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二季度大幅减持金融股之后,巴菲特再对心头好“富国银行”下手。据中国证券报5日报道,据美国证监会9月4日发布的信息披露报告,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于8月14日减持超过1亿股的富国银行股票,按照8月14日收盘价计算,涉及资金约25亿美元。
减持富国银行

从二季度末到8月14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对富国银行的持股大幅减少42%。根据9月4日披露的监管文件,伯克希尔卖出约1亿股富国银行股票,持仓从二季度末的2.376亿股降至1.376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从5.9%降低至3.3%。持股比例降至5%之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不再需要报告对富国银行的直接持股情况。
伯克希尔·哈撒韦关于富国银行的投资分为两段。
投资早期,巴菲特买入富国银行坚定持有是一个典型的价值投资的故事——逢低买入,坚定持有。
据媒体报道,巴菲特从1990年开始持有富国银行,当时美国银行业一片混乱,银行股遭受重创,巴菲特以2.9亿美元的低价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份。伯克希尔.哈撒韦1995年的年报(官网披露的最早的年报)显示,截至1995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价值约14.67亿美元的富国银行股票,这些股票的成本约4.24亿美元,巴菲特从买入到现在实现浮盈245%,折合约10.43亿美元。
不过,在富国银行近期丑闻缠身,遭受监管处罚的时候,巴菲特不离不弃。这一方面被认为是投资家陪伴企业家共克时艰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作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基金经理,很多人也表示不理解。
伯克希尔·哈撒韦1995年年底持有富国银行情况

近年来,富国银行股价表现不佳。投资网站Gurufocus整理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自2009年以来,每个季度末持有富国银行股份数情况,自2009年一季度到2020年二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坚定持有富国银行,不过期间股价表现不出色。2016年爆出账户造假丑闻之后,富国银行股价更是遭受重创,巴菲特期间多次出面力挺富国银行管理层。
Gurufocus创始人田测产说:“巴菲特后期在这只股票上没赚到多少钱,后期算是失败的投资”。
“空手套白狼”扫货日本公司
据央视财经报道,巴菲特此次出手使其旗下的投资公司一举成为了日本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和丸红的大股东之一。但对于巴菲特此次投资感到诧异的声音不在少数。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五家企业均属于“综合商社”这种日本独有的业态,海外投资者由于不够熟悉,大多会有所顾虑而选择避而远之。

但事实上,有着百年历史的五大综合商社,几乎可以说是掌握着日本的经济命脉。综合商社以贸易和投资业务为主,主营大宗商品,日本近一半的进出口业务都控制在它们手中。发展到今天,日本的综合商社大多涉足各行各业,在日本的工业、金融业等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且在全球各地都拥有许多合资企业。

