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消费事业部总经理张华表示,三十多年来联想一直深耕教育领域,先后服务了近20万所学校,在教育领域整体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2.5%,几乎参与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联想1+1”电脑,到2000年的互联网电脑“天禧”,再到2009年“圆梦”电脑下乡……一系列的举措,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得以认知电脑,融入互联网,并助力莘莘学子学业有成。
如今,依托自身在AI、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联想积极推动教育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在凉山州宁南县、延安等地建起联想智慧教室,充分体现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同时,联想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疫情期间为案板下刻苦学习的小女孩柯恩雅送出一台崭新的联想小新Air14笔记本,助力小恩雅勇敢追梦,在学习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张华表示,“用科技让学习体验变得更美好,联想责无旁贷。作为一家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科技企业,联想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中国的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而思网校总经理刘庆逊分享了学而思网校在教育和公益方面的实践经验,秉着“爱和科技让教育更美好”的使命,学而思网校将不断引入前沿科技,借助科技力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全球领先的中国科技企业,联想一直在用科技推动教育行业的变革,用技术让教育、学习体验变得更好。而学而思网校作为科技教育行业代表企业,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致力于把优质教育资源带给每个中国家庭,成为受尊敬的教育机构。基于共同的责任和担当,联想和学而思网校达成了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产品、研发、服务、营销四个层面,开展多维度合作,共同推进教育变革。

产品层面,联想为K12人群打造了包括笔记本电脑、一体电脑、平板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显示器等专属网课产品类别,特别注意对于K12人群的身心健康呵护,同时借助多设备协同技术解决网课教学中的痛点,带来更轻松、高效的使用感受。
研发层面,依托于联想强大的研发体系,联想将与学而思网校就软件与终端的兼容性进行专项开发,为Windows与Android平台用户提供更流畅的运行环境,从而优化教与学双方面的线上教育体验。
服务层面,联想将提供Lenovo Care意外保服务和网课助手专属服务,学生在上网课过程中如果出现卡顿或者硬件失联等情况,随时随地都可以向网课助手求助,会有专门的工程师进行远程监测和维修,及时解决问题。
营销层面,联想打通了和学而思网校的营销体系,在全国线下零售门店设立网课体验和电脑培训专区,为购买联想消费电脑全线产品(含平板)的用户提供由联想与学而思网校独家定制的中小学知识课程。

基于双方的战略合作,联想与学而思网校还推出了针对K12人群的系列“联想公开课”,邀请各领域专家探讨K12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在9月15日开展的“联想公开课”第一课上,针对K12人群普遍面临的精力和时间分配问题,人民网资深专家郑紫豪总结认为:做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做好时间管理,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式。随后,张华作为“K12加油官”再次上场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网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模式,在合理规划时间的同时,借助联想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专业网课设备,能够带来更专心、舒适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了主流的教学方式,联想此次与学而思网校宣布启动战略合作,正是基于当前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下的一次创新尝试。未来,联想将发挥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在线教育人群提供更智能化的终端设备和解决方案,结合学而思网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助力学生“学的轻松、学的高效、学的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因为疫情的影响,整个暑假北京地区的线下培训机构都还没有开门,很多家庭原定的暑期旅游计划也因为担心疫情而搁置。小学4年级学生雷雷的妈妈王女士透露,孩子基本在家度过一个“9元课程”拼凑起来的暑假。
暑期历来是教培机构招新的黄金期。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各大机构都将招生重心转至线上。
进入暑期以来,学而思网校、作业帮、猿辅导、跟谁学(高途课堂)、有道等国内知名在线教育企业都祭出在线直播课的招生大招:低价课程包。这些课程包价格从8元-50元不等,主要以9元为主,课程设置一般在5次、10课时左右。
在孩子们被疫情困住的的暑假,K12在线教育企业间的较量正如火如荼。
“9元课程”拼凑起来的暑假
孩子即将进入4年级,王女士说,进入6月以来,自己手机上经常会收到各个“网校”的优惠课程包推荐。
暑期王女士购买了学而思网校数学、语文、英语三个学科的“9元课程包”,同时还买了作业帮的语文“8元课程包”、猿辅导的49元数学课程包。“跟谁学的课程包只针对初高中学生,孩子还在小学没能买。”
“也不是贪便宜来报这些课,主要是到4年级了也打算给孩子报班提高一下成绩。现在线下不方便,只能在线上试试,如果孩子上课效果好就挑1-2个班报。”王女士展示了她的计划表,5个课程包,基本就是5周的课程,把各个课程的时间错开,孩子一个暑假的时间就过去了。

