交到50亿,就可以不干了?结果烟厂交到60亿元利税时,我对他说:“劲头比原来还大。”

记者:为什么“比原来还大”?

褚时健:一个人做事,不是只为了吃穿。其实我自己的钱,一辈子简单吃穿是用不完的,吃太好还不习惯。像名牌,我就不喜欢。有一年我出国,一家英国公司在伦敦的高级酒店设宴,出席宴会的公司高层都是西装领带、皮鞋擦亮,我不喜欢“拴”领带,就穿得很普通去了,英国老板都很吃惊。

记者:以前您办国有烟厂,有人说您是靠政府垄断资源成功,现在您自己种橙也成功了。但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想去国企、政府“背靠大树好乘凉”,您怎么看? 

褚时健:这几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我现在蹲下就站不起来了,但分枝、挂果的时候我都要去果园,坐在边上,让人扒开树叶露出果子给我看。

记者:现在更多年轻人投奔“北上广”,也有人选择回农村,您怎么看这两种选择?

褚时健:前几年,农大毕业生都不想来我们这个“山卡卡头”(方言,指偏僻的地方——记者注),今年来了好多个。我说你做对了。你安心一步步来,只要三五年,就成了。在城里拿5000元工资不容易,但果园里的一对小年轻,一年工资上10万元,媳妇也快生孩子了。

记者:很多人好奇,当初您承包橙园,怎么能保证看到挂果?

褚时健:看得到。因为我承包时,这里就有3000棵老果树,每棵管理成本10元,产50公斤冰糖橙。直到现在,这些老树还在。很多果园七八年的树就衰了,广东、广西的同行问我:为什么你的老树还挂果?到底几年淘汰?我说,30年(一般果树20多年)。

记者:为什么考虑得这么远?冒昧地问,30年后,自己还能看到吗?

褚时健:(笑)这也是对社会、对中国土地资源有用的事。如果土地涵养好了,同一块地的水果产量能从1吨升到两三吨,就能省出千百亩土地。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褚时健去世 商业传奇谢幕! http://www.woniupai.net/25477.html Tue, 05 Mar 2019 08:15:3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25477 公开资料显示,褚时健,云南玉溪人,1928年出生,1979年进入玉溪卷烟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褚时健将“红塔山”打造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知名大型烟草企业,但1999年,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后减刑。3年后,褚时健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近年来,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因励志属性加上品质优良广受欢迎。

褚时健 – 人物简介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79年-1994年,褚时健成功将红塔山打造成中国名牌香烟,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

1994年,褚时健当选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褚时健成为”中国烟草大王“。

1999年1月9日,71岁的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1年5月15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

2002年,保外就医后,74岁的褚时健与妻子在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开始第二次创业。

2004年获假释;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2008年,减刑至有期徒刑12年。最终减为12年,2011年刑满释放。

2018年1月,云南褚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褚时健任董事长。

2012年11月,85岁的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褚橙品质优良,常被销售一空。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

2012年,褚时健当选云南省民族商会名誉理事长。

2014年12月18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在云南玉溪逝世,享年91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曾被称为中国烟草大王 http://www.woniupai.net/25475.html Tue, 05 Mar 2019 08:13:5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25475 3月5日,记者获悉,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云南冰糖橙品牌“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

曾经出任过云南红塔集团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褚时健,是中国知名的“烟草大王”。

公开资料显示,褚时健1928年出生,1979年进入玉溪卷烟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褚时健将“红塔山”打造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知名大型烟草企业,但1999年,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后减刑。3年后,褚时健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近年来,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因励志属性加上品质优良广受欢迎。

2018年1月17日,褚时健90岁生日那一天,在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褚橙庄园,云南褚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成立仪式。褚时健独子褚一斌担起褚橙重任,牵头组建股份公司任总经理,90岁高龄的褚时健任董事长一职。

当时,褚时健在致辞中提到,那么多年来,基本上实现了保证质量第一、数量第二,满足社会需要的目标。“虽然我们都是七八十岁开始(创业),但对社会要做的事,我们也算做了一点。”“现在,还有一些人问我,这个果子很难种,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事。我闲不住!”褚时健提高声调称,他相信很多事是天道酬勤,“不勤快的人,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有好结果,人生(间)正道是沧桑。我相信这些基本理念,人有顺境逆境,情况不好的时候不要泄气,情况好的时候不要骄傲,做人才能长久。”

云南褚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也被视为褚时健家族企业传承的落地。褚时健夫人马静芬在致辞中提到,之前为了传承问题,因为怕传到子孙手上搞砸了,所以褚时健和马静芬决定让每个晚辈都管理一块地,包括她自己在内,一边学习一边看谁做得最好,就把基业传给谁。如今,传承问题已落地,“现在基本上儿子管得最多,所以考察了以后,今天可以算是传承下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