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头条号运营大多是同步更新微信和微博的内容,其实,依托头条号,不仅可以做品牌曝光,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线索转化,让流量成为线索,促进产品成交才是众望所归。要想做好头条号的运营,光发文章可不行,从头条号机制到内容定位。

很多头条运营人员都以为夸张的标题就会引来用户观看,实际上头条的推荐机制最重要的便是读者的读完率和打开率。一味的标题党最多蹭个几千个阅读量就会被停止推荐。

推荐之路:
文章发布后进入冷启动阶段,即系统对违规信息的筛选阶段,未过则打回;过了则推荐给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用户面前。
根据推荐一级流量池的阅读反馈情况(收藏,阅读,分享)等数据判定是否增加推荐量进入到二级流量池甚至更高。
如果每层流量池的推荐阅读量都很高,顺利达到10w+,系统会推荐人工审核,人工审核ok的,就直接面向百万级爆文暴涨。

当然了,并不是文章发布了就任由其走上推荐之路而不管不顾,运营人员可依照平台机制实时的进行调整来达到预期。

比如:你发现阅读量偏低,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读完率不高,或者分享数不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标题以及文章内容去拉伸这些数据,最后提高整篇文章的阅读量。
比如:读完率不高,那么可能出现的原因在于整体的排版不够简单清晰,用词配图不够有吸引力。
头条喜欢内容构成稳定的账号,你是做教育的就不要写情感的;你是情感大师就不要发些科技文。固定领域深耕有助于账号权重的提升。
当然同样也会遇到问题,同领域大号做的风生水起,小号只能苟延残喘,推荐量越来越低。
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细化领域和打造差异化内容。
既然做一个大号那么难,那我们就深度专研大领域的小维度。
比如教育这个大维度下,有成人教育,k12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再从K12教育细分,又分小学,初中,高中,将内容固定在细小的维度下,就不怕大号打压,反而活的有声有色。
打造差异化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从内容本身发力,从行文逻辑和表达语句以及内容深度上入手,即便是一个老话题在手里也能够创造出新知出来。
另一方面,创新表达。
我们可以用时下流行的漫画形式以及长图文形式进行内容展示,通过这样处理后的文章即便是老话题,老观点,也会焕发新机,更易被读者消费。
而考虑到大部分运营都缺乏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或投入产出比不高,因此使用创新表达则是不错的做法。
如果一时没有满意的内容选题,那么可以根据头条号的系统话题推荐以及热词推荐进行内容创作,带有此话题的文章天然的拥有较高的推荐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话题一定要与你的账号定位相符。
总体来说,在头条号的内容创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选题要与账号定位相符合。
要想从多如牛毛的账号中杀出血路就得有差异化的内容输出,输出差异化内容主要靠两个方式:一个内容上的进一步深化,一个是表达形式上的创新打造差异化内容。
再找不到合适话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头条号后台选题推荐进行内容创作,更容易获得流量扶持。
头条获取线索信息的方式大体分为:“了解更多链接”,“私聊”,而作为企业号搭建期头条号的转化组建,将会使得流量最大程度变现。
头条号转化组建的搭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有推荐才有阅读,有阅读才会有广告展示/点击,有展示/点击才会有线索。
因此把文章做好,多生产优质内容才是头条号运营的关键。
示例:

开通头条号后即可使用了解更多链接功能,它的展示位在每篇文章的最末端。只要文章内容的可读性高,并在文中做适当的引导,那么自然会有用户愿意点进去留下线索。
这个链接可以放官网链接,放活动落地页,公众号的某篇文章,不管是获取用户线索还是*流都可以实现。
私聊是一个较大的线索获取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在文章中留下悬念来引导用户私信,而通过我们准备的话术,将其倒流到个人微信号当中,最后促成转化成交。
对于私聊来说,最大的乐趣在于营销话术的设计以及文中悬念的预留,考虑到不同企业的主营业务差距,这点需要各个运营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腾讯扩大了视频号的内测范围,很多的朋友都收到了视频号的邀请,每个人都觉得视频号是一个创业的契机,最起码站在了风口的边缘,似乎明天注册公司,后天就能出任CEO迎接白富美了。