学而思网校 暑期9元/13课时

作业帮 暑期提分班8元/13课时

猿辅导49元暑期数学特训班

跟谁学旗下品牌高途课堂9元/16节课
像王女士这样的学生家长,规模不少。
据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疫情期间多个在线教育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1000万以上。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6月,在全国大部分中小学已经正常开学的情况下,在线教育K12活跃用户规模仍然达到2.13亿,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1.5小时。尽管疫情趋于缓和,但是在线教育的热度仍然不减。
营销费用水涨船高 企业赔本赚吆喝
与快速膨胀的在线学员人数一致的是在线教育企业在营销获客上的投入增长。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K12在线教育企业营销费用投放同比增长42.9%,这一增长比例在2020年上半年陡增至71.2%。仅今年6月,猿辅导线上投放费用就达4.75亿元,学而思网校线上投放费用达4.18亿元,作业帮线上投放费用达2.2亿元。

“9元课程”背后,除了手机、电脑、电视、电梯间广告牌“霸屏”的营销投入外,在线教育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师资成本,企业都是在“赔本赚吆喝,花钱抢市场”。
以“学而思网校”为例,其母公司好未来近3个财年的收入逐年增长,其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占净收入的比例也从14.1%、18.9%增长至26.1%。2019年6至8月暑期所在季度,好未来销售和营销费用达到2.633亿美元,比2018年同期猛增73.5%,直接的效果是该季度好未来净亏损1440万美元,同比由盈转亏。今年二季度,好未来的营销费用仍然高达2.2亿美元。
无独有偶,另一家纯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的销售费用增长更夸张。2020年一季度,跟谁学销售费用约1.07亿美元,跟去年同期相比飙涨800%,跟上一季度相比也有70%的涨幅。
网易有道发布的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销售和营销费用达4.4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公司净亏损2.58亿元。不惧亏损,网易有道CEO周枫直接指明了网易有道拼营销换用户增长的招生活动三步走策略:第一通过电视广告和社区广告投放等开展品牌营销活动;第二以绩效为基础的线上多渠道获客;第三加强用户转化。
另一边,尚未上市的作业帮和猿辅导也在今年暑期来临前就早早备足了弹药:今年3月猿辅导宣布获得10亿美元的融资;6月作业帮宣布获得7.5亿美元的融资,两家的融资额均刷新了各自过往融资纪录。比拼融资额度的背后,是双方抢占市场的真刀真枪拼杀。
K12在线教育企业竞争白热化 今年成排位关键年
2020年对所有做教育的企业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全国K12年龄段的学生都参与到“停课不停学”的在线学习中,“在线教育”、“在线学习”成为全员深度参与的方式。
教育企业界辩论多年的“线上、线下模式那个更有效?”正式成为过去式。加大线上教育投入、纯线下教育机构要打造教育OMO(Online-Merge-Offline,线上与线下融合)模式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此2020年也成为各大在线教育企业猛刷品牌存在感、强势圈地抢夺用户的大年。跟谁学CEO陈向东就表示,“今天市场中有很多在线教育公司,但非常好玩的事情其实在2020年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有教育圈投资人士就表示,去年6月成功上市的跟谁学,对在线教育行业圈人士的心理冲击还是挺大的。
跟谁学转型主打K12在线直播大班课后2年多公司就实现盈利,并且连续9个季度K12业务收入增长超过400%。甚至因为“业绩好的不像真的”而遭到浑水、香橼等全球多家知名机构做空。
这让多年来一直抱着“烧钱换规模、规模换盈利”这一互联网领域经典扩张模式的企业和投资人,至少在“K12在线教育”这个领域看到一种少烧钱就盈利的新可能。
另外,在垂直赛道,亏损多年的51Talk在喊出“口语好 学习棒”的口号、加大英语应试培优力度后已经连续2个季度实现盈利;推出大米网校后的VIPkid也在近期披露,其UE已在今年上半年持续为正。
除了前文提及的知名在线教育品牌外,今年以来更多企业涉足网络教育。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随着经济复苏,全国网络教育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62万余家,环比猛增87%。
在线教育市场的战火硝烟更甚。而市场留给企业锚定自身位置的时间也不多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题拍拍app是一款学而思网校官方推出的手机拍照搜题做题学习教育软件。用户在做作业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即可通过题拍拍app,一键拍照快速搜题答题,详细的知识讲解,让做题变得更高效简单。

