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易车研究院最新发布《2020年“后疫情车市”洞察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乘用车终端销量仅有320万辆,同比大跌38.52%,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2月,仅有20万辆,同比下滑高达78.01%,绝大多数车企的一季度完成率仅有15%左右。虽然期间长城等部分车企主动调低了销量目标,但如何实现销量突围仍是今年总部、大区等各级销售老总的“紧箍咒”。3月疫情快速好转,车市销量反弹至107万辆,在今年剩下的三个季度,车企争分夺秒“补量”在所难免
据易车研究院调查发现,2~4月的潜在购车群体,不到30%愿意按原计划完成购车,超14%表示会放弃购车计划,上述数据与一季度车市销量同比大跌38.52%交相辉映。核心亮点是在2~4月的调研数据中,有超40%的用户决定推迟购车,占大头,再加多数购车决策会在一两个月完成,不排除二季度的中国车市,出现一定规模的购车小高潮现象。
另外在新增意向用户的2020年购车调整计划中,超60%更倾向大品牌,超50%准备更换意向车型/品牌,超40%有降低购车预算的意愿。5月起中国乘用车市场将进入“后疫情阶段”,广大车企2020年的疯狂“补量”与大决战才刚刚开始,且“后疫情车市”充满变数,更多用户会重新决策,将给车企创造更多“补量”机会,并对车企的节奏把控与弹药储备提出更高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报告建议车企2020年适当降低在华与全球销量目标;建议车企2020年针对疫情冲击全面强化产业链管控,切忌把全部责任压到销售部门,快速构建起一把手负责制;建议车企2020年积极预防(中小型)配件商与(中小型)经销商等参与主体的倒闭潮,建立分级应对机制;建议车企2020年销售考核指标与奖惩标准,由追求绝对销量向提升市占率倾斜,由冲锋战向阵地战转变,精统筹大放权……
报告建议,车企及时建立分级应对机制:A、疫情2月底可控,对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冲击处于可控范围,建议车企适当降低销量目标,积极营造对配件商、自身员工、经销商、老用户等关爱氛围,夯实上下游合作关系;B、疫情3月底可控,汽车产业链会承受较大压力,建议车企及时大幅降低销量目标,关爱与淘汰并举,全力优化上下游合作关系;C,疫情4月底可控,汽车产业链面临空前压力,大量配件商、经销商等出现倒闭潮现象,大量用户纷纷推迟与取消购车,建议车企重构战略体系,全面调整上下游合作关系。目前建议车企全力推进关爱体系建设,及时掌控配件商、经销商等的经营状况,全面了解消费市场与购车用户的变动情况,提前预防疫情大规模扩散至三四月时对车企的可能更大冲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中国车市之所以萧条,与其说行业变差了,让车企疲于应付,不如说用户变样了,让车企措手不及。快速洞悉与有效把控用户新演变趋势,对车企、经销商等车市参与主体应对挑战与抓住机遇至关重要。
进入2019年,易车研究院高度重视对车市用户演变的研究,争分夺秒先后撰写了《用户忠诚度》、《用户年龄》、《女性用户》、《用户收入》、《再购用户》等多份洞察报告,梳理出了相对清晰的用户演变方向。本报告基于上述一系列报告做进一步提炼,助力车企、经销商等广大易车客户,更好掌控车市用户新演变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