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可12年过去,我们今天的搜索模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搜索框+关键词”依然是主流,广告依然是搜索唯一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位互联网分析师坦言,现在很少关注搜索这个“古老的市场”。
作为曾经的兵家必争之地,小小的一个搜索框凝聚了半部互联网发展史。第一代的互联网老炮们曾经梦想搜索带来信息革命和认知革命,网易、搜狐、新浪都曾靠搜索稳固自己的门户地位,雅虎、谷歌们汹汹而来,却又遗憾折戟,搜索造就了一代巨头百度,也让百度在移动时代逐渐掉队。
但现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搜索环境和人们的搜索习惯早已发生变化,搜索虽然还是巨头必备的基础能力,但独立的搜索引擎,正在丧失自己的地位,搜索再也不是巨头攻城略地的武器,更不是新玩家突围的捷径,只是作为工具和入口,连接用户需求和信息场景。
用户和内容都在离开搜索引擎,2019年8月CNNIC公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虽然国内搜索引擎用户总数在上升,但使用率在持续下滑,截至2019年6月,仅为78.2%。同时,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中,搜索广告占比持续下跌,2020年Q1仅为12.1%,市场规模达160.5亿元,同比环比双双下滑。
搜索引擎衰颓,但用户们的搜索行为并没有减少,只是转向应用内搜索,因此流量巨头们依然在加码搜索,字节跳动推出头条搜索,微信搜一搜逐渐成长为搜索引擎,阿里百度则布局AI智能语音搜索,探索新的服务场景。
搜索转向台面之下,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股潜流,巨头们没有在搜索上直接对垒,但仍然需要用搜索来服务自己的生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互联网舆论场中,关于搜索的报道少之又少,在众多行业人士眼中,搜索已经是一潭死水,是曾经的风口,现在的冷门。
今年3月,字节跳动旗下的头条搜索独立上线,这是自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百度成为上一次搜索战争的胜者以来,最有希望的一个挑战者,人们期待一个体验好、效率高的搜索引擎取代百度,头条搜索被寄予厚望。
但是半年下来,头条搜索激起的一点浪花也迅速沉寂,没有给移动搜索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现有的搜索逻辑下,这个格局很难动,作为流量入口的搜索引擎天然就有垄断基因,事实上的垄断很难被颠覆。”前百度搜索技术专家尹言表示。
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2019年初,搜索引擎市场仍然是百度一家独大,市场份额高达72%,其后的神马、搜狗、好搜分别背靠阿里、腾讯、360等巨头,借势生存,无法攻入百度腹地,近5年来,只有头条搜索一个新玩家入场。
作为PC时代的搜索王者,“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有问题就找百度”的用户认知是极其稳固的,长期以来,百度的市场份额都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不管阿里、腾讯还是后起的字节跳动,都很难在正面战场抗衡百度。
“单就搜索来说,百度在PC端是毫无疑问的霸主,到了移动端,另外几家才靠着各自的优势分别占据了一块市场,比如360的硬件渠道、QQ浏览器的软件渠道和内容优势、UC的移动先发优势等,单靠搜索是很难和百度打仗的。”分析师吴晋对燃财经表示。
同样,头条搜索也不是傻白甜。“字节跳动系产品的国内日活已经高达6亿,从图文到短视频,包括小说、电影、问答、百科、自媒体等,内容量级已经非常大,在这个基础上做搜索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就算不能颠覆百度,做一个搜索引擎也绝对不白花钱。”吴晋说。
一位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向燃财经透露,字节系搜索的主阵地其实是抖音,每天的搜索请求远超头条,抖音的用户量级和内容丰富度,使抖音变成“短视频界”的搜索引擎,很多经短视频触网的用户已经建立起视频搜索的习惯。
这么多年下来,大厂们已经摸索出围攻百度的基本方法,就是在内容上游分化、蚕食,慢慢培养用户在自家生态中的搜索习惯。
