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可口可乐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Mon, 14 Sep 2020 06:03:5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可口可乐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可口可乐拼环保塑胶瓶将采用可回收塑胶 http://www.woniupai.net/196058.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6058.html#respond Mon, 14 Sep 2020 06:03:5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6058 蜗牛派消息,可口可乐在荷兰与挪威的分公司表示,将分别在今年10月与明年上半年前改用100%由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制成的塑胶瓶,即塑胶瓶将采用可回收塑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6058.html/feed 0
可口可乐宣布大型重组计划:全球裁员4000人遣散费都要38亿 http://www.woniupai.net/191063.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1063.html#respond Sun, 30 Aug 2020 04:51:1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1063 当地时间8月28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启动一项大型重组计划,包括向大约4000名北美员工提供自愿离职/遣散方案。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可口可乐中国方面表示“目前没有收到中国公司的相关信息”。

当天可口可乐股价表现好于道指,盘中最高涨3.4%,收涨3.3%,报收49.83美元,市值高达2140亿美元。不过今年以来,可口可乐股价累计下跌8.36%,表现输给老对手百事可乐

北美裁员后,全球其他地区将跟进

可口可乐称,该公司推出的一系列劳动力重组计划包括自愿离职与非自愿裁员,接受自愿离职的人数将限制未来裁员的规模。在北美地区自愿离职项目完成后,将在全球其他地区启动类似计划。

图片来源:推特

尽管公司未透露裁员总数,但预计其全球整体遣散计划将花费3.5亿至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38亿元)。北美地区符合自愿离职条件者是2017年9月1日或之前受雇的员工。

截至2019年底,可口可乐在全球拥有约8.6万名员工,其中北美地区有近1.08万人;若包括装瓶合作伙伴在内,该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70万名雇员。历史数据显示,可口可乐在过去八年不断裁员,已经令员工总数减少了近10万人。

同时,可口可乐将把17个运营业务部门整合并缩减至9个,除了专注于更大和更受欢迎的饮料品牌,还将致力于更快拓展新产品并消除资源重复,但其全球风投和装瓶投资部门保持不变。

可口可乐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体育馆、电影院、酒吧等公共场所,这些地点大多在疫情期间被迫关闭。而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却得益于休闲食品和早餐食品等“居家经济”的推动。

二季度净利润下滑32%,但在中国业绩表现喜人

今年7月,可口可乐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今年二季度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为7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8%,创25年来最大降幅,净利润同比下降32%,至18亿美元。公司董事长兼CEO昆西预计全球经济需要两至三年才能恢复,并认为今年第二季度将是公司最困难的时期。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官网

其中,北美地区收入达到26.48亿美元,是可口可乐公司最重要的营收区域之一;欧洲、中东地区和非洲共计12.1亿美元,位居第二;亚太市场以11.83亿美元位居第三。

可口可乐二季度毛利润达到41.37亿美元,去年同期则为60.76亿美元;毛利率达到57.9%,经营利润率为27.7%,其中亚太地区经营利润以6.52亿美元位居第二,仅次于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

可口可乐全球单箱销量下行趋势已经得到改善,从4月份的约下降25%到6月份的约下降10%,7月份至今下降比例已经降低至个位数。可口可乐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家庭外消费的改善和家庭渠道销量的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亚太市场单箱销量的下降部分被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所抵消。在中国市场,该公司二季度的销量增长了14%,其中可口可乐领涨,零糖产品增长强劲。

Kantar Worldpanel中国区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国内碳酸饮料的销售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第二季度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个恢复生产的市场。可口可乐表示,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在产品创新、品类拓展和渠道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一部分反映在其本季度新产品的快速推出上。

大量临时裁员变永久下岗,美国失业人数剧增

由于持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最近几周美国不少行业的大型跨国公司都宣布了大规模裁员计划。本周在美国航空宣布裁员1.9万人后,美高梅国际又将裁员1.8万人,约占其美国劳动力的1/4。上周有160万美国人新增申请失业金,截止8月中旬,共有2700万美国人正在接受各种形式的失业救济。

美国劳工部8月27日公布数据显示,在截至8月22日的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100.6万人,连续两周站在100万关口上方。

