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着急忙慌,让我帮忙改几篇文章,说马上要发公众号。我扫了一眼题目,说:要不,不用发了……吧。他气得不行,说新同事写了很久,怎么能打击人家积极性,我解释:大概率没人看、还掉粉。

你看看题目:《吃苦是一件好事》、《走出去生活》、《成功都是熬出来的》……

都9012年了,咪蒙、王左中右、六神磊磊都在做视频了,陈安之都骗不了人了,还写这种初级鸡汤,太缺乏说服力了。
朋友问那怎么修改。于是我灵机一动,给他支了3个小招:重要、证明、价值。后来一想,可不是嘛,这3招,有书、洞见、十点读书等号都用烂了,分享出来,蹲坑的时候看一下。
想一想,你是不是很讨厌“在吗”、“王老师”、“张总”这样的微信消息,为啥?
因为没传达出任何具体事项,更没有传达出任何重要性,感觉被打扰了,还不明所以,对吧?
但是如果对方说“好久不见,我要结婚了,有时间可以过来吃饭”重要性就出来了。

文案也一样,一定要传达出重要性,没有重要性的文案,就是耍流氓,就是打扰和冒犯。
很多新手写文章,总喜欢这么取标题: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之前就是这样写的……

这种文章做个人日记是好的,但做公司新媒体文,就没有传达出重要性。
读者花了时间看你的标题,还不明所以,仿佛大大的一个“在吗”,读者真的想跨过网线来取关你。
因此,一篇好的鸡汤,一定要“好为人师”,要传达出高度凝练的一个小道理(好一点的是个小洞察),这个道理要具有重要性。

朋友发给我看的文章做到了这一点,《吃苦是一件好事》、《走出去生活》、《成功都是熬出来的》,分别讲吃苦很重要、走出去很重要,熬下去很重要。
但是很可惜,就止步于此了。
最会说话、最懂人性的戴尔·卡内基告诉我们,欲采蜂蜜、勿蹴蜂房,要想采蜂蜜,就不要用力怼蜂房,相反,要温柔的讲故事。

要想文案有说服力,不要自己站在高处说教,而是借用别人的皮鞭、或者蜂蜜,谦虚的说:
有那么一句话,那句话呢也不是我说的,是咱们圈里的某大佬说的,或者是某历史事件或人物说的,或某案例、新闻说的,或者某研究某科学家说的,不仅是别人说的,而且我还可以证明给你看。
这是罗振宇老师跨年演讲最爱用的套路,动不动就贝聿铭说的、浙江一个图书馆说的,hetui,分明就是你罗胖说的。

但是只知道借别人皮鞭和蜂蜜,也写不出一篇好文章,还得再继续往下。
重要、证明,都是技巧层面的方法。你学会了吸引别人目光,学会了用别人的皮鞭和蜂蜜,还得从根本上对人好,得拿着皮鞭把人往好的方面引导,得贡献出真正有价值的道理或洞察,否则就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怎么做呢?需要你再花点时间,总结一下你文案的核心,把它总结为一句好记的金句,馈赠给读者,而且不妨稍微加一些夸张、修辞、讽刺、隐喻等等手法。

总的来说,鸡汤文的写作,有3个小招式:重要、证明、价值。首先要在立意选题的时候找到“重要性”。
其次,要用别人的皮鞭或蜂蜜来证明这种重要性。接着,要帮读者总结为有价值的一句金句,馈赠给读者。
最后,写完文章后,检查一下,看看这3点有没有做到。

好,先聊到这里吧,更多写作技巧,下次有空再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