对巴菲特而言,通过此次投资可以分享这五大综合商社遍及全球的业务网络,在疫情和贸易摩擦问题之下分散其在美国的投资风险。
今年巴菲特罕见地投资黄金就被认为透露出避险意味,此次出手投资日本综合商社的背后,避险意味也在加强。另外也有分析认为,巴菲特此次投资也是有意以能源等行业的投资,来对冲其早前投资的科技股。近几年来能源价格下跌,导致以能源为主营业务之一的日本各大综合商社股价受到冲击,不少日本媒体的分析就认为,五大商社在巴菲特的眼中,很有可能也属于“物美价廉”的能源概念股。
在此次获得“股神”青睐后,五家企业的股价急速上涨,当日涨幅在4%-9%。对日本市场整体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
巴菲特布局此次投资已有一年之久,并且已表明有意长期持有甚至可能继续增持,持股比例上限目前设定在9.9%。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不仅提振了日本投资者的信心,也可能成为海外投资者重新审视日本股票的契机。日本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期待的声音认为,其他海外投资者也会加紧增持日本股票的行动。
此外,据中国证券报5日报道,投资网站Gurufocus创始人田测产将巴菲特扫货日本公司与伯克希尔·哈撒韦近期发行日元债券结合起来。他撰文指出,从去年到今年,巴菲特通过发行日元债券共分两次借了6250亿日元,相当于60亿美元左右——正好是巴菲特买这些股票花的钱。这些借款的期限从5年到30年不等。5年的借款利息只有0.17%,而30年的利息也只有1.1%。巴菲特就是用这种极低利率的借款买了这些日本公司的股票。
田测产说:“长期来讲,这笔投资是只赚不赔的,以巴老的选股水平,选到30年都不涨的股票的几率是零。而且这些公司的股票确实很便宜,尤其是和美股比起来。其中的伊藤忠商事和三菱商事两只股票的市盈率只有8倍。并且,这些公司都分红,这5家公司的平均年分红率超过4%;也就是说,用这些分红支付借款利息绰绰有余。在30年内,这些股票的分红会远超过巴菲特买这些股票借的钱。所以就相当于我借了你的钱,买了你的股票,你每个季度还要给我钱。整体来看,这笔投资是零投入,回报率无限大,真是空手套白狼。”
业内人士认为,巴菲特在全球扫货价值股,也许是一个信号,价值股早晚会王者归来。而对于手握超千亿美元现金的巴菲特来说,也许调仓换股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在过去55年里,巴菲特一直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而目前,在巴菲特尚未明确指定接班人的情况下,这一传奇历程仍将继续。正如《巴伦周刊》所说,“这是他的孩子,他会尽可能长时间地引领它。”
然而,正如大多数人所经历的一样,2020年这一年对“股神”而言,也并不友好。美股3月的四次熔断让历经大风大浪巴菲特也发出了“活久见”的惊呼,而他在前半年的决策也罕见地招致了投资者的密集批评——批评他在3月的股市暴跌中没有作为,批评他对航空股判断失误,批评他的投资策略过于谨慎,批评他对资本配置过于固执……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经说过他多年来投资成功的秘诀是,当其他人贪婪时,你恐惧;当其他人恐惧时,你贪婪。
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巴菲特贪婪了。近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大体量的收购对象,但是至今仍没有找到。
已经有长期投资人因为失望离开了。这位投资者认为,过去十年,伯克希尔错过了太多的大涨股票,交易量也非常少,而且没有一笔交易获得丰厚的利润。
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正在在低市净率水平上徘徊。《巴伦周刊》称,随着投资者预期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的时代行将结束,该股一直存在的“巴菲特溢价”已不复存在。目前的股价很便宜,未来有升值潜力。
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55年了。他的眼光和投资决策一向独到且犀利。
当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是一家苦苦挣扎的纺织品公司,巴菲特以每股32美元左右的价格获得了该公司的控股权。截至8月28日收盘,该公司每股(BRK.A)价值超过32.74万美元,整个公司市值达到5216.9美元。
