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商业思维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Wed, 29 Jul 2020 07:21:5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商业思维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7个职场新人进互联网大厂工作必知的潜规则 http://www.woniupai.net/17747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77476.html#respond Wed, 29 Jul 2020 07:21:1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77476

我的读者和星球中有很多都是刚工作,或者工作3年的同学,很多人私信我关于职场、工作方法等问题,今天分享一篇和工作无关的内容,更多是关于设计心态问题,希望给此刻迷茫的你一些方向。

企业不是学校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很多同学工作后一定要明白,企业不是学校,职场也不是学校,公司招你过去是希望你给公司带来价值,对自己的定位一定不能还是学生,好的企业可能会有很多内部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一定是靠你去主动参与来的。

这也是职场的潜规则,工作越久越会发现,很难有人会毫无保留的教你,如果我们一直处于学生思维,只会在职场中失去好的机会。职场上的学习,一定是主动的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好的公司会有体系化培训,像阿里这样的大厂,内部很多设计培训,课程,都是大家主动去报名学习,大家时间都是一样的,没有人逼着你一定要学;但一两年后学习的人和不学习的人,成长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是新人设计师职场进阶的第一步,现在互联网上学习资源那么多,无论我的星球,还是各种教程,只要你想一定能学到,关键在于你自己意愿是否足够强烈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现在信息爆炸,每天充斥着各种需要我们学习的知识,仿佛不学习就会落伍,C4D,AE,插画等等,但是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们很容易随波逐流,好像什么都学了,又好像什么都没用上,最后越学越迷茫。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上图就是我们大多数学习状态,这周学下AE,下周学下C4D,然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会发现,所有都学了,但都学的很一般,没有一个学的精通。

聚焦单点突破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单点击破,横向拉通我们要聚焦学习,一段时间只学习一个知识点。比如你最近学AE,就花精力把这个技能彻底掌握,再去学下一个,我把这个叫100小时刻意练习,我星球里,我也是带着大家这样去学习知识点。当你学习一件事情持续100小时,每天3小时,坚持3个月,你会比90%人都要学习的好。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别看只是一个小点,当我们掌握的点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线。

考虑投入产出比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学以致用,现在大家每天工作很忙,如果毫无目的的学就没有意义了。一定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要根据自己的规划去学。

比如你未来是走体验设计师的方向,那么你就应该学技能树里面相关的内容,比如数据研究交互知识产品思维商业思维这些维度,这些方向是未来能帮你迈入新的台阶需要具备的能力。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就像你去面试支付宝设计师,说你最强的技能是画LOGO,那肯定是不合理的,支付宝可能几年都不换LOGO,那你这个技能在团队,根本用不了几次,更别提成为你的优势。

性格上要有「要性」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阿里有一个词叫「要性」,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对一件事物的渴求程度。作为设计师也是如此,无论我们学习,做项目,还是工作上,都需要有这种精神。

要性决定判断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比如我做双11项目这个项目,我基本能预测到这件事一定会被上亿人关注,那么我判断这个事情价值后,就会拼尽全力做到极致。因为我知道这个事做好后带来的价值,假如我没有那么强渴望这个事情,或许我就当一个普通项目支持了,也不会去判断它的价值,说不定就错过了提升和磨练的机会。

判断决定行动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对于工作好几年的人,经常也会犹豫到底要不要加班,其实这也很好衡量:这个事情加班做好对你晋升,对你成长有好处,那都会自发去加班,如果这个事情投入产出比不高,我可能就会去做另外更有价值事情。要性决定我们的行为

个人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渴望掌握它的欲望足够强烈,那么根本不需要人督促你,你都会自发去学习。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行动决定结果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没有好的过程一定没有好的结果,特别在这个商业互联网大背景下做设计,如果没有好的流程和过程,很难最后拿到符合预期甚至超出预期的结果。所以作为设计师,必须在职场生涯都具备这种「要性」渴望成功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情。

当你没有优势的时候,唯有勤奋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每个人都想去大公司,去做优秀的产品,但是光有想是不够的,最重要是去做。能在夏天做的事情就在夏天完成吧,不然到了秋天,它就黄了,到了冬天,它就凉了……