消息称,即日起,用户在轻舟题库开放平台上提交K12全科题目,需包括题干、答案和解析等,只要被平台认定为未收录的新题,便可以获得平台题库的共建和共享权益。即用户每成功提交一道新题,就可以从平台的所有合作伙伴处各免费获得一道题目。这意味着,当平台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时,用户可以轻松实现海量换题。
其中,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该平台也主要针对这一类人群,专注于6-18岁中小学生课后学习场景,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在内的主要学科。
此外,题拍拍还基于轻舟题库开放平台推出了“数学拍不到,老师免费答”服务。用户通过题拍拍APP拍照搜题时,如果无法搜索到需要解答的数学题目答案,可以直接求助在线老师,28分钟内即可免费获得手写解析和语音讲解。同时,这些新题也将被轻舟题库开放平台收录,用以支持平台成员间的免费交换和使用。
据悉,题拍拍下一步将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让提供新题的机构和个人在轻舟题库开放平台上可以更加便捷和互惠地进行题目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暑期大战打响后,在线教育不断爆出营销战况,跟谁学、作业帮、学而思网校和猿辅导分别以8亿、10亿、12亿、15亿的营销预算摆下阵法,K12战场上硝烟滚滚,大公司带着装备冲锋陷阵,小公司虽瑟瑟发抖却也不得不拿起小刀向前奔跑。
不仅是吃瓜群众被教育公司的撒钱式营销惊的目瞪口呆,教育圈这个天生爱研究的群体本身,也陷入了对未来方向的思考,红海战场已然不适合进入,到底还有哪些领域值得探索?
有投资人表示,从19年开始,很多关注教育赛道的投资人已经转换了重心,把原本对K12的精力转移到了目前还处于上升阶段,并未定型的职业教育领域,期待着这个赛道能有一个理想的发展,成为下一个“金饭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下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受众主要是职场人士和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为用户提供职场所需的知识、技能、考试辅导、资格认证辅导、资讯等服务。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起点到终点,一共会经历大概40年的时间,职业教育的用户生命周期虽然不像K12一样稳定、持续,但在40年中每个用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 不同种类的职业教育需求,最重要的是这些有学习需求的人有付费能力,而且可以为自己做决定。
如果说K12是一套军体拳,那职业教育一定是散打,其需求的丰富性和购买决策唯一性,吸引着大量的创业者纷纷加入。

从需求来看,C端用户的需求主要围绕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职业经验、求职咨询等方面;B端用户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主要在职场的软、硬技能上有需求。
很多人认为,学校学的东西理论性强,企业需要的东西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就是弥补学校到企业之间的差距。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职业教育无法弥补或缩短学校到企业的差距,只能建立理论到实践的连接,就像两座山之间的桥梁,你构建的连接越多,你的桥就越稳定,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应用得更好。

这种连接包括:学历补充、行业资质认证、人才招录考试、职业技能培养等,人们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来选择建立什么样的连接、怎样建立连接,而职业教育机构要做的就是帮助用户建立这个连接,解决用户的两个核心问题:“慢”和“懒”。
严格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不算是新的领域,因为职业教育在线下发展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领域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出现,比如市值两千亿的公考龙头中公教育、成人学历考试培训机构尚德机构、金融财经领域的高顿财经等。