根据该公司2019年的年度报告,伯克希尔的股票在1965年至2019年期间累计产生了2,744,062%的惊人回报,年复合增长率为20.3%。相对而言,标普500指数在此期间的年回报率为19,784%,或10%的年复合增长率。这意味着,1965年,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1000美元投资到2019年底将价值2740万美元,而对标普500的相同投资将激增至不足20万美元。
但是近几年,巴菲特在投资方面似乎没有表现出任何“狼性”,谨慎成了伯克希尔的主基调。连他的老搭档、96岁的芒格在几个月前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都表示,伯克希尔在当前这场金融风暴中一直很谨慎。
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净买入了20亿美元的股票,特别是在3月的暴跌中,抄底了航空股。没想到的是,短短一两个月,在5月的投资者会上,巴菲特就宣布,亏本卖出了该公司持有的四大航空该公司的全部股票,即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 Group)和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Holdings)。伯克希尔之前持有每家公司10%左右的股份。
在伯克希尔第二季度净卖出的超过120亿美元的股票中,其中就包括大约60亿美元的航空公司股。这一点也是导致伯克希尔股价在五六月份陷入疲软的原因之一。许多伯克希尔持有人希望巴菲特不要忘记他自己的那句名言:“当其他人贪婪时,你恐惧;当其他人恐惧时,你贪婪。”
但巴菲特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他对航空业的看法。他承认在投资航空股的时候失误了,并表示,如果不做出清仓航空股的决定的话,伯克希尔现在的价值会更低。
此外,巴菲特一直都不是一个积极的回购者,这一点备受投资者诟病。他曾说过,当公司的股价和账面价值(即市净率)低于1.2倍的水平,是他愿意积极回购的一个水平。
过去几十年来,“干票大的”一直是巴菲特投资的重要方式。巴菲特在2009年致股东的信中声称“机会很少出现,但当黄金雨时,要去拿水桶接,而不是顶针。”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热衷于回购的原因。巴菲特还在继续寻找着他所说的“一次大象级收购” 。这样一次收购总额可能达到500亿美元甚至更多。
伯克希尔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最大的一次收购是精密铸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这是一家为航空航天工业制造高精密部件的公司,收购价约为320亿美元,这次收购目前还未获利。鉴于航空业的急剧衰退,伯克希尔公司减记了与该交易相关的98亿美元无形资产。
有些长期投资者已经因为不满巴菲特的保守而离开。
在伯克希尔一季度出现严重亏损后,对冲大佬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掌管的潘兴广场基金(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卖出了其持有的伯克希尔的头寸。
总部位于圣路易斯的投资管理公司Wedgewood Partners的大卫·罗尔夫(David Rolfe)是伯克希尔的长期投资者。他2019年卖出了自己的持仓,并在致股东信中对巴菲特近年的业绩提出了一些批评。他写道,在过去的10年中,伯克希尔错过了对Visa(V)、万事达(MA)、微软(MSFT)和好市多(COST)等大涨股票的投资,并且只进行了少数几桩重大交易——没有一笔获利丰厚。
而过去10年,美股经历了一个大牛市。在这个大牛市中,除了伯克希尔最大的持仓苹果公司(Apple,AAPL),巴菲特在过去10年里没有选中那些涨幅领先的股票,这是该公司股票在这段时间内跑输市场一个重要原因。
“伯克希尔需要一名激进主义者,”Smead价值基金的首席经理比尔·斯迈德说。Smead的评论反映出一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感到沮丧,他们抱怨巴菲特在最近的市场动荡中过于谨慎。
虽然巴菲特的不够“贪婪”似乎正在拖累伯克希尔的股价。但是,也不一定是坏事。这给了投资者一个低价买入伯克希尔的机会。
截至8月28日,伯克希尔A类股(BRK.A)的价格约为32.74万美元,相较于2020年年初开盘的34.115万下跌了3.58%,看上去颇具吸引力,比9月30日估计账面价值约26.7万美元的1.2倍略高。这一比例高于近期1.1倍的低点,但低于近年来约1.4倍的市净率(股价/账面价值)。B类股(BRK.B)交易价格为218.55美元,年内下跌3.5%。

