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宝宝树发布的《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发现:新的消费理念、消费工具、消费惯性驱动着中国家庭正走向新的孕育和生活方式,全国的妈妈都愿意“花钱买轻松”。 在全面二胎政策落地后,母婴行业加速扩容至万亿级市场规模,尼尔森《2020母婴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就母婴三大重点品类为例,其更强调成分、功能、品质,呈产品细分化趋势,高价格段销售份额显著增加,高端化日益显著。

为此,宝宝树基于平台搜索、问答、购买等几大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并结合当下热门单品以及达人推荐等维度,针对孕育中的7大重要阶段推出母婴第一单电商服务,解决从买什么、买哪款、到怎么买便宜的问题,也被平台用笑称为懒系父母的“盲买清单”。
宝宝树方面表示,这一服务即是希望在用户选购伊始为其进行把关,省去繁复的对比筛选环节,提升用户的选购体验以及整个养育周期的复购率。同时,从用户消费的关键节点与场景切入,可以不断在其心智中强化育儿第一单消费与品牌、宝宝树的关联,也将提升品牌种草与拔草的效率。
宝宝树电商负责任人表示,“后期,我们还将基于母婴第一单电商服务不断丰富各种会员权益与活动,强化品牌、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全生命周期触达,同时进一步提升用户在孕育期间的消费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报告显示,面对席卷全球的疫情,包括NBA、英超、欧冠等在内的传统体育赛事纷纷按下“暂停键”。电竞凭借数字体育优势,成为为数不多可以如期举办的体育赛事,以LPL、KPL为代表的中国电竞赛事开启线上赛,展现较强生命力。
报告指出,在疫情影响下,电竞产业链各环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但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线上娱乐时长上升、观赛需求增强,新技术推动线上观赛体验提升,为未来商业化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在报告中认为,疫情下的电竞产业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其中最显著的挑战来自于“线上赛在公平性与观赏性受挑战”、“线下业务停滞,周边商品和门票收入的降低”、“品牌曝光场景减少,赞助降低,产业商业化影响大”和“赛事线上过渡产能有限,中小赛事方、俱乐部、执行方面临生存问题”几个方面。但是在与此同时,电竞行业也出现了包括“线上娱乐时长增加,在存量用户粘性增强、新用户拓展方面存在机会”、“倒逼线上赛事商业营销创新,如品牌展示、电商直达等”、“加速赛事观赏性提升,推动技术升级,如多元视角、VR观赛”在内的机遇。

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宅家生活方式带来充裕的空闲时间,中国电竞用户进一步扩散,7%的用户在疫情期间首次观看电竞赛事,为疫情期间新增用户,结合企鹅智库2019年电竞行业报告指出的当年3.5亿电竞用户推算,疫情期间,预计新增2600万电竞用户。对新触达用户进行调研发现,78%的新用户对电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兴趣,疫情期带来的新增有望实现高比例留存。其中,在伴侣及子女的带动下,更多女性与年长用户开始由“电竞知晓者”转变为“赛事观看者”,电竞用户圈层扩大。
从长线看,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线下电竞赛事也将逐步回归,线上观赛积累的用户开始产生实际消费行为。尤其是以英雄联盟S10总决赛为代表的国际大赛在国内落地,对赛事线下消费将带来促进作用。对电竞感兴趣的用户中,58.8%表示愿意在本地现场观赛,即使是在非本地举办赛事,愿意前往观赛的比例也有32.3%。疫情过后,用户线下观赛意愿存在,线下赛事的回归,有望拉动一波新的线下电竞消费增长。

报告数据显示,随着移动电竞的迅速发展和大众化普及,中国电竞用户基础进一步扩大。2020年,中国电竞用户预计将达到4亿,同比提升14.3%,电竞用户持续稳定增长。在庞大的电竞用户基数下,中国电竞已进入用户情感培养、商业价值开发和细分市场运营的阶段。

而在中国电竞用户划分方面,根据用户花费在电竞赛事内容(包括赛事本身和赛事相关内容)上的时长,可以将用户划分为轻中重度电竞用户。每周观看赛事内容3小时以上的重度用户约为4000万,重度用户粘性较高,消费意愿更强,是电竞的核心价值用户,发挥着向非核心用户的扩散和带动作用,对商业价值的贡献也最高。中度电竞用户数约为1.2亿,在观赛时长上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向重度用户转化潜力最大。轻度用户数量最为庞大,占据约60%,电竞兴趣还需要持续培养。