职业教育按输出内容划分可以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各细分课程是这几个部分的组合。其中更偏向教育培训领域在职业知识、职业硬技能方面,主要涉及各类学历、资格、招录考试方面和硬技能培训方面。
因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很多内容源于职场、用于职场,课程产品的呈现形式和性质也会比较特殊,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并不需要受众掌握,只需要受众了解,多以知识分享或者知识付费的形式存在。
这类公司主要集中在人才招录考试和资格认证考试,属于刚需领域,公司规模已经足够大,盈利模式已经跑通。
线下培训模式比较成熟的公司,把人才招录考试、资格认证考试领域的各类培训基本已经囊括在内,其课程已经标准化、体系化,教研、教学模式也比较成熟。现阶段只是在做线下模式的线上化,会比其他细分领域更有内容优势,只需要打造合适的线上产品就能获得足够的优势,护城河明显。
这类机构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客单价会受到很大影响,线下课客单价要远高于线上,需要增加获客渠道,用用户数量来弥补客单价上的不足。

目前市场主要以IT技术类、设计创作类、软件操作类和语言培训类为主,这个领域的主要特点是:属于从业刚需、培养时间较长、效果可见、垂直领域细分化、课程技术结合紧,是最先线上化的职业技能培训领域。
从培养角度,这类模式更贴合教育培训,旨在通过知识传递和刻意练习来提升用户的能力,需要投入一定时间进行能力积累,对于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护城河主要在专业性和产品化上。
拿语言培训来说,已经进一步按照学习内容拆分,百词斩、英语流利说、开言英语等多个英语app在背单词、练口语、练听力等领域分别发力,创新了学习方式,优化了学习场景,受众多、使用方便,自身本就可以作为线上获客的工具。
再比如说IT技能,这类技能专业性强,传统学习方式以看书和基础理论学习为主,如何降低门槛、提升效率就成为了这类培训的关键。
这类企业主要以输出职业经验和基于经验的技能课程为主,形式一般为“录播课程”或者“录播课+社群”。这类领域往往集中在职业技能板块,特点是内容新、广,以新职业和受众比较广的软技能为主。
这类课程递交比较简单,从技术支持上,只需要音频、文本、录播、直播等课程播放板块以及评论、互动社区等功能,由于一些知识、技能还处于发展中,学习这些内容只需要经过了解和工作中实际应用两个环节,传统的考试类培训中常见的笔记、练习题、刻意训练等功能并不是刚需。
这类模式目前处于多元发展阶段,走规模经济,内容逐渐向职业环境的各个领域所延伸,但这类课程的价格普遍不高,不可持续,同质化严重,需要不断拓展品类。目前市面上通识性内容已经有很多,经营垂直品类的公司亟需内容的深度,需要纵向发展;经营多品类的公司需要广度,横向发展。部分课程可以被企业选购。
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先发优势,且持续性不是特别强,而且生产周期短,同质化比较严重,要想持续获得市场关注就要持续更新,需要持续投入,对于产品颗粒度和品类拓展有较高要求。但也可以从用户上入手来获取增长。
这类模式主要针对职业知识和职业经验的需求,市场环境和职场环境都是多变的,成功的模式并不意味着一直成功,失败的模式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各家公司在不断探索的时候,也希望了解同样的事情,其他人是怎么做的,这就催生了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其实用知识付费模式,这类内容也可以分享,只不过相比于知识付费模式,知识分享类会员模式会采取月会员、年会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生产频率,成本更可控,另一方面靠领域名家打造小圈层,便于交流和资源互通。
这类模式品牌效应强,马太效应明显,是资源导向的模式。单纯靠会员模式很难获取利润,需要利用资源来拓展到企业培训领域或资源整合领域。
当然,职业教育公司的业务模式有很多,往往都是不同模式的组合,这里只分析了其中比较主要的四种,欢迎补充。
职业教育其实离大家都近,有些问题如果理解有误很容易一叶障目。
看到这你就会发现,我把一部分知识付费划到了职业教育里。
对于职业教育所要涉及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只有硬技能培养和各类考试培训的细分领域教育性质较强,需要严格按照“培养+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培养结果有强要求。属于结果倒逼过程,完课率较高。
这类产品内容比较固定,本质上是“应试教育”的延伸,属于教育领域。
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类的内容虽然围绕着职场和就业,但与传统教育培训的“培养+训练”的模式不同,对于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要求不高,培养的目的很多时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程度,而是为了获取某种资讯。用户自主性很强,完课率低。
这类产品对于内容的权威性和稀缺性要求高,本质上花钱购买稀缺资讯,其实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教育。
市面上每个课程的设计和安排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如果学生都能老老实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去练、去实践,那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成果。
可现实是,所谓的好学生都是“好懒的学生”,课不一定听完,练习不一定做完,不一定思考,但就是想要一定的结果。
这种问题只能从学习模式设计来解决,如果你的目标是成本尽量低,以跑量为主,那就少对完课率、技术服务递交下功夫,做好营销就好了;如果你希望改进这种情况,以服务和口碑带动增长,那就改进学习模式,来应对“惰性”。
最近看B站比较多,发现了很多很好的内容,一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可能未来打败职业教育的会是UP主。
职业教育的门槛并不高,很多分享类的内容分布在知乎、B站这类内容平台上,随着分享的人越来越多,各职业领域的稀缺信息越来越少,除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信息以外,很多东西其实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IDC的研究报告曾经指出:知识工作者做的90%的所谓“创新工作”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存在。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其未来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人们的搜索能力,可能是UP主们的内容分享,也可能是各家公司自己推出的职业进修班。
总之,职业教育要想更好的发展还是要回归本质,帮用户解决“慢”和“懒”的问题。
我认为职业教育领域有一个杠铃理论,即稳定化、规模化、可复制的模式会存在于校园内部和企业内部两部分,而中间的各个细分领域会以垂直化和平台化两种形式发展。