微信的路数如出一辙。最开始,微信搜一搜只是支持应用内搜索,后来搜狗为微信提供站外搜索服务,合约到2019年到期,后再次续约。微信搜一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腾讯的开放合作生态上,比如视频来自快手、问答来自知乎、商品来自京东,思路还是共荣共赢,将流量导出给生态中的其他伙伴,自己牢牢把握入口。
除了站外搜索内容不断丰富外,微信搜一搜通过持续不断的小修小补开放自有生态,包括内容、品牌和服务,如开放商品搜索、接入小程序内容、直达品牌和服务等,功能越来越全面,搜索体验也越来越好。
“你以为它只是一个站内搜,和你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但当商品、服务、内容的提供者一个接一个站在它那边,把你合围起来的时候,或者流量能够在它的生态内走一个闭环,你才惊觉微信的野心,也不得不感慨这步棋实在是高。”尹言说。
字节跳动正面牵制,微信背后包抄,阿里系则狙击未来。6月份,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成立智能搜索业务部,重点围绕此前推出的智能搜索APP夸克展开布局,据阿里公布的数据,夸克搜索近一年来活跃用户量增长5倍,搜索量增长6倍,AI相机识别搜索量提升超10倍。
阿里智能搜索业务部负责人吴嘉曾透露,产品的业务方向是“搜索框+AI工具”,教育和医疗会是阿里在智能搜索领域的重点发力方向。吴晋认为,这延续了阿里B2C的思路,把阿里生态内的商业服务对接给用户,“也更容易打中用户的痛点,毕竟在百度上搜教育、医疗的体验如何,大家都懂。”
支付宝在搜索上动作也很频繁。近期,支付宝重新整合搜索业务,开放首页搜索中心化流量,将搜索框改版升级,以更好地匹配支付宝升级为数字生活平台之后的全新定位,让搜索成为商家和用户之间连接的重要路径。
巨头们都在加码搜索,但逻辑早已改变。
“内容和服务成了更核心的能力,搜索只是一种连接工具,想像谷歌和早年间的百度那样收过路费,基本不可能了。”尹言说。
“除了百度外,没有巨头想成为‘中国的谷歌’,但百度也成不了‘中国的谷歌’了,中文搜索走上了另一条路径。”曾在搜狗担任过产品经理的明哲告诉燃财经。
去年,一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甚广,作者称百度的搜索结果导向充斥着大量劣质内容和营销信息的百家号,作为通用搜索引擎的百度沦为自家的应用内搜索,再难搜到有价值的信息。
搜索体验的下降并不是一天两天了,作为领头羊的百度更是长期遭到用户的吐槽,乃至于骂百度逐渐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种潜在的政治正确。
明哲说,“搜索引擎的设想是十分美好的,它让人们更平等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我们以前做搜索都有一种使命感,觉得这是信息时代的印刷术,但搜索的模式也有很多问题,包括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信息获取效率的问题、信息质量问题,等等,需要用很长时间去解决。”梅耶尔也曾表示,搜索是一门可以发展几个世纪的科学,如同16世纪和17世纪的生物学一样。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搜索的基石是开放的互联网环境,网站允许搜索引擎爬取内容并建立索引,搜索引擎用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处理和展示排名,这样的一种筛选机制可以让更有价值的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找到,用户信赖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通过用户看广告完成商业变现,本来是三方共赢的好事。
问题在于,搜索引擎本身的定位是什么,边界是什么,作为强势的一方,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这些极大影响了整个搜索生态的演变,而搜索引擎的行为是由技术水平、用户习惯、商业环境、竞争压力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如今搜索体验的下降,也不能全怪百度。
“细说起来有很多原因,但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互联网缺乏分享和共赢的精神,从用户到平台,都是这样。”明哲说。
一位留学生向燃财经表示,国外很多优质的内容都是爱好者免费提供并维护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不断完善的维基百科,其他还有很多免费的数据库等,YouTube甚至于Pornhub这样的网站,都是靠用户的分享精神在维系,但是国内好的资源都会被圈起来收费。”

