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虽说低糜不振,但品牌营销反倒出了不少令人难忘的经典案例。这其中,比起中规中矩的单品牌营销,将不同领域的品牌进行联合的跨界营销似乎更有趣,也更加能刺激到消费者的眼球。

这不,赶在上半年的尾巴上,近日名创优品与王者荣耀以“只管撒野,不惧浪”为主题的联名营销,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也极大地勾起了人们的购买欲。

无论你玩或者没玩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也一定听过“猥琐发育,别浪”、“集合,准备团战”、“稳住,我们能赢”等游戏黑话。
名创优品此次联名王者荣耀,就以这些黑话为素材推出了一直爆燃TVC。
每个英雄人物独有的配音,就能让人回想起自己对每个英雄的记忆,而类似“猥琐发育,别浪”这样的黑话,则勾画出了很多游戏名场面。
配合着紧张的节奏而来的“First Blood”、“Double Kill”、“Triple Kill”、“Quadra Kill”、“Penta Kill”,最终迎来了“Victory”,让人不禁想放声欢呼庆祝胜利。
简单的画面却制作出了如此爆燃的TVC广告,获得了不少用户的好评。
如果我们留意,就会发现TVC中出现的产品就是此次联名的产品,包括了游戏装备,如大鼠标垫等;日常出行用品,如镭射单肩包、斜挎包、渔夫帽、棒球帽等;还有手机壳、行李贴纸、手账本等等,产品涵盖的范围之广,足可见此次联名的诚意。
精致的外观,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就能吸引不少人的眼球。

(王者荣耀系列大鼠标垫)

(王者荣耀系列A5线圈笔记本)

(王者荣耀系列手账本)

(王者荣耀系列英雄抗摔防碎屏手机壳)

(王者荣耀系列镭射单肩包)

(王者荣耀系列斜挎包)

(王者荣耀系列可爱眼罩)
爆燃广告TVC通过大众熟知的场面和旁白,勾起了用户的回忆,激发了用户强烈的共鸣,而精致的联名产品,更是激发了大众的兴趣,并最终达成了销售转化的目的。
除此之外,名创优品与王者荣耀此次的联名还推出了一只趣味H5——《你的本命是哪位?》,通过关于用户在游戏中的表现的小测试,吸引用户参与到此次活动中。

值得一提的是,该H5通过不同的问题和答案,最终会匹配到此次联名的不同产品,再次将联名双方绑定了起来。
再加上抽送限量手办的玩法,更是刺激了消费者的自发分享,形成了二次传播,扩大了营销半径。
好的营销背后,离不开精准的用户群体和精准的用户洞察。精准的用户群体能最大化营销传播效力,精准的用户洞察能快速抓住用户痛点,将自身深植入用户脑海中。
而跨界营销,在精准的用户群体和精准用户洞察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联名双方的契合度。
用户群体上,此次联名双方中,以“十元精品店”起家的名创优品,这几年来,虽争议不断,但凭借着“简约、自然、富有质感、时尚”的产品本质,以及“优质、创意、低价”的定位,它也拉拢了不少年轻消费群体。
而作为一款现象级国民游戏,王者荣耀自诞生起,就凭借精致的人物形象、优质的画风,以及良好的玩家体验,成为了年轻消费群体消磨时间的主流项目之一。
两者在用户群体上有着极大的重合度,都是主打年轻消费者圈层,这就为双方的合作减小了阻力。

用户洞察上,作为潮流、时尚的领先者,名创优品深刻洞察到以90后为主的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主力消费军之后,他们消费能力强,敢赚敢花,也更喜欢新奇的事物,追求独特。
单品牌虽能很大程度上打造出独有的调性,利用品牌魅力留住用户,但也容易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
而通过跨界营销,借助其他领域、品牌的势能,为品牌增加附加价值,该品牌就能让用户产生新鲜感,并让他们眼前一亮。
此前名创优品就与故宫、漫威、迪士尼这些大牌IP也推出过联名产品,高颜值的周边吸引了很多用户的关注,再加上这些周边平时在其他场合下的价格都不那么讨喜,但在名创优品上却能以低价买到,自然就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了。

