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口罩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Mon, 22 Jun 2020 09:24:5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口罩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一边造车、一边卖口罩的比亚迪,现又触及半导体酒精在下什么棋? http://www.woniupai.net/151867.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1867.html#respond Mon, 22 Jun 2020 09:24:5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1867 一边造车、一边卖口罩比亚迪,如今又开始打半导体的主意了。

6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通过引入韩国SK、小米、联想等30位战略投资者,完成7.99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投资者合计将获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约7.84%的股权。

除了强大的投资者阵营和巨大的融资额之外,这次融资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数字:“102亿” 和“20”。

“102亿”是指,截止A+轮融资,比亚迪半导体的投后估值已达102亿元。而“20”是指,公司过去两轮融资仅仅间隔20天时间。

4月14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对旗下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进行业务重组和更名,成立比亚迪半导体。5月26日,比亚迪半导体宣布完成19亿元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红杉瀚辰红杉智辰等14位战略投资者。仅仅20天后,该公司的A+轮融资也已完成。

实际上,半导体分拆仅仅是第一步,比亚迪计划分拆的还有电池业务。2018年12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在2022年前将旗下电池业务分拆上市,预计上市时间为2022年底。

加速子公司进行股权融资,比亚迪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造车不挣钱了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开始进入汽车行业。自此之后,汽车便成为比亚迪最主要的三大业务之一。2009年之后,汽车便一直是比亚迪第一大业务。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成畅

前期,比亚迪造车进展乐观,销量一度飞速增长。

2009年堪称比亚迪布局造车以来的巅峰,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2%,市场份额也达到了5.4%。2009年同样也是比亚迪汽车由盛转衰的一年,虽然其销量在随后的年份依然稳定在每年40万辆以上,但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下降的原因可以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概括。自2009年起,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开始加速增长,10年内翻了近3倍。在此期间,比亚迪不仅没有从增量市场分得更大的蛋糕,甚至市占率还逐年走低。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成畅

不仅市场份额难突破,比亚迪造车的毛利率也在下降。

作为一个主打中低端车型的车企,性价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比亚迪车型的竞争力。但市场的日益成熟导致汽车毛利率逐年降低,这一天下大势在比亚迪身上得到了直观的反映。

同样以2009年为时间节点,比亚迪此后的毛利率再未能重返20%,并在2012触底11.6%。近两年,这一数字保持在14.8%。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成畅

新能源汽车是比亚迪汽车业务的主力军。2019年,比亚迪售出的45.1万辆汽车中,有21.9万辆是新能源汽车,占比达48.6%。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占比两方面,比亚迪均为中国传统车企翘楚。

2016年起,中国开始逐年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进行下调,这直接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毛利率带来冲击。

2019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史上最大补贴退坡幅度——地方政府补贴取消,国家补贴降低50%,整体退坡幅度超过60%。这对于比亚迪这样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力的车企而言,冲击更大。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成畅

根据最新政策,2019年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幅度会逐年下降。2022年之后,中国市场是否还存在补贴,仍是个未知数。

如果无法实现大幅度降本,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毛利率的下跌几成定数。对比亚迪而言,汽车业务将不再有牢固的盈利保障。

比亚迪的业绩下滑很难归咎于“不努力”。2015年至2019年间,比亚迪的年研发投入从20亿元攀升至56.3亿元。

但加大研发并未给比亚迪换来足够的回报。自2016年起,比亚迪的净利润不仅逐年下滑,且每年的下滑幅度均超过10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61.8%攀升至68%。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成畅

然而,额外的研发投入未能提升销量,也未能换回好看的财务数据。2019年,比亚迪净利润仅为13.6亿元,这其中还未计入无形资产成本。2015年至2019年,比亚迪的无形资产已从71.7亿元上涨至119.5亿元。(注:计入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中的支出不会在“利润表”中扣除,所以有企业将部分支出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中,以降低财报中的利润下降幅度。

一味“砸钱”在汽车等现有业务已经靠不住了,这无疑是比亚迪求“变”的主因。

新的想象空间

汽车已不再是比亚迪的“明星”业务。

早在2007年,比亚迪就分拆了旗下手机部件及模组、印刷电路板组装等业务,成立子公司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至今,比亚迪电子的营收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成畅

如今,比亚迪不过是将当年的做法如法炮制,只是主角由比亚迪电子换成比亚迪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主营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后者是当前重要大功率主流半导体之一。该技术主要应用在电机控制、功率转换、不间断电源等场景,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控制至关重要。此外,IGBT还可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等领域,市场空间大。

“IGBT是比亚迪半导体的主打业务,目前进展还不错,”一位集成电路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IGBT技术还是挺成熟的,难度不大,不过目前国际市场还是被海外企业统治。”

目前,全球IGBT市场长期被英飞凌、三菱电机、富士电机等5大外企占领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在中国市场,这些企业还无法完全称霸。公开信息显示,凭借自身的电动汽车业务优势,比亚迪2019年的IGBT国内出货量约19万套,市占率达18%,仅次于英飞凌。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继续扩张,随之而来的大概率是一个庞大的、崭新的汽车零配件供应链格局。IGBT市场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集邦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IGBT产业发展及市场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IGBT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约162亿元增至522亿元。

