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执行力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Mon, 06 Jul 2020 02:05: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执行力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高级产品经理的执行力是如何炼成的? http://www.woniupai.net/158787.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8787.html#respond Mon, 06 Jul 2020 02:05:1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8787

高级产品的执行力是如何炼成的,今天我们来说说产品经理执行力

高级产品经理的执行力

小张同学是个工作2年的产品经理,近期他负责了一个新项目,但他领导说他”做工作不到位,不仅被业务部门投诉,还拿不出结果“。为此,他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做。

走到产品经理这一步,最大的跨越就是如何有效地执行工作,从能做事,到把事情做好,很明确的分水岭就是“可衡量的产出”。

80%以上的产品经理会卡在这一步无法精进,但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快速晋升,快速成为高级、资深乃至产品专家,用的就是“系统思考”的方法论。

所以给大家分享4步提升执行力的方法。分别是:分析问题、要事第一、设计方案、主动跟进。

高级产品经理的执行力

一、分析问题

首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它介绍了如何分析问题、剖析问题,将问题的本质挖掘出来。

比如微信:很多用户觉得【在看】这个功能“不好用”,不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希望能按照他们的想法恢复【赞】的功能。

一般人可能会直接了解他们怎样使用,然后就设计方案改掉优化。结果往往没太大效果,用户不会因为你的改动而产生过多依赖。

微信的级产品经理会思考为什么“不好用”,“不好”是如何定义的、场景是怎样的。于是他们会兼容多种场景,将【赞】、【在看】同时发出来,给不同的人群使用。

我们经常收到老板、客户、同事反馈的问题描述,有时很模糊,我们很难做到位。比如以下四种情况。

(1)未能准确描述问题。

老板说,你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效率低“是怎么说的,3天做完的工作老板认为效率低吗?

所以说老板认为这个工作应该少于3天做完,但是他没有关注为什么我要做3天。所以你要能解释出来为什么工作需要3天,可能是其他工作穿插、可能是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合理的解释以此打消老板觉得你效率低。

(2)没有梳理清楚问题构成。

你已经下班,但领导打电话跟你说,让你去跟进一下XX客户的事情。

这种工作没头没尾,比如:XX客户是谁,出了什么问题,在哪里跟进,啥时候的事,为什么要我解决。这些点都没有说清楚,接了工作肯定有坑。

所以要梳理问题构成,常用的方法就是5W2H: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 much。经过初步的分析,就能了解事情的大概。

(3)被表象问题蒙蔽。

你的同事和你说他想要离职。

这是典型的表象问题,表象往往是具体的行为,而动机并不是这样。

我们要顺着问题往下探索,离职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领导不认可他。领导不认可他是因为领导希望他能改进态度。为什么要改进态度,是因为团队合作不顺利,总被投诉。也有可能是领导性格本身就不好,眼里不容沙子。

问题原因找到,就能对症下药。要么换岗、要么让领导走人、要么调整重新证明自己。换个思路总会有更多解决方案。

(4)忽略问题隐藏条件

领导说,为什么别人家的产品做得这么好,你就做不出来。

领导说这话明显就是忽略了隐藏条件,只看结果。

人家做得好,是因为做得年头长,给足够的开发资源,有大流量客户验证。我们一没沉淀,二没资源,三没流量。肯定不能快速做到人家那种程度。

二、要事第一

(1)要把最多的精力做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曾经单位的一个高管,什么事情都不管,开会也不表态,整一个和稀泥。可就是这种人老板深爱。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老板这种行为。

后来我们发现,他能把老板安排的事情做得很完美。凡是老板安排的事情,他都第一时间安排人手,给老板想要的结果。因此老板对他极其信任。

有些产品经理每天把画原型、写文档、评审当做是第一要素。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事。

产品经理的第一要素是思考怎么设计出有效产品的过程(能够被客户接收和认可的产品)。

画原型、写文档、评审只是执行的过程,其中还需要运营推广、客服培训、部门协调,这些前置的工作需要提前沟通。

(2)对不重要的事情说no

如果两个部门同时给你安排了两个不一样的工作,你会怎么办?

