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墨迹天气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Tue, 15 Sep 2020 05:19:4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墨迹天气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3.6亿人民币 http://www.woniupai.net/196659.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6659.html#respond Tue, 15 Sep 2020 05:19:4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6659 蜗牛派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墨迹天气的关联公司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其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加至3.6亿人民币,增幅达1100%。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6659.html/feed 0
平安好医生App与墨迹天气达成深度合作 http://www.woniupai.net/108268.html Tue, 10 Mar 2020 06:00:1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08268 蜗牛派讯,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宣布,与气象服务平台墨迹天气达成深度合作,将在墨迹天气App首页开通在线问诊和健康管理服务,会随天气变化为墨迹天气的用户提供专属的医疗健康主题内容,还会7*24提供在线咨询、转诊、挂号、在线购药及1小时送药等医疗健康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墨迹天气金犁谈创业:坚持才会成功 http://www.woniupai.net/58432.html Tue, 01 Oct 2019 01:51:0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58432 墨迹天气,一款免费天气信息查询软件,人性化设计,使用简单,是中国支持城市最多的手机天气预报软件。墨迹天气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点。

很多人在手机上都装有天气应用,但是很少会有人特别注意它。作为国内下载量最大的天气应用,墨迹天气在几天前迎来了第1亿次下载。墨迹天气的创始人金犁日前分享了他对天气应用的理解和自己的创业感悟

以下为金犁口述:

我先简单讲一下我的工作经历。我2005年毕业,是大连交通大学。毕业以后去了埃森哲做了一年半。之后来到北京加入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干了不到有半年。那个创业公司没有做起来,就去了塞班参与研发塞班操作系统。后来做了一年多塞班被诺基亚收购了,然后并购到诺基亚又工作了一年多。

辞职创业

我在诺基亚工作的时候想给国人做一些有意义的软件,就在业余时间做了这款墨迹天气。墨迹天气做了半年就有100万用户了,于是我就自己出来做了。

不过辞职这件事我也列了一个单子来权衡利弊。诺基亚其实待遇什么都不错,但是让我很郁闷的是没有成就感,因为当时诺基亚放弃塞班了,我写的代码本来是两年后会用上了,结果全废了。

因为当时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我就想,出来最坏的情况就是失败了再找一份工作。那也没什么。而且当时我对产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出来以后其实基本生活开销很低,我还一下胖了20斤,因为成天在家待着。我出来的时候还有两个朋友一起,不过他们后来都离开墨迹天气了。

创业遭受的质疑

虽然天气是一个大众应用,但还是经常有各种声音来质疑我。比如一些投资人就直接说我们这个做不起来,没有门槛,谁想做一下子就能做起来。

实际上我也自我怀疑过,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怀疑的过程。

我觉得任何一个应用都是有门槛的。比如说迅雷,我觉得他就是有门槛,比如说以前的Flashget也很火,但是为什么迅雷能够做得这么好,它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后来很多公司去做迅雷相同的业务,也没有做过迅雷。

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吧。这件事既然是我挑起来,我觉得应该继续把它做下去。

我们做天气应用有三个考量,第一是必须联网才能用的,这样才有互联网的特性;第二我们想做一个大众需求的,所有人都会接触到的,而不是一个小众。比如说有很多软件是比较小众,比如说违章查询,那个只是针对开车的人。第三个我们想做用户使用频次比较高的,比如说天气就是。

另外一个质疑是,互联网上天气就没有这么多的访问量,为什么移动互联网会有呢?

我认为,PC上的天气软件一个是弱需求,就是天气是需要随手看的。手机随时可以看到天气,而且是跟插件相关的。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把这个天气做得很精致。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一直在塞班,所以有塞班很多技术积累。其实我们在技术上不输给竞争对手的,比他领先一截。比如说我们在塞班上做成安卓一样的动画体验,然后我们可以省流量,我们UI很炫。

有意思的是,我们当时的竞争对手是天气通,现在它被新浪收购了,但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去年天气通声音比较大,新浪花了很大资源去投入。另外,Go天气,UC桌面也跟我们有竞争。在塞班时代,UC桌面用户比我们多。

从塞班转到iOS和Android

我一开始做墨迹天气的时候移动操作系统还是塞班最大,不过我很看好安卓和iPhone,我觉得安卓和iPhone会起来。但是我没有放弃塞班,因为保有量还是最大的。

我们转Android比较幸运,我有一个老同学想做安卓,就把他请过来,帮助我们做安卓研发。

iPhone比较郁闷。我们是2011年5月份发的iPhone 版,为什么?那么晚发iPhone是因为找不到人。实在是最后不能忍了,就我们自己学着做的。

我觉得Android和iOS对于我们来说各有利弊。安卓的好处是它有插件可以放在上面。它没有系统的限制,比如说我可以做定时的云播报,直接让它响起来会传至后台。比如说我给用户定时地发天气提醒,比如说定时地发短信的天气预报。

