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房多多上市说明书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Sun, 03 Nov 2019 02:42:5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房多多上市说明书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房多多上市当日短暂破发 为何从募资8亿美元缩水为7800万美元 http://www.woniupai.net/69891.html Sun, 03 Nov 2019 02:42:5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69891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日,房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房多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UO,发行价为每股13美元,募集7800万美元。当日最高触及14.08美元,日低至12.75美元,最大跌幅1.9%,一度短暂破发,收盘回落至13美元,总市值9.55亿美元。

近年来,房多多“被上市”的消息也是屡被传出,2018年6月传出在港上市;2018年9月又被传出将在12月美股上市,到了最后,房多多终于在11月1日上市。

成立于2011年的房多多,业务从包括新房交易、二手房买卖、租房和增值服务等居住服务的多个领域。招股书显示,房多多为“国内第一家产业互联网SaaS(软件服务化)的房产中介公司”,一头对接开发商,一头对接经纪人,为经纪商户提供一整套基于云的产品及服务。

但这种模式也曾受到质疑,第一是对开发商的依赖,房多多等第三方服务平台或在各个方面处于被动;其次是激烈的行业竞争,尽管房多多一直声称自己贝壳、链家不一样,但实际中房多多靠佣金提成、房源竞争的商业模式,与贝壳们相比,目前还未表现出明显的护城河差异。

这种商业模式的有限性或也体现在融资上,天眼查显示,2012年至2015年期间,房多多仅获得4轮融资。其中,天使轮融资6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6000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升至5250万美元,2015年的C轮融资2.23亿美元,此后一直到2019年上市并无融资,而此次上市募资的金额还比不上C轮。

而上市以后,房多多的融资额度也跟最初的设想差距较大,从最初计划的8亿美元,降到3亿美元,再到上市后募得7800万美元,房多多显然还是在融资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在营收方面,房多多的招股书显示,主要收入来源是佣金收入。2016-2018年,房多多全年收入分别为14.76亿元、17.99亿元和22.82亿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房多多营收16亿元,净利润为1.003亿元,较2018年同期分别增长55.4%、166.6%,表面看来,在上市之前算是交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房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盘初一度涨逾8% http://www.woniupai.net/69654.html Sat, 02 Nov 2019 01:36:1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69654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日晨间,房多多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UO”,成为赴美上市的中国产业互联网SaaS第一股。首日开盘价报每股13美元,盘初一度涨逾8%,最高触及14.08美元。

房多多创始团队在纳斯达克敲锣开市

美东时间10月8日,房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书,此次IPO的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中金公司和香港尚乘集团(AMTD)。

根据招股书,作为中国房产科技行业的先锋,房多多通过创新性地使用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和大数据,为中国的房地产经纪商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改变经纪商户的作业方式,帮助他们与交易的关键资源,包括房、客、资金和交易数据建立连接,让他们得以轻松地在线上开展业务,提高服务效率并拓宽服务范围。此次房多多的成功上市,被业界看作是中国“产业互联网SaaS第一股”诞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数据,按照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房地产经纪商户数据,房多多运营着中国最大的在线房地产交易平台。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将近200万名房地产经纪商户中,房多多平台有超过91万名注册经纪商户,并且商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6月30日,房多多平台已经拥有超过107万名注册经纪商户。

房多多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房产数据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房多多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房产数据库之一。截至2019年6月30日,房多多的数据库中拥有超过1.31亿条经核实的房屋基础信息,涵盖出售、出租以及市场上目前没有挂牌的房产。

房多多改变了中国房地产经纪商户的作业方式,提升了房地产交易的运营效率和体验。据招股书数据披露,2017年,房多多的闭环交易总额(GMV)为739亿元人民币,2018年增长至1,137亿元人民币(166亿美元),增幅为53.9%。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房多多的GMV为913亿元人民币(133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456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00.2%。

不仅在规模上快速增长、实现规模化营收,并且自2017年至今,房多多持续保持盈利。

财务数据方面,招股书显示,2017年,房多多已实现小幅盈利,2018年至今快速盈利。2018年,房多多的净利润为1.04亿元人民币,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净利润为1.003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的3,763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66.6%,增长势头强劲。

2017年,房多多的收入为18亿元人民币,2018年增长至23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6.9%。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房多多的收入同比增长55.4%,由2018年同期的1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6亿元人民币。