绝大数人会选择谁催的比较紧,就先做哪件事。哪个先上线就先做哪个。

其实,不管对方如何,我们要学会跟随自己的节奏,跟着规划的节奏,确保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即使后续有人追究你的责任,上级也不会多说你什么。

别人认为重要的工作,不是你的重要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每次都做得尽善尽美,成果多多,谁也不会对你指指点点。

曾经商务同学找我说要写产品方案提供给客户,需要我规划介绍。他说你如果有其他事情,希望你放一放,不行的话他找总监去协调。

我说:方案最近两天没法写,当前项目进度不能耽搁,否则耽误不是我一人,而是一个团队。至于方案,我已经写过类似的,你可以先参考改改,过两天我有空可以在你基础上改一改。

道德绑架是常见案例,明明是别人的工作,却反过来让你负责,直接拒绝。否则给自己增加烦恼不做,还会惹得一身麻烦。

三、设计方案

(1)做能预测结果的方案

方案设计出来的时候,结果往往就已经确定。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肯定,这个”产品“做出来后,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拿下客户、能不能增加用户、能不能带来营收。

有种决胜于”庙堂之上“感觉,出手之前就已经赢了。

有些同学无法理解,明明方案设计后,最终都需要用户验证,怎么就变成了方案设计后,就已经成功了。

如果你抱着设计出来的方案,去验证对不对的态度,成功了也只能说你的运气好。产品”做死“的原因也多来自这种思想。

为什么?

因为你不了解,在一开始就没有承担结果的勇气。

你没有足够多说服自己和他人的理由,没有真正的理解用户的想法,没有考察到用户的场景。

其次你有没有考虑到其他部门会怎样想,他们愿不愿意配合,领导会不会支持你。

(2)要领会上级的意思,从大局出手。

一份方案,不是prd,而是包含公司的思想,以及可执行的步骤。

我们要假设自己是业务负责人(不管你当前是不是),去规划设计整个工作流程,去定义产品,圈定边界,列出工作要点和对应人员,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

很多人设计方案,总是会从自身角度出发,比如产品要做什么,技术要做什么。这样所站的高度不够,所以工作总会有”瑕疵“。

领导决定的事情,总会保有一些期望,如果你能完成期望,他只会认可自己。如果你做出惊喜,他才会认可你的能力。

四、主动跟进

方案要落地执行,关键在于你的”主动“。

执行的过程总会不顺心意,各种突发事件出现,阻碍进度。

这时总会需要一个人及时跟进每个成员的完成情况,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其他的事情耽误当前的任务。

因此你需要提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快到里程碑时间节点前,知会相关人员。

每一份成绩,都是从细微处不断积累,我们需要让每个人都能舒服的工作,帮他们解决不必要的问题,以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我想告诉大家,如果别人不愿意做,那么你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付出和回报是正比。

如果他不愿意干,你也不愿意干,这事最后就没人干,事情就会被耽搁。

最后

今天从4个方面分解如何提升执行力。即:分析问题、要事第一、设计方案、主动跟进。

在执行的过程中,思考和执行的执行的时间应该是对半分,也可以多用时间思考。但绝不能执行多于思考的时间。

因为思考是连续的时间段,执行是分散的时间段。越分散的时间越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今天分享到这里结束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朴老师大白话,或者添加我的微信DY402122152。期待与你交流!(来者备注一下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8787.html/feed 0
简简单单48字真经,让你打造真正执行力 http://www.woniupai.net/157300.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7300.html#respond Sat, 04 Jul 2020 01:52:3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7300 在全新的时代,我们仍然绕不过一个词:执行。执行意味着结果,意味着活在当下,意味着把梦想变成现实。

然而,存在着两种执行力,一种是真正的执行力,另一种是虚假执行力。

比如强调“无条件服从”“没有任何借口”“心态决定一切”等,表面上看似乎也是执行,但长此以往,执行力反而会下降。

什么是虚假执行力

一、无条件服从

只强调员工的服从,不强调员工的智慧。

很多人讲执行力,很喜欢讲员工的无条件服从,它是代工生产时代的产物,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规模制造”的执行力,是一种把人当作工具的虚假执行力。

过去代工生产时代,强调员工无条件服从,目的是机械化大生产,实现规模效率;现在是品牌创造时代,强调员工智慧,目的是关注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独特价值!

二、没有任何借口

只强调员工责任,不强调领导者责任。

“没有任何借口”是前些年很流行的口号,但在讲究品牌与创造力的今天,“没有任何借口”就是一种虚假执行力。为什么?

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让人把“借口”讲出来,也许正是我们改进工作、创造价值的机会。

要知道,执行不只是员工的事,它首先是领导者的事。但“执行力”已经变成领导者的首选借口,如果公司做不好,一句话就推得干干净净:“执行力不行。”

我们只需要深入问一句:员工执行力为什么不行?

在你只讲员工责任、不强调领导者责任的时候,其实是把执行力本身的完整结构切割开了。

三、 心态决定一切

只强调员工心态,不强调制度和流程。

企业需要的是组织化的执行力,而不仅仅是个人化的执行力。

现在,很多公司热衷于心态游戏,甚至有的还很极端。可为什么执行力会变成心态游戏?

