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研讨会由《全球商业评论》主编吴晨主持,参会嘉宾有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蔡晓丹、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郑军、阿里巴巴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潘新春、成都可可豆动画创始人&总裁刘文章以及中国美国商会总裁毕艾伦(Alan Beebe)、中国英国商会执行董事林冲(Steven Lynch)、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马晓利(Massimo Bagnasco)。圆桌研讨会指出,拥抱变化,以新思路应对新常态,以新视野发现新机遇,才能激发出更加多元的全球化合作模式。

专题圆桌讨论:双循环格局下的多元合作共生之道
此次“In West”创新合作项目,由领英为成都高新区量身打造,旨在依托领英全球平台,全方位展示成都优秀的国际营商环境,通过数字化的营销手段和工具,为成都与全球商业决策者建立连接,寻找新格局下的新机遇。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创新中心,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兼具国际化的优质营商环境和活跃的尖端人才储备,成为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在中国的第二总部之选。高新区更是集中了成都科技发展的优质资源,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并面向企业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已吸引12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成都市副市长牛清报表示:“领英是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媒体平台,为全球每一位劳动力创造经济机会是公司的愿景。在此,我们郑重承诺,将坚持对外开放、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五湖四海宾客来此投资兴业、舒心生活提供最优环境和最佳保障。”

成都高新区商务区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余辉表示:“今天我们以‘In West’项目线上发布会为桥梁,沟通双方合作意愿。展望未来,我们将紧紧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为跨国企业和跨国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真诚希望广大企业家朋友、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到成都高新区投资兴业、工作生活、成就梦想。我们将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努力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支持,同大家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蔡晓丹强调:“此次‘In West’创新项目将是领英与成都高新区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合作,我们也希望能够持续为更多的商业机构提供国际化的营销解决方案,帮助他们面向全球和中国本地市场打造商业品牌,把握发展机遇,收获更多的价值。”

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蔡晓丹女士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连接全球商机,成都高新区借助领英业务特点和招商引资需求的准确分析,匹配营销资源和渠道,并根据不同的营销场景定制推广内容,以此展示成都高新区良好营商环境,突破传统地缘限制,精准触达全球商业决策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据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蔡晓丹介绍:“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在领英平台曝光约207万次,主页推广内容平均参与率保持在5%左右。截至2020年8月,成都高新区已通过领英搭建通道,获得242个精准客户信息。”不少企业通过领英了解成都高新区后,主动留下联系方式,与成都高新区取得了进一步沟通交流,寻求后期的合作。也有海外企业安排实地考察,进一步商讨项目合作事宜。
最后,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负责人对此表示:“此次与领英合作开展‘In West’项目,我们希望能够更为全方位地展示成都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借此为全球商业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商业信息。通过信息的传递,能有助于企业做出更为明智的商业决策。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能够更为精准接全球商业决策者吸引更多中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
下一步,领英和成都高新区还将在双方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全面优化整合营销推广方案,并将“In West”合作项目打造成旗舰案例,向更多中国地方政府推广该项服务。领英希望通过自身在大数据洞察、人群画像、营销解决方案等领域的资源积累和实战经验,助力更多地方政府及商业机构在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之路上,以创新连接的方式发现更多新机遇,开展更高层级的商贸交流与合作,让每一次连接都更有价值。
作为连接中国5000万、全球超过7亿职场人的社交平台,领英聚集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决策者群体和意见领袖,同时还拥有27万中国企业级用户、5000万全球企业级用户。领英充分践行“连接无限机会”的品牌主张,打造营销解决方案,为企业营销人员提供针对高净值目标人群的精准化、定制化、互动式社交媒体广告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面向全球打造品牌、拓展商机,并提供真实透明的营销效果评估及自助式投放服务。企业还可通过分享优质内容与目标客户进行互动,重塑社交媒体营销。
关于LinkedIn(领英)
LinkedIn(领英)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创建于 2003 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领英的愿景是为全球30亿劳动力中的每一位创造经济机会,进而绘制世界首个经济图谱。截止2020年8月1日,领英全球会员总数已超过7.06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会员总数已逾5,100万。领英于2014年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并持续为个人会员和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的本地化产品和服务。2019年,领英经过在华五年的实践和探索之后,升级了本土化战略,正式启动中国战略2.0。领英以社交为根基,最大化地利用全球平台和海量数据,让连接更有价值。同时领英携手重量级行业伙伴,打造 “一站式职业发展平台”,为中国职场人在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价值,实现职业成长,始终与机会保持联系。
关于领英营销解决方案(LinkedIn Marketing Solutions)