1.校内探索
且不说传统职业教育中学历教育、人才招录、资格认证是比较接近校园的领域,咱们就单说职业技能领域。除了硬技能以外,很多细分领域虽然也有学习需求,但是却没有学习动力。
有些企业开始尝试与国家认证资质挂钩,比如馒头商学院的新媒体认证班;有些企业开始尝试与学校认证挂钩,比如Udacity;有些企业直接自己出认证,比如华为。
对于教育机构来讲,前两者需要资源优势,后者需要领域优势。人们学习的动力逐渐变成了为了认证而学,无论如何只要认证被市场认可,学习就被认为是有必要的。
目前国家鼓励高校探索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学分,相应学分认证课程对于学生可能会有更多吸引力。目前得到大学的部分课程就被长江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所认可,能够获取一些入学优势。此类情况,可供参考。
2.职业教练和知识萃取
第二个刚需领域,是在企业内部,这类需求往往更新、更快、要求更高,很多企业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
与市场上的课程相比,这类课程更贴近行业、企业、岗位和工作场景,且可以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对于企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
这类机构需要有一定的职业教练能力和知识萃取能力,一方面固化已有经验和技巧,另一方面能够标准化、规模化实践操作。
如果企业内部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可以对外开放,获取收益,不失为好的办法。
3.垂直+高频
对于中间动荡的大多数。需要职业教育企业先明确自己的主要盈利模式,再考虑提供什么内容。
这部分目前只有两种可行性比较高的方式,一种是垂直化,找一个领域,进行产品颗粒度拆解,需要对于一个领域有很深的了解和多年的经验;另一种是平台化,集成内容或者资源,来做整合。
无论如何选择,都需要你有所取舍。职业教育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反而对新、快、稀缺情有独钟。
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还在初期,随着行业的变迁和整合,这部分的变化会不断增加,需求会生生不息。作为决策人和使用人是同一个人的领域,这部分的变现更加速度,不乏有一些人以割韭菜的心态在做教育。
不过无论职业教育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它的核心都是在帮助人们适应并掌控自己的职业环境,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对于“APP存低俗视频”的情况,学而思网校方面向蜗牛派进行了回应。
学而思网校方面表示,这次网信办提到的内容问题是今年5月份的事情,当时是用户自己上传的内容,我们接到家长反馈后第一时间就删除了。之后学而思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了严格自查,并加强了审核机制,相关的处理措施也向主管部门递交了说明。自查后已无不良内容,目前用户上传内容须通过机器审核和人工审核,并且只能自己可见,杜绝类似事情发生。截至目前,国家网信办和北京市教委未反馈有新的问题或投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近日,根据网民举报,国家网信办针对“学而思网校”APP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突出问题,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会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依法约谈网站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加强内容审核,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学而思网校方面表示:“希望让更多学生和家长受益于在线课程,这也是学而思网校用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履行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