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申淇医疗新产品的临床推进以及上市产品的加速市场推广和产业化。
申淇医疗成立于2014年9月,它注册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专注于高值耗材产品领域,产品涉及血管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心衰管理三大板块,其中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已于2019年12月取得NMPA注册证。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2018年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患病人数创下新高。由于心血管疾病的高致死性,在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同时,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也逐年上升,除了药物治疗外,进行冠状动脉手术(PCI手术)的患者人数也逐年增多,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主要以采用心脏支架为主。
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冠心病PCI手术数据显示:全年冠心病介入例数为915256例,冠心病患者平均植入支架数为1.46。
事实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者数量的上升,心脏支架的使用数量当下正在高速增长。而伴随着近年来临床对“介入无植入”新理念的追捧,以及药物球囊可以实现解决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问题,药物球囊正成为治疗冠脉狭窄类疾病的新宠儿。
除了药物球囊,申淇医疗还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做了相关布局,例如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和二尖瓣修复/置换产品。申淇医疗创始人戴志豪表示,过去的5年仅仅是申淇医疗迈出的第一步,未来还将紧紧围绕高值医疗器械耗材发展,研究和探索更多好的技术和产品。
据了解,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左心耳封堵器产品已经定型,正在开展临床试验,预计2022年上市。此外,还有10余款在研产品,接下来将陆陆续续推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2011年成立以来,嘉宝仁和一直专注于辅助生殖、遗传和优生领域相关产品的临床转化和创新研发,为辅助生殖夫妇、不孕不育患者、备孕人群提供生殖遗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检测产品和包含相关设备、耗材、管理软件在内的非测序产品,并推进实施各类检测的本地化。
近年来,随着不孕不育人群比例提升、生育年龄后移和居民经济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辅助生殖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据统计,中国试管婴儿年周期数现已超过90万个。而且,不孕不育患者已经从单纯的能生需求变成拥有更健康宝宝的优生需求,譬如孕前筛查、不孕不育筛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与诊断等,这一系列技术水平提升和广泛应用也给临床和广大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简言之,未来优孕筛查的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的备孕人群已达到约6800万对,其中新生儿缺陷率高达5.6%。另外,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要求,“到2022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到80%”。

对此,嘉宝仁和已将NGS技术引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检测)的公司,并累计检测胚胎样本超过180000个,其中作为临床刚需的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PGT-M检测)的受检样已超过43000例,可检测单基因病种超过510种,涉及6100个家系,拥有国内最大的单基因病S-PGD检测数据库。
同时,公司PGT-A(非整倍性的植入前基因测试)试剂盒也已获得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且公司全资的嘉宝医学检验所也于2019年拿到辅助生殖领域CAP认证。据悉,PGT-A是一项主要用来检测胚胎染色体问题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排查掉那些不利于移植的胚胎,提高试管最后的成功率。
截至目前,国内一线城市以外地区的PGD(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资质获批机构仅占辅助生殖中心总数的12.8%,整体PGT检测周期数占总周期数的比例不足4%,这相比美国平均约30%的渗透率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现如今,嘉宝PGT系列产品已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80%以上具有PGD资质的生殖医学中心,并和临床客户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随着行业的发展,国内也有不少细分领域企业在崛起。不久前,将NGS技术应用于三代试管临床应用的贝康医疗也获得1.5亿人民币C轮融资;亿康基因的PGS试剂盒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
投资逻辑方面,杏泽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文溢表示,“辅助生殖和NGS是我们长期看好的赛道,嘉宝仁和是国内首个将NGS技术引入辅助生殖的公司,使用先进技术开拓日益增长的刚需市场,与我们的投资理念非常契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奕拓医药主要聚焦于“Undruggable”(无药可靶向)肿瘤靶标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基于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多种个性化靶向机制,精确靶向“Undruggable”药物靶标,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奕拓医药创始团队表示,由于“Undruggable”肿瘤靶标难以靶向,长期以来被束之高阁。但与此同时,“Undruggable”靶标却具有重要的研发价值与治疗潜力:

Doctor examines the pill for a blurred background.
团队指出,“Undruggable”靶点参与了生物体内多种信号通路和功能的调控,在多种肿瘤中都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例如中国高发的肺癌、胃癌、食道癌和肝癌等。他们认为,“Undruggable”肿瘤靶标是药物研发领域中的蓝海,奕拓医药希望在这一领域做持续开拓和研发,并基于这些靶标研究其生物标志物,从而用精准医学的理念指导药物开发和临床实践,为癌症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希望。
具体来说,通过对“Undruggable”靶标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研究,奕拓医药对这些靶点采用“个性化”的靶向手段,例如变构抑制剂的开发,抑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阻断蛋白功能,促进蛋白降解等。
为实现这些个性化手段,研发团队通过外部合作和内部搭建的方式,建立了结构生物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DNA编码化合物库和基于分子砌块的药物筛选等技术体系,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形成了对于创新靶点药物从发现到优化的高效模式,并应用于各个研发管线中。据悉 ,目前奕拓医药有多个“first-in-class”产品储备。
团队方面,公司由著名科研院所教授和资深药物研发人员共同创办,创始人拥有研发成果商业化经验,曾成功将研发成果转让给大型药企。核心团队成员来自诺华、艾伯维、赛诺菲等跨国药企,人均具有10年以上药物研发工作经验,累计专利20篇以上,5个以上研发药物进入临床和临床前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