今年以来伯克希尔A类股(黑色线)与标普500指数(蓝色线)走势对比图(截至8月28日)
这一账面价值的评估来自爱德华 · 琼斯(Edward Jones)公司的分析师詹姆斯 · 沙纳汉。他对该公司的股票评级为“买入”。“这只股票很便宜,”他说。“一些苦苦挣扎的企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1年开始表现得更好。”
该股深受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的客户和理财顾问的欢迎。沙纳汉补充道:“它让客户以较低的成本拥有对美国经济的广泛敞口,就像一只多元化的共同基金。”
苹果股价飙升是另一个利好。伯克希尔持有的苹果股份现在价值约1200亿美元,接近伯克希尔市值的25%。
此外,投资者对伯克希尔的股票回购活动感到鼓舞。由于伯克希尔股票在5月和6月的交易价格相对帐面价值非常低,它在第二季度回购了创纪录的51亿美元,远超第一季度的17亿美元,比2019年全年回购总额还要多。根据伯克希尔公司提交的10-Q 报告,7月份的回购额仍然强劲,估计超过20亿美元。
截至第二季度末,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和等价物(主要是美国国债)达到创纪录的1466亿美元,高于第一季度末的1370亿美元,这也代表着它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更多的投资,并进行巴菲特一直在等待的“大象级收购”。
7月5日,伯克希尔宣布将斥资近100亿美元收购道明尼能源公司(Dominion Energy)的天然气传输和储气资产,而这笔交易很可能为伯克希尔带来超过5亿美元的年营业利润。
自7月20日以来,伯克希尔几乎每天都在增持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股票。
8月初,伯克希尔披露,购入逾5亿美元的大型黄金矿商Barrick Gold的股票,此举引起市场很大反响,因为巴菲特此前一直不看好黄金,认为黄金并不能带来利息回报,创造商业增值。不过《巴伦周刊》认为,这笔交易可能不是出自巴菲特之手。
《巴伦周刊》也提醒人们,不要总是习惯关注伯克希尔的投资,但是却忘记了投资收益只不过是伯克希尔收入一小部分,大约只有20%。其他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经营的企业,也就是运营利润。
伯克希尔旗下企业包括知名巧克力品牌See’s Candies,汽车保险公司Geico,冰淇淋巨头DQ(Dairy Queen),电池制造商Duracell,私人航空公司NetJets,精密铸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BNSF铁路公司、公用事业单位太平洋电力公司(PacifiCorp)、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等。而且这些公司都是在同行业具有绝对龙头地位的公司。其中BNSF铁路公司是伯克希尔最大、最赚钱的公司。
伯克希尔建立了可能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保险业务,核心是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其中最具价值的就是Geico,巴菲特在上世纪50年代发现了它。它现在是美国第二大汽车保险公司,仅次于State Farm。Geico的低成本直销方式提供比经纪商销售保险更低的费率,帮助它稳步扩大市场份额。
后巴菲特时代,已经成为人们常常提及的词。
《巴伦周刊》认为,那些对没有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的未来表示担忧的投资者,或许是目光短浅的,并且低估了这家公司及其股票。
如果巴菲特不再掌管伯克希尔 ,那么这家公司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也是投资者寄予伯克希尔股价上涨的希望所在。在伯克希尔2017年年会上,他说:“如果我今晚死了,公司股价明天就会上涨。”
首先,鉴于伯克希尔创纪录的现金储备,启动股息分红和更大规模的股票回购将会是第一个选项。这两项操作在过去的两年里非常流行,推高了不少公司的估值,但巴菲特都不太热衷。《巴伦周刊》猜测,伯克希尔可能在后巴菲特时代发放2%的股息。
此外,在后巴菲特时代,新的领导层可能会拆分这家企业集团,以释放价值——或者至少更愿意接受巴菲特反对的某种理念。
伯克希尔在这样规模的最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已经是濒危物种。其他美国上市企业集团正在或已经分拆,包括通用电气(GE)和联合技术公司(UTX)。这反映出来自股东的压力,以及业务更集中的公司在运营方面表现更好的观点。
巴菲特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伯克希尔公司不拆分为好。在今年5月的虚拟年会上,巴菲特表示,伯克希尔不太可能拆分。有了巴菲特家人和朋友所持有的股份,就有足够的股票来保持伯克希尔的完整,即便他的股票会按照他的愿望在他死后的几年里被捐给慈善机构。“你可以指望伯克希尔目前的状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巴菲特表示。
不过,已经在2019年卖出伯克希尔的罗尔夫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伯克希尔集团’的文化和结构在巴菲特之后不会长久存在,来自激进投资者的压力将过于强大,”罗尔夫表示。
激进人士可能会主张,伯克希尔的交易价格相对于其部分价值之和存在很大的折让,而且如果没有巴菲特这样的人掌权,该公司规模太大,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在巴菲特的领导下,伯克希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平静;未来,它可能会迎来风暴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此外,根据股价,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会增持这五家公司中任何一家的股份,持股比例最高至9.9%。巴菲特表示:“这五大贸易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合资企业,而且可能有更多的这种伙伴关系。 我希望未来可能会有互利的机会。”
截至31日东京证交所开盘以后,几家商贸公司股价大涨。住友 +10%、丸红 +12%、三菱 +10%、三井 +8%。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投资这件事的秘诀,就是坐在那儿看着一次又一次的球飞来。很多人从开始就会喊快打呀,别理他们,只需等待那个最佳的球出现在你的击球区。
没错,想要获得最大成就,谋得高效,关键就在两个字——时机!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每个球都打一下,每个时间节点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把每一秒都过的充实,这种时间管理不是最重要的吗?但是,真正的高手都是在做时机管理。