图片来源:推特

数据还显示,在截至8月15日的一周,美国全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1453.5万人。分析认为,美国就业市场仍高度紧张。目前美国仍有超过1400万人正在接受失业救济。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全美3至4月共流失2200万个就业岗位,5至7月新增就业人口930万人,远不足以弥补整体上的就业损失。随着招聘活动的放缓,很多美国人失业在家的时间将会变得更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人失业时长超过3个月,他们找工作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高盛集团预计,将近四分之一的临时裁员将变为永久失业,这些人中约有200万可能直到2021年仍然处于失业状态。

与此同时,美国正面临新一轮企业破产潮。根据“破产数据”网站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17日,已有创纪录的45家大型企业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每家企业的资产都超过10亿美元。同时,今年已有157家负债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申请破产。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零售企业中,已有24家企业已经申请破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1063.html/feed 0
可口可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以减少其全球员工 http://www.woniupai.net/190805.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0805.html#respond Sat, 29 Aug 2020 05:29:2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0805 蜗牛派8月29日消息,可口可乐公司周五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以减少其全球员工。这家饮料制造商未提供计划裁员多少的详细信息,但表示将向美国,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的4,00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计划。该公司表示,将产生大约3.5亿至5.5亿美元的遣散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0805.html/feed 0
可口可乐宣布推出Topo Chico硬苏打水新品:含酒年内上市 http://www.woniupai.net/178800.html http://www.woniupai.net/178800.html#respond Fri, 31 Jul 2020 04:10:0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78800 据外媒报道,以不含酒精的苏打饮料而闻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日前宣布将推出Topo Chico以此来进军硬苏打水(含酒精)市场。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这款新饮料将含酒精并将围绕通常用于混合酒精饮料的Topo Chico气泡矿泉水展开。虽然这款饮料会在今年上市,但要想买到却并不容易。

当地时间周四,可口可乐在一份简短声明中宣布了推出该产品的意图,另外它还解释称,该公司将于2020年在拉丁美洲首次推出硬苏打水饮料。公司将在一些选定的城市提供这种饮料,但遗憾的是没有就此事提供具体的细节。

目前还不清楚这款产品的价格也不清楚何时能在更广泛的地区销售。可口可乐表示,它会在产品推出前提供更多有关计划的细节。从这家公司分享的图片可以看到,这款硬苏打水将会是柠檬味。

据了解,Topo Chico有在销售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包括瓶装矿泉水和石灰味矿泉水。可口可乐的新产品则采用了大家熟悉的Topo Chico标志,但目前关于这其中的关系并没有知道很多,因为Topo Chico还没有在其网站或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与之有关的任何声明。

不过这标志着可口可乐首次进军硬苏打水市场。硬苏打水作为传统啤酒和加糖混合酒精饮料的替代品已大受欢迎。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78800.html/feed 0
可口可乐联名款吸管不锈钢杯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http://www.woniupai.net/164629.html http://www.woniupai.net/164629.html#respond Sun, 12 Jul 2020 09:36:0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64629

联名狂魔可口可乐又有新动作啦,这次它与潮流休闲品牌名创优品合作,推了款吸管不锈钢杯。作为酷爱玩跨界营销的品牌,可口可乐卖杯子原本不是一件稀奇事。这次的联名款杯子会被众人热议,是因为:它不可以装碳酸饮料。

可口可乐出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怎么回事?可口可乐出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01、不能装可乐的“可乐杯”

和大家一样,刚看到这个消息时品牌君也很纳闷,于是火速奔向旗舰店求证,想要看看可口可乐、名创优品合作款杯子是不是真的不能装碳酸饮料。

结果发现,是真的!