总之,此次名创优品与王者荣耀的合作就很好地诠释了何为精准的用户群体和精准用户洞察,以及品牌之间的高度契合,为其他品牌的跨界合作提供了可参考的价值。
跨界营销的本质就是为品牌双方增加附加价值,实现强强联合,从而让消费者进一步建立对品牌的认知,唤醒共鸣,最终完成销售转化。
通常,跨界联名的方式就是限量发售,但名创优品此次的合作却并没有如此。
其限量手办仅用来吸引用户目光,引导用户参与,而其售卖的产品却是真正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做用户可以承担、也可买到、并适应于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时尚单品,真正让时尚走进用户的生活。
总之,不同领域、不同品牌在某种契机下达成的合作,这种1+1>2的营销模式实现了品牌双方的共赢,让口碑和产品都能大受欢迎。去年是跨界营销玩得无比醇熟的一年,而今年,从已知的案例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跨界营销的玩法会更加大胆,次元壁也会被一次又一次的打破,有实力的品牌会为我们呈现出更精彩的打法。
当然,无论哪种营销,也请谨记:不变的是正确的策略,变化的是营销创意,否则,也不过是一场品牌的自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联名狂魔可口可乐又有新动作啦,这次它与潮流休闲品牌名创优品合作,推了款吸管不锈钢杯。作为酷爱玩跨界营销的品牌,可口可乐卖杯子原本不是一件稀奇事。这次的联名款杯子会被众人热议,是因为:它不可以装碳酸饮料。

怎么回事?可口可乐出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
和大家一样,刚看到这个消息时品牌君也很纳闷,于是火速奔向旗舰店求证,想要看看可口可乐、名创优品合作款杯子是不是真的不能装碳酸饮料。
结果发现,是真的!

该杯子详情页上,确实赫然写着“不可用于乘装碳酸饮料,及长时间存放乳制品、婴儿食品”。
一个可冷可热、真空锁温、装开水不烫手的杯子,居然不能装碳酸饮料?一个以可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居然出不能装碳酸饮料的杯子?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都已经默默飘过十万个为什么。
“合作,总要牺牲一点自我?”“不能装可乐的可乐杯,有被笑到”“我怀疑这个联动是竞争对手做的”……微博上的段子手们也彻底坐不住,开始疯狂产梗。
据品牌君了解,该款杯子之所以不能装碳酸饮料,是因为碳酸饮料是有气体的东西,渗透性较强。

而保温杯主要靠胶圈防漏水,这种物质没有办法防住碳酸饮料。如果在杯子里放入碳酸饮料,颠簸时候很有可能发生渗漏情况。
说完有趣的,我们再来聊点有“内涵”的吧。
有没有发现,近几年越来越多品牌开始玩联名跨界营销?尤其是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更是隔三差五就会与其他品牌合作,跨领域推新。
依然以可口可乐为例。
去年5月可口可乐与运动品牌安踏合作,推出系列潮鞋,多位明星网红纷纷亲自上脚“带货”,场面好不热闹。

除此之外,可口可乐还与GU、X-Girl等不同风格服饰品牌有过合作。也和韩国知名彩妆品牌The Face Shop一起出过化妆品,包括有唇釉、眼影盘、气垫BB等。
从服装到彩妆,可口可乐活跃在多个领域,产品受众矩阵日渐完善。比起“品牌”,品牌君觉得如今的可口可乐更像是个“超级ip”。
企业把自己打造成超级IP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增强抗风险能力。
市场日新月异,作为品牌,需要不断产出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才有可能长久立足于行业之中。但超级IP不同,超级IP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商业价值。
超级IP到底赚钱能力有多强,商业价值有多高,大家看看“蜡笔小新”“精灵宝可梦”“HelloKitty”应该就能知悉一二。
正如前文所说,不仅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一线企业近些年也在努力通过联名营销等方式,提高自身影响力,想要完成由品牌到IP的华丽蜕变。
今年5 月,肯德基联名六神推出“可以喝的花露水”。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其还牵手宝可梦,上线系列限定款儿童节玩具,狠狠刷了波存在感。

