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激光通信”有极高带宽上限,允许在同等距离上以无线、高速方式传输大量数据。
在此之前,人们以为星链卫星都没有包含激光互连机制,但现在看来,在第九批或第十批发射的星链卫星中,有两颗已经成功在轨道上测试了原型激光器。

自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2015年初首次披露SpaceX打造卫星互联网的雄心以来,该公司就计划将数千颗卫星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某种形式的互联。虽然这种低地轨道(LEO)卫星互联网在本质上并不需要具备这种功能,但卫星间互联提供了许多好处。
虽然光速可以每秒通过30万公里的距离,但即使在地球范围内,由于即使最好的光缆也会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来往于地球两端的数据路由仍然会因为高延迟而变慢。而理论上,在互连的卫星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到达最终用户所需的路由要少得多,从而在物理上缩短了数据必须传输的距离。
星链与类似空基互联网更像是个人用户和固定地面站的中间人,安装地面站需要相对靠近网络用户。
但如果一颗卫星可以与客户通信,但不能从同一轨道有利位置“看到”地面站,那么它在物理上就无法将这些通信与互联网的其余部分连接起来。
而在在激光互连的情况下,连接丢失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果一颗现役卫星发现自己在为没有地面站的客户服务,它将用激光将这些被遗弃的数据包传送到另一颗卫星上,而后者可以立即直接访问地面站。经过充分优化,用户通信可以通过激光来往于物理上最接近用户及其通信目的地的地面站。
激光互连提供的好处还包括,通过降低延迟,互连网络将能够服务于更大的地理区域,因为它允许远离地面站的用户通过其他卫星路由到最近的地面站。不过,大规模地面站的建设以及它所要求的国际许可,可能会占用新生卫星通信网络过多的时间和资源。
SpaceX完全互连的星链网络的目标是将延迟降低至8毫秒,并希望将单个连接的带宽限制提高到千兆位或更高。当升级后的星链卫星设计完成并在轨道上进行测试,SpaceX很可能会结束v1.0版微型的生产和发射,在v0.9到v1.0跳跃之后进入迭代的第二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SpaceX公司卫星政策负责人David Goldman先生上周五在FCC编号为RM-11768的备查簿上提交的评论中透露了这一信息。该涉及非静止固定卫星服务(NGSO FSS)提供商和多频道视频和数据分发(MVDDS)提供商之间在12GHz频谱上的争执,根据现行规则,双方必须共享访问权。
由于SpaceX公司4月份向FCC提出了降低其星链卫星轨道的修改请求,双方之间的这种争执更加激烈。在这一请求之后,MVDDS供应商认为,如果允许星链卫星这样做,由此产生的用户终端与卫星之间的通信将干扰MVDDS的运行。
在星链通信的频谱分配计划中,SpaceX已经为用户终端和卫星之间的通信预留了12GHz频段,针对MVDDS的说法,该公司表示,这些争论是基于毫无依据的理由,因为供应商还没有为使用这个频段设置任何设备。

SpaceX向FCC提交的最新报告提供了一些新的细节,揭示了该公司对星链的未来计划。资料显示,该公司计划每月向轨道发射120颗新卫星,还计划每月生产数千台用户终端。到目前为止,仅在2020年1月期间,SpaceX已经向轨道发射了至少120颗卫星,在2020年6月和2020年8月至少发射了115颗卫星。
SpaceX代表和FCC官员本周进行的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该公司打算在全美积极建设卫星地面站。这些站点将完成用户终端、星链卫星和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在这一战线上,该卫星运营商一直忙于向FCC提交申请,允许其从这些地球站进行广播,不仅用于测试互联网网络,而且用于最终部署。到7月初,向FCC国际局提交的文件显示,SpaceX已经在美国大约24个州申请了地球站的批准。
此后,该公司向FCC提交的文件中又增加了四个州。它们分别是佛罗里达州、田纳西州、堪萨斯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在此期间,SpaceX还在犹他州的弗农和阿拉斯加的库帕鲁克申请了新的地球站。

SpaceX还证实,星链用户终端将同时具备以太网和WiFi连接功能。FCC已经批准了SpaceX的星链路由器,该设备将同时支持2.4GHz和5GHz,并在中国台湾生产。
SpaceX在赢得FCC的批准后,正忙于对其他地球站测试,该公司7月在明尼苏达州Hitterdal、加州Tionesta、亚利桑那州Robertsdale和佐治亚州Baxley、MT的Butte和ID的Colburn测试地球站。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依旧是“收放自如”,发射9分钟后,这枚今年6月执行过GPS III三号卫星发射任务的“二手”猎鹰9号一子级着陆在大西洋“当然我仍然爱你”无人驾驶驳船上。起飞14分钟后,60颗“星链”卫星部署在轨道上。

此次发射也是自去年5月首批60颗“星链”卫星上天以来SpaceX的第12批“星链”卫星发射任务,也是今年部署的第10批卫星。算上2018年2月发射的两颗测试卫星Microsat-2A和Microsat-2B,目前SpaceX已累计发射715颗“星链”卫星。
这个曾被马斯克称为“平生所做最难的工程项目之一”的宽带互联网系统由近12000颗卫星组成,计划今年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提供服务,到2021年将服务扩展到全球人口覆盖范围。
为实现这一目标,Space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wynne Shotwell去年底确认,从今年开始,每隔2-3周SpaceX就会发射60颗卫星。到2020年底,SpaceX计划完成24次卫星发射。
当天,SpaceX还在推特上透露,在“星链”的初始测试中,团队一直在收集延迟数据,并对系统进行标准速度测试,这些测试结果显示了超低延迟以及优于100mbps的下载速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这批星链卫星将会配备遮阳板以降低卫星反光对于科学观察的干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9年12月5日,美国佛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paceX猎鹰9号火箭搭载龙飞船发射升空,该飞船携带了近6000磅(约2722公斤)的补给物资和研究材料。SpaceX公司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称,“我们取消原定于今天的星链卫星发射,需要额外时间进行发射前的检测,猎鹰9火箭和卫星状况都正常”。
SpaceX公司日前曾宣布,6月25日的发射计划推迟到美东时间6月26日16点18分,将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57颗星链卫星和2颗Blacksky公司的遥感卫星。
据此前报道,SpaceX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SpaceX计划通过12批火箭发射任务将720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每一批发射任务都由60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重约为260公斤。在完成这一阶段任务后,该公司希望于2020年晚些时候开始为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客户提供“星链”服务,2021年开始覆盖全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这60颗卫星采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其中一颗带有可部署的遮阳板,为降低未来卫星亮度进行测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SpaceX原定于当地时间5月17日发射“星链”卫星,但由于天气原因,该公司推迟至直当地时间5月19日发射。
早在2015年1月,马斯克宣布了SpaceX的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星链”。SpaceX计划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为地球上的用户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
在该公司计划发射的近1.2颗卫星中,有4425颗在700英里(约1126公里)的高空运行,另外7518颗在200英里(约322公里)的高空运行。
SpaceX“星链”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为全球客户提供低成本、高速的宽带连接,其具体目标是为那些目前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而无法获得可靠或高质量网络接入的客户提供服务。
4月22日,SpaceX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第七批“星链”(Starlink)互联网卫星。
通过此次发射,SpaceX成功将60颗“星链”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使得入轨卫星总数达到420颗。如果包括2018年发射的两颗原型卫星,入轨卫星总数则为422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