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海外遇阻,全球化失利。作为字节跳动流量和营收支柱,头条和抖音已经或即将碰到天花板。字节跳动疯狂布局游戏、在线教育、电商三大赛道,这里能长出新增长引擎吗?
2个多月前,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在今日头条上写了一段话,其中引用了作家林语堂在文章中写过的一句感慨:“为什么我们这个行星是个很好的行星”。
当时,这些感性的文字并没有引来多少关注,但却引起了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母公司)创始人张一鸣的注意。
他回应了一句看起来缺乏“文学浪漫”的理解:不太小也不太大,光纤可以让全球联网同步沟通。
“地球平均球半径6371公里 球面周长约4万公里,光速30万公里每秒,理论上任意两点的最佳网络延时不超过0.14秒,网络实时互动基本可行。”理工男张一鸣进一步解释。
丈量“全球”,这些数据对于张一鸣来说可能烂熟于心。毕竟站在当时,他所领导的字节跳动是中国有史以来出海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旗下的明星产品TikTok风靡全球,全球下载量破20亿次。
从日本到印度,再到澳大利亚和美国,每月有8亿用户在TikTok上刷着各种魔性短视频,平均每个用户每天打开该App 8次,共花费接近1个小时。
尽管TikTok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化,但其受众所代表的市场前景令人垂涎欲滴——接近90%的用户在16-44岁之间,90后占比60%。
彼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能阻挡TikTok前进的唯一问题是技术问题,而这对于坐拥大量“技术大牛”的字节跳动来说,都不是问题。
直到6月底,一只“黑天鹅”突然出现,打破了局面。
印度政府下令禁止包括TikTok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程序;随后,TikTok接连在美国、澳大利亚市场也陷入监管危机。
此前,印度是TikTok用户数最大的市场,月活用户超1.2亿。美国是TikTok海外收入占比最高的市场。
Sensor Tower今年4月的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抖音及海外版TikTok的应用内购收入已经达到4.56亿美元,其中,美国用户贡献了8650万美元,占19%。
仅仅两个月时间,字节跳动所面对的世界已经换了一副面孔。焦虑、艰难时刻、打压、求生,媒体开始在报道中给字节跳动贴上这些新的标签。
面对舆论漩涡,字节跳动虽未做回应,但近期却动作频频。
除了海外“灭火”,字节跳动正在加大加深对国内各业务板块的挖掘,包括游戏、教育、电商等。
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近期报道称,字节跳动已向投资者表明,公司计划更加专注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方式是拓展新领域,试图开发一款新的热门应用程序。
即便没有国际化受阻,字节跳动也面临增长焦虑,它需要在今日头条、抖音及TikTok之外,挖掘新的拳头产品、新的流量和营收增长的支柱。
TikTok危机加剧了这种焦虑感。
2016年,张一鸣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一起做客央视财经《对话》栏目。
节目尾声,主持人陈伟鸿问黄峥,“如果你是张一鸣,面对BAT等巨头你会做什么?”
“我会更激进地做全球化。”黄峥称。
他给出两条原因:当时的创业者相对之前的人有全球化视野的优势,做全球化的机会更大;另外,当一家公司布局到全球,那么反过来调动全球的资源打中国市场,会更加从容。
黄峥和张一鸣都是80后,他们在思想上非常接近,而前者所说的也正是后者当时正在做的。
2012年,从九九房CEO位置上离开的张一鸣开始筹备“今日头条”。在取名时,创始团队首先头脑风暴出的是英文名是 ByteDance。byte 很科技,dance 很艺术,两个词组合受到乔布斯“将产品置于科技和人文艺术的交界处”的影响。
另外,这个名字还暗含了全球化的野心,张一鸣希望这家公司一出生就是面向全球的。
“我确信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在中国和海外都有机会成为手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门户。
实际上,2015年初时,他们对于做不做短视频仍有疑虑。在2014年,北京整条知春路地铁上都是腾讯微视的广告,微博的秒拍也在全力推广,年底美拍、快手也已经起来了,“我们感觉已经错过了。”
于是,在出海产品上,张一鸣首先打出的是图文牌——被称为海外版今日头条的TopBuzz。
TopBuzz这款资讯分发App先后进入了美国、巴西、日本市场,并一度站在Google play下载量第一的位置。
但好景不长。它多次卷入标题党与假新闻事件,遭到国外用户弃用,很快开始走下坡路。
2019年,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字节跳动打算出售TopBuzz;2020年6月,又有媒体曝出字节跳动正逐步关闭TopBuzz。
即便图文产品出海不顺,张一鸣对于海外市场的热情依然高涨。在2016年底举办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张一鸣明确表示,全球化会是2017年今日头条的核心战略之一。
只是在出海的形式上,字节跳动开始变换打法。
一方面,字节跳动开始收购海外已经取得成功的产品,“借船出海”。2016—2017年,字节跳动先后投资了印度本土最大的内容整合平台DailyHunt,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新闻整合平台BABE,甚至还曾试图收购社交新闻网站Reddit。
另一方面,2016年,张一鸣终于下定决心要“All in 短视频”,并且多款产品并行,海内外同步上线。
2016年,抖音和火山小视频应运而生。在当年的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张一鸣宣布,要拿出10亿元扶持短视频创作者。
此外,字节跳动还收购了美国移动视频创作平台Flipagram,以及成立于中国但主打美国市场的短视频App Musical.ly。
其中,2018年字节跳动收购Musical.ly是其出海至关重要的一步。
2014年上线的Musical.ly曾在全美 iOS 免费榜排名第一;在摄影类免费榜常年仅次于 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巅峰时期,每 5 个美国青少年中就有一个人在用Musical.ly。
但收购Musical.ly也是一笔昂贵的交易。字节跳动耗资10亿美金,但也收获了对方在欧洲和美国积累的6000多万月活用户。
借助Musical.ly的影响力,TikTok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2018年是字节跳动全球化的关键一年。
在当年举行的今日头条6周年庆典上,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2018年的年度关键词是“全球化”,公司愿景从“做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和信息,促进创作和交流”,变成了“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
几天后,面对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和700多名清华师生,张一鸣重申了今日头条的全球化目标——预计将用三年时间实现全球化,届时,“头条系用户将有一半来自海外。”
2020年是张一鸣“全球化3年目标”的最后一年。
3月12日,张一鸣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组织全面升级——他自己亲自掌舵全球化,担任字节跳动全球CEO,接下来将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欧美和其它市场。
张一鸣透露,字节跳动全球员工人数在今年也将达到10万人。截至目前,字节系员工分布于全球30个国家,180多个城市。
伴随全球化扩张,字节跳动在全球招兵买马,包括充实海外高管团队。
比如,今年5月,字节跳动甚至挖来了迪士尼前高管Kevin Mayer担任TikTok的CEO。
4月,前Hulu品牌营销和文化副总裁Nick Tran加入TikTok,担其任北美市场营销主管。
去年6月,在Facebook任职约10年、负责全球商业合作事务的Blake Chandlee加入字节跳动,担任全球商业解决方案副总裁。
这些努力依然未能阻止危机的到来。
7月6日,美国政府官员对外表示,正在考虑封杀包括 TikTok 在内的中国社交 App。7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做出了同样的表态,表示确实可能封杀 TikTok。
而在用户不多的澳洲,也有消息称,澳大利亚也正在审查TikTok是否存在数据隐私风险。
对于TikTok来说,这些情况非常糟糕。虽然过去几年TikTok的市场规模在快速扩大,但其商业化进程还远未跟上。
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抖音及“TikTok”在苹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的收入7800万美元,其中约86.6%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也就是抖音,而美国位列其次,仅贡献约8.2%的收入。
这意味着,TikTok还没来得及变现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前期的巨额投入正面临着打水漂的风险。
另外,对于字节跳动来说,TikTok是其千亿美元估值的重要支撑。TikTok的受挫或将对字节跳动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品牌形象乃至主营业务的营收都造成负面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提到,2018年字节跳动与投资人的对赌协议是,要在三年内实现 70%—80% 的增长,市值达到 2000 亿美元;若6年内未IPO,需按8%复利回购。
海外市场巨压之下,字节跳动是时候重新审视国内市场了。
最近一段时间来,字节跳动成为一级市场上的重要投资方,活跃在多个赛道上。
按照国海证券的研报统计,过去几年,字节跳动的投资布局非常广泛。2015-2020年3月,字节跳动的投资领域涉及文化娱乐、游戏、教育、广告营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消费升级、企业服务、电子商务、硬件等。
这些投资案例中,天使轮的约7家,A轮20家总计约1亿元,B轮约6家共投资3亿元,C轮7家约2亿元,战略投资14家,约2亿元。