想不等于做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想去大公司,先问问自己:大公司的设计产出,你目前能做到差不多甚至超过他们的质量么? 如果不可以,凭什么大公司录取你?就像前面说的,企业不是学校,不是你想去就能去,何况大公司就那么些坑位,说万里挑一毫不夸张,你没有过硬的本事,你没有做过大的项目,凭什么相信你可以做好几亿的用户的设计。

充分利用工作外的8小时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所以在我们起跑线比较低时候,没有学历,没有知名项目,没有大厂背景,唯有勤奋。上班时间8小时,大家都是被项目缠住,重复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不断去提升专业技能,唯有勤奋才是你弯道超车的机会,设计没有任何捷径。

学会曲线救国

大公司招人确实是有鄙视链存在的,比如更喜欢有知名公司背景,海外的,年轻有潜力,做过知名APP的,如果这些你都没有那被筛的可能性很大。但就因此放弃么,当然不是。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要学会曲线救国,没有知名项目,就去提升专业能力,争取先去一个规模小点公司,积攒知名项目案例。比如每年TOP100的应用榜单,里面其实很多小而美的公司,先去这些公司锻炼好了,再去二线公司,再去一线公司,循序渐进往上走。

不要一根筋的,在毫无背景,毫无资历情况去碰壁,试想你是大厂招聘方,你是不是也想招一个被市场验证过,有过同样公司背景和项目的设计师,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培养一个经验不足,充满不确定的新人。

设计师推动力是带着方案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在我们想主动出击去提出产品缺陷和体验问题的时候,切忌在没有任何准备下,去吐槽产品,吐槽设计。因为你不了解当时的产品背景,是不是有排期紧张,人手不够等原因,导致线上效果不好,盲目吐槽毫无意义。

正确的做法是,当你对某个页面有异议的时候,应该带着你觉得满意合理的方案,去和主管向上沟通,说出你的设计依据和推理过程。

左手艺术右手科学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推动方案,不要只是从设计师视角出发。除了设计上方案要比之前好,你的设计过程一定有理有据,艺术一面是视觉交互维度,那么科学一面,一定是有数据支撑的。同时可以加入一些设计声音,比如苹果商店评论,或者微博评论,客服或者用研那边建议。通过这些来支撑你的设计提案。

让决策者做选择题,而不是判断题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提案也有很多技巧,之前和大家分享过,不要给领导太多的方案选择,领导关注你的设计逻辑和推导过程,如果整个过程比较顺利,结果一定是符合预期,有正确的设计过程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一般设计提案重点推导一个方案,让领导说「YED」或「NO」,如果领导说不可以,再把其他方案抛出来。

你的一招鲜就是你的竞争力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什么是竞争力?人无我有,人有我全,如果你在一个几十人团队,怎么能被领导记住,一定是你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技能,或者你这个技能在你们团队是最好的。任何时候,设计师具备一招鲜的能力,都会很吃香,你可以想下你团队,那些备受领导喜欢的设计师是不是都具备这个特征。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每个人都想成为主角,团队核心,怎么做到,就是某个专业能力上,设计总监或者你主管这个事情第一个想到就是找你来完成,那么就成功了。

比如插画第一个想到你做,UI第一个想到你来改版,品牌第一个想到你来完成。如果做到这样,平时加薪升职一定少不了你,任何时候一招鲜的设计师都可以在职场上有一席之地。

打造自己的标签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职场是个人情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人在其它人心中都有个「标签」,虽然我很讨厌职场贴标签这种潜规则,但是无法避免。所以与其你被人贴上一个标签,不如你自己把自己标签设好,职场人一般都需要2个标签:

第一个:专业标签

专业标签,最必要,毋庸置疑也是最难的。大家对你专业上评价怎么样,哪方面是你特长,还是说UI上是你优势,数据是你优势,你需要自己给自己定位好。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定位好了后,需要不断项目中去验证这一标签,加深在大家心中的印象。无论项目沟通,还是团队分享,都应该强化打磨这个点,最后就会如我前面所说,大家后续这个领域第一时间想到你,你就是第一人。