来源 / Pexels
微博上一位大V说:“我们抱怨中文搜索结果少的时候,也应该回忆一下,自己除了社交平台外,还往网上传过什么内容?”
内容的先天稀缺之外,各大互联网公司出于商业竞争考虑,也千方百计地努力把流量留在自己的疆域内。明哲回忆起2010年左右没有边界的互联网巨头们,“BAT三分天下的时代,你有什么产品,我必须也有对标的产品,搜索、微博、电商、团购、支付、外卖、娱乐,巨头都要亲力亲为,做一站式服务,就是要把流量截下来,不给别人用。”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则诞生了支付宝、微信、今日头条这样的“超级APP”,加上生态内流量互相打通的产品矩阵,信息孤岛更加严重。“PC时代的网页内容都比较好抓取,但现在,大多数内容平台都会设置反抓取,把自己的内容、用户、关系链封闭起来,不让第三方轻易获取”,尹言表示。
内容分散,流量也跟着分散,搜索引擎不再是总出入口和集散地,搜索行为都分散到各大平台的应用内搜索框中,体验反而更好,搜索引擎的存在感就越来越低了。
“我能明显感受到变化,以前‘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大人小孩都在用,但现在,我喜欢上知乎搜专业问题的答案,我老婆喜欢在小红书和淘宝搜种草内容,我妈在抖音里学插花和做菜,我爸在微信里搜养生文章,我外甥在B站搜游戏攻略,基本没搜索引擎什么事儿了。”吴晋说。
费力去做通用搜索引擎的,只剩下内容和服务全面覆盖且互相打通、信息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一定量级的互联网巨头,也就是百度、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四家了,他们是互联网海洋中的“信息群岛”,搜索则是把各个孤岛连接起来的高速公路。
比修公路更重要的是建设岛屿上的景点,目前巨头们都在下血本构建自己的内容池,百度引入知乎问答、入股掌阅、亲近B站,字节跳动买电影、挖UP主、做番茄小说,阿里和腾讯不断往支付宝和微信里塞东西,让其成为一站式超级APP,基本都是这个思路。
搜索的现状是,可以作为一种必备能力,但是无法成为核心能力,内容和服务是凌驾于搜索之上的,当一个产品的内容足够丰富,应用内搜索可以直接升格为通用搜索引擎,当一个搜索引擎没有内容支撑时,再厉害的技术也留不住用户。
尹言认为,百度把搜索结果导向百家号,虽然会招来批评,却是能让自己活命的办法。“百家号极大丰富了百度的内容储备,对于百度信息流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部分精英人群的搜索体验不是很好,但提升了下沉市场用户的增量、留存和使用时长。”
“抛开竞价排名的广告不谈,百度已经达到了现有网络开放程度和技术条件下搜索效果的天花板,其他搜索引擎只可能说广告更少、用户体验更好,但很难在搜索结果上超过百度。”明哲说。这要归功于百度二十年的搜索技术积累,国内互联网大厂的搜索部门都喜欢从百度挖人,字节跳动更是挖走了半个百度。
尹言认为,搜索框模式下的搜索基本做到了极限,下一代搜索引擎需要更底层的技术突破,不过明哲认为,如果能解决目前的信息孤岛问题,探索更多的搜索场景和模式,还是能明显改善现有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
“并不是人们不需要搜索了,其实在目前流行信息分发的市场上,过度的被动接收让主动搜索信息的需求更加突出,矛盾就在于这种需求很难被满足。”吴晋表示。
显然,互联网巨头们对于下一代搜索引擎的设想也不太一样。
从技术突破的路径看,百度走得更远。近期,百度全资收购家庭硬件终端厂商“小鱼在家”,在智能语音入口上与阿里旗下的天猫精灵、小米旗下小爱同学展开进一步的争夺。
语音搜索是百度近年来的重点突破方向,从形态上来说,智能语音助手是摆脱搜索框限制的重大模式革新,提高了搜索的便捷性和易用性,老人孩子都能用。
“其实百度和谷歌的思路是一样的,谷歌一直在可穿戴设备上投入,都是为了拓展更多的搜索场景,而在语音搜索、图片搜索上的研究,是为了解决搜索的媒介限制,让输入和输出都更丰富、便捷。”尹言说。