作为最早从新冠肺炎疫情中走出来的国家,中国的复工时间正是国外企业被迫停工的时间。这导致了海外零配件供应商无法按时供货,更多车企开始考虑将供应链本地化,提升供货效率与稳定性,其中就包括IGBT。

主营IGBT研发、生产的斯达半导体于今年2月在科创板上市,至今股价已经翻了10倍。比亚迪半导体A投资方之一的中金公司曾公开表示,若将比亚迪半导体分拆后能够上市,市值大概率会达到300亿元以上。

基于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比亚迪在IGBT业务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有很大。

扩大“朋友圈”

比亚迪积极推动半导体业务独立融资、稀释自身股权,以推动其独立运营与上市,还有利于扩大比亚迪半导体的“朋友圈”。

有比亚迪内部人士向亿欧汽车透露,比亚迪的子公司若不能实现股权稀释与独立运营,“极难获得外部客户”,因为客户会对机密泄露等问题抱有疑虑。

今年年初,比亚迪半导体总经理陈刚曾表示,比亚迪半导体前几年均为自产自销,反哺自身汽车业务,现已与华为、美的达成合作,从汽车市场拓展到工业、家电、消费类市场。

受同样问题困扰的还有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此前,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仅供自身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使用。近年来,比亚迪已经开始与其他车企探索动力电池供应的机会,但进展仍不算顺利,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主流车企仍更倾向于与宁德时代、LG化学等企业合作。

可以预见的是,愈加开放的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和动力电池业务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客户。

比亚迪是一个极具变通性的企业,擅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走向。

90年代,比亚迪进入手机电池业务,正是因为预见了手机电池的潜在市场;21世纪初,比亚迪再次赶上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崛起的时代,在汽车市场上狠狠赚了一把;2020年初,随着疫情在全世界范围爆发,比亚迪也赶上了制造口罩的风口,获得了美国加州10亿美元的订单。

比亚迪不会放弃造车,但押注风口、扩大业务盘面是其一贯以来的打法。分拆旗下王牌业务独立上市,不光有利于融资规模和“朋友圈”的扩大,还有利于比亚迪提升品牌影响力、降低对现有业务的依赖性。

如今,中国动力电池龙头老大宁德时代的市值已高达3661.60亿元,达到比亚迪两倍以上。

目前,比亚迪在IGBT、动力电池领域均在中国市场排第二,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第一。将IGBT和动力电池两大王牌业务分拆上市后,比亚迪的市值将极具想象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1867.html/feed 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共查获问题口罩8904.6万只 http://www.woniupai.net/123985.html Sun, 26 Apr 2020 03:16:4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3985 蜗牛派消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截至4月24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192.7万人次,检查经营户是1589.5万户,查获问题口罩8904.6万只,查获其他问题的防护用品41.8万件,查获问题消杀用品的货值是760.9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香奈儿、迪奥等时尚品牌争抢生产口罩,真正原因曝光 http://www.woniupai.net/118879.html Mon, 13 Apr 2020 00:22:0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8879 蜗牛派消息,4月3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Covid-19指南建议人们戴上“简单的布口罩”来遮掩鼻子和嘴巴,以帮助减缓病毒的传播。

但是,由于前线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短缺,所以普通民众不必佩戴N95口罩

事实上,有报道称,由于N95口罩极度匮乏,美国政府甚至在机场海关试图贿赂和威胁供应商获得更多的N95口罩。

在谷歌上,“到哪里买口罩”的搜索量是自谷歌引擎出现以来最高的。

4月4-5两日,购物者在Etsy的口罩搜索量达到了200多万次,美国卫生局局长甚至在YouTube上上传了一段视频,告诉大家如何在家里用旧t恤和橡皮筋自制口罩。

在这种恐慌之中,没有一个时尚或服装品牌不加紧重组生产线,以帮助生产医用和消费级口罩,其中包括普拉达、香奈儿、路易威登和迪奥等大牌,以及美国几乎所有的商场——Gap、Zara、Brooks Brothers、Eddie Bauer和Eileen Fisher。

其他的小众设计师、小独立品牌,以及为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球员生产队服的品牌都在其中。

就这样,时尚界生产口罩的热潮在全世界赢得了不小赞誉,《纽约客》(The New Yorker)、福克斯新闻(Fox News)、彭博社(Bloomberg)都对此做出了专题报道。

特别是对那些面临困境的小时尚品牌来说,这简直就像是免费的PR宣传稿,而且还能从中多多少少获得一些经济收入。

当然,没有人会承认它们生产口罩是为了从媒体的积极关注和品牌商誉中获益。

不过本期推介文章作者Zara Stone认为,在美国,卖口罩的时尚品牌不只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而是有商业理由的。

文章来自marker《这才是现在所有时尚公司都在生产口罩的真正原因》(WThe Real Reason Every Fashion Company Is Now Making Face Masks)。