最近两年,字节跳动的投资动作明显加速。2019年是其投资高峰期,全年投资数量达17笔,投资总额12.6亿元;进入2020年,它在网络文学、电商、游戏、金融方面的投资动作频频。
2月,字节跳动投资MCN机构字风马牛传媒;3月份,泰洋川禾完成1.8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字节跳动独家战略投资;4月,字节跳动参与“印度版今日头条”Dailyhunt G轮融资;7月,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背后公司北京易天新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股东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9%。
甚至,字节跳动还进入了新零售领域。此前懒熊火锅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字节跳动旗下的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是投资方,持股15%。
在TMD中,张一鸣和美团创始人王兴都是无边界扩张的信徒。
王兴曾经表示,万物没有简单边界,美团不给自己设限。而张一鸣在2016年与《财经》的对话中也提到,在科技变革的前半段,因为风险非常大,需要用小团队去探索,“但到了后半段,红利变小,整合成为了释放红利的方式。这时候多业务的公司会比单一业务公司更有优势。”
目前看,字节跳动主要锁定了游戏、教育、电商三大板块。
据悉,在字节跳动内部,今日头条、抖音、游戏、ZERO(教育及新业务)、商业化、电商均为一级业务部门。
游戏一直以来都是流量平台的重要变现途径。据GameLook报道,2018年字节跳动营收500亿元,其中游戏广告营收在150亿元左右,贡献了1/3。
从过往历史来看,腾讯、网易等都是借助流量优势进入游戏领域,而字节跳动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为进军游戏做准备。
它从2014年开始注册游戏商标,迄今已注册超过2000个游戏商标。
2018年6月,今日头条正式上线“今日游戏”模块,包括各类游戏产品以及游戏自媒体的内容;同年8月,抖音开通了抖音游戏官方账号;两个月后,今日头条正式上线小游戏功能。
2019年,字节跳动自研和代理了多款小游戏和休闲游戏游戏,其中《全民漂移》、《音跃球球》、《我飞刀玩得贼6》、《消灭病毒》等13款小游戏登上过iOS游戏免费榜TOP10。
除了入股上海墨鹍、上禾网络等游戏公司,字节跳动还在深圳、杭州、北京、广州等地组建了超过千人游戏团队,主攻游戏品类包括MMORPG(多人在线网络游戏)和ARPG(动作角色扮演类)等。
2019年6月,字节跳动成立“绿洲计划”,开始自研重度游戏。
2020年2月,字节跳动原战略投资负责人严授全面负责游戏业务;3月17日,一家名为游艺科技的新游戏公司成立,严授担任法定代表人;4月份,严授在朋友圈称,字节跳动很看好游戏方向,会有耐心地持续投入;2020年,游戏业务将会继续招聘超1000人。
两个月后,字节跳动旗下的朝夕光年获取《火影忍者巅峰对决》游戏在中国区独家代理;同期,擅长手游研发、IP储备的凯撒文化与朝夕光年签署了长达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字节跳动在重度类游戏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2020年非广告的游戏收入(联运加自研等)估计在20亿到30亿左右。

除此之外,字节跳动还可能在搭建电竞赛事体系。7月中旬,媒体曝出前阿里巴巴高级总监、全球电竞负责人之一冯炜皓加入字节跳动,此前他拥有WESG赛事(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运营经验。
不止游戏,字节跳动也一早盯上了教育板块。
2019年6月,字节跳动内部架构调整,陈林不再直接负责今日头条产品,转而负责创新业务。
据36kr当时报道,陈林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在抖音和今日头条之外,“为字节跳动跑出第三个DAU过亿的产品”。
他们锁定的领域是教育,陈林目前是教育业务负责人。
砸钱投资仍是重要手段。自2018年4月起,字节跳动先后投资/并购了gogokid、安心家庭、晓羊教育、AIKID、The Minerva Project、清北网校等教育产品。
不过,陈林在近日面向教育团队的一次分享中强调,字节跳动做教育最大的优势不是流量、产品和技术,而是战略决心和组织文化。
字节跳动的教育部门被命名为ZERO,ZERO有两个意义:一是代表创新,从0到1;另外,它也代表一个“归零”的心态。
掌舵教育领域后,陈林开始带领团队一路加速,声势浩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字节跳动旗下教育相关产品已超过20个。

