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有消息传出,英国半导体设计厂商Arm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安谋科技(Arm中国)董事长兼CEO吴雄昂(Allen Xionang Wu)已被董事会免职,董事会已任命公司副总裁潘镇元(Ken Phua)和唐效麒(Phil Tang)担任公司联席CEO,接替吴雄昂。
还没等吃瓜群众反应过来,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反转。
10日中午,Arm中国发布官方声明,称吴雄昂先生继续履行董事长兼CEO职责,公司运营一切正常。
更蹊跷的是,Arm中国声明发布4个小时后,Arm英国总部与合资公司大股东厚朴投资又发表联合声明,称已经达成罢免Arm中国吴雄昂董事长兼CEO的决定:
“美国公民吴雄昂的行为危害到了安谋中国的发展、公司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罢免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决定,符合道德标准,能够确保安谋中国长期稳定和业务发展。”
事情还没完。
11日上午,Arm中国再发声明,称对CEO吴雄昂的指控完全莫须有,并再度质疑此前董事会罢免工作的程序合法性,指责Arm公司声明稿中对吴雄昂的指控给他个人和公司声誉造成了极大影响,还称Arm公司指定的暂时代理Arm中国管理职责的接手人唐效麒(Phil Tang)早就被解雇了。
短短两天,4份声明3次反转,让Arm总部与中国合资公司之间的对立彻底暴露,也让很多往事浮出水面。
u英国Arm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芯片架构企业,在移动处理器核心“Core”的设计信息领域,握有全球9成份额。
过去十几年,Arm架构更是几乎垄断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苹果、高通、联发科、华为的手机CPU全都基于Arm架构设计。
2016年7月,日本软银集团以三万亿日元(约310亿美元)的价格将Arm收入囊中,作为它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的重要棋子。
Arm中国最早曾是Arm的全资子公司,它掌握着Arm在中国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授权,主要负责中国市场日常的知识产权授权、本地服务和本地技术专利开发。
它的一个最大客户就是华为海思,海思正是利用ARM的技术开发CPU(中央处理器)。
在截至2018年3月的2017财年中,Arm中国的业务约占Arm全球营收的20%。
2018年4月,Arm以7.75亿美元的价格将子公司51%的股权出售给了由厚朴投资和Arm共同管理的厚安创新基金,而该基金的发起成员还包括了中投公司、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深圳深业集团等众多中方投资者,安谋中国也由此成为合资公司。
不过,虽然中方投资人持有Arm中国51%的股权,但股权分散,持股49%的英国Arm才是真正的实控人。

有行业人士称,Arm的研发基本都放在英国,Arm中国实际上做的就是销售Arm IP的工作,外加一些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
但Arm中国并不甘于只是做Arm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也在寻求做本土化IP,将基于Arm的IP量身定制适应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打造中国标准的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利技术。
天眼查数据显示,Arm中国名下有215项专利。
有报道称,无论是Arm英国总部还是厚朴投资,都对吴雄昂不满意,认为其权力不受约束,经常擅自做主。
比如在未充分告知股东的情况下,就以Arm品牌跟外部合作,包括在成都落地Arm西部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在南京落户Arm开源人工智能系统研发及应用中心。
而股东们为Arm中国落地,曾和深圳市政府达成建立总部等承诺,吴雄昂也未执行。
此外,吴雄昂被发现在未获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私自在外设立基金,涉及利益冲突。
但是,Arm中国官方断然否认这些指责,强调自己是完全独立运营的实体,公司为加大在国内的生态建设和投资所开展的相关业务,也一直是合规有序的。
一位与英国Arm、Arm中国两方都十分熟识的人士透露,这次激烈冲突,可归咎于两个深层原因。
第一,吴雄昂领导下的Arm中国与英国Arm文化很不相同。
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Arm,受英国文化影响,行事像传统的英国绅士,温文儒雅但缺乏效率。而吴雄昂为人强势,决策明快且执行力强,“狼性”作风鲜明,在商场上是典型的美式作风。
有人举个例子,要做一个小决定,中国公司不用三分钟就拍板,Arm总部要来来回回想足三个月才能决定。
这与吴雄昂的个人经历也有很大关系。
吴雄昂是南京人,在美国求学、创业,是一个有学历、有能力的人。
2004年加入Arm,最初从销售干起,2009年起升为Arm中国区总经理,2013年升任大中华区总裁,2014年加入Arm全球执行委员会,成为Arm全球最高决策层的一员。
吴雄昂的美式牛仔风格,与Arm总部的“英国绅士”风格完全不同,双方自然冲突不断。据说,在合资公司成立前,Arm总部已经有些忌惮吴雄昂了。