可口可乐出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该杯子详情页上,确实赫然写着“不可用于乘装碳酸饮料,及长时间存放乳制品、婴儿食品”。

一个可冷可热、真空锁温、装开水不烫手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一个以可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居然出不能装碳酸饮料的杯子?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都已经默默飘过十万个为什么。

“合作,总要牺牲一点自我?”“不能装可乐的可乐杯,有被笑到”“我怀疑这个联动是竞争对手做的”……微博上的段子手们也彻底坐不住,开始疯狂产梗。

据品牌君了解,该款杯子之所以不能装碳酸饮料,是因为碳酸饮料是有气体的东西,渗透性较强。

可口可乐出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而保温杯主要靠胶圈防漏水,这种物质没有办法防住碳酸饮料。如果在杯子里放入碳酸饮料,颠簸时候很有可能发生渗漏情况。

02、从品牌到IP

说完有趣的,我们再来聊点有“内涵”的吧。

有没有发现,近几年越来越多品牌开始玩联名跨界营销?尤其是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更是隔三差五就会与其他品牌合作,跨领域推新。

依然以可口可乐为例。

去年5月可口可乐与运动品牌安踏合作,推出系列潮鞋,多位明星网红纷纷亲自上脚“带货”,场面好不热闹。

可口可乐出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除此之外,可口可乐还与GU、X-Girl等不同风格服饰品牌有过合作。也和韩国知名彩妆品牌The Face Shop一起出过化妆品,包括有唇釉、眼影盘、气垫BB等。

从服装到彩妆,可口可乐活跃在多个领域,产品受众矩阵日渐完善。比起“品牌”,品牌君觉得如今的可口可乐更像是个“超级ip”。

企业把自己打造成超级IP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增强抗风险能力。

市场日新月异,作为品牌,需要不断产出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才有可能长久立足于行业之中。但超级IP不同,超级IP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商业价值。

超级IP到底赚钱能力有多强,商业价值有多高,大家看看“蜡笔小新”“精灵宝可梦”“HelloKitty”应该就能知悉一二。

正如前文所说,不仅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一线企业近些年也在努力通过联名营销等方式,提高自身影响力,想要完成由品牌到IP的华丽蜕变。

今年5 月,肯德基联名六神推出“可以喝的花露水”。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其还牵手宝可梦,上线系列限定款儿童节玩具,狠狠刷了波存在感。

可口可乐出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其他品牌也没闲着。

前不久,麦当劳与阿迪达斯合作出了以甜辣酱、酸甜酱、蒜蓉酱等麦当劳经典蘸酱为设计灵感的球鞋。

去年,麦当劳还与亚历山大王达成合作,上线了两款至今仍为不少人津津乐道的爆款潮包。

这种趋势下,未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品牌积极探索IP营销新玩法,最终谁能突围而出,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64629.html/feed 0
移动社交类APP流量变现指南 http://www.woniupai.net/161608.html http://www.woniupai.net/161608.html#respond Wed, 08 Jul 2020 07:50:3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61608

由于在平台上存在“仇恨、种族歧视、暴力等不当内容”,近日,包括可口可乐星巴克联合利华宝洁在内的多家品牌巨头宣布: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不再在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体上投放数字广告。无疑,这给依赖广告收入的多家国外社交媒体带来了沉重的一击,其股价和市值也随之暴跌…

移动社交类APP流量变现指南

众所周知,广告变现不仅是国外社交巨头们最核心的变现模式,对于国内各家社交平台而言,广告也仍然是其不可或缺的盈利模式之一。那么,针对此次品牌叫停国外社交媒体广告投放事件,国内社交 APP 从中应该得到哪些警示与反思,其又该如何优化商业化策略以获取到更长效且更大的广告变现收益呢?

聚焦社交类 APP,美数君今天为相关流量主提供一些实用的商业化执行思路和策略建议。

移动社交行业市场现状 & 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仅 2019 年就有近 50+ 的移动社交新品上线,这表明移动社交赛道仍然散发着无限的生机和张力;此外,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止 2019 年,移动社交行业用户规模已突破 11 亿,已然成为人人必备的刚需应用;另对于社交类 APP 的使用,虽然用户使用时长占比在下降,但其仍然是占据用户时长最多的行业。并呈现用户使用粘性强、日均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状态和特点。

移动社交类APP流量变现指南

移动社交行业广告变现痛点

如何在不破坏用户体验、不损害媒体形象的情况下获得更多广告收益;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凸显独具优势的媒体价值和媒体营销价值以吸引到更多广告主预算;如何挖掘并创新更多广告展现场景及样式…都是社交类 APP 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移动社交行业广告变现解决方案