产业互联网时代大幕已经开启,从此次房多多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增强研发能力,投资于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以及持续建设的产业SaaS基础设施中可以看出,未来其仍将不断深耕充满巨大潜力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为居住服务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房多多今日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万科前董秘肖莉现身 http://www.woniupai.net/69618.html Sat, 02 Nov 2019 01:08:2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69618 蜗牛派讯【房多多今日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万科前董秘肖莉现身】房多多今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3美元,发行后市值为6.32亿美元。在创始人致辞后,万科前董秘肖莉出现在合影环节。据悉,万科前董秘肖莉2014年加盟这家公司,其持股不足1%。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房多多美国上市ipo招股说明书商业模式8年3变 http://www.woniupai.net/68333.html Tue, 29 Oct 2019 10:58:58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68333 10月8日 , 房多多向美国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 将在纽约申请首次公开发行 , 寻求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 , 计划交易代码为“DUO” , 而发行量、发行价格区间等信息暂未透露 。

这意味着 , 之前房多多传闻将在香港上市的消息都烟消云散了 。

2018年6月 , 据媒体消息称 , 房多多即将在2019年初在香港上市 。

2019年10月12日 , 房多多方面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公司从未表示要在香港上市 , 现在处于上市静默期 , 上市过程的细节不太适合对外发声 。

从2014年筹备到2019年10月IPO , 房多多的上市之路并不容易 。 长达五年的历程 , 房多多踏着互联网热潮成立崛起 , 又在风口散去时上市 , 然则未来挑战还有许多 。

漫长上市路

根据天眼查数据 , 2013年11月 , 房多多成立香港公司—FANGDD NETWORK HOLDING LIMITED , 并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 , 将旗下上海房多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房多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房多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实体公司“装进”其中 , 这被外界视作房多多打算海外上市的前奏 。

2014年 , 房多多的平台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 , 与万科和链家年度交易额相近 。

规模高速扩张使得房多多备受资本青睐 。 根据天眼查数据 , 2012年至2015年期间 , 房多多共获得4轮融资 , 最后一次是2015年9月获得的2.23亿美元的C轮融资 , 当时估值超过10亿美元 。

2014年 , 擅长资本运作的原万科副总裁肖莉加入房多多 , 肖莉曾在公开采访时表态称 , 自己去房多多就是为了帮其上市的 。

但2015年之后 , 房多多没有再进行过融资 。

此次上市 , 房多多计划募资金额为1.5亿美元 , 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 投资于技术、销售、营销和品牌推广、营运资本、以及包括为补充业务、资产和技术进行的潜在投资和收购等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

值得注意的是 , 房多多的估值出现下滑 , 本次募集的资金尚不如其2015年C轮融资数额大 。

历时五年 , 为何选择现在上市?

10月12日 , 中原地产首席研究员张大伟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房多多前几年公司规模发展不够 , 现在这个时点既是无奈的选择 , 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冲刺 。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翻阅招股书 , 房多多从成立至2016年内连年亏损 , 其中 , 2016年净亏损3.321亿元 。

但从2017年开始 , 房多多实现盈利 , 当年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60万元 。 2018年 , 净利润为1.04亿元;2019年上半年 , 净利润为1.003亿元 。

商业模式不断腾挪

漫长的上市路背后 , 房多多商业模式不断挪移 。

2011年 , 中国互联网崛起 , 并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数量 。 随后 , 这股热潮延伸至房地产领域 。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连续创业者 , 段毅和其在中欧商学院的同学曾熙、李建成共同创立房多多 , 定位为地产垂直领域的淘宝 , 并自称全国第一家移动互联网房产交易服务平台 。

房多多从新房代理起步 , 采用B2B模式 , 从开发商处获取项目 , 然后分给中介公司销售 。 借此方法 , 房多多成功打通了中介资源 , 公司成立之初便开始飞速壮大 。

2014年 , 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 , 开发商为了尽快卖掉手中的房子开始同时签多家分销商 。

在新房市场不占渠道优势的房多多开始转战二手房市场 , 发展模式由B2B变成O2O , 并提出“直买直卖”的口号 , 让买卖双方自行交易 , 且服务费远低于市面上平均2%的中介费 。

这种模式在初期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具备不小的优势 , 但房地产电商属于低频交易 , 鲜有回头客 , 加之房地产交易流程复杂 , 使得纯线上、去中介化的经营模式无法持续 。