第二个:性格标签

性格标签很好理解,你在大家心中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活泼的,有才华的,有魅力的,吃货还是内向的。职场上人和人之间关系很微妙,虽然不提倡站队,但是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所以你要问自己,你希望在大家心中是个什么样性格,是内向的老黄牛,还是吃货一枚,还是领域专家。你需要建立一个性格标签,去和身边的人进行情感上维系,建立人际关系,否则很容易职场上吃亏。

第三个: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和同事之间多去培养一些共同的爱好,在互联网公司中处事,很多其实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际关系处理上,在大公司的同学应该很能体会。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有的人一起去抽烟,一起去逛街,一起去喝酒。很多时候都是先成为了朋友,做事情才会更加顺畅,同时这个过程你也能获得的足够多额外的信息,所以多和研发的兄弟,产品运营的同学,吃吃饭,培养一下革命友情,对你只有帮助,没有坏处。

最后

职场心得,进互联网大厂工作的7个潜规则

关于职场心得我经常都在抖音直播中和大家聊到,很多设计师的职场困惑我也都遇到过,后续我也会继续和大家聊聊职场那些小技巧,或许和设计专业无关,但是在我们工作中却尤其重要,希望这个栏目你会喜欢,我们直播见。

本文作者: 我们的设计日记 ,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77476.html/feed 0
一名好的互联网设计师必须具备超强的商业思维能力 http://www.woniupai.net/163572.html http://www.woniupai.net/163572.html#respond Sat, 11 Jul 2020 00:35:5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63572

前两篇我们分享了设计思维用户思维,今天和大家分享:什么是商业思维,在互联网公司,好的设计师一定要具备商业思考的能力,了解商业价值,除了给使用者提供设计美感以外,也必须达成商业目标。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什么是好的商业设计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在探讨什么是商业思维之前,我们来思考下,什么样的设计是具备商业价值的,你脑海中第一个想到是什么?

1.得过设计大奖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最近一组无印良品海报又拿奖了,获得了日本平面最高奖项——龟仓雄策奖,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代表着日本平面设计的最高水平。

画面仅用色彩和几何图形的结合,完美构成了人在自然中露营的和谐场景。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可以看到海报中有湖泊、蓝天、山脉、森林和露营帐篷,而整个视觉效果是用废纸板制作表现出来的,非常有创意。同时也很好的和整个商业结合了起来。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德国的红点设计奖也是让全球设计师狂热的奖项,莱卡相机除了价格昂贵,在设计上也是独具匠心,或者过很多设计大奖,非常有代表性的大奖设计,商业上也很成功。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每年德国举行的红点设计大奖,有「设计界奥斯卡」的美誉,是全球工业设计和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自2015年发布以来,Apple Watch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同样获得过无数设计大奖。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除了工业设计,韩国我很喜欢的设计公司Plusx也获得过很多红点设计大奖。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所以判断一个设计是不是好的设计或者商业设计,是否获得过知名奖项是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

2.符合好的设计原则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在众多设计准则中,特别受广泛推崇的是Dieter Rams所定义的“好设计的10个原则”, 也即德国博朗公司设计十项原则。

1.好的设计是创新的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设计的这把伞,在伞柄弯曲的地方有一个小凹槽。当你在雨天去超市买完东西,提着袋子去乘公交车或者地铁的时候,这个凹槽刚好可以在你站着的时候为你充当一个挂钩的角色。这个设计非常自然又贴心,又很创新。

2.好的设计是美的

产品的美感是实用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每天使用的产品都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只有精湛的东西才可能是美的。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苹果iMac的设计,无论从第一代的半透明,到今天的超薄,无不是完美的设计,在各种电影,MV里,即使遮住了苹果的LOGO你也能认出是苹果的产品。

3.好的设计是易懂的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好的设计自己会说话。比如无印良品这个CD机,即使是老人和小朋友都会使用。

4.好的设计是克制的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很喜欢张小龙对微信的设计理念定义,克制带有约束的就从微信开屏来说,其它APP早已经商业化了,而微信的开屏多年如一日。

