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台湾奥美的桂爷(叶明桂)给我们做培训时,说了一段无比真诚的话,我一直记到今天:
“大家都觉得广告人应该标新立异,留长发、穿鼻环。其实顶级广告人往往最朴实。他们和平常人一样,下班后回家吃饭,和家人一起看电影。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洞察到大多数平常人。”
因为灵感这家伙,憎恨办公室和电脑。它从来不相信996。它只把热气腾腾的生活当福报!
所以每当感到快要枯竭,我会离开电脑。去看书。看电影。洗澡。冥想。玩耍。瞎溜达……做什么都好,总之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这些年我看完了几百部经典电影,从中提炼出5个经典营销模型,一次全部教给你。
如果营销人只能看一部电影,《盗梦空间》一生推。因为道破营销真谛,诺兰只用了30秒。

这里的idea,不单是指想法,我更愿意把它翻译成超级概念。
什么是超级概念?本质上,人类的思维是由概念塑造的。植入一个立场鲜明、逻辑强大的超级概念,相当于植入一种强大的思维,驱动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
为了降低理解成本和传播成本,超级概念常常采用三种手法。
营销植入的概念必须非常简单。才能在目标的脑海里自然生长。
例如人们会说“吃不着葡萄而说葡萄酸”,而不会啰嗦地说:“有些人就是典型的弱者心态,嫉妒心强,还很玻璃心,见不得别人好”。
仅是简单还不够,超级概念的内涵还要足够丰富。
耐克只需要一个祈使句:“just do it”,就能让人脑补出一碗鸡血。而陌陌用一个反讽:“就这么活着吧”,让人开始反思生活的条条框框。
超级概念如同冰山,人们能看到20%的表达,能联想到80%的内涵。
没有人能理解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一个陌生的新概念,必须长在熟悉的旧知识上,才会具有意义。
举个例子,马卡龙风靡国内,得益于它那句著名的类比:少女的酥胸。
同样,某款可折叠蓝牙键盘,京东是这么描述的:男人的硅胶。
无需多说。即刻明白。

面对抽象的道理,我们偏爱视觉化的比喻,让它变得具体。
试想一下,如果把“奶头乐战略”,表述成抽象的概念:“一种为中低阶层提供消遣娱乐和感官刺激、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丧失思考能力的文化战略。”那它还能具有如此强的传播力吗?
一图抵千言。当乔布斯从牛皮信封里拿出macbook air,它有多薄尽在不言。

Inception的意思是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的脑中。其中最难的在于:人会本能地抗拒别人灌输的想法。
人类的认知是一个巨大的筛选器。根据经验、偏好、性格倾向等,每个人都筛选出自己的预设立场。如果遇到和既有认知不符,会怎样?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质疑不信,忽略,甚至愤怒回击。
你看我用了大段话来解释,诺兰只用一个手法就交代清楚了。
《盗梦》中,一只武装到牙齿的特种部队守护着堡垒,堡垒深处是富二代的潜意识。
如果想对他洗脑,例如“想去哪拍就去哪拍”之类的,会被坦克当场压成渣。
这就是营销上的铁律:不要试图改变消费者脑中已有的认知,而是要顺应消费者的认知,把它引导到我们想要的方向上。
任何挑战这条铁律的品牌都会死得很惨。
10年前,李宁宣称自己是90后,结果败走市场,陷入关店狂潮。原因很简单,在人们的既有认知中,李宁不是90后。
而10年后,李宁被00后黄袍加身。原因也很简单,它踩准了00后的认知。
你看,不懂消费者认知 ,营销怎么做都是错。而找准了消费者认知,品牌才真正起飞。

马斯洛需求层次也许是地球上最出名的一个营销工具。可我发现,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三种使用方法。
依然由天才诺兰帮你画重点。
片中,cobb接到了史上最难的brief:让富二代亲手摧毁他爹缔造的商业帝国。当然,历经艰险,最终cobb团队成功做到了。这一套系统打法很烧脑,马斯洛需求层次可以帮助理解。
cobb洞察到:富二代从小就和父亲关系紧张,他内心深处是不自信的,所以他非常渴望能做出卓越成就,让人另眼相看。也就是说,富二代在追逐“尊重需求”这个层次。