2018年 , 段毅曾向媒体坦言 , 房多多为这个错误买单花了3亿元 。

今年3月 , 房多多的商业模式再次转变为“To B” , 标语也换成了“全网经纪人直卖平台” , 打造一个新房、二手房代销的服务平台 。 其宣称 , 通过互联网帮助房地产经纪人完成交易 。 并承诺 , 做独立平台 , 不自雇一个经纪人 , 不开一个线下店 。

在此模式之下 , 房多多的盈利主要来自交易抽成以及增值服务 。 2018年佣金抽成20亿元 , 同比增长23% 。 增值服务收入2.5亿元 , 同比增长67% 。

“房多多经历了多次方向调整 , 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一个多亿 , 全年应该会达到两三个亿的净利润 。 但如果要进一步扩大发展 , 还需要继续探索 。 ”10月11日 , 明源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艾振强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仍然面临挑战

近两三年来 , 互联网房产中介从巅峰逐渐走向消亡 。 爱屋吉屋破产 , 平安好房离场 , 好屋中国卖身 。 这场从线上发起的探索依然未有成功范本 。

在招股书中 , 房多多提到 , 由于其市场以交易为导向 , 其主要竞争对手为贝壳以及以流量为导向的平台 。

这部分竞争对手 , 包括譬如房天下以及安居客等平台 。 从目前来看 , 房多多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 。

根据易观千帆指数 , 2019年8月 , 安居客的月活指数为1928万 , 贝壳找房的月活指数为806.1万 , 而房多多的月活指数为21.8万 。

10月11日 , 一位广州中小型中介机构负责人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在平台的选择 , 房多多并非他的第一选择 , 这主要依据的是综合实力以及房源数量 , 而增值产品服务这块 , 有的平台在入驻后会免费赠送 。

张大伟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指出:“房多多模式曾经填补了市场的空缺 , 将经纪人和新房关联在一起 , 但随着经纪公司转型 , 开始直接从事新房业务 , 资本市场已经对于这种模式不太认可了 。 例如在美股上面的搜房网 , 市值从过去最高点的300多亿元人民币跌落到现在的10亿元人民币左右 。 ”

10月12日 , 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提出:“房地产的电商平台都还没有成功个案 , 目前很多传统的中介公司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线上力量 , 务求做到线上线下全面开花 。 像房多多这样的互联网中介的确存在一定发展压力 。 ”

庞大的注册用户是房多多手中的一张王牌 。

据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 , 中国有将近200万名房地产经纪商户中 , 房多多平台的注册经纪商户数超过91万名 , 渗透率超过45%;截至2019年6月30日 , 房多多平台拥有超过107万名注册经纪商户 。

虽拥有较高的注册用户 , 但其创造的平均效益并不高 。

2018年 , 在房多多平台上闭环总交易量(GMV)为1137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54% 。 以2018年的数据来算 , 由此算来 , 每个经纪人的平均(GMV)仅在12万元左右 。

房多多要想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 , 仍要迎接更多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房多多美国上市ipo招股说明书成立后连亏6年 屡传上市无果 http://www.woniupai.net/68331.html Tue, 29 Oct 2019 10:55:4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68331 据天眼查资料,房多多法定代表人为段毅,创始人包括段毅、曾熙、李建成三人,注册资本1234.567万人民币。

自成立后2012年至2015年间,房多多频受资本青睐,3年内曾获4轮融资,天使轮融资600万元,A轮融资6000万元,B轮融资5250万美元,2015年的C轮融资2.23亿美元,彼时,房多多估值已超10亿美元。这期间,房多多迎着风口向前,有着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4年,万科原高级副总裁肖莉加盟房多多,宣称要助力后者上市。

不过,自2015年以后,资本热潮逐渐消退,房多多再无融资消息传出。随着互联网O2O资本热潮消退,互联网中介陷入低谷,房多多也不例外。高管离职、欠薪裁员、诉讼缠身传出这些坏消息,房多多也被外界视为艰难谋生。

但至2018年9月末,房多多上市风向生变,有媒体报道称房多多将于12月在美国上市,融资额度也从8亿美元不断缩水至3亿美元。

直至2019年,房多多上市一事才尘埃落定。

北京时间10月9日,房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拟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计划交易代码为“DUO”。