这里要澄清一下,有用户质疑我们为什么要读取联系人权限,实际上我们那个权限就是有一个功能,就是给用户定时地发天气提醒。是点对点发短信,所以我们要自动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有这个权限。这个权限也是我们比较吸引人的一点,有的女生说,有一个男生定时都给我发短信,非常感动。后来她装了墨迹天气之后发现,原来墨迹天气自动发布。

安卓不好的地方就是适配很麻烦,各种分辨率。而且基本所有的手机都自带一个天气,所以替换掉更难。需要比它做得好很多才行。

iOS不好的地方是限制比较多,比如说我定时给你发短信肯定是不行的。它还有默认天气在状态栏里面。不过这个做的比较简单,功能也很单一。另外,因为它用的是国外的数据,我们用国内数据,更准。iOS的好处是渠道单一,只要维护App Store基本上就可以了。

天气类应用的打磨

天气应用最重要的就是准确,但除了这一点,没有其他核心竞争力。准确其实就是数据来源,大家也都可以做到一样。

既然数据都一样,那么用户体验就很重要。这个可能很难说清楚。可能就是用户看一看,比一比,你的特别好看,我看你的很舒服,很流畅,我喜欢,那我就用你的。更多是感觉上面。

当然,好看、交互、稳定性等等,这些都是用户体验的元素,所有的元素都要考量。我们其实在皮肤上做的很多,也有很多人帮我们来做皮肤。现在下载量最大的皮肤都过千万次了。

当时是在论坛里面发皮肤,后来我们出了皮肤工具,大家可以随便做,很简单的一个工具,拿一个图片放到后面,然后拖一拖,把你要想的元素放进去。一点打包上传皮肤了,传上去就可以给人下载。很多人愿意动手的,他觉得我做的皮肤很好的,我要让别人用。他看到每天下载数量在增加,他会很开心。

这里要说一下门槛的问题,其实是有门槛的。比如说我们那些皮肤不是一下就能够变出来,需要很多时间去积累的。

我们的天气动画也是。天气通有动画,我们也有动画,它有语音播报,我们也有语音播报。但是我们动画比他体验好,首先你不需要单独下载几十兆的包,我们的墨迹天气可以直接看到那个动画。我们的动画清晰度也非常高,在各种解析度下都很清晰。天气通是视频的,一个是下几十兆包的,高分辨率显示不清晰。不过在语音播报上,天气通做得比较专业一些,它有各种语音播报。我们只能找一个甜美路线的,我们找一个最好的声音去读。

可以说,用户用我们的墨迹天气并不是单一看天气,可能看天气占了50%。还有人当闹钟,当桌面在用。当然,也有一些做桌面或者日历的会带上天气,对天气功能需求弱的人可能会用他们的,我们的用户会分流一些。

另外就是一些细节,比如一个字在这儿有什么背影,能不能看得清,要不要上下调一两个像素,用户怎么样看得视觉最舒服,镜面切换的时候有没有闪动。这个实际上腾讯最擅长了。

时景天气的探索

之前我认为天气就是一个工具。如果是100分,我们差不多做了七八十分了。上升空间已经是有限的了。这个时候你要把产品达到一个新的维度才行。

我们曾经做一个其他应用,不过做到一半就放弃了这个事,没有做起来,也许是一个幸运,也许是一个遗憾吧。

我们去年年底开始做时景天气。我们的想法是想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想做一些不同的东西,不止是传统天气预报播一下,我们想利用移动互联网做一些互动UGC的东西。Path、微信、啪啪、唱吧、Pinterest 这些产品都很有灵性,也给了我很多灵感。

其实做时景天气我也想了好久了。因为这个天气预报不准的,预报不可能是100%准确。那么,比如说它报了下雪但是现在没有下。用户看起来觉得不准,但是我们有了实景以后,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你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真实的天气。同时也给摄影师打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师在上面,拍的照片非常好。

时景天气目前具体数据不方便透露,不过总的增长趋势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图片的质量,还是每天访问的数量,都一直在增加。