如何让富二代改变动机?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给需求换维。
例如让他觉得,人活着除了开公司,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像温莎公爵为真爱抛弃王位,王石热爱攀岩和红烧肉。
第二种方法,需求降维。
例如让他对公司前景降低预期,像李嘉诚变成李跑跑那样清场走人。让他从“尊重需求”下沉到“安全需求”。
第三种方法,需求升维。
cobbs采用的是需求升维的手法。让富二代从“尊重需求”升维到“自我实现”。从追求尊重和认可,到追求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潜能。
具体怎么做?影片给出了教科书级的示范:
在第一层梦境,植入态度:“我不想追随我父亲的路。”
在第二层梦境,植入价值观:“ 白手起家的人很了不起。”
在第三层梦境,诉求情感,煽动行动:“父亲爱我,他希望我成为我自己,而不是另一个他。”
逐级沟通、层层升级,当富二代醒来后,立刻做出了解散公司的决定。因为他觉得,他早就想这么干了。你看,真正厉害的营销,往往都这般动人于无形。毫无影响操控的痕迹,还让人觉得:“哇,我就是这么想的!你真懂我!”
《华尔街之狼》中的乔治·贝尔福特(又是莱昂纳多饰演),有一道面试推销员的经典考题:把这支笔卖给我。

大部分平庸推销员的回答都很像:这支笔非常好用,书写很流畅!或者:这是德国进口的优质笔,买下它吧!
而天才推销员是怎么回答的呢?他是这样说的:“能帮我签个名吗?”他知道卖笔之前,先要让人意识到需要一支笔。卖任何产品前,先得激发用户感觉到需求出现了缺口。
正如奥格威所说:卖灭火器前,先放把火。在用户心中点起欲望之火,有两个路径。
要让人们的需求出现缺口,一个路径是降低现实状态。让人感知到出问题了,并迫切地想要解决,好回复到平常状态。
电影《偷听女人心》中,梅尔.吉普森饰演的广告人就用了这个手法。他“听”到了女人们内心的各种困惑和痛点,然后汇成了一篇动人的长文案。
出门跑步前你不会照镜子,
不担心路喜不喜欢你的装扮
不用听道路说笑然后装笑
穿着性感跑步也不会变容易
路不在乎你有没有擦口红
不在乎你的年龄
你不会因为自己是女强人而不安
只要你喜欢,随时都可以上路
不管你上次上路是一天前
还是几小时前
路只在乎一件事
只在乎你偶尔会去看看它
nike 不耍心机 只要运动
其实只要试着去找出人们面对的种种不便、不安、不爽、不痛快,你也可以拥有读心术的超能力。

唤醒机会识别是消费升级的最好工具。例如某人渴望拥有邻居那样的豪车。这就叫他心中的理想状态被提升了,他意识到自己可以接近梦想变得更好。
假如有一款东北大米,要如何唤醒人们的机会识别?
按传统做法,诉求大米产地正宗,或诉求口感香甜?不!最好的做法是激发妈妈们的渴望。用一句话戳中妈妈们的心,“香得能让孩子多吃一碗饭。”
同样,吉列手动剃须刀在卖什么?不是卖更好的工艺,不是卖剃须更干净。而是卖男人脑海中的憧憬:“在女人眼中,手动剃须的男人更性感”。
消费者买一颗种子的时候,买的是他脑海中的玫瑰园。关于唤醒理想状态和幸福感的重要性,《广告狂人》中don早就道破了天机。
“广告建立在一样东西上,就是幸福感。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就是一辆新车散发的真皮味,是无所畏惧的自由,是路边的广告牌向你允诺,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如果电影只能保留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冲突。罗伯特.麦基认为:无冲突,不故事。
例如《哪吒 》开篇就设定了魔丸vs 灵珠、善vs恶、龙族vs仙界等冲突。让哪吒一出生,就面临各种歧视和偏见。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偏见和误解,所以我们很容易被唤起相似记忆,触发深深地共情。当哪吒最终呐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感觉到自己好像也推翻了心头的成见大山,为之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不只是所有成功电影采用冲突手法。在所有和社会文化相关的领域,冲突常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而它们每一次出现,都会成为现象级事件。
例如前段时间,一篇职场摸鱼的檄文 引发了摸鱼党 vs 奋斗派的持续交锋。

所谓现象级冲突,往往并非个案。近几年佛系青年已成亚文化,毒鸡汤、负能量金句频频刷屏,有人践行逃离北上广,有人渴望回归李子柒式的田园生活。
为什么成功学的那碗鸡汤,这届年轻人拒绝埋单?算个小帐就能理解。
70后,凭工资买入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往往手握不止一套;
80后,父母给个首付,自己再努力几年,也能安家;
而90后、00后呢?也许要几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获得留下来的资格。
身处价值轴的两端,一部分人看到奋斗就能改变人生;另一部分人只看到上升通道收缩、内卷化;一部分人趋近拼搏,一部分人回避战斗。