字节跳动旗下相关教育项目 制图:全天候科技
而这些产品其实都对标了市面上比较知名的对手。

字节跳动旗下的教育产品和对标的竞品,图片来自《教培参考》
按照陈林的说法,未来三年,字节跳动的教育业务不考虑盈利。
除了游戏和教育以外,在电商领域摸索6年后,字节跳动电商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今年6月,字节跳动对电商进行了调整,正式成立以“电商”明确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并且迎来了新负责人——康泽宇,直接向字节跳动中国区董事长张利东汇报。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字节跳动介入电商最早是以导流为主。
2014年7月,今日头条上线了首个电商项目——“今日特卖”,为第三方电商平台导流。
2016年今日头条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京条计划”,为京东开设一级购物入口,帮助京东及其平台上的商家精准投放广告。
而字节跳动真正建立自有电商平台,是2017年上线的“放心购”,一年后,“放心购”进行了调整,分拆为“放心购3.0”和“放心购鲁班”两条产品线。
2018年,字节跳动还开发了两个两款电商App——值点和新草,前者主打拼多多式的低价购物,后者定位为“年轻人都爱逛的种草社区”,不过发展都不太顺利。
同年抖音开始在电商上发力,上线了“精选好物联盟”,并且与淘宝合作,利用电商广告投放系统“鲁班”为其*流。
最近一年来,随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玩法走红,电商又重新站上风口。字节跳动在电商上的步伐也开始加快。
2019年,字节跳动上线抖音小店、头条小店,并与淘宝签订70亿元年度框架协议;2020年以来,字节跳动还开放个人入驻小店、上线商家管理工具“抖店”App等一系列动作。
截至目前,字节跳动已经签约罗永浩,并推动陈赫、王祖蓝等多位明星在抖音上带货,意图掀起声量。据36Kr报道,今年抖音直播电商的GMV目标高达2000亿。
有战略、有路径,还要有合适的团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重金、大规模挖人。
“要提供最好的ROI(投资回报率),所以我们一直和HR部门说,我们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张一鸣要求HR部门至少每年要对市场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字节跳动的薪酬水平在业内领先。
除了给出高薪酬,张一鸣还制定了诱人的激励机制,比如说提高年终奖的比例,“我们在公司内部说,希望非常突出的人能够有机会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另外,期权是字节跳动激励人才的长期手段。
张一鸣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策略在此前在今日头条的打造中已经被证明其有效性。他们曾经一年的猎头费就达2亿元。
去哪里“猎取”人才?“枪口”瞄准了互联网巨头。如今字节跳动的高管中,大部分人才是从其他大公司引入。

