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智能成立于2018年,成立之初即获得了远望资本天使轮投资。该公司主营业务是针对家具、门窗、钣金、建材等中小型工件提供基于3D视觉的智能机器人喷涂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为TATA木门、欧派集团、联邦家具等行业标杆客户提供了服务。
在家居生产行业的喷涂工作中,一直面临着工件标准化程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仍然需要依靠人工喷涂。但喷涂工作环境存在污染物,会危害工人健康。另外,人工喷涂劳动强度大,也难以保证喷涂质量的一致性,造成良品率降低。
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逐渐升高,工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出现了用于喷涂的机器人产品,喷涂机器人在喷涂设备市场占比逐年攀升,由2014年的6.33%增至2018年的10%。但多数喷涂机器人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示教器,并结合工装治具才能作业,且无法智能识别工件,不能根据工件位置姿态规划喷涂路径,智能化程度低,也难以适应家装喷涂柔性化的要求。
针对这些痛点,曲线智能自研了3D成像系统、机器人本体、智能控制算法及机器人操作软件。在工作流程上,曲线智能产品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步,首先通过3D激光扫描设备,利用3D结构光进行投射,获得工件的三维点云信息;然后,机器人根据点云图的数据,通过自研的智能AI算法,判断不同工件的尺寸和喷涂范围,从而进行喷涂操作。
值得一体的是,曲线智能自主研发了六轴的机器人本体。此前,中国喷涂机器人本体市场基本被ABB、杜尔、发那科、安川、川崎等国外企业垄断。
“我们自研的机器人本体,采用了特殊的防水、防爆设计和耐磨的材质,并且将电缆包裹至本体内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机器人的安全性。另外,机器人本体采取了超长臂展的设计,并在最末关节处(手腕)增加了可360度旋转灵活配件,可以更好地进行曲面和转角喷涂,解决漏喷问题。”曲线智能CEO钱鑫告诉36氪。目前,一台智能喷涂机器人可以代替2-3名喷涂工人,客户可以在2年内收回成本。

喷涂质量上,据介绍,曲线智能的机器人喷涂的油漆厚度均匀度可达175um,误差在正负10um(超过5年经验喷涂师傅正负25um左右)。此外,通过自研机器人本体和3D激光扫描硬件,大幅降低了曲线智能喷涂机器人的成本,使得其在性能和价格上都具有竞争优势。
喷涂机器人不仅是替代人工进行喷涂作业,提高了喷涂产品良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加工工厂的数字化水平。曲线智能的机器人采用工业互联的接口,可以实时收集机器人的各类数据,对机器人进行实时监控、远程操作、远程诊断。
商业模式上,曲线智能主要采取直销和渠道商的销售,主要收入来自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销售。
提及未来,钱鑫认为愈渐严格的喷涂环保要求将推动喷涂机器人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目前,静电喷涂技术和UV漆工艺是降低VOC(易挥发的有机物质)排放的两个主要方向。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喷涂方式,机器人喷涂更适用于这两种先进工艺方向,一是静电喷涂需要利用高压静电电场,喷涂机器人可以避免人受到高压电伤害,二是UV油漆的使用需要机械化设备,而3D视觉智能喷涂机器人能拓宽UV光固化油漆的应用范围,使其可以用于更复杂的场景。
除了智能喷涂机器人,未来曲线智能还计划开发焊接、打磨的机器人产品。
团队方面,目前曲线智能有一个30多个人的团队,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创始人钱鑫,曾任安川电机应用技术中心主管,从事机器人应用开发工作,从技术到市场积累了14年的机器人行业经验,在机器人搬运、焊接、打磨、喷涂等领域主导过数十个实际应用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悉,融资所得主要用于促进其全球出血和缺血性卒中治疗产品组合的开发,加快在欧美、日本、南美等海外市场布局,支持该公司正在进行的两项临床试验,推进2021年出血和缺血性卒中产品在国内取证及上市。
沃比医疗成立于2016年,这是一家专注于神经介入领域的医疗科技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国际高端血管疾病治疗的创新产品。基于脑卒中在亚洲地区的高发病率以及中国作为全球脑卒中医疗需求最大的市场,该公司成立之初就将总部和生产基地建在中国的上海医谷,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了全资研发子公司(研发中心)。
需要关注的是,沃比医疗旗下的“沃比脑血管动脉瘤栓塞弹簧圈”是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美国FDA、欧盟CE以及日本PMDA认证的神经栓塞介入医疗产品,该产品已于2019年下半年正式在美国上市销售,并已经进入UCLA、Kaiser(凯撒医疗集团)、Klinikum Stuttgart、BHR Hospital等国际知名医院;在国内注册方面,公司则与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华山医院等顶级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验。
关于颅内弹簧圈,它是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瘤)患者替换传统化治疗的新一代医疗手段和产品,进行介入治疗时必不可少的手术置入器械,属于国家最高级别的三类医疗器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弹簧圈年植入量超过百万条,单产品市场规模超过一百亿人民币。