来源 / Pexels
当搜索引擎将增强现实(AR)、计算机视觉、语义识别等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搜索功能结合在一起,以整合搜索的方式从不同维度呈现答案时,搜索引擎的效果能有质的提升,而这也是对传统的“网页+资讯+图片+问答+百科”复合搜索的一次升级。
微信则是另外一种思路,既然移动APP成为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那就将微信变成一个底层操作系统,让微信搜一搜成为拥有系统级权限的搜索引擎,而这要依赖于微信的另一大能力——小程序。
微信近期在搜索上开放的能力大多与小程序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小程序内容接入,从搜一搜可以直接抵达小程序里的内容,这就打破了信息孤岛。“我们做小程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搜索能进入到每一个小程序的内部,这样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撑起各种长尾的搜索需求。”张小龙曾在微信公开课上表示。
“随着微信搜一搜陆续将微信生态内海量的内容、品牌、服务、用户连接起来的时候,搜索引擎的定义可能会被重构,当然,字节跳动系的产品也有这个潜力。”吴晋说。
中文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可能以另一种方式重生,但本质不会发生变化。用今日头条CEO朱文佳的话来说,谁能够重新解构这项技术在产业内的职能,谁能建立可以与这项技术产生联动的内容池,谁能够硬核地坚持搜索引擎诞生的初心,谁就能重新激活这个市场空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晋、尹言、明哲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眼动研究表明,用户有时只能在搜索结果页面上查看单个结果,因为该结果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搜索信息时,人们往往是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他们满足于那些足够好的信息来回答他们的问题,但不一定是最好或最完整的答案。本文作者设想将凝视模式应用到页面设计中去,从而让你的内容第一眼就被用户所注意到,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欢迎踊跃交流。