其他品牌也没闲着。
前不久,麦当劳与阿迪达斯合作出了以甜辣酱、酸甜酱、蒜蓉酱等麦当劳经典蘸酱为设计灵感的球鞋。
去年,麦当劳还与亚历山大王达成合作,上线了两款至今仍为不少人津津乐道的爆款潮包。
这种趋势下,未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品牌积极探索IP营销新玩法,最终谁能突围而出,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这家开在CBD附近,神似无印良品又像优衣库、被人吐槽为山寨的品牌门店,却用10元的价格,将“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在它身上,有着鲜明的两极分化。
最新消息是,在4月15日的一次直播分享中,创始人叶国富提到,疫情让零售市场重新洗牌,名创优品却遇到了难得的机会,“零售企业的关闭,空闲出大量位置良好、租金低廉的优质物业,为名创优品扩张创造机会。”
叶国富抛出了名创的目标:2022年实现“百国千亿万店”——门店遍布100个国家,创造1000亿营业收入,开出1万家店。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名创的营业收入为200亿左右,门店数量4200家。2年内实现“百国千亿万店”的目标,可谓遥远。
短期看,名创将2020年的开店目标从600家上调至1200家;还拨出8亿资金用于扶持加盟商和供应商。稍早前的一个月,名创人员优化,降薪30-50%的纠纷还未过去。
在业内人士看来,叶国富有点“急”了,名创以加盟店为主,赚的是加盟费和产品销售利润,房租、店员工资都是由加盟商来支付,也是疫情下主要承受损失的一方。降薪或许只是为了减少成本。
实际上,名创优品加盟店占比高达75%,也就是说,目标新开1200家店,有900家的希望落在了加盟商身上。根据名创的加盟模式,每新开一家门店,将进账包括加盟费、保证金共83万,另外收取超过60%的营业收入。
“他的加盟模式是转嫁了极大的风险,(风险)全部集中在加盟商的身上。”百联咨询创始人兼高级分析师庄帅分析道。
加盟,依然是叶国富的关键词。
名创优品又被形象的称为“十元店”,主要售卖饰品、日用品等产品,以低价的模式吸引了很多粉丝。但是,从诞生之日起,这个品牌就毁誉参半。
被赞誉的是,名创优品直接连接了工厂和店铺,压低工厂价格,批量出货;把价格优势给到了消费者。
吴晓波曾评价,“名创优品撕掉了最后的一层纸,即零售终端价格的虚高,一是渠道的陈旧与沉重,二是品牌商对价格的贪婪控制,把这两个打掉,价格的空间就突然出现了。竞争的要点也许真的不在线上或线下,而是工厂到店铺的距离。”
第一,品牌。作为一个中国品牌,名创把自己包装成日本品牌,在品牌形象上与“优衣库”、“无印良品”存在高度的相似;
第二,产品质量。劣质、化妆品烂脸等质疑铺天盖地;
第三,抄袭。名创对外号称有优质的设计团队,但是抄袭、专利也是被诟病最多的一项;
第四,加盟模式。闭店潮之下,难退保证金,把企业风险全部转嫁给加盟商。名创优品还被爆出利用分利宝平台进行自融(贷款给加盟商,再由加盟商投资到名创)。
第五,员工。名创的员工均由总部培训,但是分配到门店的店员工资由加盟商支付,而对待为数不多的总部员工,叶国富也并不手软,裁员、降薪。
对于名创来说,数千个SKU、每周都在产品更新,暴露出来的产品设计抄袭、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从未停过。这个以优化供应链为优势的品牌,是否能够守住自己的阵地?
在名创所有的非议中,最为核心的还是加盟商。
叶国富公开提到,“我们希望没有一个加盟商垮掉,没有一个供应商垮掉,我们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加快开店才行。”他当然不希望金主爸爸们有什么闪失。
从2003年创办饰品连锁品牌“哎呀呀”开始,叶国富一直在创立品牌、开放加盟、收割加盟费的路上。手上攒下了一拨美妆、饰品类的供应工厂,还有一拨赚到钱的加盟商追随者,他们是叶国富能够扩张新品牌的生力军。
此外,加盟商需要自选一处200平方米的优质店铺,支付店铺租金、仓库租金、物业费、员工工资、货品运输费等费用。
“基本上每一个加盟商进来,名创就是83万的入账。店开起来了,工资也不用名创付,只是做一些管理输出。名创优品完全没有任何风险。还能够获得高的收益。”庄帅对「电商在线」表示。
也就是说,每1000家门店,名创优品可以收入8.3亿元。加盟费为名创优品直接入账,而保证金将在名创的账上“冻结”,3年合同到期后退还。这笔被“冻结”的钱即便存入银行,利息也是一个不小的收入,更何况名创还有其他资金运作模式。
「电商在线」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从一条与名创有关的判决书中发现,一家大连的加盟商,除去加盟费、保证金、装修费等支出外,在开店21个月内店铺开支近280万,其中租金超120万,员工工资近100万。折算到1年来看,营业支出约160万。
由此得出,加盟名创1年,加盟商需要掏出近300万(其中75万为保证金)的硬性成本。
那么,加盟商如何赚钱?
