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博会论坛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林达华发表了《人工智能的普惠与开放之路》主题演讲,阐述AI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愿景,以及他对行业开放合作的看法。

更早时间,商汤科技在WAIC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起了“人工智能算法开放体系”,宣布了OpenMMLab的战略升级,公司希望通过不断与AI社区及产业分享商汤科技的研究成果,OpenMMLab以“让人工智能研究更易用、更高效”为愿景,帮助研究人员降低AI研究的门槛,加速产业界AI应用的步伐,助力推动AI生态的建设。
8月14日,林达华接受专访,介绍了OpenMMLab的前身与发展愿景。
2018年,林达华所在的商汤&港中文的团队MMDet正在计划参与ECCV2018MSCOCO(一项目标检测竞赛)。以往,为了在这项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需要频繁且大量地试验和对比不同算法,整个过程十分耗时耗力。
于是,借此机会,一项实验室内部项目正式启动,将比赛过程沉淀下来的算法统一打成一个新的深度学习检测框架,方便团队在最短时间里调用所需算法。通过集成,MMDet团队获得了很好的提升,并最终获得了当年COCO竞赛冠军。

随后,团队将这套深度学习检测框架开源,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MMDetection。 在此之后,商汤-港中文联合实验室又陆续开源了动作识别、超分辨率等多个不同领域的算法框架,初步形成了 OpenMMLab 开源生态。更进一步地,在今年WAIC 2020 上,大家看到了全面战略升级的OpenMMLab 算法开放体系。
“缩短AI开发路径”,在商汤的愿景中,OpenMMLab是项引领人工智能进步的项目,“开源后整个社区一直保持着活力,每年都会加入新算法,我们会将这些更新融入到自己的研发和生产体系里面。‘沉淀’是为AI研发有着巨大效率提升,我们继而决定将OpenMMLab做起来”,林达华介绍到。目前,OpenMMLab在GitHub上有2.2万星标(Star),代码贡献者(Contributors)接近300 人。

2020年7月,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在一次演讲中,确立了OpenMMLab在公司中的战略地位,从此将将其命名为源于商汤内部的“人工智能算法开放体系”,希望通过该体系,向市场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AI场景落地服务。
TechWeb:商汤如何通过OpenMMLab帮助客户加速AI项目?
林达华:类似Linux。Linux是开源的,但后期可以向深度需求的客户提供付费服务,例如咨询、部署、调试或维护的工作。我们会针对不同客户,组建优秀团队对其服务。
TechWeb:OpenMMLab目前商业化进展如何?
林达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它影响扩大,随后的商业模式才会打开。目前已有一些国内外机构联系到我们,他们在使用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咨询服务。我们可以看到,OpenMMLab开发者规模正在形成,未来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
TechWeb:关于前不久商汤推出的AI营销平台,能否介绍下它的具体商业案例?
林达华:视频广告是一个非常火热的事情,商汤也有这个研究院一直在支持的这样的一个行业。我们可以看到,短视频制作与投放成本维持较高位。全国有几百家这种叫做内容视频内容的提供商,他们给很多广告主去制作这些视频,然后需要腾讯等平台分发,AI能帮助他们更高效率做这些事情,之前由人工拣选素材、现在我们能做到自动化,并实现艺术效果。这个项目在广告行业有很大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外媒报道,联合创始人徐冰称商汤在2019年收入飙升147%,达到了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0亿,其客户基础增加了约500个,达到1200个。
然而,职场App“脉脉”上一则贴子瞬间打脸。一位标有“商汤员工认证”的用户在“商汤营收7.2亿美元”下评论一句: “刷流水”。截止发稿、该评论已获得73个赞。