对于视频号的这个机会,很不好意思,我先帮您泼一盆冷水,没有正确的追风的姿势,最后还是安然离场!
从微博到公众号,从公众号到头条,从头条到抖音,每一次都是一个机会,现在看看很多人还不是一样,看着别人的火爆的文章和视频,叹息自己当初没有远见,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当初有多少人玩了微博、多少人注册了公众号,又有多少人在抖音上发了视频,又有多少人开了直播,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有几个?
有人说微博的机会已经过了,现在依然有新入行的人可以赚到钱,都说公众号的机会已经过了,依然有人可以做到年增粉10万,现在抖音已经不行了,每天都能看到别人的爆款视频。
其实以前是的风口,现在看依然是风口,只不过规范化、专业化,其本质永远没变,以上的平台现在去做依然没有早晚,按照正确的追风口的姿势依然可以起势。
很多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我入行晚,我没有团队,我不懂各种软件,我不懂新平台的玩法,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反过来去看,从门户网站到短视频平台,任何一个互联网的玩法变革,都能产生一批的草根翻身,难道自己就没有从中总结一些经验吗?
很多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没有各种条件,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失败者,从SEO到电商,从电商到自媒体,从自媒体到短视频,我哪一个都尝试了,哪一个都去做了,结果呢?没有一个能够做成的,原来我把各种原因归结于外界条件,最近看着自己的粉丝在慢慢增长,我也总结了一下草根追风口失败的原因——肚子里面没货。
听别人说来是个风口,自己就弄个视频上去测试一下,听说电商能赚钱,就弄个淘宝店玩一玩,这么去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特别是从SEO到自媒体、从自媒体到短视频,凡是能够做起来的人,大多不外乎是有内容,特别是在今天内容泛滥的时代,如果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能成功才怪。
账号和内容的定位,一个账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账号未来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形式存在,是娱乐搞笑、专业分享、农村生活等等,一个在细分领域的专业表现才能够吸引更多的粉丝。
对于账号分享什么样子的内容,账号的内容怎么来先想清楚,以及以后账号的内容怎么做,先把要做的内容规划好,最起码规划未来20期左右的内容。
如果自己想做的内容不是自己熟悉的内容怎么办?先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类专家的模式,最起码在这个行业里面讲人话,就好比混黑社会,你不懂一些行话,大家能认你混的比较好?
内容的储备从SEO开始一直没有改变,只是大多数人忘记了最根本的东西,而内容又是互联网的立身之本,没有好的内容,何谈传播。
相似的内容一大把,如何把自己晒出来!其实依靠的就是差异化、细分化,差异化是博人眼球的根本,细分化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
从短视频的层面来看,如果视频都是美女出镜,大家都在晒大腿,你现在就不要去晒大腿了,你去晒胸,如果大家都在晒胸,那你就穿比基尼,如果大家都在穿比基尼,那好了,现在你穿大棉袄,只要做到与大家不同你就做到了差异化。
如果大家都在晒大腿,你发现在看大腿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是足控,那你就好好的拍自己的脚就好了,抛弃那些纯看大腿的人,在足控的领域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地位,你成了这个细分行业的老大,也有足够多的粉丝把你供起来。
不要迷恋所谓的黑科技,这种玩法走不远,而且比较累。做东西要在规则之内玩。内容做的再好也不要忘记平台的规则, 平台的规则是在你有足够的内容之上再来玩规则,而不是研究规则之后钻规则的空子。
钻规则的空子就好比是现实生活中钻法律的空子发家致富的人,哪一天东窗事发,一大批一大批的账号就要倒下,自己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记住:规则永远是锦上添花,不会给你雪中送炭。
自己在本质内容上没有积累,下一个平台风口来了之后自己也不能借风起势,再去研究平台规则,靠谱吗?
玩抖音规则的人现在能够搭得上视频号的红利吗?我看够呛,反而大部分精力放在内容上的人,视频只是多了一个分发的渠道,反而更容易搭上这班车。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马云说,风停了摔死的都是猪;其实在雷军后面还有一句话“长出一个小翅膀,就能飞得更高”,所以能不能飞的本质还是看有没有翅膀。
所谓的公众号、头条号、新媒体的领域,是互联网新增的一个渠道,既然是每天,那么本质就是内容,如果天天看风口追风,反而不如踏踏实实练就让自己长出翅膀,将来有没有风都能飞起来,有风了反而飞的更高更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