▲ Arm中国董事长兼CEO吴雄昂
第二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在英国Arm眼中,Arm中国已经不受管控成为了“脱缰野马”,因此要换个听话的人。
Arm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想要独立自主的控制权,对外也总是强调:Arm中国是一家未来要独立上市运营的公司,不能被任何单一公司所控制,唯有如此,它才能成为一家真正独立自主的中国公司。
吴雄昂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Arm中国是一家深圳本土公司,欢迎大家加入Arm中国。”
可对英国Arm而言,Arm中国就是自己的孩子,并不想放手Arm中国“独立自主”。
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英国ARM对于ARM中国的立场变得非常保守,对吴雄昂凡事还想着冲刺、特别是想极力保住华为这个重要客户的做法很不满,双方之间的裂痕不可避免进一步扩大,最终彻底撕破脸。
业界人士多认为,在罢免吴雄昂的提议获得绝大多数股东一致认可的情况下,吴雄昂很难继续呆在现在的位子,只不过他现在仍掌握着Arm中国的公章,因此后续法人变更等手续,目前仍无法完成。
而“亲华”的吴雄昂下台后,Arm中国势必换上一个更服从英国总部的负责人。不少人担忧这会对华为很不利,以后华为海思恐无法再使用最新的ARM架构。
要知道,Arm A系列公版CPU、GPU的架构研发团队主要位于美国奥斯汀,A76之后的几代也都来自这个团队,因此,美国的封锁禁令并非对Arm完全无效。
而且去年5月,Arm英国总部就曾因为美国禁令表示暂停与华为的关系。有专业分析人士还指出,Arm总部虽然在英国,但在美国的生态中有大量牵扯。如果美国开始向Arm施压,要求其关闭中国子公司,会让局面变得异常混乱。
尽管如此,Arm中国曾对媒体表示,与华为是长期合作伙伴,“从没有断供,会一直在支持华为”。
华为麒麟芯片的CPU与GPU采用的是Arm公版架构,也就是说,目前华为尚不能完全脱离Arm,未来麒麟芯片可能会无法顺利更新迭代。
尽管华为对外表示已获得V8架构的永久授权,而且还有一个达芬奇架构的NPU备胎,但这对华为来说,无疑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而Arm在中国的业务前景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如果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市场地位或将面临重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此前安谋中国也曾于6月4日发表声明,称决议无效,不会认可和执行。此前有传闻称,这是吴雄昂在当日将公章抢走后发出的声明。
从表面看,似乎是安谋中国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产生纠纷,致使上演董事会罢免“罗生门”,今日安谋中国的声明强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许暗示Arm内部并未真正达成一致。
在中美贸易摩擦氛围持续紧张,技术封锁迷雾笼罩的世界大局中,Arm这家英国芯片IP公司早已不能独善其身。加之2017年被软银全资收购、2018年Arm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安谋中国、2019年被传中止和华为的芯片IP授权合作等一系列发展和变化,更是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这次“罢免董事长”的风波,应该是多方博弈的一次爆发,到底是哪几方力量在背后博弈呢?
一、安谋中国撤职风波
今日凌晨,外媒报道称,软银集团公司旗下芯片公司Arm表示,安谋中国董事会的多数董事投票决定罢免原董事长兼CEO吴雄昂,已任命Ken Phua和Phil Tang担任安谋中国的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并表示仍致力于将安谋中国作为独立公司运营。
据一名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上一周一直在焦灼状态,还涉及到法人的替换等法律手续。暂时还没有对外公布。”
根据公开信息,接任吴雄昂的Ken Phua(潘镇元)为新加坡籍,拥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设计哲学博士学位,拥有20年半导体和技术行业经验。Ken Phua于2014年加入Arm,曾就职于Arm全球技术策略与收购副总裁,开发并执行无线、计算机视觉、AI和中国区域战略,以及担任安谋中国生态系统加速器投资委员会成员。暂未找到关于Phil Tang的确切资料。

Ken Phua
而就吴雄昂任免问题,安谋中国今日发声明称:“安谋中国未发生人事变动,董事长兼CEO吴雄昂(Allen Wu)继续领导公司。安谋中国作为在中国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吴雄昂先生继续履行董事长兼CEO职责。安谋中国目前运营一切正常,对中国客户和产业合作伙伴的支持和服务也一如既往。”
此前安谋中国已于2020年6月4日声明:

1. 本公司是经合法注册的独立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依法独立存续,自主经营。本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始终是吴雄昂先生。
2. 据称,公司于2020年6月4日召开董事会免除吴雄昂先生一切职务,本公司并未在2020年6月4日通过合法召集程序召开董事会,未经法定程序擅自召开的董事会因程序不合法属无效会议,无效会议产生的决议也是无效决议, 本公司不会认可和执行无效董事会产生的无效决议。
3. 本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依法运营,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二、谁在抢夺Arm中国帅位?
从两封时隔两周,来自安谋中国的对外声明中,可以依稀看到,公司董事会一定发生了某种分歧,进而产生了对现任董事长吴雄昂执掌安谋中国帅印不一样的态度。
到底是哪几方势力在其中博弈,目前还没有真相,但我们可以通过安谋中国目前的董事会成员,股权结构来看下主要的控制人都是谁。
首先在股权结构上,Arm公司是单一最大股东,持股份额达47.33%,第二位的Amber Leading(Hong Kong)Limited持股36%,Amber Leading这家香港实体是2018年成立的实体。

再来看从公开信息中,芯东西查到的安谋中国目前九大董事的背景,除董事长吴雄昂之外,另外8名董事中,有三人是厚朴投资的代表,即Lau Tech Sien(刘德贤)、张红力、Gunther Sebastian hamm,包含董事总经理到消费/科技领域投资Leader等三名;另外有两名是Arm公司全资子公司瑞阁思的两名高管,瑞阁思(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是Arm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主要实体;还有两位则是软银方面的代表,Chauncey Shey薛村禾是软银中国资本的创始人,Alex Bernard Clavel是软银集团投资管理合伙人,再有一位是中科创达创始人/CEO 赵鸿飞。
这几位是如何站位的,显得十分关键,目前看,瑞阁思和软银两方肯定是娘家人,厚朴则是合资公司中中方的主要代表。
截至发稿,这几方都没有公开对此事进行表态,所以,谁在撬动吴雄昂的帅位,仍然存疑。

三、吴雄昂曾帮Arm大中华区业务十年增百倍
吴雄昂为研发出身,2004年加入Arm,2007年出任中国区销售副总裁,2009年升任为Arm中国区总经理兼销售副总裁,2013年1月升任为Arm大中华区总裁,2014年1月加入Arm全球执行委员会,2018年任安谋中国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

安谋中国董事长及总经理吴雄昂
在加入Arm之前,吴雄昂是美国Accelerate Mobile公司创始人,曾在Mentor Graphics、LSI Logic和英特尔担任过管理、市场、销售与工程等职务。自加入Arm任职以来,吴雄昂带领大中华区团队致力于打造本土创新的生态系统,帮助大中华区的业务在十年中实现了百倍成长。
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了ARM对大中华区的战略投资,包括在两岸建立研发中心、主导了厚朴—Arm创新基金和安创创新生态加速器的创建、促成了与政府合作的产业创新联盟的成立。
四、安谋中国自研IP已商用
Arm公司不生产芯片,主要商业模式为IP授权。受益于移动设备的崛起、大型家电和汽车系统的普及,基于Arm指令集生产的芯片几乎垄断了嵌入式和移动端的市场。中国作为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是Arm的重要收入来源。
Arm总部位于英国,2016年被日本软银收购,是少有的非美国计算平台,在中国有超过200个合作伙伴,95%的国产SoC是基于Arm的技术。
从2015年开始,Arm已在中国开启其孵化器、投资管理平台和产业基金的发展进程,包括成立安创空间加速器等。
到2017年,Arm开始在中国寻求设立合资公司,以形成更深度的合作模式。这一年1月,Arm、中投公司、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共同发起设立由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厚安创新基金,基金规模为8亿美元,由Arm公司及厚朴投资负责管理。
同年5月,Arm与厚安创新基金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中国深圳成立合资企业(JV),拟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由中方控股的集成电路核心IP开发与服务平台。
2018年4月,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安谋中国”)作为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正式开始独立运营。当时Arm以约7.752亿美元的价格向将向中国的财务投资者及合作伙伴出售其子公司安谋中国51%的股份。到6月底,Arm的341名员工已经转移到安谋中国的名下。

根据安谋中国的合资协议,安谋中国除了接手所有IP销售业务外,也将从事芯片IP的开发与技术支援。
合资子公司的好处很多,比如强化在中国市场的技术知识产权法律维权和授权费代征、防反垄断的围剿等,中国企业在使用Arm新架构时也会更容易拿到授权。
在规划本土IP创新的道路上,安谋中国已于2018年底成功自研并发布了一个名为“周易”的AI计算平台,包含Tengine软件框架和AI处理单元(AIPU)。该平台不仅支持Arm CPU、Mali GPU以及第三方硬件,还支持边缘推理,进一步提高AI应用开发的生产效率。
今年4月,安谋中国首款自主研发IP“周易”AIPU宣告商用落地,搭载于全志科技AI语音专用芯片R329中。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