5.好的设计是诚实的

不会故意夸大产品的价值,而是强调功能本身,也不会去欺骗消费者。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现在很多广告,特别电商里面,比如我经常买的这款牛奶,从广告点进去第二件0元,兴冲冲的加入购物车,发现还是原价。

6.好的设计是实用的

无论APP也好,还是工业产品设计也好,都是拿来使用的,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好的设计会去强调实用性的同时也不会忽略细节。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无印良品这个电饭煲外形圆润可爱,还很多贴心细节,比如有凹槽放饭勺等等。

7.好的设计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这些产品或许随着时代发展消失了,但是它们的设计永远不会过时,和设计趋势不同,它会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理念。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博朗和苹果早期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依旧经典

8.好的设计是考虑周到并且不放过每个细节的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很多产品的设计,认为把用户关注的地方做好就行了,却在用户忽略地方做的很粗糙,就好比我们去了一个商场,一楼都是各种名牌,高大上,但是去了洗手间,却脏乱不堪。这种体验估计用户不会想去第二次,所以极致的设计不会放过每一个角落。

9.好的设计是环保的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瑞典品牌freitag,以卡车车篷为材料作为袋包材质,具有独特的手感,以及独一无二的花样及颜色,设计好用的同时兼具环保。

10.好的设计是尽量少的设计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简洁,并不是简单,因为它浓缩了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剔除不必要的东西。“大道至简,平淡为归”。比如图中这个时钟设计,兼具美和实用,同时没有一个多余的设计。

3.好用且销量高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好的商业设计,还必须好用而且能获得不错的市场反馈,用户好评也足够多,比如苹果系列产品,设计本身获得很多大奖,同时商业价值好,销量高。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同理还有戴森的产品,以黑科技为卖点,无论推出的吹风机,还是卷发棒都受到了市场用户的欢迎,所以这也是好的商业设计需要具备的。

3步教你做商业设计

第一步:了解什么是商业目标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任何产品的设计都是有商业目标的,很多设计师接到需求喜欢直接就动手做并不合理,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商业目标的是什么。这些都可以找你产品经理或运营去了解到。那么商业目标有哪些呢?

1.获取新用户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拉新是很多产品的主要商业目标,比如上面京东和豆瓣的分享,为什么需要用户去分享,核心就是需要获得新的用户。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双11的盖楼瓜分红包,核心的拉取新用户,更多人参与双11活动,最终带来GMV转化。

2.提升市场曝光和关注度

这个商业目标是我们产品推出后,是希望获得市场影响力获得设计大奖,还是获得谷歌,苹果的推荐榜单,这些都是获取市场影响力的办法。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苹果每年都会公布年度最佳应用,如果上榜了不但可以获得官方推荐,整个市场影响力也会扩大。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去年的年底iPad应用:Moleskine就是获得官方推荐,在苹果好评无数。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去年iPhone年底获奖游戏:Sky: Children of the Light

3.提升转化率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提升转化率也是产品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滴滴打车为了提升注册用户转化,支持支付宝,微信,苹果ID,免验证多种方式,就是为了减轻用户注册成本。很多第三方产品为了提升用户购买率,在支付环节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渠道,目的就是帮助用户更好完成完成。

4.提高用户贡献度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会员付费:成为会员,享受一定福利,同时在平台上持续购买。核心是让用户付费提升更多服务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提升用户贡献度:提供多种付费阶梯供用户去选择,让用户付更多的钱,这就是百度云和iCould的整个商业模式。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如左图京东金融的每日签到功能,核心是留存用户,让用户签到获得一定金币,同时去引导购买理财。

右图微博的超话打榜:也是引导用户去完成任务,给偶像增加影响力。增强用户的留存。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蚂蚁森林和天猫农场,类似这样的游戏场景,核心也是让用户平台里面活跃和留存,然后完成成就,获得一些荣誉感,但是商业核心离不开促活和留存。

第二步:以商业目标为前提做设计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在了解商业目标后,就要思考,设计如何更好支持商业目的,能让设计在商业和美之间做好平衡。