趋近——,回避——,就是冲突最直接的表达形式。
我们总是追求奖励愉悦,回避痛苦惩罚。我们都渴望接近理想状态成为更好的自己;都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用冲突工具,营销人可以发现有一种矛盾叫:我希望让孩子放手去玩,但是,善后清洗真够麻烦的。

有一种冲突叫:我希望衣着得体,不被称作直男癌,又不想耗费精力追逐流行。

大多数平庸、苍白的文案,往往都是省略了这一步寻找冲突的洞察。把技巧用在找形容词上,把时间浪费在句式套路上,最后整得自己也很迷茫:为什么学了很多八段锦,依然上不了拳击台。
记住,写,永远是最后一步!找到强有力的冲突,让产品成为解决冲突的最佳道具!
人生如戏。在生活这部大电影里,再复杂的营销,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思维:洞察人性。
本篇探讨的5个营销模型,可以上手就用,但我更希望你不要仅把它理解成工具。
克服职场内卷化,最好的方式是刻意练习,达到内化。直到从工具内化成从技能,从技能内化成底层思维的一部分,你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不假思索地调用,一通百通地应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2020,漫天黑天鹅。经济受挫,失业率攀升,消费动力不足…… 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你是广告人、营销人还是新媒体人,都被经济寒冬所裹挟。身为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穿越危机,唯一方法是拼体质。迎战未知,最好的武器是拼认知。而我们唯一需要担心:面对未知,你的营销知识还够用吗?
下面这套《2020营销人考卷》,汇聚心理物理学、行为经济学等底层逻辑,涉及营销数理化等4个类目、9个知识点,助你快速自检知识盲区。
考试开始~看看你能活到第几题?

知识点:心理账户
钱就是钱吗?并不是。在人们心中,不是每一分钱都有相同价值。我们会根据钱的来源和用途,把它们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例如,对年终奖或者一次获得的报酬,人们更倾向于大手大脚地享乐消费。
同样,一双 AJ或者椰子,在00后“赢得喜爱和认同’的心理账户中。就算价格高昂,依然赢得着迷追捧。而视频会员卡呢?在他们“可有可无’的心理账户中。既然不必购买,那这20元拿来喝杯奶茶不香吗?
所以,营销上的一个诀窍是:把你的产品放入用户最有钱的那个账户中,获得品牌认同和品牌溢价。例如哈根达斯从’一份甜品’,转移到了“约会”的心理账户中;三顿半,把自己从“速溶咖啡”移动到了“高颜值精品速溶咖啡”的心理账户中;王饱饱从’早餐麦片’移到了’控糖纤体网红食品’的账户中。

知识点:超值频率
诺贝尔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发现,获得意外之财时,次数和频率比数值更加重要。例如对员工来说,一次得到3万年终奖,远不如一次获得1万但前后获得3次更开心。(所以老板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反过来,人们不喜欢一次次的分散付费。例如出租车不停跳动的计价表,总让人感觉不舒服,因为人们可以看到每一分钟、每一公里都在不停地分散付费。
所以出售商品的时候,最好一次性打包付费。例如移动的资费套餐,健身卡实行年费制等等。而赠送礼品的时候,最好拆开一个一个送。例如电商上常见的买一个笔记本送五个周边、买一个锅送十二件套等,金额虽小,却容易让人有超值感。
例如汽车有低中顶配三个选项,酒店有经济、行政和豪华三种房型,净水器有高中低档,连毛绒玩具都有大中小三个号。

知识点:折中效应
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往往受到情境影响。折中效应,是指当一个选项集里新增一个选项后,会使原来的选择方案成为折中选项,因此更具吸引力,被选择的概率增大。
例如有一款净水器,一款售价2800,一款售价1500。如何提高¥2800这款产品的吸引力呢?常规做法是诉求优势性能等。其实利用折中效应,只需要提出第三个选项,增加一款¥3600的产品。出于避免极端的倾向,很多人不会选择最高或者最低,而是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今天的市场环境,各种测评和价格对比的信息越来越透明。所以,折中效应更容易出现在人们不太熟悉的新品类中,或者已有认同和喜爱的成熟品牌。

知识点:韦伯定律
心理物理学是研究感官知觉的学科。19世纪,心理物理学家韦伯发现,人们对绝对数值不敏感,只对相对差异敏感。这又被称为韦伯定律。举个例子,一件1KG 重的箱子,你没法判断它是重还是轻。但是假如在你另一只手上加一个2KG 的箱子,你能立刻判断谁轻谁重。
韦伯定律意味着,我们对轻重、黑白、好坏等相对概念更容易判断。所以想引起消费者注意,可以使用对比或变化的手法,放大相对差异。
而快消品例如薯片、饼干等出现变化时,更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商家想要悄悄提价,常用的做法是微调包装,例如奥利奥包装加入小格子,酱料瓶底的凹口挖得更深。
另一个法子是改变容量。例如薯片提价时,常常不变包装,但减少内容物,增加空气。但过度使用,极易引起消费者反感。正如视频中的辛辣讽刺,一包薯片,90%都是空气……太坑爹了。