「电商在线」了解到,加盟商不需要参与任何门店相关的管理,而是与名创进行营业额的分成,38%的营业额(食品为33%)归属于加盟商。每产生100万营业额,加盟商可以拿到33-38万。说白了就是投钱不管事,赚了分钱。
问题是,现在的名创还有吸引力?
以杭州为例,名创的销售人员王芳(化名)表示,杭州门店中,销售业绩最好的店铺月营业额近100万元,而业绩最差的只有17万元。
王芳进一步透露了杭州下沙地区两家门店的月收入,一家为70万,另一家为40万。下沙是杭州高校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而学生群体是名创优品主攻的一片市场。此外,下沙还面向了多个社区。
从数据上看,这两家门店的营收并不能让加盟商赚到大钱。
根据界面此前的报道,从2019年8月起,名创的业绩就走入低迷,关店数量多达850多家,占当时门店数量的近1/3。名创陷入迷局。
既然不能赚大钱,为何加盟商们还愿意投钱?事实上,名创曾带着加盟商走过一段躺赚的日子。
2014年,在名创创办的第二年,其门店数量就突破1000家,也是发展最快的时候。到2016年,总营收直接突破了100亿。以加盟商王曲为例,其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的加盟期间,可以分配的利润达到340万。
但厦门的一名加盟商表示,从2015年开始加盟名创优品,随着名创的门店越来越多,同时市场上同类的店铺也越来越多,赚得越来越少,等待合同到期后将会撤出。
行业竞争加剧,加盟商没钱赚,接下来必然面临门店数量萎缩,名创已经看到了这个前景。
下沉与出海是继续承载名创梦想的途径。驱动依然是靠加盟商。
王芳向「电商在线」介绍,今年重点推下沉,在县城这些地方还是有很多空白的地方。
根据王芳提供的一份县城加盟政策——加盟费为1.98万/年,货品保证金为40万元,并在装修建材上给予8折优惠。店铺面积也从最低200平方,降低为150平方。折算下来,在下沉市场加盟,只需要向名创支付80多万,其中40万为保证金。
依靠下沉市场的开拓,来支撑起名创的扩张、上市之路,目前还是个问号。叶国富反复强调的海外市场,如今看来更为不确定。
他手里还有新牌——WOW colour,主打国货美妆的集合店,除经营产品与名创不同之外,加盟模式接近。
但是名创目前似乎并不打算公开WOW colour的身份。「电商在线」从企查查发现,WOW colour所属色界(广东)美妆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不到半年,主要负责人宋伟看似与名创没有从属关系。但加盟客服表示,其为名创旗下新品牌。
新品牌WOW colour还给出了免收加盟费的优惠,货品保证金也降为50万元,但是装修预付款却达到4000元/平方,店铺面积最低为250平方。也就是说,加盟一家wow colour光是装修费就得花去100万左右。
但WOW colour能给加盟商画出的前景还难言清晰,王芳解释称,“(新项目)回报率没有办法算,因为我们第一家店今年一月份才开出来,不像名创开了几年了,大致数据都是1-2年回本。”
从美妆的市场格局来看,天猫等电商等渠道成为美妆市场飞速增长的一片领域,屈臣氏等线下渠道呈现出萎缩状态,叶国富要如何带着新的品牌突出重围?
做WOW colour,主打国货美妆是叶国富的强项,从2003年创办“哎呀呀”起,叶国富一直在饰品、美妆领域摸索。
一手握着上游供应商,一手依托十多年攒下的加盟商,迅速地做大品牌影响力。
8年前,哎呀呀红极一时,直奔着IPO。据媒体报道,哎呀呀的会员总数在2012年底有望突破1亿大关,2012年的连锁门店已超过3000家,年销售额超过18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在50%以上。
却在风头最劲的时候,被名创优品抢了风头。如今的名创优品,很像当时的哎呀呀,直奔IPO,加盟店迅速扩张,但是同时,新的美妆集合品牌又被叶国富悄然推出。
当年的哎呀呀为何会消失?
“公司对外的宣传虚假,说是有3000家店,其实进货的就几百家,死亡率极高;公司对待加盟商心狠手辣,每月四到五次,每次3000多元的新货强制配送,不进新货就不给你发补货或是跟你解约。”有网友在贴吧里提到。
但哎呀呀暴露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加盟店,95%的加盟店让其失控。
在庄帅看来,健康的加盟模式应该是品牌方与加盟商各自承担一半的风险,而名创的风险则几乎都在加盟商之上。
对标全家便利店的加盟模式,「电商在线」发现,加盟一家全家便利店的资金在60万元左右,包括6万元加盟金、15万元保证金、内装设备投资约40万元(包含店铺装潢及小部分设备)。这一投资金额仅为名创的1/3。
叶国富计划今年内其线上业务的销售占比接近10%。
但是,线上销售的利润要如何和加盟商分成?名创还没有答案。根据「电商在线」所在的一个名创的社群,其不同优惠券的领取率只有86%与29%。
玩了17年加盟模式的叶国富,今年将会带着名创上市,还是用新品牌WOW colour替代名创?在零售市场重新洗牌的当下,叶国富的自信,或许只是因为加盟商兜住了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