为有效解决社交 APP 广告变现过程中的诉求点及痛点问题,结合上述“叫停事件”和丰富的广告变现服务经验,美数君提出以下几点商业化建议——

1)做一个凸显社会价值的媒体

为何当前诸多品牌按下国外社交媒体投放暂停键?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社交媒体传递了暴力、仇恨、歧视等不当内容,从而使得品牌如果继续在这些平台做广告不仅不会为社会和人们增加价值,反而还可能连带着严重影响到人们对品牌的印象和好感度。基于此,美数君建议:作为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热点、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相比其他类型媒体来说,更加深远。因此,社交类 APP 就不能仅为实现商业目的、实现盈利而存在,而是应该随着体量和声量越来越大,越要拥有更强的责任心、传递更正向的价值观——在丰富用户关系链条、强化内容形态、打造花样玩法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技术+人工审核来严格规避和杜绝一切不正当内容的散播,实现正向发挥社交媒体事件记录中心、舆情传递中心、谣言粉碎中心的作用。如此,才有助于良好的媒体形象的塑造、打造更牢固的发展根基,进而也就可以更好的反哺广告变现的顺利开展!

2)广告精准化 & 趣味化

凯度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对于广告,绝大部分社交用户会有选择的进行观看。其中,影响选择的第一要素是广告是否“幽默有趣”,说明广告创意是影响社交广告传播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而第二个影响要素是广告是否“与受众自身或其兴趣相关”,这说明广告的精准性也是影响社交广告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无损用户体验、且让用户广告接受度更高,美数君建议社交 APP 需要利用技术创新及丰富广告玩法,同时有选择性的优先挑选优质广告主及其创意素材;此外,还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社交平台用户人群进行精准画像,以洞察其独特的消费诉求和兴趣,并为 TA 智能推荐最合适的广告内容,从而做到消费者与兴趣品牌(及其产品)在社交 APP 中能产生高效的衔接,保障用户最佳媒体体验的同时,也让每次广告曝光都更具价值!

3)更好的利用原生广告样式

对于社交类 APP 而言,最原生的广告样式应该当属“信息流广告”。事实上,信息流广告的确也是社交 APP 中最常见、最重要、也最应该布局的一种广告样式。其通过“嵌入式”的传播(广告被无缝嵌入朋友圈、QQ 空间等社交环境之中),不会显得过于突兀,也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不过,要想让信息流广告获得最大化变现效果,美数君建议首先要尽量保证让广告样式 & 内容与应用整体风格、内容样式协调一致,从而帮助广告渗透更加友好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用户体验;此外,社交 APP 可结合用户属性、信息流广告展示环境等考虑积极探索与开发更为炫酷、新颖的信息流广告玩法——比如参考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的首条评论功能广告、长按式互动卡片广告等(图 1、2),以通过打造全新的创意玩法来吸引用户眼球和兴趣;最后,建议社交 APP 不要为了过于追求利益而频繁植入过多信息流广告位,以致于造成严重的用户干扰、媒体形象受损或用户流失。

(图 1)

(图 2)

4)适度的丰富广告展示场景、形态

为了提高广告丰富度用以扩大 APP 盈利空间,在充分保证不过度干扰用户正常使用体验的前提下,建议常规广告样式之外,社交 APP 可考虑结合自身属性、用户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等,积极尝试增设流量变现场景和样式——比如有些社交应用内有小游戏入口,则建议酌情考虑打造激励视频广告场景,从而既可以提升产品趣味性增加用户粘度和活跃度,也可以做到用户体验与广告收益兼得;再比如有些社交应用具备“搜索”入口,建议媒体可考虑将其打造为连接用户需求和品牌服务的最佳广告场景,并精心设计最符合用户偏好、最具吸睛效果的广告表现形式(可参考微信最新推出的搜一搜广告),实现营销效率更高的同时、变现效果也达到最大。

移动社交类APP流量变现指南

(微信“搜一搜”广告)