此外,报告指出,从整体来看,海外用户关注的电竞赛事多是瞄准自己喜欢的特定游戏,其次是喜欢的主播或职业选手。中国电竞用户最为关注的同样是特定游戏,此外特定的职业玩家和战队关注度也较高;越南、泰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电竞用户表现出更强的“追星性”,在电子竞技方面更多的会关注特定的职业选手;而美国用户则更关注特定的游戏类型,如FPS射击类游戏。
报告显示,在中国电竞用户中,约70%的用户来自于2016年后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移动游戏和移动电竞的爆发,84%用户使用手机观赛,移动化迅速推动了中国电竞用户的倍级增长。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中,重度用户(每周观赛3小时以上)仅占11%,轻度用户(每周观赛低于1小时)所占比例为59%,用户核心重度化程度较低,中国电竞已经进入用户细分运营,核心用户培养阶段。
在中国电竞用户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用户占据60%,25岁以下用户的比例有所提升,显示中国电竞用户的年轻化趋势。电竞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竞技作为内核,是一项更适合与年轻人沟通的体育运动。中国战队在国际赛事上频繁斩金,推动电竞文化出圈,也带动了电竞语言影响更广泛的人群。报告强调,中国电竞正以越发独立的产业文化,吸引众多看重年轻群体价值的国内外一线品牌营销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数据显示,2020年Q1季度,母婴人群转移向线上消费,线上渠道销售额增速达24.2%;母婴线上渠道销售额增速于2020年4月和5月同比去年同期平均达26.5%,远超行业9.2%的整体增速。

尼尔森调研发现,母婴人群主力为85/90后,占比11%的95后成为高潜力母婴人群。数据显示,80后家长更愿意为孩子付出,90后家长则相对更注重个人生活。母婴家庭月均在母婴育儿方面整体花销约为5200元,占家庭月收入近三成;即便较低收入家庭该类花销没有明显下降,支出占比月收入则提升至44%。
从消费品类来看,母婴家庭日常开销不仅限于洗护、玩具、奶粉、尿裤及服饰等母婴类刚需用品,泛家庭品类、早教与亲子服务亦颇受青睐。婴幼教育培训及包括运动健身、理财保险 、电器家具等泛家庭消费未来增长潜力十足。

报告指出,在讯息接收更高效、公共管理更发达的高线城市,母婴家庭对疫情更加敏感,消费行为及生活态度变化更明显。超过50%以上的一二线城市母婴家庭在疫情后对家庭健康、饮食及健康防疫类知识资讯更为关注,更加信任专家及相关权威人士的言论,同时也更注重培养孩子卫生习惯,对杀菌清洁类产品购买需求明显增加。
平台数据显示:疫情爆发后,清洁用品、洗护及营养品类在宝宝树站内销量位列前茅,除了洗护清洁类产品,智能清洁类家电如除螨仪、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也成为了宝妈的采购热点品类。家庭健康及早教与亲子互动类知识内容浏览量明显增长。