知识点:锚定法则
心理物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当人们无法判断时,习惯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线索。这又被称为锚定法则。
例如costo开业时,用茅台、爱马仕等几款稀缺而低价的商品,在人们心中锚定超值的印象。zara、h&m等快时尚则锚定奢侈品店选址,塑造高级感。而小米之家则锚定星巴克、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的选址,针对同一群人塑造极致性价比的认知。
所以当你在路边摊买可乐时,你只愿意花费3元。但是当锚定了五星级酒店的环境,一瓶18元的可乐也会有人买单。

“现代主义椅子€382 宜家斯伯帝椅子 €49 ”

“三个孩子中,谁穿了Fisher-Price防滑溜冰鞋?”
知识点:创意的化学反应
看图说话是最烂的文案。好的广告应该让图文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让画面说意思A,文字说意思B,然后让它们制造出妙不可言的化学反应,生出新的意思C。即:画面A × 文字B = 内涵C。
例如宜家的广告中,画面说:椅子买回家,早晚都会拿来堆衣服。文案说出第二层意思:既然这样,现代主义风格的椅子凭什么贵那么多?两者组合在一起,产生绝妙的化学反应:不用为风格白花钱,有宜家的椅子就足够了。
再例如Fisher-Price防滑溜冰鞋的广告中,画面只有一个骄傲的小孩,但通过标题“三个孩子中,谁穿了Fisher-Price防滑溜冰鞋?”,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还有两个没穿该品牌溜冰鞋的孩子,摔出了画面。图文的化学反应,巧妙传递出防滑的利益点,更让人会心一笑产生认同。

知识点:三级火箭模式
第一级火箭:一定要是高频应用,三级递推只能用高频推低频。
第二级火箭:在获得大量用户之后,迅速展开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火箭:当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完成商业闭环。
例如小米手机只有4%利润。当所有人以为小米是在和友商比性价比,其实它只是拿手机做头部流量,打造第一级火箭。
在获得大量用户以后,小米迅速展开小米商城、小米之家等沉淀用户的新零售场景,进行充分的动能释放。
最后当品牌势能被极致推高,用户敢“闭着眼睛买、每种都便宜”的时候,用生态链高毛利产品,完成收割,实现闭环。

知识点:战略定位
1、刘备号称刘皇叔,采用比附定位,在民众心智中占领汉室正统认知
2、打着匡扶汉室、清君侧的名义,反向定位竞争对手曹操为不义之军
3、诸葛亮“隆中对”提出“三分天下”战略规划,战术上先取荆州、再夺四川全境。
4、塑造刘备仁义、卧龙多智、五虎将勇猛无敌等超级IP,打造蜀国品牌形象。
二、初创皇帝讲品牌故事时,爱用哪些套路?请用不超过500字的文章说明。

知识点:品牌故事模型
品牌故事的主题分为几大类:历史和起源故事、使命故事、产品故事和消费者故事。
1、起源故事
初创类企业常用天赋使命、正统起源的故事。例如项羽号称自己出身贵族,将门之后,家族历史悠久。而竞争对手刘邦,一介草民,就通过权威媒体官宣“斩白蛇起义”的创始人故事,类似硅谷的车库里的天才传奇。
2、使命故事
用一句话来说,使命就是用来定义自己的事业是什么,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陈胜吴广就堪称金句王,一句“天下苦秦久矣”,点燃积怨沸腾的情绪火药桶。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颠覆传统价值观。
好品牌都是传递价值观、讲述使命的高手。例如杰克·韦尔奇提出“不做第一,就做第二”的战略使命。迪士尼的使命是快乐。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3、产品故事和消费者故事
讲好消费者证言的故事,各代皇室 CEO 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刘皇叔三顾茅庐”的人设IP,“把魏征当做铜镜般崇高存在”的极致体验,“养兵百万不花百姓一分钱”的极致服务……海底捞都学不会。
考试结束,营销的残酷考验才刚刚开始。无论你段位如何、分数几许,无需焦虑,亦不必骄傲,耐心前行,提升自我。时间纵不言语,终将回答所有问题。愿所有脚踏实地、伸手摘星的人们,在此处相伴,在更高处相逢!

最后送你一个成长锦囊,公众号后台回复:绝版好书,领取美国广告人网站长年票选前五,却几近绝版的文案类好书。五本你绝对不希望别人先看到,而你还一无所知的奇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