5)做好广告展示频次等控制

社交类产品对用户体验要更加重视,因此建议需要严格控制广告展示的频次,避免广告过度植入而造成用户流失、损害社交媒体形象和利益(可能导致拉低 CPM)。比如,如果社交媒体是付费型,建议区分有付费倾向的用户群体与倾向免费的用户群体,针对倾向免费的用户群体增加广告场景与广告引导,针对有付费倾向的用户群体减少广告打扰,提升用户体验,引导支付消费;另外,不同广告类型的最佳展示次数都不同,建议通过实验找到适合本产品的最佳展示次数;最后,美数君建议社交 APP 可考虑执行新客保护,即对于新增用户,尽量少投或不投放广告,当培养了用户习惯和忠诚度时,再酌情对其进行个性化广告投放,以提升用户留存、扩大流量规模。

以上为美数君针对社交类 APP 提供的一些广告变现经验和建议。希望相关流量主阅读之后,能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挖掘出产品内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提供多样式的广告变现方案,更好的帮助广告与用户价值的融合,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61608.html/feed 0
可口可乐(KO.US)计划削减部分业务以降低成本 http://www.woniupai.net/156309.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6309.html#respond Thu, 02 Jul 2020 04:37:3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6309 蜗牛派消息,可口可乐(KO.US)计划通过终止Odwalla果汁业务和冷藏卡车运输网络(将新鲜饮料运送到商店)来聚焦其业务重点。

该公司将在7月底停止向商店出售Odwalla,并将在8月之前收回尚未售出的库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6309.html/feed 0
由于谈判失败,包括可口可乐等400多家品牌的广告将从Facebook平台上撤下 http://www.woniupai.net/156014.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6014.html#respond Thu, 02 Jul 2020 00:33:0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6014 蜗牛派消息,由于谈判失败,包括可口可乐星巴克在内的400多家品牌的广告将于当地时间周三从Facebook上消失。

6月初,在美国白人警察杀害手无寸铁的黑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后,六大非营利组织于6月17日发起“Stop Hate for Profit ”(停止利用仇恨赚钱,即指责Facebook为了利润而纵容平台上的仇恨言论)运动。该运动认为,Facebook在删除分裂、种族主义和仇恨内容方面做得还不够。

到目前为止,包括联合利华Verizon、可口可乐、福特阿迪达斯惠普、星巴克、宝洁和本田等大型企业在内的160余家企业都宣布暂停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

知情人士今日称,为了安抚广告主,包括Facebook负责全球营销解决方案的副总裁卡罗琳·埃弗森(Carolyn Everson)在内的高管,在当地时间周二与广告主至少举行了两场电话会议。

但遗憾的是,这些高管没有就他们将如何处理仇恨言论提供新的细节。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给出了Facebook最近的新闻稿,让参加电话会议的广告主感到沮丧,他们认为这些计划还不够深入。

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一位高管称:“他们(Facebook)根本不采取行动。”Facebook一发言人周二晚些时候称,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已同意与抵制活动的组织方会面。

事实上,对于Facebook而言,抵制不太可能产生重大的财务影响。有数据显示,在2019年700亿美元的年营收中,Facebook上排名前100位的品牌仅贡献了6%。Facebook去年曾表示,其前100名广告主在广告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20%。

到目前为止,广告主的抵制已导致Facebook市值蒸发560亿美元。上周五,Facebook股价一度下挫8%,但周二又回升了3%。今年到目前为,Facebook股价上涨了8%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6014.html/feed 0
星巴克因仇恨言论暂停向社交媒体投放广告但继续发布内容 http://www.woniupai.net/153940.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3940.html#respond Mon, 29 Jun 2020 00:53:4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3940 蜗牛派消息,美国咖啡巨头星巴克(71.57-2.28-3.09%)加入了可口可乐(43.57-1.36-3.03%)帝亚吉欧(133.46-2.13-1.57%)联合利华(54.51-0.32-0.58%)(56.14-0.38-0.67%)等全球品牌的行列,这些品牌最近都从社交平台上撤下了广告

星巴克发言人称,此次暂停投放广告的社交媒体并不包括谷歌(1359.9-81.43-5.65%)旗下的YouTube

星巴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上,我们都应该让社群团结起来。”该品牌表示,它将“在内部、与媒体合作伙伴和民权组织进行讨论,以阻止仇恨言论的传播”。

星巴克表示,它将继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但不会再进行付费推广

此前,可口可乐公司呼吁社交媒体公司“更大的责任”。可口可乐(Coca Cola)表示,将暂停在全球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而本杰里冰淇淋(Ben & Jerry‘s)的所有者联合利华(Unilever)则表示,将“至少”在2020年之前,停止在美国投放Twitter(29.05-2.32-7.40%)Facebook(216.08-19.60-8.32%)和Instagram的广告。