2016年5月,领英营销解决方案正式落地中国,帮助中国企业向全球和中国本地市场打造商业品牌。领英营销解决方案贯穿整个营销生命周期,为企业营销人员提供针对高净值目标人群的精准化、定制化、互动式社交媒体广告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面向全球打造品牌、拓展商机,并提供真实透明的营销效果评估及自助式投放服务。企业还可通过分享优质内容与目标客户进行互动,重塑社交媒体营销。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2006年,网易唯一专职的技术和业务创新机构——网易杭州研究院成立,目前已成为集产业赋能、人才引进、产业投资、互联网升级等发展要素于一体的科技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数字产业发展的创新范式。”网易副总裁、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介绍,基于网易杭州研究院模式,2019年网易在南京设立全国第一个产业基地,经过综合考察,全国第二个产业基地选址成都。
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选址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占地95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根据协议,成都高新区将与网易实施“数字产业创新基地”“青年独角兽实训基地”“科技文创产业基地”“工业互联网示范中心”合作计划,形成高端互联网人才聚集高地,打造百亿级产值产业集群,带动成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其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将聚合成都优质人才资源,开展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工作;青年独角兽实训基地将基于网易在在线教育领域的优质内容及运营优势,打造新一代互联网技能学习平台,建设面向西南地区的数字内容创业集聚地,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体系;科技文创产业基地将聚焦互联网科技创新、教育、人工智能、新闻传媒、文化创意等方向,打造成都科技文创领域的超级孵化加速器和创新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示范中心将结合网易资源,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规模化运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提到了新基建。
作为成都乃至西部创新发展高地,成都高新区在西部大开发迎来“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基建等重大战略机遇下,正聚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
5月28日,成都高新区举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布会,对外发布首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以及《成都高新区关于聚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成都高新区建设成都5G智慧城涵养产业生态圈行动方案(2020—2022年)》。
首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34个,项目总投资近180亿元,其中,今年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为推动新基建工作持续开展,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明确探索“龙头企业领建、中小企业参建、金融机构助建”模式,聚焦“催生新技术、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平台、创建新空间、赋能新治理”五大领域,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活动现场(摄影:郑毅)
发布首批34个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近180亿元
当前,新基建备受关注,已成为各地投资布局重点。今年以来,从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迅速布局,再到资本市场的热捧,新基建浪潮越来越澎湃。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的概念和内涵作出解释:“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同时还明确“新基建”的三个方面,即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在随后几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又明确“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的新基建发展路径。
成都高新区此次发布的首批34个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近180亿元。按照国家新基建项目分类,包括智慧无线政务专网、智慧大脑基础设施、物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6个,项目总投资近35亿元;智慧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应急”平台、”5G+AI”智能物联健康服务管理平台、智慧地下环廊、汽车充电桩、成都5G智慧城智能驾驶、成都高新数智综保区、智慧社区等融合基础设施13个,项目总投资27亿余元;5G互联科创园、智慧医疗医学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加速器、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创新基础设施15个,项目总投资超111亿元。
“其中,政府采购类项目5个、国有平台公司建设类项目9个、政企合作投资类项目10个、社会投资类项目10个。”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龙头企业领建、中小企业参建、金融机构助建”模式,首批项目财政投资26亿余元,撬动社会投资超过147亿元,预计可带动220家以上本地科技型企业参与,市场份额达20%。2020年,成都高新区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
根据成都高新区新基建开放参与流程,政企合作投资类项目和社会投资类项目的实施主体,后期还将面向成都高新区本地中小企业发布新基建场景城市机会清单,遴选企业参与建设。
记者梳理项目清单发现,包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车联网智慧园、智慧医疗医学中心、5G互联科创园等在内的多个新基建项目将落地新川创新科技园。其中,成都5G智慧城智能驾驶项目将在新川创新科技园改造约30公里智能网联示范道路,打造基于5G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从研发测试到商用落地全周期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示范应用环境。根据当天发布的《成都高新区建设成都5G智慧城涵养产业生态圈行动方案(2020—2022年)》,成都市将以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核心打造成都5G智慧城。
发布新基建29条构建新基建“微生态模式”
日前,在成都高新区召开的2020年工作会议上,该区明确要聚焦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发挥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实现7年时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GDP较2018年翻番)目标。并提出“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加快推进强链补链,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秉持‘人城产’营城逻辑,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寻求增长新动力”“突出科技创新核心作用,回归创新驱动发展轨道”等发展原则。