在棒球运动员中,有两类击球手:
一类运动员什么球都打,时刻全力以赴,力求全垒打。但这需要耗费很多体力,很多人甚至不惜服禁药来保持体能。这就好比是时间管理。
另一类人则是聪明的击打者,他们并不强求全垒打。这些人懂得挑选合适的机会才发力,而是只打高概率的球。这就好比是时机管理。
世界排名前十的击球手,都是第二种人。包括巴菲特办公室那张海报上的人——著名击球手泰德·威廉斯,就是用这种挑选时机的击球方式,为自己赢得成就。

不仅是投资领域、体育行业,任何领域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包括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
如果你足够心细,就会发现那些做得最好的人,往往是懂得抓住时机,让单次成就值最高的人。既然时机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是时机管理?在时机管理面前,有哪些传统思维应该马上摒弃?如何养成运用时机的习惯?如何为自己的开始选择最佳时机?如何运用时机管理与集体同步?
丹尼尔·平克极度擅长把科学研究与商业结合起来,颠覆传统认知,破局传统理念束缚,找到新出路。
平克提出了6大颠覆性观点,指出那些恪守时间管理,时刻都安排自己做事的人,恰恰浪费了自己太多的时间价值。
在这个时代,真正的释能高手,早就开始运用时机管理。因为懂得抓住时机,不仅使做事更高效,更重要的是能创造不可比拟的价值。
曾经我以为情绪无关紧要,现在我相信很多成败都随它起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并且情绪与时间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神秘规律,在某些特定的时间上,情绪甚至才是第一生产力。
三位美国商学院教授分析了2100多家上市公司在6年半的时间里召开的2.6万多次业绩电话会议。
他们发现,进行会议的时间和大家当时的情绪会影响到公司的股价:如果下午召开业绩电话会议会导致企业股价发生暂时性扭曲。
那是因为人们在非睡眠时间里的情绪表现遵循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高峰、低谷、反弹。
通常大家的情绪在清晨最为活跃,此时会感到活力四射、积极充实又满怀希望,这种情绪在下午直线下降。
情绪可以让你时间变成无用的“垃圾”,也可以让你的时间变成“宝藏”。重要的是,要懂得通过感受情绪波动来抓住做事的时机。
人每天大约在醒来7个小时后,大脑功能会迎来低谷,所以,下午可以说是一天中的“百慕大三角区”。而低谷时间在许多领域都是效率、道德规范和健康的危险时段。
手术麻醉就是一个例子: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大约9万例手术,发现医疗麻醉事故在下午三四点钟出现的“格外频繁”。
调查数据显示,这类事故出现在上午9点的概率约为1%,而下午4点则是4.2%。
正确的休息可以放松低谷对我们行为的控制,重拾做事情所需的专注。这不是浪费时间,恰恰让你获得了更好的做事时机。
我们都知道好的起点是成功的一半,因为起点在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会一直影响到终点。尽管我们不能总确定什么是开始,但我们可以对起点施加影响。
可以用“事前验尸”的方法来寻找做事的好时机。
验尸一般是在人死后才开始的,但如果你能将这种检查从事后移到事前,在一件事情开始之前,就问自己“如果6个月后失败了,问题会出在哪里”?
事前验尸,可以让你更明确的懂得合适开始。
如果开始无法控制,那就让更多人加进来,一定要始终铭记成功开始的3个原则:正确开始、重新开始、一起开始。
“中年”是最可以让人看明白的事物发展中间点,“中年危机”四个字,又让更多处在生命中间点的人不寒而栗。这是一个什么阶段?
休斯顿大学教授布琳·布朗说:这是“世界抓住你的肩膀告诉你,它帮不了你,你得靠自己”的时期。
很多事物的发展进程中,都存在“中年危机”现象。
事件的中间点对于我们的行为和感官有强大的影响力,它不仅作用于人,一个项目、一段生活都会出现中场懈怠的U型效应。
它会浇灭我们的兴趣,拖延我们的进度,但当你认清中间点的重要性,你就可以重新引燃自己的能量。
曾经我以为结局是颓然,现在我相信结局充满了积极力量。
如今,跑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家深入研究发现,在首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中,“年龄以9结尾的人”的比例高达48%。
而在人的一生当中,最有可能参加第一次马拉松的年龄是29岁。
每个10年的末尾似乎同时触发了好事和坏事,这是因为人们对体验的追求有所强化。
新的10年的来临,代表着即将开启一个新的生命阶段,它是整个生命进程的标志物,而且由于生活转变往往会促使对自我的评价发生变化,所以人们更倾向于在每个10年的末尾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评价。
终点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实现目标,可以帮助我们修剪掉生活中不重要的东西,可以通过更复杂的辛酸力量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快乐来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升华。
如果你完成实现一件不易坚持的事情,可以考虑按照“结局”做事的规律,来为自己选择时机。
曾经我以为与他人同步做事,会让自己变得机械麻木,现在我相信它才是社会生存本质。
与群体同步绝不仅仅是一种机械的过程,而是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归属偏好。
保持恰当的节奏感、归属感和意义感,这是群体同步的结果,也是动机。实现群体同步,恰恰是人的一种本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SEC最新文件显示,美东时间本周一至周三的三天中,巴菲特斥资8.13亿美元(约合57亿元人民币)增持了美国银行,增持后持股比例超11%。
有趣的是,巴菲特刚刚因为踩雷了富国银行被“坑惨”,而这却并没有打击他投资银行股的信心。
近期,美国各大银行纷纷披露二季报,虽然净利润表现较差但营收大多符合甚至超出预期。而富国银行在营收、净利润、坏账拨备、股息等方面却让市场大为“失望”。今年以来,富国银行下跌50%,让巴菲特亏了约700亿元人民币。
北京时间7月23日,SEC最新文件显示,巴菲特在当地时间7月20日至-22日之间,增持了3390万股,涉资约8.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