这种令人满意的倾向体现在各种信息寻求行为上,包括人们如何处理搜索引擎结果页面(serp)。特别是在serp上,我们有时看到用户只关注一个结果,而不关注页面上的其他内容。
我们把这种凝视模式称为一见钟情;卡拉·佩尼斯(Kara Pernice)在2005年的《人们如何阅读在线报告》(How People Read Online report)的第一版中首次记录了这种凝视模式。引起用户注意的结果通常是页面的第一个(当然,也并不总是这样)。

当用户仅在SERP上查看一个结果时,就会触发“一见钟情”模式。此框架页面显示了此模式的典型实例,橙色代表用户的注视。
例如,一位眼动跟踪研究参与者探索了她可能会在亚特兰大参加即将到来的旅行的活动。她输入了“9月14日在亚特兰大活动”,并扫描了第一个结果,这是Google已整合到SERP中的事件日历。她凝视着日历,然后单击它并立即开始浏览。

这个“一见钟情”模式的例子来自于寻找9月14日的亚特兰大活动的参与者。紫色的点代表她在页面上的注视位置,这些都集中在事件面板上,这是SERP上的第一个项目
一见钟情的模式并不罕见,但也不是很常见。
在分析我们的“搜索元分析项目”的数据时,我们发现在377个搜索实例中,有20%的人只在SERP上查看了一个结果。
该数字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增加:2006年,我们发现在17%的被分析的搜索实例中,用户只看到一个结果。这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在分析过的377个案例中,有41%涉及了2–6个SERP元素。只有20%的用户仅查看一个元素。
当人们在SERP上看到的结果足够好时,人们通常会触发一见钟情模式。根据他们在搜索引擎上的经验,他们会对寻找的位置进行有根据的猜测,以便在搜索引擎上找到认为最适合自己查询的答案。
他们的环境和任务定义了“足够好”,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寻找完整的答案,或者他们应该依赖于搜索引擎为他们的查询选择的最佳答案。
对于用户而言,采用这种模式是一种合理的策略,原因有很多。
首先,用户相信搜索引擎选择的最佳答案将非常接近真实的最佳答案。
用户普遍认为,搜索引擎善于找到查询的最佳答案,并将其显示在SERP的顶部。
这种被称为Google gullability的信念,构成了一见钟情模式的基础:人们对SERP上的结果有信心,尤其是当它们显示在最上面时。
这种影响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在我们北京的研究中,一个参与者试图找到一个食谱。她说,“我会先在百度搜索,我通常会选择第一个或第二个搜索结果,因为我觉得最热门的应该是最受欢迎的,或者是评价最高的。”
其次,搜索引擎通常会相对容易地找到最佳答案,这些答案通常由交互式SERP特性提供。
与自然搜索结果相比,SERP特性看起来总是与众不同,并且引人注目。
有时,这些功能可以立即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因此人们已经学会了将注意力转向这些SERP特性。
一名美国参与者试图弄清楚她从美国到加拿大越境所需的文件,第一个结果的精选片段–an article from USA Today –列出了所需的文件,并立即解决了她的问题,她很满意地离开了页面(这是一种被称为良好放弃的现象)。

Google SERP上的精选片段显示了参与者查询的汇总答案,并引起了她的注意。参与者没有看页面上的任何其他内容,她的注视模式是一见钟情的模式
在北京,一位参与者想了解顶尖的建筑专业及其入学要求。第三个搜索结果引起了她的注意,因为它包含了一张表格,其中列出了建筑专业的大学及其标准化成绩要求。
此结果完全满足了她的任务需求,因此她立即进行了查看。她说:“这个表很好,既有大学又有分数要求。在所有网站中,这个表格最有帮助。”

我们眼动研究的屏幕截图显示,带有表格的精选摘要立即吸引了参与者的注意
第三,人们通常不需要查询到最佳答案,他们认为搜索引擎选择的最佳答案就足够了。
想象一下,您在杂货店结帐台上排很长的队,却意识到自己忘了买盐。您可能会急忙回到货架上抢一包,而没有仔细比较不同的品牌。
与网络上的用户相同,当人们动力不足或没有足够的时间探索多种选择时,他们可能会依赖搜索引擎选择的内容作为他们查询的最佳答案。
我们在罗利的研究中,要求参与者阅读census.gov上的一篇长篇文章,以了解2017年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进行了详尽的审查,但没有找到答案。
有些人决定去别的地方检查结果,他们已经厌倦了所有的阅读,他们只是看了谷歌提供的最具特色的片段,甚至没有阅读完整的内容。
一位参与者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把它作为罗利的家庭收入中位数。

动机低下的参与者在浏览Google的精选片段后给出了错误的答案(罗利而不是美国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她只是依靠Google的最佳选择进行查询,而没有动力去质疑它
当用户看到的第一个结果正是她所需要的东西时,也会触发一见钟情模式。
换句话说,搜索引擎选择的最佳答案的确是用户查询的最佳答案。当用户确切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时,这种情况就会更频繁地发生。
典型的场景是导航查询,即旨在查找某个网站的查询。例如,当要求参与者检查美国银行网站上的信用卡选项时,她在Google中键入Bankofamerica.com。她只看了第一个搜索结果,即是她打算访问的美国银行的官方网站。

一名研究参与者仅查看了第一个搜索结果的子链接,而该链接正是她所寻找的站点
即使对于非导航查询,第一个搜索结果也可能是完美的答案。
例如,另一位研究参与者正在寻找有关最佳婴儿车的Reddit帖子,她输入了2019年最好的婴儿推车reddit,并且第一个结果是要购买的Perfect婴儿推车:NewParents – Reddit,她扫描标题并立即单击进入。