此前,Facebook在其平台上对内容进行管控的做法引发了争议,很多人认为这太放任不管了。上周五,Facebook表示,它将开始给那些有潜在危害或误导性的帖子贴上标签,这些帖子将保留其新闻价值。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还将禁止含有“特定种族、民族、国籍、宗教信仰、种姓、性取向、性别认同或移民身份”对他人构成威胁的广告。

“StopHateforProfit”活动的组织者指责Facebook在制止仇恨言论和虚假信息方面做得不够,他们表示,“少量的小改变”不会“解决问题”。

星巴克表示,虽然已暂停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投放广告,但不会加入“StopHateForProfit”活动。90多家公司暂停了投放广告并支持StopHateforProfit。

可口可乐还表示,暂停广告并不意味着它会加入这场运动,尽管它被列为“参与企业”。

该运动呼吁扎克伯格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在Facebook内部建立永久性的民权“基础设施”;对基于身份的仇恨和错误信息提交独立审计;查找并删除发布此类内容的公共和私有组;并成立专家小组来审查投诉。

去年,Facebook的广告收入比前一年增长了27%。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3940.html/feed 0
100多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告诉我们为什么说要“品牌年轻化”? http://www.woniupai.net/135027.html http://www.woniupai.net/135027.html#respond Mon, 25 May 2020 00:06:1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5027

有人说,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可口可乐、60年历史的雪碧,依旧给人一种“潮流感”,靠的就是不断的品牌年轻化;也有人说,品牌年轻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年轻人的潮流偏好始终在变,因此对于营销来说通常是无效的。

由此迎来巨大的争议。

不过,尽管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却是,品牌们都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年轻化。希望通过“年轻化”的操作,尽可能多的抓住年轻消费群体。

很明显,各大品牌绝不是闲得慌,也不是因为营销费用过多没地方花。那么,不妨让我们摒弃偏见,聊一聊品牌为何需要年轻化?

01、“品牌年轻化”的三大内在逻辑

何为“品牌年轻化”?

通俗的说,所谓的“品牌年轻化”,就是在年轻消费者购买力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品牌自身更加倾向于迎合这部分消费者的偏好。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不过,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一种极具有迷惑性的解释。

首先,并不是所有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都是年轻消费者;其次,也并非得年轻消费者就能够得到天下,单纯就购买力上来说,年轻消费者未必就胜过中年消费者。

那么,为什么“品牌年轻化”会被奉为某种政治正确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年轻人作为网络最活跃的群体,制造并且影响舆论。

作为品牌方来说,也许你的目标用户群体可能不是年轻人,但是有一点你必须承认的是,如今的年轻人作为网络的最重要参与者,既能够制造话题又能够影响舆论。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即便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中年人,但是在大众舆论的影响下,如果这部分群体说“NO”或者“不好”,势必会影响他们对品牌的看法和认知。

谁让年轻热掌握了话语权呢?

退一步说,即便从品牌公关的角度而言,如果年轻人对这个品牌“无感”或者没有“好感度”的话,那么这便相当于一颗定**弹,随时可以让企业深陷舆论的重围。

第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必然要求。

可口可乐为例。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的客户群体既涵盖小学生、中学生,也涵盖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和各类中年人,甚至连九十岁的“股神”巴菲特都是可口可乐的忠实粉丝。

这就意味着,你拥有的消费者越年轻,那么你的产品贯穿的生命周期也就越长。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在20岁的时候喜欢上的可口可乐,很难说日后会突然选择百事可乐。

至少一般情况下不会!

不仅是饮料,像服装、餐饮以及日用消费品牌,都大体如此。

第三,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内在要求,强化品牌价值。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那就是“今天你不是我的目标消费者,但不代表明天不是”。但是,如果营销不从娃娃抓起,等到他具备成为你目标用户的时候,很可能就已经投身了别人的怀抱。

最典型的就是汽车和奢侈品品牌!

为什么不管你买不买车,但就是都知道奔驰宝马更加高档;为什么即便是小女生,也知道LV、香奈儿是顶级品牌?