在美国,卖口罩的一大好处是工厂可以继续工作。

当大多数州颁布了自己的临时庇护令时(虽然只有8个州坚持执行),许多所谓的非必需品企业都关闭了,包括零售商店、美容院和生产非必需品的工厂。

而大多数时装公司经营的都是非必需品,比如各类时装和手袋。服装业受到疫情大流行的打击尤其严重,数十万人因此失业,梅西百货(Macy ‘s)解雇了大部分员工,Gap解雇了近8万名员工。

可以说,在此之前,零售商们已经在与极低的销量和沉重的债务作斗争,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将是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对于一些时尚公司来说,转去生产口罩可能是它们度过这场危机的唯一途径,被称为“时尚界的救生筏”。

生产各类口罩是必不可少的业务,这也让它们有机会赢得利润丰厚的政府合同。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一直不愿使用《国防生产法案》来迫使更多公司生产口罩,但许多城市、州和联邦机构,包括退伍军人事务部、国防部和监狱管理局,都在网上发布了对更多供应商的需求。

获得这些政府合同的另一大好处是覆盖成本,工厂转化为口罩的生产费用由政府负担,让这些公司在疫情停工期间有现金支付租金,给员工发工资,并尽最大程度保持供应链的完整。

一家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男装品牌总裁对《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表示,整个品牌都在州长的全力支持下改造工厂,生产医疗保护装备PPE,占到公司总业务的25%至40%。

不过,尽管许多医院急需PPE,但这些时尚公司生产的大部分口罩并不是医疗级别的产品,“为医务工作者制作口罩的过程远比缝制一件时装复杂。”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一家公司并没有对生产口罩那么狂热,那就是德克萨斯州的Prestige Ameritech公司,而这家公司实际上生产了美国医院的大部分医用口罩。

虽然该公司的口罩日产量日前提高到了60万个,但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产量的打算。

因为在疫情爆发期间,每个人都想买口罩,但危机过后,激增的客户会很快离开,从中国订购更便宜的口罩。这种情况在H1N1流感爆发期间就发生过。

对时尚产业来说同样如此,增加了产量以供应需求不等同于获得任何永久性合同,这只是危机时期短暂的“救生筏”,疫情缓解之后如何继续活下去才是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Uber将为全球网约车司机提供数百万只口罩抗疫 http://www.woniupai.net/117893.html Fri, 10 Apr 2020 01:32:5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7893 蜗牛派北京时间4月10日早间消息,Uber周四表示,该公司计划向仍在工作的网约车司机和外卖配送人员提供数百万只口罩,帮助其预防新冠肺炎。

Uber安全和保险副总裁古斯·福尔德纳(Gus FUldner)在该公司的博文中表示,Uber计划向新冠疫情最严重的美国城市的司机提供近50万至口罩

最初的口罩订单来自一家原本生产电子产品的中国企业。但Uber表示,由于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该公司还将从世界各地采购口罩。

Uber表示,该公司已向纽约市的司机配送了第一批口罩,那里也是目前全美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

“我们又订购了数千万只口罩,预计将在未来几周运送到世界各地的其他城市和地区。”Uber在博文中说。该公司还补充说,由于目前供应有限,因此生产商会优先满足医疗需求。

由于美国多地实时隔离政策,所以网约车需求已经急剧萎缩,甚至进入停摆状态。但Uber表示,外卖配送需求却在疫情期间大幅飙升。

Uber周四表示,该公司正在从传统供应链之外采购口罩,并且向当地医院捐赠了N95医用口罩。

美国政府建议美国人在自愿基础上佩戴布料口罩,以防止新冠疫情传播。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新冠肺炎全球感染人数已经接近159万人,死亡人数总计近9.5万人,美国死亡人数也超过1.6万人。

Uber本月早些时候曾经表示,该公司将免费为美国的网约车司机配送车内消毒喷雾。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法国将投入40亿欧元订购医疗物资 http://www.woniupai.net/115032.html Wed, 01 Apr 2020 09:06:5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5032 蜗牛派讯,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31日在视察法国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科尔米-奥庞公司时表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法国政府计划投入40亿欧元用于订购口罩、呼吸机和药品等医疗物资。

据悉,这家口罩生产企业位于法国西部城市昂热附近,目前已满负荷运转。马克龙说,法国将努力在年底前实现防护口罩自给。

马克龙当天还宣布,计划由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和施耐德电气等企业组成工业联盟,在5月中旬前生产1万台呼吸机

法国卫生部长韦朗日前表示,法国国内产能远不能满足当地医护人员口罩需求,法国已从国外为医护人员订购超过10亿个口罩,这些从世界各地特别是中国来的口罩将在未来数周到数月内交付。

此外,为应对全法国消杀用品紧缺现状,法国多家奢侈品和美妆集团也开始生产消毒液或口罩。法国路威酩轩集团3月中旬宣布,将利用旗下香水生产线制造免洗手消毒液。随后,欧莱雅集团宣布,将在未来几周内利用旗下工厂生产大量免洗手消毒液。开云集团也表示,一旦相关政府部门批准,旗下工厂将生产口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