第一个搜索结果是讨论婴儿车的Reddit主题,完全符合参与者的需求,她立即单击了链接
丰富的SERP功能有助于一见钟情的注视模式,另一个相关的现象是良好的放弃,即当SERP上显示的信息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她不必单击结果或重新编写查询条件时,良好的放弃就会发生。
虽然在这两种情况下,用户都认为搜索引擎对最佳答案的选择是令人满意的,但实际上这两种现象是相交的。
首先,一见钟情是一种注视的方式,而良好的放弃是一种普遍的用户行为。
一见钟情的爱情可能发生在有好的放弃的情况下,也可能没有发生:用户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点击她碰巧看到的结果。
一见钟情模式和良好的放弃可能都不会发生,例如,人们可以查看SERP上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在那里找到答案,然后决定不单击任何东西。
网站设计者和内容提供商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的内容从一开始就引起用户的注意?
他们应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问题,并定制内容,以便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增加他们的内容被搜索引擎选为最佳答案并在SERP功能中出现的机会。人们相信这些特性,而且他们经常感受到这些特性。
另一方面,用户并不总是满足者。
如果你的网站不是SERP上的第一个搜索结果,你就不会注定失败。当用户进行研究活动时,他们更有可能浏览更多的搜索结果来做出决定,高质量的相关内容始终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搜索是查找用户需要的信息和通过该信息联想到用户需要的相关信息,并且把涉及到的所有信息反馈给用户的一个功能。搜索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搜索无处不在。本文作者对搜索进行了分析,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搜索的功能设定。

使用搜索的原因:用户有自己想要获取的针对性或者非针对性的内容,但是现在的信息过于密集繁杂,并且目前是需要更快地工作效率,搜索可以解决这一弊端。因为搜索可以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直接锁定用户需要的信息。
搜索框:搜索框是输入搜索内容的位置,搜索框会根据界面和搜索需求进行占位以及展示的不同设计。
一个界面想要特别突出搜索这个功能,会直接出现搜索框的位置,将搜索框直接放到用户的眼里,这样才能让用户知道你是有这个功能的,可以直接进行内容搜索的。
就相当于,门店摆放货物时会将一些热门的货物展示在最显眼的位置一样;所以搜索一般会放在在一个界面中最显眼的位置也就是页面的中部偏上的部分。
特别突出搜索的情况一般是因为用户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搜索一个信息而来。
但是当前页面提供的内容没有办法提供给我想要的讯息或者提供内容距离我想要的讯息差距较大,所以就需要通过搜索来找到我想要的信息。
最明显的就是百度,用户使用百度就是为了去检索信息,所以百度在首页只是会有一个搜索框供用户去搜索。

对于弱化搜索或者搜索需求不明显的情况,则会可能仅展示搜索按钮告知用户是可以进行搜索的,点击会出现搜索框进行搜索。
这就相当于咱们不常用的家用电器,只是会在需要的时候用一下,但是其他时候都会收起来,不会放在明显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搜索按钮一般会放置在右上角的位置,既方便用户使用也能知道有搜索功能。
弱化搜索的情况一般属于用户的搜索主观意识不是很强,你给的信息我都可以基本接受,或者这个用户使用该内容就没有想过要去进行搜索,但是我如果想要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还是可以找到的。
这种比较明显的应该属于抖音和微信,抖音有搜索入口,但是我们一般会在推荐页面停留很久;微信有搜索功能,但我们大部分还是使用的该APP的聊天功能。