或许,具体有没有挣钱,员工及业内人士们心知肚明吧。毕竟营收不等于盈利。
尽管AI大咖云集,商汤仍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规模化产品。AI企业通常可以向传统企业提供智能化咨询服务,以此获得利润,但咨询服务的收入,往往是不可复制且竞争激烈。商汤能否在市场中获得足量利润,养活“千百人”规模的专家及技术团队?确实是个问题。
7月,有消息称商汤科技正考虑在香港、上海两地进行IPO。或许,只有等到商汤正式递交IPO材料,外界才会深入对这家AI公司的了解,至少能得知其具体“盈利”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对于此报道,商汤科技表示,“不予置评”。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的IPO计划尚处于初步阶段,可能会发生改变。
据悉,商汤科技原本计划今年在香港IPO,至多融资7.5亿美元。但今年3月份,外媒报道称,该公司推迟了这一计划,转而寻求在私募市场融资至多10亿美元。
今年5月,知情人士透露,商汤科技考虑融资1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将使该公司的估值达到至少95亿美元。
今年8月初,消息人士表示,商汤科技准备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在科创板上市。消息人士还透露,该公司的最新一轮融资预计很快就会完成,预计可筹集到15亿美元的资金,对公司的估值为100亿美元。
据官网介绍,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该公司自主研发并建立了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等。
该公司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均设有办事处,拥有700多家客户,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中国移动、高通和本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而外媒最新的报道显示,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也在谋划在科创板上市。
外媒是援引消息人士的透露,报道商汤科技准备在科创板上市的,在完成最新的一轮融资后在科创板上市。
消息人士透露,商汤科技最新的一轮融资预计很快就会完成,预计可筹集到15亿美元的资金,对公司的估值为100亿美元。
商汤科技在2014年的10月正式成立,目前还不到6年的时间,但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官网的信息显示,他们自主研发并建立了全球顶级的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亚洲最大的AI算法提供商。
但对于外媒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的考虑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在科创板上市,商汤科技方面拒绝作出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徐立在演讲中正式宣布OpenMMLab战略升级,成为由商汤科技发起的“人工智能算法开放体系”,以顺应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源趋势。
OpenMMLab是香港中文大学-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MMLab)自2018年启动的开源计划,以提高学术界算法的可复现能力以及推动行业学术交流。在过去两年中,MMLab陆续开放了多个开源算法库和工具箱,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AI研究人员的使用和回馈,迄今已在GitHub收获16895个星标,为AI社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略升级后,全新的OpenMMLab人工智能算法开放体系将涉及超过10种研究方向,覆盖超过100+算法和超过600个预训练模型,后续还将陆续开源更多算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知情人士称,新一轮融资将使商汤科技(SenseTime Group Ltd.)估值达到至少95亿美元。
外媒表示,疫情使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有了新的用途,包括侦测行人是否戴口罩等等。
今年3月,已有外媒报道,商汤科技推迟了今年在香港IPO的计划,转而寻求在私募市场融资至多10亿美元。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据官网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并建立了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等。
该公司的投资人包括厚朴投资、银湖投资、老虎基金、富达国际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新基建”最为基层的基础设施,每天承担着高压力、高密度人流运行。虽然IC卡和手机支付极大提升了轨交通行效率,但在乘客手提行李、抱小孩、打电话等诸多情形下依然不够方便,而且疫情之下存在很大接触风险。
为解决这些轨交难题,商汤科技与中国建设银行、建信金融科技、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智慧出行平台,它依托商汤科技“SenseMeteor睿知智慧轨交平台”打造,乘客只需刷脸就能过闸乘车。
该系统还率先实现了脸码互通过闸,乘客可选择刷脸或二维码任何一种方式进出站。同时避免了实体票卡、纸币的接触,极大降低疫情期间交叉感染风险。目前,此套系统已在郑州、西安等多个城市落地。
▎技术创造多个“行业第一” 助力轨交新基建
要实现地铁场景的刷脸通行,其难度之大是行业周知的,在城市级的千万/百万级巨大人流量中进行1:N比对极具挑战,而且还要兼容二维码通行。
商汤科技“SenseMeteor睿知智慧轨交平台”定位于轨道交通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指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场景。
它以商汤原创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在百万人脸库规模下,误识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同时,产品还具备大容量、高性能、高可用性、自我衍进等特点。
通过与各个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此套系统创造了多个轨道交通行业第一,在技术创新、合作模式等方面都为行业树立了样本标杆。
通过与地铁内系统深度对接,这套系统还实现了人脸进站出站及清算扣费,整个过程无需乘客有任何动作,有效提升了地铁通行效率。
一些乘客的实际困难得以解决,如乘客没有零钱、手机没电、忘带票卡、手提行李、抱小孩、打电话等,在AI的帮助下可以顺利通行。
而且这种无接触的通行模式,可以避免乘客在闸机前停留和拥挤,让地铁通行更加安全和高效。
▎ “强势”落地,全国150多个地铁站上线
凭借商汤二十余年深度学习技术积累,以及便捷、安全的产品体验优势,“SenseMeteor睿知智慧轨交平台”正在快速成为全国多个城市轨交“新基建”。
2020年1月,以商汤科技“SenseMeteor睿知智慧轨交平台”为算法技术核心,西安地铁1、2、3、4号线、四条线路全线网开通。乘坐地铁出行的西安市民,进出站均可全程享受畅快、安全的一脸通行过闸体验。
早在去年,该系统便率先在郑州地铁1号线、14号线全线路部署应用,目前也在郑州地铁2条线完成了全线路的部署开通。
在哈尔滨市,目前已完成哈尔滨东站、博物馆站、医大二院站、新疆大街站、哈尔滨西站共5座车站的试点,成为东北三省首个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轨道交通系统。
预计在6月,哈尔滨地铁全线网27座车站都将完成上线改造,并且还将首次支持戴口罩识别过闸,更好地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未来,商汤还将持续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新基建建设,将全球领先的AI技术与轨道交通场景深度结合,打造智慧轨道交通业务范本,让人们的出行更安全、更便捷,为城市生活增添温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