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柔创新于2016年底在深圳成立,专注于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研发设计与方案规划。旗下货箱到人系统包括库宝机器人HAIPICK、软件系统HAIQ及工作站等,可实现物料的拣选、搬运与分拣,服务于有柔性自动化改造需求的物流仓库和工厂。
据了解,海柔创新于2017年便实现单料箱机器人系统的落地应用,2018年实现多料箱机器人的商业应用。目前库宝已从料箱机器人发展为箱式仓储机器人系列产品,可实现双深位货架拣选、纸箱拣选搬运等,已应用于3PL、鞋服、电商、电子、电力、制造、医药等各行业。

2017年单料箱机器人库宝HAIPICK A2 (KUBO)于北京某仓库

2018年多料箱机器人库宝HAIPICK A41于百世供应链佛山仓库

2020年双深位料箱机器人库宝HAIPICK A42D于香港仓库
据海柔创新CEO、创始人陈宇奇介绍,库宝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用得起”和“容易用”,使用库宝,可在一周内完成仓库的自动化改造,整个系统可以1个月时间左右上线,库宝机器人一次性拣选、搬运多个料箱或纸箱,进而提高工人3-4倍的工作效率,其中,库宝机器人最高可适用于5米货架,能够为仓库提高80%-130%的立体储存密度。因其易部署、易扩展的特性,也更易于进行改造和升级。
由于在海柔创新的方案中,货架是固定的,这更符合大部分已建仓库的情况,改造难度相对小。而对需要进行改造的仓库,只需要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地面平整。如果遇到地面不平整的仓库,只需要进行局部打磨,所需要的费用较低,“4000平米的仓,打磨费用大约一万元。”陈宇奇说。这样柔性的自动化方案是很多客户可接受的,整体算下来投资回报周期可缩短至2-3年。
智能仓储行业爆发的背景之一是人力成本上升,然而,国内目前的人力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矛盾还没有那么突出。陈宇奇认为,人口红利渐退在未来是一个必然趋势,而现在,也存在一些人力成本非常高的客户,例如两班倒甚至三班倒的工厂,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改造对于他们来说是理性选择。
市场上切入智能仓储赛道的公司还有很多,陈宇奇认为公司最大的特点在于一直聚焦料箱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团队已经积累了相关方面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并申请了注册了数百项专利。他也提到,智能仓储包含了很长的产业链,如果把精力放在过多的产品线上,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的交付体验。
下一步,海柔创新计划建立多个区域销售和技术服务中心,并与全球的系统集成商、代理商合作,形成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而除了箱式仓储机器人,海柔创新还将结合机械臂、包装机器人、激光导航叉车、传送带等技术,为不同的仓储客户设计柔性、高效、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陈宇奇认为,整个行业尚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客户很多痛点问题还未能解决,例如10米高货架的智能化改造。公司在未来将持续技术创新,聚焦在满足客户需求上。
团队方面,目前海柔创新团队成员中60%为工程师。陈宇奇本人本科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系,硕士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机器人专业,其中陈宇奇的毕业设计正是料箱机器人。第一次创业创立了香港普格精密系统有限公司,而后创立海柔创新。
作为公司B轮领投方源码资本郝毅文表示:“海柔在料箱到人解决方案上有着深厚积淀,库宝也在最近两年获得了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我们认为料箱机器人在存储密度、出库效率、改造成本上是一个综合性价比较高的解决方案,也看好团队能持续创新,为客户带来更大价值。”
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李文飚表示:“海柔创新自成立之初便深耕于其自主研发的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拥有着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优势,同时,其库宝系统已经得到多行业多客户的应用与认可,我们相信,随着海柔团队对其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客户需求、行业应用更深的理解,海柔创新将为客户、行业乃至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云鲸智能于2016年成立,是一家清洁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型公司。根据公开信息,云鲸曾于2017年初获得清水湾基金天使轮融资,清水湾基金是由李泽湘、高秉强、甘洁教授联合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共同成立的创投基金。于2017年底获得明势资本、清水湾基金千万元级别Pre—A轮融资。2019年4月获得A轮数千万人民币投资,且大多数为战略投资方,覆盖了制造业、营销端与家电大厂。2020年4月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源码资本、字节跳动领投,老股东盈峰资本、大米创投等跟投。
扫地机器人是当前家用机器人中销量最高的品类。近年来在国内中高端市场,具备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零售额比重持续上升。不过当前的扫拖一体机器人或拖地机器人仍需要手动清洗机器人抹布,对于用户来说,仍有很多不便。
不少相关扫地机器人公司此前已发现用户有免手洗抹布相关的需求,但一直未有公司推出相关产品。总体来说,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需要有适用于拖地场景的路径规划方案,传统扫地机器人一般是从房间外侧扫向内侧,但拖地一般是从房屋内侧到外侧,需要不同的清洁规划算法,而且拖地机的规划算法相比扫地机会难很多;二是需要在机械结构上创新,实现自动换洗抹布和更高效地清洁地面顽固污渍;三是整套的建图定位算法与扫地机有所不同,因为轮胎会打滑,因此传统的slam定位技术并不能很好的用在拖地机器人上。
蜗牛派持续关注的创业公司云鲸通过创新,研发了免手洗的拖地机器人Narwal J1,已于2019年在Kickstarter上众筹,共获得全球1905个消费者的支持,筹集114万美元。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也将于近期正式发售。
此前云鲸接受采访时,云鲸表示已经实现了几百台量级的量产,产线产能高峰可以达到每月上万台。为了保证质量的可靠性,研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和机械设备、检测设备,尽可能的自动化,降低手工部分的比重。
国内的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初显。根据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中,科沃斯、小米、石头科技、iRobot共同占据了67.6%的市场份额,其中科沃斯占据了38.6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低端机型,如使用陀螺仪、红外线进行导航、只能扫地没有拖地能力以及缺乏地图构建能力的扫地机器人,仍然占据主要份额。对于拖地机器人来说,目前主要产品有石头扫地机器人T7、iRobot 380以及小米扫地机器人和科沃斯地宝系列。然而这些产品都不具备自动清洗拖布的功能。
销售方面,此前云鲸扫拖一体机器人已经上架国内主流网购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等,定位中高端市场定价在4000-4300之间。产品定位方面,以主打免手洗拖布、 清除顽固污渍、超静音 、智能地图维护 、 超大清洁面积等卖点。
蜗牛派查看了云鲸在淘宝的销售信息,618产品销售断货,目前淘宝平台的最晚发货时间已排到7月15日。
此前接受采访时,云鲸表示,市场方面,将会以国外市场为优先考虑,但会同步做国内市场。在Kickstarter众筹后,截至2019年7月30日,云鲸已获得来自美国、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瑞士、法国、奥地利、印尼、以色列、西班牙、匈牙利等20余国家及地区,90余个意向代理、合作咨询。
云鲸公司注册于2016年10月,拥有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自建工厂三位一体的部门架构,其研发总部位于东莞松山湖,销售中心位于深圳,在东莞拥有自己的5000平工厂、工人和生产管理团队。现公司人员一共142人,其中包括了70多名研发人员,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国内外高校人才,和大疆、华为、中兴、网易、小米、艾默生、伟易达、创维等企业人才。
公司投资人兼顾问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李泽湘教授、原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高秉強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教授和多名知名公司企业高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