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发表研究报告指出,9月小米家用电器需求有所增长,尤其是消费者视为“智能”的类别,例如电视和扫地机器人。这对其物联网(IoT)业务复苏以及该行对其第三和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8%和31%的预测提供支持。
该行指出,小米旗下智能手机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持续上升,印度市场也在持续复苏。如果华为出售荣耀品牌,一些投资者可能会担心荣耀品牌复兴,但该行认为这不会对小米构成威胁,因为这将使荣耀的原有核心竞争力受到破坏,例如新管理团队的执行风险以及渠道能力减弱。
该行补充道,市场对该公司副董事长林斌出售股票过度反应,因为之后会有5年禁售期,股权结构和其管理角色将维持不变。因此,该行认为股价回调提供了更好的切入点,并维持对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31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美银美林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受智能手机销售量增长推动,预计小米集团的内地互联网销售增长有望在2021至2022年加快至30%到40%之间,因此该行重申“买入”评级。
该行表示,小米在内地市场份额由次季的10%提升至8月底的11%至12%,而且该公司管理层对下半年市场前景感到乐观。在华为出货量下降的情况下,如果该公司能在华为手中获得约20%至30%销量,预计其2021至2022年出货量将有望翻倍增加至约7000万至8000万部。
考虑到小米内地互联网销售未来将快速增长,该行将2021至2022年经调整盈测分别上调5%,目标价由22港元上调至26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在小米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后,对于该公司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的回应感到鼓舞,并相信该公司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将在2021年有所提升,这是因为该公司将通过利用双品牌策略来满足更广泛的客户群;以及加强线上和线下渠道,预期小米在中国和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占率将分别提升4.9个百分点以及1.8个百分点至15.2%和12.2%。
该行认为,该公司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将推动其中国互联网服务以及智能手机业务同步增长,因此将其2021和2022年的收入预测分别上调5%和8%,每股盈利预测则分别上调5%和14%。在基本预测情景下,目标价由22.5港元上调至29.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瑞信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下调全球智能手机付运量预测,其中预期华为明年下降75%,并由其他主要品牌,包括Oppo、Vivo、小米、苹果(AAPL.US)及三星取代。
瑞信将该公司2021-22年付运量预测由1.63亿/1.88亿,上调至1.78亿/1.92亿。其中,本地付运量5500万/5700万,同比增长64%/4%;海外付运量1.23亿/1.35亿,同比增长19%/10%。同时将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上调31%及29%,以反映中国月活跃用户(MAU)改善。
该行上调2020-22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1%、4%及11%,目标价由22.1港元上调至31港元,评级为“跑赢大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瑞信指出,小米第二季度业绩超出预期,主要受惠于投资及公允值变动收益增加的利好,目前瑞信将公司2020年经调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3%,以反映硬件销售预测下降的因素,但相关因素部分被互联网网服务的增长利好所对冲,将公司2021至2022年经调整每股盈测则分别调升3%及4%,以反映智能手机及IoT销售增长的因素。
瑞信认为第二季度公司销售表现符合预期,但经调整后净利润表现则远超预期,主要受惠于毛利率扩张及非经营收入增加的利好,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2830万台符合瑞信预期,IoT销售同比上涨2%表现则低于预期,而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29%则超出预期,毛利率14.4%高于瑞信预测的13.6%,但第二季度经营成本开支较瑞信的预测高3%。
瑞信认为小米是当前市场扩张主要受益者,将公司目标价由15.3港元升至22.1港元,评级为“跑赢大市”,以反映公司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及互联网服务运营态势良好等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美银美林指出,小米第二季度经调整后盈利为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7%,超出美银美林及市场预期。如果不考虑波动性非现金项目的投资公允值收益后,营业收入为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13%,符合美银美林预期,并高出市场预期45%。
小米的海外智能手机及物联网业务销售受到公共卫生事件打击,导致物流及市场推广成本开支上升。不过,由于公司平均售价持续改善以及欧洲市场销售形势的稳健增长,对冲了印度市场的疲弱表现。另外除了高端手机外,小米还致力于推广499元人民币的红米9A及低价的5G手机,从而争取拓展下半年的市场份额。
美银美林目前将公司2021及2022年的经调整后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及6%,目标价由原来的20港元上调至22港元。基于其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未来1至2年或将有所上升,加上用户群增加及高端智能手机的贡献的增加,重申小米“买入”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高盛指出,小米今年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高盛预期,收入达535亿人民,同比上升3%;各高出高盛及市场原预期1%及5%,公司上半年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盈利达34亿人民币,同比下跌7%,各高出高盛及市场预期各5%及40%。
高盛认为,上调对小米目标价由原来14.3港元升至22.5港元,此相当综合2021年及2022年预测市盈率的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表示,上调对小米2021年至2022年收入预测8%及6%,主要是智能手机收入以及当前互联网业务板块收入较高的利好。目前高盛微降小米2020年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盈利预测1%,并上调对其2021年及2022年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盈利预测6%及8%。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大和指出,小米第二季度业绩表现稳健。自5月小米公布第一季业绩后,其股价在被纳入恒指的催化剂的带动下上涨了48%。大和预计公司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在明年迎来强劲增长,公司今年针对增加全球市占率的投资的效果将开始逐渐显现。
由于公共卫生事件令小米的海外市场销售受到负面影响,小米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2%至2800万部,大和相信以上情况已在市场预期之内。展望未来,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逐渐消退,而且中国的5G更新换代周期处于起步阶段,大和预计小米下半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将会增加。大和认为公司的欧洲市场出货量增长势头将继续保持,同时在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的市场推广开始取得成效并预期将推动当地市场长期增长,而印度的出货量增长幅度在明年或将加快。
上半年公司互联网收入增长29%,超出大和预期。公司表示对下半年在中国推出的新游戏IP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同时小米在国内市场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有望持续增长,另外有望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业务的ARPU。
大和目前上调对小米2021至2022年收入预测4至6%,以反映上调了智能手机收入预测的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汇丰发表研究报告表示,由于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期小米将从中受惠于潜在的智能手机市场整合,华为及小米业务在内地、印度、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及波兰等市场均出现重叠,因此相信小米在内地及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有望增加,并推动业务长期增长。
汇丰指出,小米将于8月26日公布第二季度业绩,预计净利润将同比下跌12%至17.16亿元人民币,其中印度业务受到相关负面影响。目前汇丰上调其2020至2022年度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3%至4%,以反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加以及互联网附加增值服务收入的上升,目标价由12.1港元升至17.9港元,维持“持有”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美银美林发表研究报告表示,由于目前国际局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小米将获得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预期小米将从2021年中起获得实际的份额增长。最乐观的情况下,小米的出货量预计将上涨8400万部。
美银美林认为,小米自2019下半年以来,一直是欧洲市场的最大受益者,而三星则未能延续强势的增长势头。美银美林预期未来在全世界其他地区都会有类似趋势。在中国内地市场,由于三星目前的覆盖率是零,因此预计小米、OPPO以及vivo手机或将会一同扩大市场份额。
目前美银美林重申小米“买入”投资评级,将其2021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预测提高同比上升24%,并将2021及2022年的盈利预测分别上调2%及3%。目标价由原来的17.7港元上调至20港元。另外,由于小米最近获纳入恒指蓝筹股,因此相信会为小米带来更多流动性的利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