据wind数据,截至2019年末,伯克希尔持有美国银行约9.47亿股,持股比例为10.54%。

据Business Insider,在本次增持后,巴菲特的持股数将达到9.81亿股,持股比例为11.3%。
目前,美国银行是伯克希尔的第二大持仓股,其持股市值仅次于苹果公司。以本周三的收盘价计算,伯克希尔目前持有美国银行股票的市值约为238亿美元。
今年以来,美国银行股价下跌30%。

虽然净利润腰斩,但美国银行的多项财务指标超出了市场预期。
7月16日周四,美国银行公布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美国银行二季度利润同比暴跌52%,由去年同期的73.5亿美元,降至35.3亿美元,但依然高于市场预期的23.7亿美元。
坏账拨备方面,美国银行二季度计提坏账拨备40亿美元,其累计坏账拨备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10亿美元。
美国银行二季度实现营收223亿美元,超出市场此前预估的220亿美元。
美国银行的每股收益更是达到了37美分,上年同期74美分,超出市场预期的25美分。
此外,美国银行二季度的投行业务表现亮眼,实现22亿美元营收,激增57%。这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大量企业迫于资金压力,通过发股、发债等方式改善资产负债表。
整体来看,美国银行虽然净利润大降,但某些指标却释放了一定积极信号,巴菲特增值也不无道理。
此外,据Ycharts统计,自1990年以来,美国25家大型银行的股价有形账面值比(PTBV)的中位数于至2020年7月降到最低。这意味着,今年7月,美国银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处于30年低位。

6月底,美联储进行压力测试后也表示,美国最大的银行们足够健康,可以抵御新冠病毒的危机。
美联储负责监督事务的副主席Randal Quarles在声明中表示。“即使在这些不利情景假设中最严峻的情况下,银行体系资本仍然充足。”
但美联储也警告称,经济长期不景气可能会使银行业因不良贷款而遭受数千亿美元的损失。据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报告,在最坏的情况下,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在几个季度内没有反弹,美国最大的33家银行可能遭受高达7000亿美元的贷款损失,这会削弱其缓冲资本的规模。
今年,巴菲特在航空业和银行业上损失最为惨重。截至2019年末,伯克希尔持有的按市场价值排名的前十五大重仓股中有六家银行股,依次为: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摩根大通、纽约梅陇银行、高盛。
其中,截至本周三美股收盘,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摩根大通在今年分别下跌30%、50%、37%、27.31%。
在巴菲特持仓规模前四名的银行股中,富国银行下跌最多。