面对庞大的百亿级市场,数年前国内已有企业涉足颅内弹簧圈研发。不过,由于神经血管介入治疗需要超高的精准度与最低的误差范围,是临床医学上最具挑战的血管区域,在产品研发、材料科学、质量标准、生产加工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而国产颅内弹簧圈的推送杆和弹簧圈相对僵硬、解脱机制缓慢,质量和可靠性与进口产品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了目前国产化率仍不足10%。
沃比医疗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首款机械解脱弹簧圈,采用业内最细的铂金丝缠绕而成,覆盖了百余种规格,仅需一个简单对折的动作即可释放,无需配置一个外部解脱器。目前,该款机械解脱弹簧圈已经获得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以及日本、秘鲁、阿根廷、以色列等国家的产品注册证;并在中国完成了临床试验,正在随访进行中。
目前在颅内弹簧圈领域,也有部分企业取得突破,譬如上海加奇生物,其颅内电解可脱弹簧圈就在2009年先后获得了CFDA 认证、ISO13485和欧盟CE的认证。

除了颅内弹簧圈,沃比医疗还推出了“血栓抽吸导管”。血栓抽吸导管是业内公认的最难制造的导管,对其抗折叠性能、管内涂层、通过性等都有极高要求。不同于其他国内神经介入公司集中于取栓支架产品领域,沃比选择了技术难度最高的抽吸导管方向。
对此,沃比医疗方面表示,抽吸导管在临床应用中更方便医生操作,可靠性适用性有效性更具优势,已经被认为是机械取栓的未来趋势,目前美国市场80%的缺血性脑卒中器械治疗会首先用到抽吸导管。抽吸导管比取栓支架在产品开发上复杂得多,在制造过程中更需要精准质量标准把控和特殊技术运用,沃比想选择首先进入市场潜力最大但也公认是最难的领域,建立企业护城河。
据介绍,沃比医疗推出的颅内血栓抽吸导管为单腔管腔、单一管径、柔软且刚度渐变的复合导管。该产品具有大管腔(0.071″),且在目前内腔同类产品中拥有最小外径,提供超柔顺的输送和近端操控性。目前,该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正在申请美国FDA和CE认证,国内注册方面已经在宣武医院等开始了临床试验。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的脑卒中患病人数、每十万人死亡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预计2030年中国卒中患者将达到3177万。神经介入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脑卒中上有重大意义。目前,神经介入行业也在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
但该市场被外资垄断,出血类和缺血类市场国产化率均不足10%。为此,沃比医疗也已做好了产品储备,打造了完整的缺血类、出血类和通路类产品线,后续会陆续推出。
投资逻辑方面,中信医疗基金总经理蔡华表示:“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神经介入是继冠脉介入后医疗器械又一极具潜力的市场。沃比医疗布局神经介入全产品线,解决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是我们基金重点布局的领域,它的技术积累、产品质量,以及中美两地顶级医院专家的评价给了我们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这也就预示着,百草园要正式启动境外上市了。目前,市场规模庞大的国内水果零售行业还没有企业能够正式成功上市的,百果园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向水果零售第一股蓄势待发,是否会影响着国内水果零售市场的发展脉络?
据了解,百果园2001年正式在深圳注册成立,是一家集果品生产、贸易、零售为一体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目前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拥有超4500家门店,设立了25个仓储配送中心,全球建立230多个水果特约供货基地。
2015年,百果园获得了天图资本领投、广发信德跟投的4亿元A轮融资;同年12月,百果园获得了由乾亨投资、前海母基金以及中金资本提供的A+轮融资;2017年,百果园又获得了中金前海发展基金以及招商局资本战略融资;2018年1月,百果园宣布完成了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资本、中金汇融、源码资本、基石资本以及深创投等提供的B轮融资。
有了资本的加持,百果园的门店数量飞升。数据显示,2015年5月百果园的门店数量也仅仅只有1000家,到了2019年9月已经突破了4000多家,但这还没有达到原来的开店预期。公司在2016年内部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就定下了到2020年要开一万家店、年销售额达400亿的目标。
有了强大的融资背景和资本加持,这无疑是为百果园的启动境外IPO做了扎实的基础。
江湖老刘认为,在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水果零售企业成功上市的环境下,百果园启动境外上市虽十分冒险,但更是一种机遇,如果其能够成功上市,无疑是国内水果市场的先河,定会影响着接下来市场的发展。
2020年4月,百果园最大的竞争对手鲜丰水果已经在A股完成了第一期的上市辅导,但上市一般分为五个阶段,鲜丰水果目前还处于第二阶段。接下来两大巨头谁先早一步上市,就能夺下“水果零售第一股”的名头。
水果零售行业面临的大问题是市场的集中度低以及连锁化程度低,而鲜丰水果以及百果园是国内水果零售行业的两个巨头,但它们的规模在近年来得到快速成长。
与百果园相比,鲜丰水果有一定的优势,相比于华南市场,华东市场的体量更大,江浙一带消费更强,很适合扩张。而且,鲜丰水果融资比较少,目前也只到B轮,财务报表更加优质,是非常适合国内上市的企业。当然,百果园的优势在与供应端,对品类的打磨以及标准的定制近乎苛刻,
江湖老刘认为,国内水果零售行业第一股之争势必将成为今年的一大看点,两大零售巨头到底哪方能够成功突围,最终的结果也会十分引人注目的。
水果零售行业的两大巨头企业纷纷试图上市,会让我们不禁试想这一行业赚钱能力几何?