我们做时景天气也是有门槛的。其他天气应用的用户量比我们少,发的图片少,用户看到的图片少,就觉得你的体验没有墨迹天气的好。

《天天向上》刺激应用下载

我们年初上了一次《天天向上》,对下载量提升非常大。

这个是他们主动找的我们。我当时就问大家的建议,大家觉得这个节目怎么样。我们市场主管强烈建议我去。说收视率很高啊,宣传的机会一定要上,把握住机会嘛,我就去了。

我上节目之前都没有和其他人交流,也不知道具体还有哪几家。我当然也会私下打听一下,但是因为湖南卫视也没有最终确定,有的可能是备选,我也不好跟人说。

上节目的这些人我都没见过,只有唱吧的陈华(微博) 是之前见过的,一起参加过一个小论坛。

我们为这个节目也准备了很多。比如说我们做了天天兄弟的皮肤,是连夜画皮肤的。从最开始到上节目一共两个月时间,不过大部分准备工作都是我们市场部在做。我是录节目当天凌晨到的,白天录,录完就回来了。

我觉得他们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会带来很大的用户。后来得到的下载跟我想象的差不太多。不过这对我们会有一个持续的影响,对品牌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我们服务器没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用户量本来就大,基数大。唱吧的服务是音频流,而所以服务器承受压力比较大。

创业感悟

创业这三年,一直都很难。

做的好的时候也要想着困难马上要来了,你困难的时候可能好的马上就要来了。所以说创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个一个坎,这个坎一个比一个更难趟,所以说我觉得从始至终都是面对很大的挑战。

坚持很重要。我有好几次觉得自己坚持不了了。比如有一次我们的域名被封了,2011年夏天的时候。是我们论坛的管理员没有收到网监局的电话,论坛发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域名被封了好久,愁坏了。封了两个月。后来经过沟通,终于解封了。

这件事当时压力很大,整个团队士气蛮受打击。这个打击是很直接的。

另外,其实我创业三年,对我本人的质疑也很多。前一阵公司发展比较缓慢的时候,就是2012年上半年,也有一些质疑。

朋友给我的建议,公司要提高一个台阶,你必须提高台阶,你的瓶颈就是公司的瓶颈,因为你是公司最高的领导人。你的决策、分析直接会影响到公司,所以说需要CEO去进步。他们觉得我能把公司做到现在已经是能力提起来了,但是如果做得更好,你能力还不够。

我以前看书比较少,后来朋友推荐我多看书。我看书比较慢,慢慢快起来。最开始看的是《曾国藩的传记》、《乔布斯》、《浪潮之巅》,还有《三体》。《三体》很好。我现在在看《打造Facebook》。我看书基本上都是朋友推荐,有些是豆瓣上看别人推荐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墨迹天气VP程倩:从C端单打独斗到B端产业共赢 http://www.woniupai.net/14799.html Thu, 29 Nov 2018 01:56:5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799 2018年11月27日-28日,第六届WISE大会——“WISE 2018新经济之王”如期而至。在这个不断变化、充满焦虑和不安、却又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一起见证着新经济之王的诞生。我们认为主要由科技创新和资本扩张所驱动增长的经济模型可以被认为是新经济,这个领域里有许多正在高速成长的,了不起的新经济公司。从任何角度来看,他们既颠覆了行业,也推动了行业发展,更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一份第三方的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美国的气象市场产值大概4千亿美元,呈现40%左右的增速,在整个欧洲大概是6千亿超值,在日本大概是25%的增速。墨迹天气VP程倩认为,气象服务在国外依然拥有较大的市场,并且呈现非常高的增速。

在国内,《中国气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气象服务将在2025年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程倩认为,在中国,虽然气象市场还在起步阶段,但未来是非常大的蓝海市场。

以下为程倩演讲全文(经36氪整理):

我是墨迹天气的VP程倩,非常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跟各行各业的精英一起探讨在2B的时代墨迹天气怎么样通过气象服务与产业实现共赢。

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对气象服务有一个概念。在2018年春节的时候其实发生了一件跟气象相关性非常强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海南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导致了旅客滞留,当时从海南到北京的一张机票飙涨到两万块钱的天价。我不知道现场有没有人“有幸”经历过,那我再讲一个我们平时会遇到的例子,比如我们平时会加班,在家的时候会点一些外卖,当突如其来一个恶劣天气的时候外卖经常会晚到,这时候我们的心情会非常着急,其实外卖平台会更加着急,因为他们可能面临赔付。再来说一个有趣的事情,在美国,沃尔玛通过大数据发现,在台风登录的时候卖的最好的其实不是手电筒也不是防雨具,而是草莓馅饼,所以每当台风来临的时候,沃尔玛就是提前备货草莓馅饼。这是我们实际生活中能够感觉到的一些受到气象影响的例子,其实地球上80%的生产活动都跟气象信息有关,而精准专业的气象预报能为我们的企业来节约成本提升我们的效率。其实有一个著名的“德尔菲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就是讲企业在气象上每投入一块钱,那他可能拿到98块钱的回报,墨迹天气正在做的这个事情,就是希望大家在气象的投入上能真正拿到回报,真正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效率。

