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对网贷机构统一纳入征信系统早有部署。早在2019年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就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支持在运营的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通知》指出,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即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征信机构需依法合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对外提供信用信息,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通知》的发布意味着,在P2P领域对借款人失信惩戒力度仍在继续加大。纳入征信系统的信息不再局限于失信人信息,而是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今后,无论通过线上还是线下借款,用户的信用都将越来越受重视。对心存侥幸的借款人,失信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网贷平台正式接入央行征信,是继监管层明确支持在营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后,行业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也意味着,网贷数据已被正式纳入完整的征信体系当中,成为传统信用建设体系的有益补充。恶意失信的借款人也将因此面临严厉的惩戒措施,无视信用的“老赖”群体将更加无所遁形。
目前,针对老赖的惩处力度已经全面上升,多部门对严重失信人员的联合惩戒已经紧密展开。在失信人的惩处方面,无论是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还是在百行征信,一旦有了失信记录,就意味着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将处处受限。
随着P2P平台陆续接入央行征信,此举也会让网贷老赖们面临多项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据了解,除了在日常出行、子女教育等方面受到限制外,一旦网贷机构借款人发生逾期行为,不仅会被记入个人征信报告,网贷领域失信人或将面临提高贷款利率、限制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多种惩戒措施,甚至也会影响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一朝失信,处处受限”终将成为这些“老赖”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悉,因疫情原因,“逃废债”案件数量猛增,部分欠款人假借疫情,通过伪造证明等方式恶意欠款,已发展到成群结队、抱团行动等有组织的欺诈行为;一些老赖甚至还在网上组成“反催收”联盟,向网友兜售反催收课程、攻略和话术。据悉,分期乐、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招联金融等行业头部平台,都不同程度遭遇到恶意欠款问题。
接入央行征信后,“逃废债”成本将大幅上升,有利于保护出借人和平台利益。此前,京东金融、蚂蚁借呗、微粒贷等平台都已接入央行征信。随着更多平台陆续接入,行业面临的“多头借贷”问题也将有所改善,平台的综合信用评估能力将增强,逾期率、风控和运营成本都将大幅降低,从而确保消费金融更好地发挥带动消费复苏的作用。
截至2019年底,央行征信收录10.2亿自然人、2834.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累计查询量超过25亿次,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