字节跳动的高管来源情况,图片来自自公众号“锐问Record”
随着字节跳动在游戏、教育、电商发力,其挖角的目标同样锁定互联网巨头,甚至名单进一步扩大。
比如在游戏领域,字节跳动游戏部门的负责人严授来自腾讯战略合作部;其北京游戏部门创意团队负责人王奎武是原完美世界高级总监,之前在完美世界负责的两款游戏《神魔大陆》《武林外传》;其深圳办公室负责人是原腾讯互娱乾坤游戏产品经理那拓。
同时,字节跳动游戏上海团队是从三七互娱手中收购的上海墨鹍;杭州团队来自网易原盘古工作室。
一位行业猎头告诉全天候科技 ,很多时候,字节跳动会提前给猎头一些建议,明确哪些公司,哪一类人是他们最想聊的,直接指出重点目标。
而对于这类目标人群,字节跳动也不惜开出诱人条件。据了解,字节跳动曾挖角一位头部游戏大厂的核心员工,开出的条件是——“年薪翻倍+额外六位数入职奖金”。
2019年,网易游戏部门内部变动,旗下盘古工作室解散。有内部人士表示,得知这个消息后,当时就有字节跳动总监级别的人过去请团队吃饭,开出较原有薪酬上浮50%甚至翻倍的价码。部分游戏人员随即加入字节跳动游戏杭州的游戏团队。
两年前从网易游戏离职的资深游戏制作人李斐表示,当时他也收到了字节跳动的邀请,对方开出的待遇不错,“3-5年工作经验,能开到40-50万元”,对于主策划制作人级别的候选人更开出了100万起的年薪,“但要求很高,对标网易至少4-3,5-1级别。”
不过李斐最终拒绝了这份邀请,因为“加班太多,996”。
他透露,字节跳动是从网易重金挖到了不少人,其中包括《天下》的手游团队。目前这个团队正在广州秘密开发头条内部的重度手游项目。
一位来自头部游戏大厂的员工透露,字节跳动对他们的挖角是全方位的,不仅挖研发人员还挖负责流程、资源管理的一些后台部门人员,甚至连市场团队也不放过,“所有人都收到了猎头的电话。”
在教育领域,字节的招聘需求甚至更大。3月13日凌晨,字节跳动教育负责人陈林发布了一则微头条称,字节跳动教育业务今年将会招聘超过一万人。
一家服务字节跳动的猎头公司告诉全天候科技,字节跳动今年放出的HC(Head Count,招聘人数)总量大概20000个,“教育线今年招聘比较急,因为是老板强调要做大的业务。”
在电商领域,一位猎头提到,电商做的不错的大厂都是字节跳动挖人的目标。以上海为例,饿了么、大众点评、阿里等都是重点挖角目标。
一位跨境电商企业的HR对全天候科技举例称,他所在公司一位毕业两三年的硕士,被字节跳动以65K*16薪资挖走了。字节跳动还从饿了么挖了一个产品经理,月薪从原来的15K暴涨到50K,并且承诺16薪。
一位曾服务腾讯的猎头公司高管Jeff表示,从前他们也经常帮腾讯从字节跳动挖人,重点是产品,技术,运营这三大板块。
但在他看来,腾讯的挖人力度远不如字节跳动,一个原因是,腾讯是平台型思维,“对于做全业务的动力不强,最多做垂类它可能就提供一套系统一套软件”。
另外一个原因是,腾讯的行业地位决定了它不需要挖,“人才(自然)会将其作为跳槽的目标”。腾讯对于人才也更为挑剔,“它的录取率仅为3.5%,比清华北大要难多了。”
今年以来,除了字节跳动外,各大互联网企业的HC都在大幅下降,甚至有巨头几乎封锁了HC。
这导致了大批猎头业务量锐减,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既然你不给我业务,我就去服务你的竞争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猎头开始转为字节跳动服务。Jeff透露,腾讯有些部门的人此前可能都是由几家猎头公司挖角而来,这些猎头仍掌握着他们的联系方式,这样导致猎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整个团队挖空了。
面对字节跳动的挖角,其他大厂也曾进行反击。2017年2月,一名叫康泽宇的百度高级研发工程师离职百度,随后加入了字节头条。
当时,百度以违反竞业协议并涉嫌窃取泄露百度公司商业机密,将康泽宇诉至劳动仲裁部门,要求其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以及赔偿违约金。
最终北京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要求康泽宇返还、赔偿竞业限制补偿金等各项费用共计约83万元。
但是躲过竞业协议的办法有很多。一位腾讯内部人士称,她知道有些员工虽然签了竞业协议但最终隐瞒着跳槽去了头条,这些员工在“头条的架构可能都查不到 ”。
字节跳动的人才挖角,除了在HR及猎头层面下功夫,在员工内推体系上也非常优越。
在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的员工在内推方面堪称动力最足。无论是脉脉还是知乎,字节跳动员工的内推码可谓满天飞。
甚至有员工专门为了内推建立了微信群和公众号,提供内推最新消息、面试指南等服务。在知乎上,有一位认证为字节跳动员工的人士称,他已经累计内推了1万人次。
员工内推的最大动力的是字节跳动给予的丰厚奖励。
有字节跳动的员工透露,内推成功会有现金奖励,推成功一个大概可得2000-3000元,就算面试没通过也有几十块钱的小红包。
而且内推奖金还在上涨。有头条人士称,今年2-1级别的内推费已由3000涨到7500元。
当有的部门缺人严重时,员工内推会变为强制,甚至上升到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企业追踪目标完成情况系统)级别。
高薪加上公司上市在即的期权诱惑,让字节跳动像一个巨大的磁铁,不断吸引人从五湖四海涌入。
不过,今年由于就业市场低迷,字节跳动在某些岗位上开出的薪酬已有所降低,越来越接近市场平均水平——薪酬在应聘者上一份工作的基础上提高30%左右。
除了挖员工之外,字节跳动旗下的一些产品比如抖音和西瓜视频也在高薪挖创作者。
今年3月,为了打响直播带货,抖音挖来了网络红人罗永浩。据说双方合作涉及金额为6000万元,但官方并未证实。
6月中旬,从B站白手起家的Up主“巫师财经”宣布与B站分道扬镳,转投到字节跳动旗下西瓜视频。按照坊间传闻,其与字节跳动的签约费高达1000万元,合约期为两年。
西瓜视频不仅挖大UP主,小UP主甚至都不放过。
大三学生李淼刚刚在B站开始做UP主三个月,主要做数码方面的内容,粉丝只有1800多。
不久前,他做了一个WWDC2020的总结视频,由于发布及时,这个视频在B站的数码区被推荐为热点,两小时获得了几百点赞。
很快,来自字节跳动的商务人员就找上门来。对方邀请李淼也去西瓜视频开账号,并且一次性给了1000元的费用。“不用首发视频,只需要把以前b站的视频再投一下就可以。”
正在多个新领域火力全开的字节跳动,背后隐藏着增长“焦虑”。
按照字节跳动方面的资料,目前其旗下主要有13款产品,其中国内产品分别为:今日头条、抖音、抖音火山版、西瓜视频、懂车帝、GoGoKid、皮皮虾、飞书、Faceu激萌、轻颜相机。海外三款主要产品为TikTok、Lark、Helo。

字节跳动旗下的主要产品,图片来自字节跳动官方资料
目前,无论是流量还是营收,今日头条和抖音都是撑起字节跳动这座大厦的两根关键支柱。
按照最新公开的数据,字节跳动旗下全线产品总MAU(月活跃用户)超过15亿,抖音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18亿,今日头条月活人数约2.63亿。合计占52.1%。
作为支柱型产品,抖音、今日头条相比腾讯系的微信、QQ和阿里系的淘宝、支付宝在活跃用户数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腾讯2020年Q1财报显示,微信及 WeChat 合并MAU账户数达12.025 亿;QQ月活跃账户数为6.935亿。
蚂蚁金服此前提到,支付宝在国内的月活人数超过9亿;阿里巴巴的财报也显示,淘宝月度活跃用户达到8.46亿。
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20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相比离腾讯系和阿里系90%以上的App安装占比,字节跳动还不到80%,还有不小的差距。