据了解,目前国内水果零售拥有3万亿元的市场,但至今却无一上市企业。中国是人口大国,对水果的需求也十分的旺盛,随着人们对生活越来越追求品质化,对水果的需求也会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和高端化,由此也可以看到水果零售市场的利润也是十分丰厚的。
伴随着两大巨头的第一股相争,会对整个市场未来及以后的发展有所影响,如果有成功上市的先例,会不会有引来更多的水果零售企业效仿?
水果零售店的特点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对于水果专卖店而言,专卖水果的好处就是它的专业化,能够做得很专业很有深度,但是它过于专业的话,品类比较窄,有些门店的单店盈利会受到一些挑战。
江湖老刘认为,在强大的市场环境下,加之自身企业的资本加持,上市终会成为定局,水果零售行业对上游资源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方面不仅能够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差异性的商品;另一方面还有价格成本上的优势。因为它的供应链有足够的规模,才可能拿到低的价格,这也是核心竞争力。
从百果园和鲜丰水果的上市申请可以看到,水果零售行业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同时也是极具竞争性的。百果园如果成功上市将会成为水果零售业的巨头,但无论上市与否,任何企业都应该抓住时机,果断出击,从用户角度把握市场规律。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了解,傅利叶智能是一家康复机器人研发商,集成了多种传感器、电机、高速数据采集芯片等,可以精确模拟出实际生活中的力学场景,为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体用多样的目标导向性训练,刺激大脑功能重组,进而恢复肢体功能。据不完全统计,傅利叶智能所属领域智能硬件本年度共有7笔融资。
小编获悉,本轮投资方前海母基金成立于2016年,由国内PE泰斗级人物、原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主导发起,基金投资结构包括4类:PE/VC子基金,创新型股权与项目混合型基金,投资选择性项目跟投,PE二级市场,短期回报类投资。全称“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募集规模270亿。前海母基金,近期还投资过华银健康、无锋科技等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此前,华银健康曾完成了1500万美元A轮融资和1.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A轮融资由中亚投资等机构参投,B轮融资由高特佳投资独家领投。
华银健康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中国广州,是一家从事医学检验检测服务、高新技术开发的综合性健康医疗集团。截止目前,该集团临床服务覆盖全国27个省区超过2000家医院,拥有五个省级实验室,年诊断标本量超过850万例。
华银健康在布局病理业务发展上,选择了依托医学专业高校合作的路径。2010年,公司便与南方医科大学达成了战略合作,并于2011年成立与南方医科大学华银病理诊断中心;此外,还开展跨国病理学科合作,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等国际名校开展远程病理诊断、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

Hand in glove holding Petri plate with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Klebisiella Pneumoniae, Serratia Marascens
华银健康创始人黄春波在接受动脉网专访时表示,基于中国病理医生短缺,基层医院病理诊断需求迫切的现实,华银健康利用高校病理专家资源,建立了远程病理诊断中心,通过远程病理覆盖更广泛基层医院,并建立区域远程病理协作网络,推动基层医院病理学科发展,解决其病理诊断需求。
模式方面,基于中国基层医院病理学科发展现状,华银健康推出了成长式服务模式,意在通过帮扶发展临床医技科室,促进医院临床手术及诊疗能力提升。
据悉,截至目前,集团病理学科技术合作医院数已超过500家,累计完成超65万例的远程病理诊断、超3万例的远程冰冻病理诊断,其中远程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达99.58%,术中冰冻平均用时最短5分52秒。
在业务创新/延展上,华银健康正着力朝两个方向推动:其一,加强病理领域的客户服务与技术发展,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病理AI等方面布局;其二,以病理为基础,扩展在诊断领域的布局与发展。
团队方面,创始人黄春波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就职于万孚生物,并对美国ICL有深入了解,后在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营销工作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德同合心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德同资本长期聚焦,并具有能力、资源和生态优势的TMT、医疗健康和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