据尼尔森调研统计,半数以上母婴消费人群通过母婴垂类App种草,他们来自高线城市的比例更高,学历、收入、花销、网络活跃度都显著更高。由于母婴人群依赖同阶段人真实使用评价推荐,无论是在传统线下渠道母婴店、卖场商超,还是在综合电商、垂直电商等线上渠道消费,母婴人群种草信息来源的第一入口皆为母婴垂类App。
母婴垂类App最有效的消费推荐品类前五分别为婴幼儿洗护、出行寝具、食品、尿裤、奶粉。母婴垂类App用户中,超过50%会选择直接在平台完成消费购买,购买品类除了尿布、奶粉等核心母婴产品,如营养保健、洗护用品等其他日常品类也占到相当比例。宝宝树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手父母往往在平台中学习知识、交流互动中会自然显露出个性化的选品推荐诉求,宝宝树平台内来自其他用户的真实推荐与经验分享,结合平台精准化的消费信息触达与转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用户沟通体系,这正是母婴人群选择品牌及产品的关键决策环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近日,全场景智慧零售服务商苏宁易购与全球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联合发布首份零售行业5G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5G零售行业应用白皮书》,全面展现了5G为零售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及5G引领下的智慧零售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望助力智慧零售全面爆发,构建“高个性、高体验、高智能”的智慧零售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尼尔森认为,5G是对不同应用场景中生成的海量数据快速处理并传输。随着5G在应用之路上不断迈进,了解最新的创新和应用场景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在5G的发展道路上将会看到哪些场景呢?
短期内,随着用户流量成本逐渐降低,5G手机应用将成为面向消费者最主要的应用形式。尼尔森的消费者研究数据显示,近五成的受访对象已感受到5G技术对通信行业带来的直接影响。63%的调研对象对手机升级为5G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且中青年高收入人群的升级意愿最为强烈。从地域角度看,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5G的兴趣并不低于一线城市,随着5G基站的加快建设及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5G手机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发展也非常可观。
同时调研结果显示,升级5G手机有较高意愿的消费者更多考虑的是5G手机的实用性,即5G网络的高速、稳定和安全可靠能带来与4G不同的体验。但是在不同年龄段,大家对5G的关注点则有所不同,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关注5G手机的娱乐性,如更流畅打游戏/看视频的体验,而30岁以上的用户则更关注通话、上网整体体验的快速和安全。
与此同时,5G将会在视听、游戏领域以及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们也是最可能成为和消费者沟通和接受的主要方式。以VR/AR领域为例,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被调研对象表示对AR/VR技术有所了解。从年龄的角度来看,90后和00后人群对AR/VR的认知度最高,从性别上看,无论男女都愿意尝试AR/VR技术在虚拟购物中的应用,其中,男性偏好AR/VR技术在游戏和虚拟旅游上的应用,女性更偏好AR/VR技术在影音娱乐、展览及音乐演出上的应用。
此外,智能家居产品是除智能手机以外最能被消费接受的智能设备。尼尔森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家用智能产品已相对普及,超过八成家庭至少拥有一件以上的家居智能产品。在各类智能家居场景中,智慧客厅普及率最高,其中,智能音箱以及智能电视机已经成为半数以上消费者智慧客厅中的一部分,过半的被访者拥有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此外,为打造一个更智能化的居家环境,消费者对于智能安防以及智能厨卫产品也有进一步的购买计划,超50%的消费者期待拥有智能冰箱和灶具。
毋庸置疑,5G在零售行业上的场景应用备受瞩目,在尼尔森调研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对线下智能门店提供的创新体验和创新服务的接受度普遍较高,他们乐意去尝试体验新技术给购物带来的便利及乐趣,对智能购物车、商品扫码溯源、云货架、无人店等服务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期待。但是,由于5G技术在零售行业的试点场景较少,多场景尚在评估阶段等原因,因而,消费者对5G技术对零售行业带来变革感知有限,需求有待进一步激发。
5G技术带来的多场景应用,这种转变带来的重要启示之一是我们需要积极部署5G的商业应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5G的出现是没有任何担忧的,根据尼尔森的调研结果来看,5G投入应用后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所担忧的。所以,亟待完善相关安全政策与程序。尼尔森中国区总裁Justin Sargent认为,“即使5G目前仍面临着一定问题,绝大部分的企业仍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我们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投身于5G试点,5G应用场景的爆发也会随之而来。尼尔森对5G在模式、场景、产品、体验、服务上的应用方向及落地场景进一步梳理及归纳也发现,5G的到来将对个性化的需求洞察、门店数字化、虚拟门店、无人物流等多场景上产生重大影响。归根结底,5G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市场因素,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建设及应用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场景将会被挖掘。”
不难发现,5G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经济价值的全新驱动力。但问题在于,选择何种发展路径才是恰当之举?
从尼尔森多年深耕零售行业的经验看,在5G时代中,选择何种发展路径,首先,应当了解5G将带来哪些机遇?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俊杰认为,“5G将会彻底改变人们对零售的传统思维,将会重构’商品’、‘消费者’、‘场景’的关系,为智慧零售带来‘新模式’、‘新场景’、‘新服务’、‘新产品’和‘新体验’的‘五新’发展机遇”。模式上,5G物联网覆盖全球,能够更广泛地连接分散或跨区域的产品、消费者和供应商等。这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全链路数字化,以及数据传输、交互、现有商品的流通模式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去中间化、按需进行个性化生产的C2M模式也会进一步崛起。场景上,5G时代,借助AR、VR将实现空间的无限延展,打造出虚实结合的新购物场景。产品上,5G也会将会带来海量的、互联的新传感器和设备,这些互联设备使得海量数据的采集及运算变为可能。体验上,海量数据高速的在终端和云端间流转,加速推进AI服务、AR/VR服务的响应速度及体验效果,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超乎想象的体验。服务上,5G将为无人配送、远程运营等新服务的落地提速。