营收层面,2019年,字节跳动将营收目标从1000亿元上调至1200亿元,相比2018年500亿营收增幅超过140%。
而据财新报道,2019年,抖音产品入账600-700亿元。这意味着,抖音作为字节跳动的收入引擎,贡献占比过半。
但如今,今日头条和抖音都已经或者即将碰到天花板。
2018年6月,在媒体恳谈会上,抖音对外公布其日均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5亿,月活用户超过3亿。
到2018 年 12 月底,《2018 抖音大数据报告》显示,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突破2. 5 亿,月活用户突破 5 亿。
换句话说,短短6个月内,抖音的月活用户增加了2亿,月均增长3333万。
而从QuestMobile统计的数据来看,2020年3月,抖音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18亿。
这意味着,从2018年底到今年3月的15个月中,抖音月活用户仅增长了0.18亿,月均增长仅为120万,增速相较此前大大放缓。
在抖音前运营人士李翔看来,抖音的增长快碰到天花板了。
字节跳动的起家产品今日头条正面临着来自腾讯和百度的双面夹击,逐渐呈现出疲态。
腾讯对外披露的一份面向广告主的报告显示,腾讯看点今年3月的去重日活达2.4亿。
5月13日,百度在“万象”2020百度移动生态大会上宣布,目前百度App日活已突破2.3亿,百家号创作者数量已突破300万。
与此同时,今日头条App的日活在过去两三年里几乎处于增长停滞的状态。
2017年,据自媒体 ” 开柒 ” 报道,今日头条融资资料显示,今日头条的日活用户已经达到了 1.2 亿。
而整个2019年,这一数据还是停留在1.2亿。
2019年8月1日,巨量引擎商业算数中心最新发布《2019今日头条内容价值报告》,其中披露今日头条日活近1.2亿,头条号160万+。
在日活和创作者数量上,今日头条相比友商都落后了。
除此之外,今日头条已经也很久没有对外公布用户数了,外界猜测,其用户数增长已陷入停滞。
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2020年4月,腾讯新闻的用户总量约为3.07亿,今日头条约为2.63亿。这个数据不仅远逊于微信、支付宝、QQ等超级App,还不及同门兄弟抖音。
对于今日头条落后于腾讯新闻,一位来自字节跳动媒体业务的人士辩解称,主要的问题是字节跳动在可以调动的资源上不及腾讯,她认为腾讯之前有多年的门户基础。
也有媒体人士将之归咎于今日头条的生态问题——相比它基于内容产业获得的巨大利益,它给内容产业的回报和对内容产业生态繁荣所做的贡献少的可怜;它的信息流内容与百度没有本质差异,它的用户也难以向上突破到主流人群。
在今日头条的诸多频道页面,大量低质内容充斥其中。反而很多报道质量不错的主流媒体,在内容阅读量、评论量上寥寥无几。
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为例,前者在今日头条上拥有652万粉丝,后者拥有430万粉丝。
但我们浏览发现,他们发布的大部分内容阅读量都在个位数或者十位数,甚至有的文章阅读量为零。这与它们的影响力并不匹配。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大部分内容在头条上的阅读量不佳,图片截自今日头条
在财经、科技媒体领域,《中国企业家》、虎嗅、《经济参考报》等知名媒体阅读量也不容乐观。
我们统计发现,其中只有少部分文章阅读量能够超过1000。

部分财经、科技媒体今日头条平台近7天阅读量情况 制图:全天候科技
另外,对于创作者而言,今日头条能带来的经济效应也非常有限。
由于今日头条采取的是算法推荐的模式,头条号难以聚集粉丝进行变现。
有头条号作者表示,他们目前仅仅将头条号作为众多分发渠道中的一个,真正能带来变现的还是微信公众号,头条号通常作为附赠资源,送给广告主。
字节跳动此前也对今日头条做了频繁的人事调整。2017年,张一鸣从今日头条CEO的位置上卸任,2018年陈林接任该职,2019年,又换成了朱文佳。
与此同时,今日头条还试图在搜索上发力。按照《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张一鸣在内部表示,如果没有搜索场景的拓展和优质内容,今日头条的增长空间可能只剩下四千万DAU。
2019年,字节跳动引入前360搜索产品负责人吴凯担任搜索业务负责人。同年8月,字节跳动的搜索产品“头条搜索”上线;2020年2月“头条搜索”正式推出App。
为了吸引并粘住用户,字节跳动做了更多内容上的布局。
2019年,字节跳动全资收购了互动百科,上线了一款名为“头条百科”的产品。
此前,2020年5月,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北京互动极致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对百科名医网100%的股权收购。
在网络文学领域,字节跳动连续入股了塔读、鼎甜、秀闻、吾里等多家网络文学内容企业。
不过目前看来,字节跳动在搜索方面并没有溅起多大的水花。
接下来,字节跳动若想保持高速增长,除了在抖音和今日头条上继续加码、扩大用户数量和收入外,急需在游戏,教育和电商领域制造新的增长引擎。
只是这些新业务也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字节跳动从老牌游戏厂商大批挖人,却碰到版号停发。
2020年4月,网上有人爆料称,字节跳动游戏业务部门内部巨变,游戏业务部门迎来大缩编,一些项目被砍,刚刚全面负责字节跳动游戏业务的严授下课。
对此,严授进行了“辟谣”,并表示字节跳动很看好游戏这个方向,会有耐心地持续投入。“只要有耐心,内容行业是很难被垄断的。”
在资本市场上,也有分析认为,对比腾讯拿到爆款游戏的优势,字节跳动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需要长期追赶。
国金证券的一篇研报认为,字节跳动短期没有拿到爆款的能力,难以撼动腾讯游戏领域优势地位。
字节跳动已经发行的两款游戏表现不佳,从收入数据来看,其和腾讯的爆款游戏差距巨大,即使是和腾讯发行的同品类游戏相比,表现也落后于腾讯。

也有游戏从业者认为,字节跳动带着巨额资金和流量进来,类似于此前的阿里游戏。
阿里的游戏此前也是投入巨资,但经过几年的摸索依然没有做出理想的成绩。
由于担心字节跳动会重蹈阿里游戏的覆辙,一些游戏大厂的从业者面对字节跳动的挖角也有所犹豫。
一位腾讯游戏的内部人士称,2019年,当接到字节跳动的猎头电话时,大家会为很高的薪酬激动,现在基本都冷静了。
在她的印象里,身边的同事真正去字节跳动的并不多,而早期去头条的不少人也反馈一般,甚至有人过去了又跳了回来。
前文提到的网易游戏制作人李斐认为,字节跳动游戏线的offer对于网易游戏的人诱惑已经不太高了,因为前景不太明朗。
另一方面,网易对于内部成功项目的人,也会给很高的奖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挖角的诱惑。
在线教育方面,字节跳动近两年在一些项目上堪称屡败屡战。
2019年4月,字节跳动第一款在线教育产品GoGoKid上线一年后,被曝出大规模裁员。字节跳动回应称,这是公司基于绩效对团队进行的“去肥增瘦”。
而近期正在大力推广的“瓜瓜龙英语”也正处在和猿辅导的斑马英语等产品打擂台的阶段。从一些用户的反馈来看,前者并无太大优势。
2020年3月,张一鸣在内部信中表示,对于教育市场不焦虑,有耐心,“我觉得现在还是很早期,教育业务必须有更根本的创新,当然前提是我们有更深刻的认知。”
教育业务负责人陈林近期内部分享时强调,“我们现在一直亏钱,行业竞争对手也都在亏钱。但我们还会大力度投入,未来三年,教育业务不考虑盈利。”
在直播电商领域,字节跳动首要面临的是同快手的竞争。在抖音爆出2000亿GMV目标的同时,快手将GMV目前调大至2500亿,双方火药味十足。
相对于快手已经积累的带货优势,抖音在带货方面目前尚处于下风。为了赢得市场关注,抖音挖来了罗永浩,但开播以来,罗永浩高开低走,一路下跌。
近期一张关于罗永浩“带货量下降 97% ,观看量下降 96.4% ”图在网络上流传。