商业目标:用户贡献度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以电商会员卡为例,在我了解了商业目的是提高用户贡献度后,那么在设计上,就应该突出会员权益,比如通过视觉上体现会员感,在功能上突出会员权益,引导用户进一步消费。只有了解了这些商业目标,我们才能围绕这些商业目标去做合适的设计。

商业目标:用户留存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软件卸载,这个是很多产品不需要进行进行的操作,这个页面的设计目标是留住用户,那么设计上该怎么做?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以爱奇艺为例子,打开卸载界面后,直接默认选择修复功能,主要按键也是“修复”和“取消”,给“卸载”的位置处理的不那么明显。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再次确认卸载后,才启动卸载程序;运用情感化设计,如哭泣、难过等,进一步挽留用户。这些设计只有我们彻底了解商业诉求后,才能根据商业诉求去做设计判断。

第三步:设计判断和验证

设计完成后,需要验证;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帮助到了商业目标的增长,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用户诉求,和商业诉求。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1.实现产品目标(通常是数据目标)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产品的日活突破多少用户,产品月活超过多少用户,这些都是产品目标。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很多数据理解和获取,后续我们再详细展开去讲。

2.实现商业目标(能帮企业赚到钱)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比如你的产品给公司赚了多少钱,如双11的成交额,如果是金融产品,这个产品卖了多少钱等等。这些都是设计验证很重要的依据。

3.需求方反馈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你的合作伙伴,产品,设计主管,开发对你的反馈都很棒,无论专业度还是设计产出,拿到的结果获得了大家认可。

4.用户反馈(用研问卷)

设计厉害的人,都有超强的商业思维

对于很多公司数据这块技术不齐全,其实用研问卷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式,你可以把你们产品问题,体验问题,都提前设计好,通过产品内部或者外部投放,来看看用户真实的声音和满意度,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63572.html/feed 0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告诉您什么是系统思考? http://www.woniupai.net/161165.html http://www.woniupai.net/161165.html#respond Wed, 08 Jul 2020 01:11:5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61165

设计思维模型对于互联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碰到求职的同学,要么系统思考不够,要么用户和商业思维不足。那么到底什么是系统思考,设计师该如何学会系统思考呢?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了解它。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设计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设计做久了你会发现离不开流程和思维,之前支付宝一位大佬总结下来叫“左手艺术,右手科学”,艺术大家都明白,设计师是感性动物,对于美的追求是大家都擅长也有发言权的,科学则指的是: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流程,系统的思考问题方式,让设计不止好看,同时也符合用户,商业诉求,达到这3者的平衡点。所以设计师,除了关注「左手」艺术的部分,同时也需要关注「右手」科学的部分。

设计思维模型有哪几种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设计思维模型不止一个设计思维,它还包含用户思维产品思维。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先来了解第一个思维:设计思维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提升?

设计思维包含哪些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设计思维是最基础的,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了解各大平台的设计规范,这是做好任何设计的基础。如果你不了解所负责平台的规则,你的设计就无法迈出第一步,所以对于刚做设计不久的同学,基础思维规范需要就算死记硬背,也一定要记下来,没有这个基础后面都是无用功。

1.知道基础设计规范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常用的设计规范,比如iOS的设计规范:里面详细定义了,常用的导航栏高度,表格视图高度,页面中常用的设计字体字号多少等,如何去适配不同分辨率,这些基础的设计原则,都可以统称为设计思维。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谷歌的material规范,也是设计师必须了解的规范之一,特别是需要了解它在系统层面和iOS的差异。