因此,“品牌年轻化”也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强化品牌价值的手段。

另外,就像天猫、京东、拼多多这样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画像推荐不同的产品。如果用在品牌上的话,则相当于品牌可以通过产品迭代和子品牌的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02、“品牌年轻化”的四大策略

为什么我们对“品牌年轻化”存在偏见?

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源于一些错误的示范。

在很多人看来,所谓的“品牌年轻化”,其实就是在表达方式上做一些改变。比如,像老干妈推出的鬼畜“拧瓶盖”短视频;再比如,像拍一些让人不知自认为很潮、很骚气的广告片。

又或者,就是盲目的蹭热点,尽可能获取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到最后猛然发现,自己就像是风口的猪,尽管飞了起来,但风过去之后立马就狠狠的摔了下来。而且,由于“品牌年轻化”的尝试得罪了原有的消费群体,导致老用户的大量流失。

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品牌年轻化”的目标呢?

首先,产品一定要“严肃”,让产品迎合年轻消费者。

实际上,这也是为何很多品牌将责任归咎于“品牌年轻化”的原因所在。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只需要在营销上迎合年轻消费者就可以了。

NO!

以李宁品牌为例。

李宁很早之前就意识到需要通过“品牌年轻化”,以抓住90后消费者。为此,李宁精心打造“90后李宁”。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此举不仅没有获得“90后”消费者的认可,同时又得罪了原有占销售额50%以上的70后、80后用户。

结果就导致,品牌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困境之中。

那么,为什么李宁品牌靠着“国潮”的系列策划,又重新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呢?

因为,“国潮”的背后,是“中国李宁”品牌对产品品质、时尚潮流等等都进行了大尺度的革新。如今,作为消费者的你,站在李宁的品牌专卖店的时候,还能将其与“土、low”联系到一起吗?

也就是说,营销可以浮夸,尽可能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偏好。但是产品,一定要“严肃”!

其次,创意很重要,但不要与品牌理念和价值观相背离。

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那就是从最近两年时间里,广告界充斥了很多“土、low”的洗脑广告。尽管有些品牌收益于这种营销方式,但绝大多数品牌却反而惹了一身腥,吃力不讨好。

为何会如此?

一方面,营销创意的关键在于“首创性”,大量“土、low”的广告势必造成用户的审美疲劳,并且将这种不满发泄在跟随者身上;另一方面,品牌只是单纯为了跟风,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其目标用户究竟是谁,其风格是否与品牌理念和价值观吻合。

因此,创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营销行为都围绕品牌展开,而不是让品牌失去了重心。

再次,抓住核心用户群之后,再拓展边界用户。

关于这一点,就像前面提到的李宁品牌。品牌在“年轻化”的过程中,太过冒进,导致得罪了占比超过50%的核心用户。

试问,这样的操作,即便品牌能够顺利实现“年轻化”,但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岂不得不偿失?

因此,在品牌年轻化的过程中,首要的目标是立足于现有用户,再逐步的拓展边界用户。退一步说,尽管两个群体之间存在了某些差异,但是也必定存在着某些共性,而这些共性,便是优先重点考虑的地方。

比如中国李宁在“国潮”中表现出的高品质、让产品注入传统文化的内涵等等。

最后,就是营销要有持续性,切莫幻想“一锤子买卖”。

对于很多品牌来说,难的不是一时迸发出来的灵感,而是持续性的输出这种灵感。正因为此,品牌年轻化在具体的执行上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但不管怎么说,品牌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品牌年轻化”绝非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场持续性的战役。

03、“品牌年轻化”,任何品牌都会面临的一道坎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品牌试图延续三十年或者更久,那么势必面临消费者更迭。毕竟,30年前的消费者偏好,跟30年后消费者的偏好,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同的。即便像李宁、农夫山泉这些优秀的品牌,如今都面临消费者更迭的问题。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品牌年轻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细节需要再强调一遍。

比如,务必要杜绝形式主义,要通过“新产品+新营销”组合真实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要让品牌保持独立性,迎合年轻人的偏好不等于丢失品牌内涵。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品牌年轻化”的核心是“品牌”。也就是说,品牌精神和品牌气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35027.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