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通过了软件定义摄像机技术要求标准的报批:F.SDC《Requirements for software-defined camera》(标准号ITU-T F.735.1),同时通过了一项软件定义摄像机架构及接口协议标准的立项:H.SDC《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s for software-defined camera》。上述两项国际标准均在Q12/SG16会议提出并开展,并在本次ITU-T的全体会议上得到最终立项及发布确认。
F.735.1:Requirements for software-defined camera(面向软件定义摄像机的技术要求)
F.735.1: Requirements for software-defined camera定义了软件定义摄像机的功能架构,主要应用场景及技术要求,对推动监控设备向节约用户硬件投入,可持续更新智能应用,开放接口支持算法不断迭代演进的方向发展,同时对推动智能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H.SDC: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s for software-defined camera (面向软件定义摄像机的架构及协议要求)
H.SDC: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s for software-defined camera于本次会议立项成功,该标准将着重于定义软件定义摄像机系统架构及服务化接口协议,可向上层应用开发者提供开发智能应用所需要的摄像机基本硬件及软件资源,指导ISV厂商依据接口开发符合软件定义摄像机的算法应用,实现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牵引行业向摄像机支持多算法集成及可持续迭代的方向发展。
我们相信,软件能力已经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定义”摄像机的新架构、新能力不仅让摄像机不再成为“睁眼瞎”,更为这双“城市之眼”演进到“智慧之眼”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悉,本次会议是IMT-2020(即5G)技术评估进程的关键会议。在为期三周的会议期间,各主管部门和产业界代表,对包括3GPP 5G标准在内的7项候选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形成结论: 3GPP系的5G标准成为唯一被国际电联认可的IMT-2020国际移动通讯系统标准。
后续,ITU-R WP 5D将于今年11月的36bis次会议上完成程序性工作,即编制IMT-2020标准建议书,并递交至同月举行的第5研究组的全会上正式通过和发布。
就在几天前,3GPP 刚刚确定3GPP 5G Rel-16标准冻结(完成),并将于会后正式发布。Rel-16标准的完成和发布,意味着包括中兴通讯在内的设备制造商,可依据该版本进行相应产品的研发、测试和商用,加快5G网络部署速度,进一步推动5G市场从传统的运营商服务扩大到更多垂直行业应用服务中。
同时,3GPP也正式启动了Rel-17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规划了Rel-17的主要技术特征和计划时间表,继续对现有版本的标准进行增强演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