2.知道常用设计原则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设计思维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具备基础的审美,了解一定的用户心理学,其中页面布局运用比较多的格式塔原理,是做设计排版的基础。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相似性原则:我们会潜意识把更紧密的事物归属一组。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相似性原则运用:淘宝网导航菜单就是运用这种原则,根据产品类别一致,进行同类分类,这个就是运用的格式塔紧密设计原则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封闭性原:视觉系统自动尝试将敞开的图形关闭起来,从而将其感知为完整的物体而不是分散的碎片。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封闭性原则运用:我们会自动将这些不完整的图形在脑海中封闭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图形。如图中海报,虽然文字被遮挡了一部分,或者被一些图形分割了,但是我们脑海中还是会自动脑补出设计画面。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连续性原则:我们的视觉感知系统倾向于连续性,对连续的形式感知比离散的碎片要强。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连续性原则运用:Pinterest和ins虽然卡片被下面截断了,但是我们还是会认为它和下面内容是一组的。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焦点原则:一个页面只有一个核心,一个视觉焦点,这样才能引导用户去关注你想表达的重点。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焦点原则运用:少即是多,苹果的很多产品就是运用一个焦点原则,做到画龙点睛的。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地面原则:我们的大脑将视觉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主体指这个场景中占据注意力的主要元素,其余都为背景。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地面原则运用:如上图案例中,我们视觉会自动将红色,绿色,蓝色当做背景,页面的几何图形会当为主体,用户的注意力也在上面,在平时做设计时候需要去营造这种空间和层次感。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格式塔:是设计很重要基础之一,来源于20世纪的德国,也是作为设计师必须掌握的设计原则,也是做设计第一个需要掌握的基础。

3.知道设计是用来用的,而不是艺术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很多同学刚做设计时,很容易在页面中为了体现自己掌握的某种技法,而过度设计,或者设计的页面太偏向于个人喜好。这是不对的,我们的设计最终一定是能被用户使用的,否则再漂亮华丽的设计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Path的设计在刚出来时候,简直是业内交互和视觉的标杆,创新的交互细节,精致的页面表现。虽然这些都很完美,却没有长久的留存下来,很大部分原因是产品定位不准,商业思考不够,没有很好解决好用户诉求,最终导致失败。所以在一个成熟的设计中,设计好用比好看更重要,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当年Facebook 出品的paper这款产品,也在业内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度,把手势运用到了极致。最后也没逃过这种命运,几乎移动市场上,没有一个产品是因为好看而活下来的,最后那些被人们每天使用的产品,都不是单纯因为好看,而是因为好用,满足了人们的痛点需求。

所以,设计师们,在设计思维这个层面上,一定要明确我们的每个页面,都是满足用户完成任务为第一优先级,其次考虑产品整体和品牌,和公司整体战略方向挂钩。

4.知道设计不止是效果图,对落地负责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工作几年后,作出一套漂亮的设计效果图并不难,很多时候参考下竞品,在竞品基础上去找一些差异化创新,甚至做出一个超越竞品的设计效果图,加上真实动效,好看的图片,精心排版的文案;很多设计师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真正上线后的效果。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左图:设计效果图  右图:上线效果

效果图做的很好,标签也很规范。但是实际上线后就是右边效果,各种图上放牛皮癣,各种标签。

从业务层面来说,这样做没有错,因为放牛皮癣可能促进销量。所以设计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往前一步,帮用户思考如果图片上放广告该怎么展示,如果文案很多怎么办,标签很复杂又该遵循怎样的展示规则。

优秀设计师不仅仅能做出漂亮设计图,同时他们也能对内容进行负责,定义好详细内容规范。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之前淘宝的同事,定完一个电商的KV风格后,还会出一个详细的风格指南,里面会去定义配色,文案话术,字数,以及页面图片的展示规范,这些的目的都是对内容进行控制。

5.知道主流设计趋势和手法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目前很多设计师以为做UI就只有扁平化,以为大公司设计流程都是痛点分析、人群画像、旅程地图、用户调研、方案呈现。各种推导,最终的方案却草草收尾,这反而会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风格单一。其实UI真的不止是只有扁平化。

手法一:手绘简笔风格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如果你是设计日记的忠实读者,你一定看过我之前写过的一些大厂的设计手法。手绘简笔就是其中风格之一,整体风格都是手绘线条配以低饱和度颜色,有很多趣味性和故事融合在里面。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Facebook改版之前就是运用的这套风格,整个页面也更加年轻和时尚。