罗永浩在抖音直播带货数据走势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直播领域,目前抖音还没有拿得出手的超级主播。
按照一份名为《直播电商主播GMV月榜》6月榜单显示,直播电商前50名的主播中,淘宝主播上榜28人,快手主播上榜19人,抖音3人,淘宝和快手主播各自占据半壁江山,而罗永浩排名47位。

2020年6月直播GMV排行榜,图片来自网络
“抖音还是挺有野心的。”李翔说,但目前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电商平台几家独大,消费者买东西基本第一时间会想到这几个平台,而抖音还是场景化购物、二类电商为主,如果想挤进一类,任重道远。
(Jeff、李斐、李翔为化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张吉龙,蜗牛派经授权发布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继张大奕之后,另一个淘宝网红周扬青也站在了风口浪尖。
4月23号,周扬青自曝与罗志祥结束恋情并对其控诉的微博长文,快速登上微博热搜,并在知乎、豆瓣、头条等多个平台快速发酵。微博热搜虽然被撤,但知乎热搜中,该话题快速占据热搜前二的位置,并甩开第三的话题十倍的关注度。
和张大奕一样,周扬青是淘宝的“资深”网红,2014年12月入驻淘宝,粉丝数达300万。企查查中的公开资料显示,其名下有多家公司,业务涉及国际贸易、批发零售等业务。
另一个“淘系顶流”李佳琦也是热搜常客。他曾经18天上了16次热搜,近期,关于他直播没开美颜、回应抽烟、宠物狗去当治愈犬等多个话题,这些原本是主播个人生活的细节都成为了微博上关注度最高的热词。
网红,及其背后的产业,日渐成为商业世界里的一股特别势力,他们的风波可能掀起国民性的讨论,直接影响品牌的代言和销售,甚至是一家公司的估值。
从淘宝店家,网红,再到媲美明星,周扬青是淘系网红里,完成标准三级跳的范例。
周扬青的淘宝网店GRACE CHOW 以她自己的名字命名,周扬青不仅亲自设计,还会充当模特,店内主要是服饰为主,款式和风格属于典型的网红风,迎合年轻女孩的需要,而价位大多在200元左右,单品的销售额在八千件到几十件不等。
该店是拥有两颗黄钻的金牌卖家,据分析,按照淘宝官方的店铺评级要求:卖家好评达到1000001分-2000000分的店铺才能获得两皇冠,据此估计,这家店铺的这几年的流水在至少在千万以上,甚至破亿。
周扬青另有一家个美妆店Grace Chow Beauty,这个店于2013年6月开店,代购的品牌有这个店在2013年6月3号开店,今年正好是五周年,店内的活动还是非常优惠的,许多国外大牌的名牌美妆品店内都有,有黛珂、科颜氏、阿玛尼等。
如何在扎堆网红里获得记忆点,把货卖出去?
周扬青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众多女孩们羡慕的人设。她的是外号”小Angelababy”,明星罗志祥的正派女友,北京女孩、家境优越,周扬青曾经在微博里晒过自己的日常——用爱马仕的Birkin包装榴莲,用LV装皇家狗粮,用古驰装大闸蟹…从姥姥家的西单附近的四合院出来,就是老佛爷百货等等。
人设的光芒之下,懂得促成交易的头部网红,正在大肆收割名利。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李佳琦赚了将近2亿元,网红李子柒赚了1.6亿。如果以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超过2123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子柒。
2019年4月,张大奕母公司如涵控股在纳斯达克上市,被誉为“网红第一股”,网红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张大奕也从网红,变成了如涵的高管和股东。
如今,顶流网红李佳琦、薇娅的影响力已经不亚于任何明星,连李佳琦都成了新的IP,成为了彩妆品牌的代言人。高晓松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如今很多歌手、演员、主持人的收入都不如电商平台上的带货网红们。
去年快手网红在鸟巢举办婚礼,请来了张柏芝、邓紫棋、王力宏、成龙等大牌捧场,花费7000万余元。
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
网红,这个仿佛风光无限的新职业,成为年轻人的新理想。新华网此前发布的调查显示,服务员、行政文员和公务员成为了95后最不喜欢的三大职业,而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主播、网红以54%的比例胜出。
网红经济正在商业世界里蔓延。比如,李家琦的”oh my god“ 已然具备了影响股价的能力。
1月5号,李佳琦在直播间卖起了金字火腿旗下产品“麻辣香肠”,5分钟抢购超10万包,累计观看人次1677万。第二天,金字火腿直接涨停,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幅达12.77%,市值飙升7亿元。
女鞋品牌星期六在去年3月份收购遥望网络,该公司中包涵知名IP有“张柏芝”、“王祖蓝”、“李亚男”等,并一度被误传李子柒是星期六旗下艺人。2019年底,公司股价开始飙升,从7.3元一度涨到36.55元,在3月2号到5号期间,就收获了4个涨停板。截至4月23日时,星期六股价报20.54元,总市值154亿元,相比最高时已下跌超40%。
更多的人卷入这场游戏,主播卖货成了为数不多的兴奋点之一。
“初代网红”罗永浩成为了抖音带货主播,愚人节当天,罗永浩在抖音收割了5000万观看人次,1.7亿成交金额的成绩单。
或许让他下决心转换赛道的是一份招商证券关于直播的报告,其中显示,直播带货正在呈现淘宝、快手、抖音“三国杀“的局面,淘宝直播的电商GMV领先,日均达到2.2亿,全年1800亿;而快手的电商日均GMV也达到了1亿,抖音的数据则为日均2000万。
蘑菇街、京东、快手、小红书…几乎所有的平台都以入局,拼多多也在跃跃欲试,4月24号,36氪透露,拼多多已开始面向MCN机构招募主播类型不限于娱乐(秀场等)、游戏、美食、户外、电商主播。主播以泛娱乐领域为主。
主播,平台之间,MCN也快速井喷,据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数据,2019年MCN市场规模已经突破百亿,机构数量也已达到6500家,美凯龙在今年3月宣布进军MCN,央视boys和湖南娱乐也在向MCN进击。
蛋糕是否真正做大了?或许从利益各方的博弈之中也可以窥得一二。
微博旅游大V,B站up主“林晨同学”,在疫情期间因为拍摄封城后的武汉曾经获得全网关注,人气水涨船高的他,却在4月13日发布了一次最新视频,控诉其签约的MCN公司,表示对方无理要求植入商业广告后遭到拒绝,公司以合同为依据,要求赔付300万违约金。
而随着罗永浩的入驻,抖音颁布的新直播政策让抖音的公会炸开了锅。新政策规定:取消公会5%的固定分成,鼓励公会侧重发展活跃主播增长率;同时,采用双周任务弹性分成模式,细化公会任务;保留了5%的公会服务费。
剁椒娱投曾报道,公会的数量从最开始的十几家发展至近千家,公会的收入也直线增长,流水可以从上个月的30万窜升至100万。
这难道不是对网红经济蒸蒸日上的另一个有利证明?
做一个头部网红,名利双收,仿佛成为了一条新的上升通道。就连名人、企业家们都纷纷下沉,争当网红。
“各位老铁,大家好,在下唐伯虎,穿越到了五百年后,搞起了旅游,做起了直播。” 4月15日晚上八点,携程创始人、董事长梁建章穿越一身蓝色的戏服,头顶花哨的官帽,与饰演秋香的搭档出现在快手的直播间里。
为了直播带货,梁建章还装扮过从贵州“苗王”、安吉竹海古风白衣,在5场直播带货卖出6000万元。他甚至给自己的直播表现打了70分,并表示,“直播作为携程酒店预售的尝试,将延续下去,每周一播”。
紧随梁建章之后的,银泰商业CEO陈晓东、七匹狼CEO李淑君、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等人也纷纷化身主播,亲自直播带货。
即便在采访中表示自己还是依然坚持线下,随着疫情转好,线下还是要做起来,董明珠也选择在24日开启她的抖音直播首秀。有行业人士就表示,董明珠此番喊话只是表明坚持线下销售的决心,但并未拒绝直播带货。
但不可否认,疫情很大程度上催化了CEO带货的进程,线下业务受损,企业要把业务转移至线上,以求生存。QuestMobile数据显示,“疫情以来,网民对移动互联网依赖加大,互联网的使用时长比日常增加21.5%;直播对于提升用户粘性作用巨大,典型平台直播用户对平台的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都超过120分钟,远高于非直播用户。”
面对涌入直播间的各路人马,如何抓住用户的眼球?大佬们不惜走上台前,争当网红,把自己当做噱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近期,B站(哔哩哔哩)被曝将有一档SS级自制说唱音乐节目上线。从公开的图片来看,该节目是养成类综艺,鼓励18至24周岁人群参与。要说其不同之处就在于,这档综艺重点在说唱选秀而非舞蹈表演类选秀。据悉,目前节目已经进入招商环节。