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花时间认真研究一件事情的顺序或逻辑结构。当公司没花最大的力气去做这件事,而是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一切障碍、战胜一切困难,执行就成了“虚假”的心态游戏。

执行力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假象:不提前研究事情的逻辑,也不提前研究路径,没有把该消除的障碍消除掉,最后就只能强调员工的心态了。

越是缺乏制度的公司,越是对流程缺乏准备的公司,就越强调心态,越强调“虚假执行力”。

四、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只强调团队利益,不强调个人利益。

强调团队执行时提倡所谓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却不强调个人利益,更不强调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互为结果的团队文化。

这样,时间一长,大家都反感集体,觉得被集体愚弄了。

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制度设计,让个人追求利益的同时,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也能得到实现。

市场经济能够取胜是有理由的。同样,所谓的公司,也是一种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每个人为团队利益考虑的时候,个人利益会自动得到实现,而不是损害个人利益。

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点:团队执行力来自基于个人利益的团队实现,或者叫社会实现。

五、 “木桶短板”

只强调竞争力,不强调核心竞争力。

第五个虚假执行力,体现在很多公司强调的执行中,它没有强调独特的用户价值,执行远离了核心竞争能力的打造。

大家要明白:真正有效的执行,不是做得更多,而是做得更少。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讲得很清楚,要想真正有效,需要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放弃不值得做的事。

这就是说,执行力的本质并不是木桶理论,去补短板;执行力是斜木桶理论,要扬长避短。

执行力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是你真正想要的,有明确的目标是前提。

有了目标,才有放弃;有了放弃,才有聚焦;有了聚焦,才有简单与极致。

新执行力是有智慧的执行

讲到执行,不得不提丰田。如果说代工生产厂家雇用的是员工的手脚,那么丰田这样的公司雇用的是员工的头脑。

多数代工生产厂家的员工是机枪手,一声令下开枪扫射就行——每天重复同样的生产动作。而丰田员工是狙击手,在复杂的环境中自己寻找机会,自己创造更有效的方法,然后一击即中——每天做持续改善。

执行绝不是一种奴性的、不加思考的执行,而是一种有智慧的、有思考的执行。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把一件事情的执行分成执行前和执行后。

在执行前,更多地讲智慧,换言之,在执行前要尽量思考更多的办法,要去寻找更多的路径,在这些路径里找出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然后有智慧和勤奋地去执行。

新执行力是有智慧的执行,而有智慧的执行其背后是制度体系。

如果企业的效益不够高,如果企业的执行力不够强,那么请大家不要只在文化、团队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制度设计层面下功夫。

如果企业执行力有问题,那么请这家企业的老板问问自己:是否自己的制度设计让员工觉得无论怎么干收益都没有多大变化,从而把企业做成了吃大锅饭?是否在创造或执行的过程中,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回报不完全是金钱,还包括尊严、成就感的实现。

靠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提升执行力,这才是新执行力的核心。

48 字真经,打造执行力

德鲁克说,首席执行官最大的错误,是把内部管理当成最主要的工作,首席执行官真正的战场是用户,不是管理。

大部分公司的执行之所以失败,在于忘记了公司管理的目的是用户,管理是为用户而存在的,要眼睛向外,但很多公司把重点放在内部的相互折腾上。

第一,公司层面、部门层面,以及员工层面都以自我为中心,忘记了真正给我们发工资的并不是公司,而是用户。

第二,分不清战略与执行的区别,在执行的时候,过多考虑非执行层面的问题。比如,已经在执行了,还在想是不是应当做。在执行层面,一旦定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做到底。

执行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所有的执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户价值,凡是把事情搞复杂的,注定不可执行。

执行48字真经:

  • 执行的8字方针: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 执行的16字原则: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 执行的24字战略: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首先,执行作为一种制度和文化,最基本的内核是什么?8个字: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这8个字强调的显然不是个人的“聪明”和“才智”,而是制度和认真。这意味着,大凡有执行能力的公司,文化必定是单一的;而大凡平庸的公司,却有各色各样的“上司文化”“部门文化”。

其次,执行的原则问题是16个字: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在执行的时候,要将用户利益和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我”隐藏在程序与流程之后,围绕目标培养员工的职业化精神,由此才能保证执行的效果。

最后是执行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三个要点。

在开始执行前,需要把握的要点是决心第一,成败第二。对已经决定的任何事,信心是第一位的,要将对风险的估计放在决策前,一旦决定了,讨论成败就是借口。

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要点是速度第一,完美第二。我们在执行中常常有这种现象,曾经为得不到100 而放弃,结果却是0,若干成功经验和挫折告诉我们:0.1>0!

在执行结束之后,需要把握的要点是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责任是通过对行动结果的奖罚建立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建立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执行文化,重要的不是去讨论失败的理由,而是针对结果建立起责任与权利对称的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7300.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