手法二:分形艺术风格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不断重复,形成一种新的形式,在一些背景上,一些图形和海报上经常被大量运用,只不过很多设计师并没有关注到这些。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Uber之前的规范中,对于全球各个国家的启动页设计,都是定义了对应国家的基础图形,然后围绕基础图形做出一系列扩展,这其实就运用到了分形重复设计手法。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包括我们熟知是苹果相册图标,chrome浏览器和谷歌相册图标,都是提取一个基础图形有规律的变化组合而成。

手法三:柔光风格

柔光风格整体风格呈现出光的折射特征,颜色层次丰富,有明显的光的流动感和方向性。在设计上常用渐变,光斑,流动透明叠加等手法,是目前大公司比较主流的风格之一。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整个画面有色彩流动感,背景一般是多色融合,有层次,有流动液体变化。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像这个案例就是色彩上跨度比较大的一个渐变,同时运用白色透明叠加方式处理,简单细腻。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支付宝之前芝麻信用的风格我很喜欢,其中就运用的这套设计手法,背景采用了虚实,光斑作为层次。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柔光风格在很多可视化场景中也会运用到,比如左图就是运用波浪透明叠加线条作为页面核心焦点,右边页面背景底部运用有层次的渐变和光晕。

手法四 :纹理风格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这个风格应该很多人都见过,特别是韩国设计中大量运用了这种设计,国内电商中也会运用比较多,我们称为纹理风格。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淘宝的88会员,我们能看见会员页面辅助元素这些纹理效果作为背景出现在这些页面中,能很好将视觉层次丰富起来。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双11的宣传海报,也是运用这种几何纹理作为视觉层次的装饰。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考拉当年的改版设计,核心元素就是圆形结合底纹运用的效果。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底纹效果,很多时候也可以传递出品牌的气质和调性,左侧音乐播放默认图片,特别有品质感,右侧电商主页面的背景清新,后面线条纹理也装饰的恰到好处。

当然,设计趋势并不止我今天说的这些,作为设计师,设计思维中很重要的点,就是关注趋势,并将它运用到你的设计中去,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6.了解设计只是整体体验的一部分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从这张经典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只是一个产品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产品就像一座冰山,表现层是最上面的一部分,冰山下其实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容。

一份价值百万的设计思维模型

我们来看个案例,比如支付宝:

表现层:

视觉设计师比较容易关注的,圆润的图标,卡片的设计,扁平的风格,2.5D的插画风格,小蚂蚁的微动效,支付宝品牌蓝色,以及一些卡片的动画效果。

框架层/结构层:

顶部的4个金刚设计,也是用户最常用的4个功能,下面14个宫格导航,代表不同的服务入口,小蚂蚁卡片是通知入口,下面营销广告资源位,则是千人千面或者推荐的服务卡片等等。理财页面也是如此,头部用户财产数额,下面业务匹配不同理财服务入口。

范围层:

根据用户的诉求,中间的宫格导航是动态变化的,用户也可以去根据内容需要去定义,小蚂蚁通知入口也是如此,一个小喇叭的功能,把所有支付宝的通知都收在这个地方,底部卡片根据用户习惯去展示,比如你经常点外卖那么推送你美食卡片,你比较关注疫情推荐你疫情卡片等等。

战略层:

顾名思义,那就是公司整体战略,从支付宝品牌升级更加年轻化,强化生活服务心智,首页新增外卖到家、果蔬商超医药等便民生活版块,并基于智能算法为用户推荐喜欢的服务,让每个用户拥有更贴心专属的支付宝。

所以其实所有产品都是围绕这样逻辑去设计的,我们设计师要明白设计用哪种趋势手法,只是一部分。还要不断的去了解产品的最顶层战略,才能理解产品设计背后的规则逻辑。

最后

今天分享的是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思维模型,其中关于设计思维的,我们再来回顾下,设计思维包括哪些:

1.了解基础的设计规范;

2.知道常用设计原则;

3.知道设计是用来用的,而不是艺术;

4.知道设计不止是效果图,对落地负责;

5.知道主流设计趋势和手法;

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这篇文章了解设计思维,下一篇和大家分享什么是用户思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61165.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