网曝B站说唱音乐节目招募令
不过,针对这一消息,B站截至目前暂无官方回应。
B站上线自制内容,与此前8亿拿下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地区三年独家直播版权的逻辑如出一辙:内容破圈,实现用户破圈,从短视频向综合性视频平台进击。
国内另一流量巨头字节跳动也在从短视频向长视频发力,动作频繁。2020年春节,字节跳动斥资6亿请全国人民免费看《囧妈》;此外,字节跳动还投资了拥有周冬雨等当红演员的艺人经纪公司。
面对后来者的咄咄逼人,长视频平台爱优腾显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手持重金和资源,纷纷杀入短视频领域。
原本局限于爱优腾之间的视频“三国杀”,迅速升级为一场“入侵者”与“防御者”的正面战争。
在视频行业繁荣发展的今天,B站成功出圈的方式就是依靠2020年跨年晚会。
8000多万人在线观看、7600多万次重复观看、近300万条弹幕、8.2万人平均评分9.9分,这组亮眼数据让B站冲破圈层,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美誉度,一时间风光无两。
不少人感叹,“小破站”终于争气了;但也有人表示,完全体会不到B站跨年晚会的爆点。评论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而这背后最大的原因就是,B站用户群体仍以二次元文化爱好者为主。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打造的跨年晚会,集合了过去一年B站上的流行梗和热点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平台资深用户或者二次元社区文化爱好者才能形成共鸣。
即便如此,B站“出圈”带来的收益却十分明显。2019年第四季度,B站月活跃用户再创新高,达到1.3亿,同比增长40%;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46%,达1.16亿;与此同时,日活用户达3800万,实现了41%的同比增长。只是,这样的成绩相较于爱优腾来说仍然相去甚远。
众所周知,B站是以ACG(Animation、Comic、Game,动画、漫画、游戏)社区发家。不同于传统长视频网站以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Video,专业制作视频)消费为主的方式,B站内容生态的基石是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即UP主创作的高质量视频)。所以,B站很大一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游戏和二次元领域。
为了增强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力,吸引更广泛的用户,B站从2019年开始就在内容和版权两方面深度布局,平台内容有了较大变化,生活、娱乐、科技、学习等内容迅猛增长。
特别是在纪录片和综艺方面,仅在2019年第四季度,B站就与东方卫视联合出品了警务纪录片《派出所的故事2019》、与国家地理联合出品的自然类纪录片《未至之境》、自制火锅题材纪录片《生活如沸》等。这些纪录片时长大多在50分钟左右,不仅能够填补了B站在自制和联合出品方面的能力,还使其在长视频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在B站擅长的领域,平台也在加固护城河。2019年11月,B站推出了《天官赐福》、《凡人修仙传》、《仙王的日常生活》等27部动画新作,并公布了包括《三体》在内的13部动画作品的新内容。
一个月后,B站又以8亿元的价格拍得了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地区三年独家直播版权。单场直播330万的版权费用,直接逼近部分顶级传统体育赛事,B站在版权方面的决心也可从中窥探一二。
无论是从内容方面突破边界,还是加强版权和自制能力,B站都是想要实现内容破圈和用户破圈,向综合性视频平台进击。
在此预期下,B站股价一涨再涨,目前市值正向百亿美金逼近,而2018年3月其在美IPO时,市值只有32亿美金。