5G网络能够提供高清体验、加速响应速度。其中,网络性能对AI技术的提速效果最为显著:在5G网络到来后,有望通过终端与云端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缩短AI应用的响应时间。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给零售行业的消费者带来便捷、高效的体验。在无人零售领域,以苏宁智慧无人店“SUNING GO”为代表,采用视觉识别+重力感应+自动支付的方式,顾客无需排队结算,“拿了就走,自动支付”。
AI与5G相结合,对于用户而言,将使得刷脸支付、自动会员登陆、无人店的自动门禁、机器人售货柜等操作更加流畅,让用户在选品、结算时操作更加便捷,为顾客带来智慧零售新体验。对于经营者而言,通过多维度分析消费者,识别新老会员、感知用户轨迹并辨识用户行为,发现用户对商品的认知,形成用户画像、分析用户需求并理解购物意图,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的消费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家庭负债率发展与现状。以美国发展水平为标杆,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消费转型升级,国人消费理念转变,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全面铺开,以及征信的逐步规范化、社会化,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年轻人平均债务收入比为41.75%,其中13.4%的年轻人零负债。消费类信贷是占比最高的信贷类型,其中互联网分期消费占到月收入的16.9%,信用卡是13.7%。
去除“支付工具”部分,实质债务收入比缩小为12.52%。消费类信贷因为其独特的功能,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将其作为“支付工具”,大部分的债务会在当月得到偿还,从而并不产生任何利息费用;如果将这部分作为“支付工具”的金额从债务中去除,实质债务收入比将会从41.75%降为12.52%。
近6成工作90后拥有实质性负债,比例高于其他年轻人群。虽然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都有很高比例正在使用信贷产品; 但是去除“支付工具”的因素之后,工作90后仍有57%的比例存在实质性负债;这一比例远高于在校学生的21%和工作95后的39%。在校学生的实质债务收入比为7.5%,低于年轻人整体平均水平。工作人群中,95后和90后的实质债务收入比略有区别,更年轻的95后略低。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Justin Sargent表示,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持续高涨。同时,消费分级意识不断崛起,得需求者得市场,消费者成为未来品牌增长的核心。需求多元化、快速化且矛盾的超级消费者对品牌商和零售商在用户运营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挑战进一步加剧,也创造了新机遇。唯有高效的捕捉消费者需求,精准营销,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尼尔森与京东通过对典型快消品类聚合分析,结合尼尔森零研指数与京东线上数据,绘制品类增长趋势地图帮助品牌商挖掘机会增长点。京东 “用户生命周期模型”帮助品牌商更加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生命周期分布特征,在各个阶段连接品牌商家和消费者,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户精细化运营”。”——Justin Sargent
消费需求,从消费需求看,随着个性化消费崛起,消费者需求也愈发多元,据2019尼尔森社交电商深度研究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82%线上购物用户有非计划性消费行为,其中61%用户的非计划性购物源于周围好友推荐,其次是朋友圈产品链接,通过社交裂变产生非计划性购买。
品类发展格局,从品类发展格局看,在全新的渠道背景下,大品牌传统的垄断格局存在被打破的趋势,在部分品类中,中小品牌崛起的机会相继涌现,品牌与产品正经历着“升级与焕新”的快速迭代,如护发素行业,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线上Top10品牌销售额增速仅为45.6%,而线上其他品牌增速高达67.9%,意味着该品类线上中小品牌存在更多的增长空间。
渠道偏好,从渠道偏好看,消费者购物习惯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迁移,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快消品线上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2.4%,远高于线下4.3%增速,线上渠道成为快消品牌未来竞争主战场。随着数字媒体投放回报率逐渐降低,品牌商及电商平台全渠道用户运营的数字化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
面对新时代的变革,品牌商和渠道商唯有理清人、货、场关系,才能够深入把握变革时代的消费动向,实现可持续增长。
尼尔森与京东对典型快消品类聚合分析,结合全渠道增幅、线上增幅,绘制品类增长格局地图,通过结合销售额、销售量分析,对品类增长趋势归类,判别市场需求、消费升级或降级对品类的驱动作用,帮助品牌商更好理解品类发展现状,捕捉发展机会点。
围绕消费者资产运营这一课题,尼尔森和京东零售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结合京东平台累计近10亿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提出“用户生命周期”的概念,根据用户近期购买的特点,并对比历史购买行为变化,将用户划分为低潜期、高潜期、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流失期。并且结合不同品类用户分布构型,针对不同时期用户特点匹配不同的营销策略,为品类和品牌的用户运营人员提供抓手,以提升运营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通过分析消费品的27个品类用户生命周期结构的差异,报告提出了根据用户生命周期结构对品类进行分类的方法。根据潜在用户、留存用户和流失用户在总用户中的占比,首先将品类的用户结构分为三大类型(L、U、E),三种构型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用户基本结构,能快速定位在品类潜客用户获取、留存用户升值和流失用户挽回方向上的空间,找到用户增长的最大机会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尼尔森发现,线上渠道逐渐引领快消品整体增长。基于此背景,尼尔森携手京东零售消费品事业部联合发布《用户生命周期运营白皮书》,深入分析食品饮料、母婴、个护、清洁、酒类、宠物食品等典型快消品类的发展趋势动态,并结合京东用户生命周期方法论和模型,输出品类增长的策略和方向,帮助主流电商平台、第三方运营商和品牌决策层及电商运营团队等更好地把握行业最新动态,精准把握销售增长驱动点。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Justin Sargent表示,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持续高涨。同时,消费分级意识不断崛起,得需求者得市场,消费者成为未来品牌增长的核心。需求多元化、快速化且矛盾的超级消费者对品牌商和零售商在用户运营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挑战进一步加剧,也创造了新机遇。唯有高效的捕捉消费者需求,精准营销,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