墨迹天气在企业气象服务里面做了什么?我们接下来可以给大家讲一下2016年我们跟饿了么合作的案例,刚跟饿了么接触时,他们刚上一个服务叫准时达。当用户点外卖下单的时候,在规定的时间内要送到餐品,如果没有按时送到,平台就需要给用户“无门槛红包”,这是饿了么提升用户体验非常好的点。但是他们非常苦恼,因为参考平时的送达时间,恶劣天气造成的延时送达就势必造成赔偿,比如上海一场大雨就可能给平台带来几百万的损失,当时他们对于短临两个小时之内的天气预报需求非常迫切。我们跟饿了么深入探讨之后给他们定制了气象服务的解决方案,那我们这个解决方案帮助饿了么解决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调节平衡压力,平衡压力是来自平台订单和骑手运力的压力。如果预报将来两小时内有雨,平台就可以下线一些优惠活动可以减少平台订单激增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前调用运力支持这个地区的配送;第二,平台给骑手有一些精准的补贴,那么就可以根据气象的情况和送餐的难度有一个精准的补贴;第三,跟墨迹自己做的事情比较像,当用户下单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未来2小时精准的天气预报来精准预测时间,这样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这样的解决方案服务,我们基本上已经跟国内大多数的外卖配送的平台也展开了服务,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所有的外卖配送服务的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了,未来我们也想把这样的服务拓展到更广泛的物流、交通的行业中去。

下一个话题给大家讲一下天气服务靠什么,墨迹天气为什么能够做这样的服务?

大家所知道的墨迹天气是一个给C端用户提供气象服务的平台,但是实际上我们经过了9年的发展自己也积累了非常多的气象能力。气象其实是大数据,是对于地球上的某一个地点或者某一个空间里面,通过数据来对这个时间地点的气象进行描述,然后根据现在的观测数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和近似地点的数据来推导未来几天或者未来十五天的气象情况。说白了,气象能力是两个点:第一个数据有多好;第二处理这些数据的能力有多强。墨迹天气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跟国内很多专业的气象机构比如说国家气象局,很多省的气象局以及气象的一些研究机构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平时都会有数据上的交换和交流。另外当我们发现精准率其实是墨迹天气赖以生存的根本的时候,我们找到了世界上也很厉害的气象研究机构,我们跟他们做了很多技术上的交流,包括他们的模式和基础全球模式的数据。现在我们拿到全球的数据大概每天有350个G。另一方面众包数据的话,墨迹天气后台上收到很多用户拍照的时景,我们可以把时景识别出来阴晴雨雪会反作用到墨迹天气中。比如我们现在跟防灾减灾中心做一些合作,其中一方面就是通过用户拍照及时发现一些恶劣天气。

这些用户反馈以及用户对我们天气的反馈都成为了我们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另外就是处理数据的能力方面。处理数据的能力刚才说到的短时预报的产品就是给外卖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我们通过AI的技术使用原始的气象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生产降雨预报的数据。更长期的数据需要依靠墨迹的气象研究院,我们现在有一个气象研究院,他们研究方式是传统数值预报模式结合机器学习的应用,传统数值预报模式跟深度学习的方法去做融合,得以把我们这些众包的监测数据以及我们拿到的观测数据做融合提升准确率,给各行各业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的产品。

那么气象服务市场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在中国我们是在2015年国家颁布七号令开始开放千亿元的市场,在中国其实气象市场还是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在海外有一些气象市场模式是成熟的。一些第三方的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美国的气象市场大概是4千亿美元,并且有40%左右的增速,在整个欧洲大概是6千亿,在日本大概是25%的增速。在这些比较成熟的国家依然是比较大的市场,并且有一个很好的增速。

在国内,根据中国气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气象服务将在2025年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规模,现在这一块其实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大的蓝海市场。

目前中国的气象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我们目前正在跟一些航空能源和物流公司进行洽谈合作,将来还会拓展到农业、保险等更加广阔的行业。

我们调研了国外的一些公司,美国的TWC是美国最强的气象服务公司,还有日本的WNI,在他们的财报里面2C和2B的产业规模大概做到1:1,我们也希望墨迹天气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做到这样的规模。

最后再来介绍一下墨迹天气,大家知道墨迹天气是一个拥有5.5亿用户给大家提供气象服务的这么一个app,事实上,经过9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气象综合服务的平台,通过我们的气象服务希望我们未来也能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行业化的气象服务定制方案。另外我们认为中国的气象服务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我们希望有很多同业、异业的朋友一起加入这个市场,共同做大这块市场蛋糕,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