B站股价走势
中长视频这片红海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玩家就是字节跳动。
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就在所有人为此叹息的时候,字节跳动推出了一个令业界震惊的操作——大年初一,通过旗下抖音和西瓜视频等四大平台,请全国人民免费看《囧妈》。
动作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令外界瞠目。这也被视为头条系进军长视频领域的一大信号。
头条系视频App中,西瓜视频算得上是最有能力向中长视频网站靠拢的平台,也是最像YouTube模式的平台。
从创立之初,西瓜视频定位就包含两个层面:帮助用户发现短视频和帮助创作者分享视频。
2017年,西瓜视频从今日头条端独立出来。据自媒体人潘乱描述,此举是时任西瓜视频总裁张楠坚持的,他认为“美国有YouTube,中国也有这样的机会,独立出来可以做的很大”。同时,张楠还拿出了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
只是,西瓜视频后来的发展不敌抖音,声量和关注度自然也就降下来了,但其一直没有放弃在内容生产和引进方面的努力。
2017年,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宣布,西瓜视频会拿出20亿元帮助创作者变现,鼓励生产更多优质内容。次年,西瓜视频又称,将在一年内投入40亿打造移动原生综艺IP,并将抖音、微头条、Faceu等多款头条系产品变为联合发布渠道。
不难看出,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头条系视频联动分发矩阵已经形成,覆盖长中短各类视频,不仅有用户分享内容,也涉及专业视频、自制视频。只是,相较于“爱优腾”这类传统长视频网站,西瓜视频还是个新手。
根据字节跳动旗下巨量引擎商业算数中心发布的《西瓜视频用户画像报告》,截至2019年7月,西瓜视频日活为5000万,月活达1.31亿;而爱奇艺在2017年5月日活就已经达到其三倍量级。

2020年春节期间西瓜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图片来源:QuestMobile )
2020春节期间,《囧妈》的上映明显刺激了西瓜视频的用户增长。QuestMobile 最新数据显示,西瓜视频的日均DAU相比2019年春节上涨38%,用户使用时长也增涨明显。
纵观整个头条系视频App,其进军视频领域、抗击爱优腾的最大优势就是庞大的用户基础。而在推动用户增长时,头条系广为人知的推荐算法成为其挖掘用户喜好、抢占用户时间的重要手段。
头条系的这一点也正是其最贴近YouTube的地方。YouTube在业内一直以推荐算法见长,该技术帮助系统将海量内容和用户精准匹配,让即使没有消费目的的用户也能找到喜爱的内容,从而促进了平台用户持续增长。如今,头条系也将该技术用得越来越醇熟。
2019年,爱奇艺在短视频领域加速发力。当年5月,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公司CEO龚宇公开表达了短视频在爱奇艺视频生态中的地位。同时,爱奇艺还正式宣布了针对短视频创作者、MCN机构的系列扶持计划。

此前,爱奇艺已经在短视频领域有过多次尝试,包括主打反应类短视频App“吃鲸”,将视频归类的App“姜饼”,以及信息流短视频App“纳逗”,但他们都在推出后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但爱奇艺并不死心,为了填补在短视频领域的空缺,不久前又推出了对标YouTube的App“随刻”。据了解,“随刻”的视频内容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PUGC内容,主要是MCN机构、个人、专业机构上传的内容;第二类是爱奇艺的长视频内容,由此形成“长视频+短视频”的战略协同。
嗅到这一发展趋势的优酷也从2019年开始布局,它先是上线互动内容创作平台,为内容生产者提供10亿创作基金和创新的玩法支持。
2020年初,优酷发布了短剧短综招募令,正式宣告入局短视频领域。在招募令上,优酷向全行业开放15分钟以内的短内容合作,不限故事类型、不限横竖屏,合作方式分为自制、合制、分账、采购四种,以此鼓励更多优质内容创作团队与优酷一起生产优质短视频。

优酷短剧短综招募令
在短视频领域频频折戟的腾讯,打法相对保守,整体呈现出一种“稳发展”、“不掉队”的态势。
腾讯一方面加大对快手的投入,另一方面则在加大对微视和视频号的发展,从而跟进短视频业务。
近期发布的2019年财报中,腾讯表示,鉴于用户花费大量时间观看短视频,公司显著加大了对短视频领域的投入。2019年第四季度,短视频应用微视的日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80%,日均视频上传量环比增长70%。
腾讯称,公司短视频业务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预期短视频业务发展需要多年的投入。
不过,用腾讯总裁刘炽平的话说,是要“先打造该领域的产品能力,之后结合腾讯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
8.54亿网民中,网络视频用户(含短视频)数量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加3391万,占全体网民的88.8%。其中,长视频用户规模6.39亿,短视频用户为6.48亿,分别在整体网民中占比74.7%和75.8%。
这意味着,现有网民中,视频用户增长空间有限,平台之间对存量用户的争夺更加激烈。
5G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机,视频逐渐取代图文,成为更多用户新的选择。原本格局已定、互不侵犯的视频平台纷纷突破边界,探索更大的空间,长短视频平台短兵相接。
现下中国市场主要有两类视频App:一类是以爱优腾为主的长视频,播放时长大多在一小时左右;一类是以抖音、快手等为主的短视频,播放时长一般不足一分钟,甚至只有十几秒。
介于两者之间,也即十分钟左右的中短视频目前仍处于一片蓝海。
“播放时长平均在七八分钟到十几分钟的这种中小视频,在中国市场目前的份额还很低。我们了解到的全行业日活用户数也就在一亿左右,可能还不到。”龚宇认为,这种视频形态在中国未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爱奇艺的随刻App,主打内容之一就是十分钟左右的中短视频。而这种中短视频也在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上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经过 14 年发展,YouTube已经发展成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广播电视分发的综合型视频平台。目前,该平台在全球拥有超过19亿用户,这个数字约等于全球互联网用户量的一半。这也让YouTube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综合视频平台。
有业内人士认为,YouTube模式将成为视频行业的终极目标。在国内视频领域,一场“入侵者”与“防御者”的较量正在进行,谁将是最终的赢家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