搜索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使用用户输入的该条信息就可以获取到相应的搜索结果,而对于搜索功能都会有自己输入信息词条的限制,但是有的则会弱化搜索限制的提示.
用户输入任何内容,搜索功能都是可以进行使用的并找到相应搜索结果;有的则是会很明显的告知用户我们只能使用这些限制条件进行输入,其他条件是没有办法进行搜索的。
弱化掉的搜索内容条件限制并不是没有,而是该搜索功能是有条件现实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使用到,除非用户使用极端方式进行搜索功能的测试。
这个可以说跟咱们现有的法律差不多,普通人一般会感觉法律没有什么作用,但是犯罪分子就会觉得法律是一根高压线。
搜索功能设计时因为可输入的限制条件不是很多,比如这个搜索功能可以使用汉字、数字、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等进行搜索,并且搜索长度会限制在1000个字符以内。
用户日常使用搜索功能时都不会触碰到这个限制,所以就会弱化限制条件的显示,直接进行有效内容的输入。
强化搜索内容限制条件的提示会直接在输入框显示能输入哪些信息或者直接使用键盘进行限制,只能使用特定键盘中的信息。
这是因为部分信息属于特定信息,搜索时会有比较明确的限制,所以这部分提示是可以直接展示给用户的,帮助用户快速完成搜索,这就类似在医院会很明确的告知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这里是禁止喧哗的。
用户在特定场景下进行搜索时,就会被限制应该如何进行搜索,同时这种限制越明确用户越是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的信息。
比如用户在一个明确限制只能使用数字的情况下就会快速反应,通过数字来搜索自己想要的内容,有明确限制的应用,12306就是其中一个,直接使用键盘锁定,用户只能使用其中的内容进行搜索。

联想搜索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关联出与之相关的信息,比如搜索“联想电脑”这个词条,如果有联想搜索,当输入“联想”后就会关联出“联想电脑”“联想售后”等相关词条,如果没有联想搜索就只能自己把“联想电脑”这个词条全部输入后进行搜索。
联想搜索就好比我们去服装店想买一个上衣,服务员就会很热情的给客户介绍短袖、外套、卫衣等一系列上衣相关的服饰。
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可能心心念念的搜索内容是十个字符,但是当她输入到第五个字符的时候应用根据她的输入内容拼凑出来用户需要搜索的剩余内容,节省了用户时间也确认了搜索结果。
所以联想搜索一般是在有搜索内容填充时才会出现并进行使用。

搜索记录就是用户之前搜索过的记录,如果进行搜索记录的保留,那用户就可以很轻松找到之前自己搜索过的内容;如果不进行搜索记录的保留,那用户搜索过的痕迹就会被清除。
一般搜索记录会在你再次点击搜索框时出现,同时出现也有搜索记录的清除按钮。但是因为搜索记录的时效性,大部分时候只会选择保留最近搜索的10条搜索记录,并且这10条搜索记录会根据时间倒叙排列。
所以搜索记录是用户查找自己最近搜索内容的一个重大依据,用户可以根据相关搜索记录及时找到自己近期的搜索内容。
用户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多次的搜索同一内容,所以搜索记录就可以很快捷的让用户找到上次的搜索记录,直接点击进入该词条的相关搜索信息。
比如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期间,用户可能就会多次重复查询关于填报志愿的相关信息,这时候搜索记录就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搜索,而不需要用户再次手动输入该词条才能进行相关信息搜索。

热门搜索一般是一个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的一个热门结果,热门搜索一般会在搜索框下面显示,这样在用户纠结自己搜索哪些信息时给一个参考的价值。
还有一种就是在用户搜索结果为空时会显示热门搜索内容,热门搜索一般会展示6到10个。
这是因为热门搜索只是一个信息的快速提供点,过多的热门信息其实就没有热门了。就好像我们去饭店吃饭,这个饭店就会有招牌菜,就会默认觉得招牌菜应该就是他们店里最好吃的菜。
当用户想要找最热点的信息时 ,使用热门搜索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技能。
热门搜索是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热门信息最便捷的方式,所以他可以不需要经过搜索的内容搜索直接锁定到该热点词条,对该内容进行搜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