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安静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Tue, 09 Aug 2022 01:58:3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安静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瑞幸咖啡公告称任命安静为公司首席财务官 http://www.woniupai.net/207795.html http://www.woniupai.net/207795.html#respond Tue, 09 Aug 2022 01:58:3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207795 蜗牛派8月9日消息,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任命安静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即日起生效;原首席财务官Reinout Hendrik Schakel将继续担任公司首席战略官。

最新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32.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

本季度净新增615家门店,门店总数量达到7195家。业务增长能力持续提升,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达41.2%。瑞幸自营门店门店层面利润率达到30.6%,与2021年同期的23.1%相比有显著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207795.html/feed 0
ONE.467-如果你经常读好书、沉思,欣赏艺术等等在你身上确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 http://www.woniupai.net/17116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71166.html#respond Tue, 21 Jul 2020 01:16:3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71166

如果你经常读好书、沉思,欣赏艺术等等,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感觉到,在你身上确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你的人生道路上坚贞不渝的精神密友。——周国平安静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71166.html/feed 0
无法持续专注?这不一定是“碎片化”导致的 http://www.woniupai.net/123484.html Fri, 24 Apr 2020 07:17:4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3484

当她失去对外部事物的意识时……她的思想不断从深处涌现,场景、名字、话语、回忆、想法,就像喷泉一样。——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

工程学教授、《知识项目》(Knowledge Project)播客嘉宾巴尔巴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因推广聚焦思维和扩散思维而闻名。 她在《学习之道》(A Mind for Numbers)一书中解释了这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以及一天之内我们如何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的专注——深入的工作、心流的体验、高效的状态以及切实的成果。许多学习过程都发生于聚焦思维模式中。但理解和追求扩散思维模式同样重要。

当我们的思想自由游荡时,我们就会切换为扩散思维模式。 这有时也被称为“自然思维方式”或“白日梦模式”。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建立联系并下意识地思考问题。 尽管扩散思维看似不再聚焦,但我们的大脑仍在运作。通常,只有当我们处在聚焦模式中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在为我们工作。 进入扩散模式可能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现象,比如,在重新开始工作之前抬头远眺。

奥克利采用进化生物学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脊椎动物需要聚焦和扩散思维才能生存。聚焦模式对于诸如觅食或照顾后代等重要任务很有用;扩散模式对于扫视区域中的掠食者或其他威胁很有用。她解释道:“例如,一只鸟需要聚焦,以便在啄食时能捡起细小的谷物,同时,它还必须扫视地平线上诸如鹰之类的天敌……如果你观察鸟类,它们会先啄,然后停下来环顾四周——就像它们在聚焦和扩散模式之间切换一样。”

两种思维方式同样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和谐。我们不能长时间维持在聚焦模式中。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放松并进去扩散模式。学习诸如语言、乐器、象棋或心理模型的复杂技能就需要两种模式协作。我们在聚焦模式下掌握细节,然后在扩散模式中理解脉络。这就是创造力与执行力结合在一起。

想一想你阅读时的思维模式。当你阅读书中的特定句子时,你无法同时退一步来思考整部作品。只有放下这本书,你才能在心中绘制出此书的全景,将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并充分理解这些内容。

图片来源:Pexels

在一篇题为《中间道路:在正念与游离之间找到平衡》(The Middle Way: Finding the Balance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Mind-Wandering)的期刊文章中,作者写道,“意识……就像波涛一样消退,向外扩展然后向内撤退。就像永无休止的大脑运作——从外部世界中提取信息,撤回到内在的沉思,然后又回到外在的境界——这就是精神生活。” 这种切换很重要。如果我们在聚焦模式上停留太长,就会导致收益递减和思维停滞。我们不再获得新的想法,并可能经历认知隧道误区(即过度关注眼前的事物,失去对注意力的掌控)。这也很累人,我们的效率下降了。这还能使我们更易于产生认知偏见和走危险的捷径,因为我们失去了对背景和大图景的意识。历史上充斥着偶然的发现和突发灵感的实例,这些发现和思想正是结合了扩散思维和聚焦思维。

在许多情况下,灵感闪现在扩散思维期间,而进一步的具体工作则是在聚焦思维下完成的。

爱因斯坦在和朋友争论时弄清了相对论。然后,他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完善和澄清自己的理论以便发表,直到他去世。 斯蒂芬·金的许多书始于淋浴、开车或步行之后在笔记本或餐巾纸上写下的句子。 为了将这些想法转化为书籍,他坚持每天早上写作2000字。 杰克·凯鲁亚克经过了七年的旅行,在他的不同经历之间找到了线索,从而写成了《在路上》。爱迪生和萨尔瓦多·达利都利用不到一秒钟的微型午睡来促成灵感。 看一看任何伟人的记录,你会发现他们所有的活动中都有某种平衡,共同促进了聚焦和扩散这两种思维方式。

有关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支持了我们需要这两种思维方式这种想法。 宙德利斯(Zedelius)和斯库勒(Schooler)在题为《内在经验的丰富性:白日梦的风格与创造过程之间的联系》(The Richness of Inner Experience: Relating Styles of Daydreaming to Creative Processes)的论文中写道:“研究支持了孤立的思维刺激因素有益创造力的假说。在专注于创造性问题时休息一下、做一些无关的事情,可以提升随后的创造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孵化’。” 在一个创造性测试中,被试者被要求用诸如砖头和回形针这些常见事物来写小说,有休息时间来做一些促进扩散思维的事情的被试者提出了更多的想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呢?

一种方法是高度集中地工作。当思维停滞、收益减少时,做一些有助于思想扩散的事情。 锻炼、走路、阅读、听音乐。 我们会自然地切入这种扩散状态——看看窗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或者去煮咖啡。问题是,这些有助扩散思维的活动会使我们感到懒惰和内疚。相反,我们经常选择社交媒体这些东西,不过这些东西使我们的思维中断了,却并没有让我们的思维真正扩散开来。

不论我们试图维持多久的集中状态,我们的大脑最终都会要求进入扩散模式。进入扩散模式意味着不再聚焦,需要做一些思维放松的身体活动。 这感觉像是在休息或浪费时间,但它是创造有价值之物的必要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