推进新基建,正是落实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原则的举措之一。“当前正值成都高新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等中央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新基建既是高新区当前‘精明投资’、促进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更将在形成未来供给、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新基建工作持续开展,《实施意见》明确遵循“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原则,突出“稳增长、促发展、优民生”导向,探索“龙头企业领建、中小企业参建、金融机构助建”模式,坚持“创新引领、协同聚力、场景赋能、激发动能”四大原则。
具体而言,突出市场主体,以商业化逻辑推动新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高效能实施,突出科技赋能,以新基建项目助力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突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资本投资新基建比重原则上不低于50%,突出实施主体多层次,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成都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享市场份额;突出场景开放,政府率先有序释放和启动新基建市场机会,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深度参与,撬动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倍,突出数字化特征,数字化智能化新基建项目占比原则上不低于70%,促进公园城市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突出当期生态带动,通过当期拉动需求进而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突出长期内涵增长,通过长期性高品质基础设施供给保障,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聚焦“催生新技术、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平台、创建新空间、赋能新治理”五大领域,《实施意见》明确了成都高新区新基建工作重点发力的18个重点方向。建设新一代网络通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区块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促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通过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示范园、车联网智慧园区、超高清视频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新消费示范商圈,培育新业态;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投融资服务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等新平台;三年投资建设300万平方米以上高品质科创空间,8个以上智慧化公园城市示范点项目,680万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并实施人才公寓网络覆盖、智能化设施提升工程;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数字治理系统、公共卫生智慧调度系统,赋能新治理。
“龙头企业领建、中小企业参建、金融机构助建”是成都高新区推进新基建工作的创新模式。“我们欢迎更多行业领军企业加入成都高新区新基建,发挥龙头示范效应,同时带动一批模式创新、特色突出、技术领先的本土企业共同推动新基建,推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实施意见》,成都高新区还将设立新基建资金池,支持银行、信托、券商、融资租赁、知名PE及VC等金融机构对成都高新区新基建项目集中授信,对参与成都高新区新基建项目的科技企业提供针对性的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券发行、融资租赁、股权融资等服务。在当天活动现场,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现场与成都高新区签约,对新基建项目授信1000亿元。
对企业最关心的政策保障机制方面,《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建立新基建项目“策、投、规、建、管、营、评”全生命周期推进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行业大咖“线上+线下”齐聚共议推进成都高新区新基建
当天活动现场,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国内龙头企业,中科卫创、杭州趣链等知名企业,四方伟业、数联铭品、久远银海等成都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分行、中国银行四川分行、深创投等金融机构代表,以线上+线下形式,共议新基建发展机遇,并表示将共同参与成都高新区新基建。
“新基建将推动产业互联网向各行业纵深发展,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同时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生产体系和商业模式。”腾讯云智慧城市首席专家赵明君表示,腾讯等产业互联网企业将参与其中,成为共建者。“腾讯将与本地的ToC伙伴、ToB伙伴一起建设融合的生态,共同助力成都高新区新基建”。
据介绍,作为龙头企业“领建”代表,腾讯成都公司于2007年在成都高新区成立,先后投资逾20亿元,人员规模超过5000人,已成为腾讯最重要的人才和业务基地。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表示,将充分利用新华三在ICT基础设施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的专业优势,联合母公司紫光集团的力量,加强技术投入,积极助力成都高新区新基建战略,共同打造世界一流、可持续发展的、拥有全国顶尖“国际化产业和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智慧城市。
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成都高新区本土培育企业代表,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拥有超过200项大数据、人工智能核心专利。
“成都聚集了大量研发人才,给了企业发展数字孪生、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四方伟业董事长查皓元说,我们将把握成都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5G智慧城的契机,充分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在已有合作生态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与其他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构筑关键技术能力链、产业生态圈,推动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
“成都高新区将持续秉持一流理念、一流服务和一流环境,为新基建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突出新基建“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的功能,不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