招股书显示,房多多自成立至2016年内连年亏损。从2017年开始,房多多才实现盈利,净利润为人民币60万元,而2016年则为净亏损人民币3.321亿元。

在业内看来,上市是房多多弹尽粮绝后被迫的选择。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对《商学院》记者说道,实际上房多多从创立开始,就朝着上市的目标演进。上市有助于提升其资产运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后续在移动互联网房源信息搜寻和交易、去中介化等方面,房多多实际上会有较好的表现。。

严跃进认为近期包括纳斯达克等交易所的态度,或说明海外上市是有一定的阻力的。包括贸易关系还在继续调整,这都是相关企业赴美上市所需要注意的地方。部分房企或中介机构上市也需要注意这背后的各类压力和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股价波动的风险。

  频繁变换业务模式,募集额度缩水

房多多称自己的使命是帮经纪商户简单做生意,让经纪行业充满梦想。

2011年,房多多创始团队三人原先有各自的行业积累,很快就确定了“改变行业”的方向:打造互联网平台,帮开发商拉客,助经纪人提效,形成一个三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这种全新的平台模式,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但这个业务技术门槛低,这让其他同类看到了行业的机会,导致这个房多多开辟的道路越来越拥挤,竞争越来越激烈。

到房多多被迫转型时,已是红海一片。于是,房多多创始人段毅在2015年决定将突围方向定为二手房市场,利用互联网将其做大,成为公司的“护城河”。

在进入二手房市场后,段毅就提出了二手房“直买直卖”模式,试图利用这个模式,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房源精确匹配。据房多多的公开资料显示,“直买直卖”绕过房地产中介,买卖双方直接相约看房和约谈价格,最后房多多收取的交易费用仅为2999元的服务费再加0.3%×房价的交易保障费,大大低于传统中介2%的收费。

虽然这个模式在当时为二手房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但有一个巨大的弊端。

首先,这个“直买直卖”模式本质上是去中介化,或者说通过平台的功能,实现房源和客源的直接对接。但是,很多房源是通过中介提供,很多客源本身也是需要依赖中介来做交易。因此,完全避开中介,生意是无法做成的。

房多多备受市场质疑的是其一直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而从赴美IPO招股书来看,“产业SaaS+房源赋能”的商业模型似乎是房多多的新模式。房多多的SaaS解决方案的核心的是房产数据库,持续通过SaaS服务赋能经纪商以吸引更多房源。

据招股书显示,房多多计划募集不超过1.5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营销以及投资收购等用途,这距离最早8亿美元的筹资金额缩水了6.5亿美元。

严跃进认为房多多的筹集资金规模下降,和上市大环境有关,也和当前房地产交易市场降温有关。不过很显然,若是有机会上市,那么后续其凭借此类上市资源和融资能力,未来在业务创新和市场份额扩张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至少其一些经营理念相对来说,后续会更成熟,其在市场上会受到更大的认可。

从实际情况看,后续此类企业利润的增长需要依赖商业模式创新、资本市场的支持和房地产行情的回暖等。类似转向B端的概念也说明企业需要不断去降低商务谈判成本,否则压力也会比较大的。

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看来,房多多上市之路依然存在较多障碍,房多多现有模式其实已经和创立之初完全不同,创立之初的直卖模式已转变为经纪人派单模式,这模式本身对于行业的颠覆性较弱,给到市场的想像空间也相对有限,因此即使上市成功,股价表现也或难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房多多美国上市ipo招股说明书披露2019上半年净利润超1亿元 http://www.woniupai.net/68329.html Tue, 29 Oct 2019 10:54:2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68329 深圳市房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今日正式向美国SEC递交上市招股书,上市地点定于纳斯达克,交易代码为“DUO”。投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瑞银集团、中金公司和香港尚乘集团将担任其首次公开募股的联席承销商,计划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主要用于增强研发能力。房多多或有望成为中国产业互联网SaaS第一股。

房多多成立于2011年10月,是国内首家移动互联网房产交易平台,主要业务涵盖新房、二手房、租房、增值服务等与居住服务相关的多个领域。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该平台已经拥有了超过107万名注册经纪商户,并且商户规模还在持续增长。在营收方面,房多多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均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为60万元、1.04亿元、1.003亿元,其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66.6%。这也可以看出其收入的强劲增长。

目前,互联网主战场已逐渐从To C转向To B,作为自带To B基因的房多多来说,其早已构建起自身的竞争壁垒,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而目前我国房地产交易服务产业链也日趋完善,且住宅市场还在持续增长中,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行业领先者,房多多计划上市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其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很被看好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