这主要由于富国银行超95%的业务集中在美国本土,因而受冲击最为严重。据富国银行二季报,富国银行二季度实现营收178亿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84亿美元;净利润亏损24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首次季度亏损;坏账拨备高达95亿美元,几乎是市场预期的两倍。富国银行称,公司拥有1460亿美元的美国商业房地产贷款,其中大部分在未来几个月会因违约而减值。
此外,富国银行还决定大幅削减三季度股息至10美分,削减幅度达到80%,这大大低于市场预期。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高盛等大行均宣布维持第三季度派息不变。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对富国银行的持股数量达3.46亿股,持股比例为8.43%,是富国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在大跌期间,巴菲特减持了高盛等银行股,但没有对富国银行进行大规模减持,以其持股比例粗略估算,今年以来,巴菲特“踩雷”富国银行的亏损或高达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巴菲特上一次出手是抄底天然气行业。
7月初,伯克希尔宣布将收购道明尼公司旗下的天然气资产,交易总额高达97亿美元,其中40亿美元以投资方式进行,另外57亿美元以承担债务的方式进行。
一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第一季度末拥有1370亿美元现金。在5月的股东会上,巴菲特表示:“我们没有做任何事情,因为我们看不到任何有吸引力的事情。”他暗示,与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相比,美联储今年迅速采取的行动,意味着企业可以从公开市场获得更多融资渠道。
在投资天然气行业消耗40亿美元、投资美国银行消耗8亿美元后,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依然达到13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46亿元。
市场上也有批评者认为,庞大的现金储备将会影响到伯克希尔未来的增长/回报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美东时间23日周二,媒体报道称,去年4月,1000亿美元软银愿景基金的管理机构软银旗下投资顾问公司(SBIA)通过一只可转债,对Wirecard投资约10亿美元。
而上周Wirecard公布,审计方安永无法证实其资产负债表上存在19亿欧元、约合21亿美元现金,因此取消公布去年的年报和今年一季度财报。此后Wirecard在截至本周一的短短三个交易日内股价暴跌80%以上。本周一,Wirecard欧股再度重挫,收跌44%,虽然周二收涨18.8%,但最近三日累计跌幅仍超过50%。

媒体称,SBIA可能损失上述投资带来的数以亿计欧元获利。一名软银的高管透露,SBIA去年参投资Wirecard的灵感来自巴菲特。众所周知,巴菲特就曾通过结构性投资,购买可转换优先股的可转债投资金融危机期间受困的企业,然后获利。
媒体称,去年4月SBIA的投资给当时面临财会操作质疑的Wirecard投出了关键的信任票。五个月后,软银宣布与Wirecard达成战略性的合作协议。但次日,SBIA就利用Wirecard发售新一批可转债的机会减持了Wirecard的风险敞口。瑞信等银行向一批投资者出售9亿欧元(约10亿美元)的债务工具,实质上让SBIA空手套白狼,完全没有自掏腰包就提供了对Wirecard的所有投资,同时获得上亿欧元的现金利润。因为自去年4月之后Wirecard股价大涨,SBIA获得的股票价值达到4.5亿欧元。
媒体还称,上述投资的本金并非来自软银,而是软银的两名高管Rajeev Misra和Akshay Neheta,以及阿布扎比的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
本周一,SBIA表示,慎重对待Wirecard面临的财务违规指控,但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存在财务欺诈,推动该公司引入独立审计方揭开真相。媒体称,虽然上述投资存在争议,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它是违法的。
不过,Wirecard的丑闻还在发酵。本周一Wirecard承认,财务报表中此前录入的19亿欧元现金可能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称此前的财报数据不准确,撤回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初步财务数据,以及今年全年的利润预期。
本周二慕尼黑检察官确认,上周末离职的Wirecard前CEO Markus Braun因涉嫌通过伪造第三方交易收入虚增资产负债表而被捕,他可能与他人合谋。媒体称,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怀疑Wirecard违反市场操纵禁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