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柳叶刀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Sat, 05 Sep 2020 09:46:0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柳叶刀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柳叶刀主编查德·霍顿:特朗普10月就派发疫苗的计划不合实际 http://www.woniupai.net/193272.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3272.html#respond Sat, 05 Sep 2020 09:46:0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3272 蜗牛派9月5日消息,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诺的10月底就能派发新冠疫苗的想法是完全错误、也不符合实际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3272.html/feed 0
《柳叶刀》:保持足够人际距离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http://www.woniupai.net/139575.html http://www.woniupai.net/139575.html#respond Tue, 02 Jun 2020 03:21:1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9575 蜗牛派消息,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1日在线发表研究说,综合分析显示,人与人之间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有助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并且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也能发挥一定作用。研究人员同时指出,人们不应该仅仅依赖这些防护措施,还要注意保持勤洗手等卫生习惯。报告作者之一、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卡拉·索洛斯说,这是首个综合分析大量有效信息的研究,为预防新冠病毒提供了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39575.html/feed 0
美国等国科学家发表论文称羟氯喹治疗新冠会导致死亡增加 http://www.woniupai.net/134357.html http://www.woniupai.net/134357.html#respond Sat, 23 May 2020 01:21:2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4357 美国的曼迪普·梅拉(Mandeep R. Mehra)等4名各国科学家22日在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表示,对于全球多个国家9600多个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入院治疗的患者的治疗分析发现,使用含有羟氯喹或氯喹(同时使用或未使用大环内酯)的治疗方案,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无益处,相反,反而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院内死亡的危险。这些发现表明,这些药物不应在临床试验之外使用,需要从随机临床试验中紧急确认。

论文是在对全球各个地区的14888名接受了羟氯喹、氯喹、或同时使用大环内酯治疗的患者,与81144名未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其他患者对照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论文表示,无法证实单独或与大环内酯一起使用羟氯喹或氯喹对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具有益处;但当用于治疗新冠患者时,这些药物方案中的每一种都与院内生存期降低、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频率增加有关。

此前,在法国医生迪迪埃·拉乌尔特在马赛的拉蒂莫尼医院治愈病人后,声称使用了羟氯喹用于治疗。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羟氯喹这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是能够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种药物,称自己将把它用于抗新冠病毒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34357.html/feed 0
学术期刊《柳叶刀》发布陈薇团队新冠疫苗试验结果:安全,能诱导免疫反应 http://www.woniupai.net/13428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34286.html#respond Sat, 23 May 2020 00:31:3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4286 蜗牛派消息,全球首个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下称“Ad5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研究结果显示,它是安全的、人体耐受性良好,且能够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应答)。”5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的新闻稿称。开放标签、10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参与的I期临床试验显示,“结果令人满意”;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进行评估;此外还需进一步试验,来评估该疫苗能否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了前述Ad5新冠疫苗,并率先开展了I期和II期临床试验。

接种后第14天,快速、特异的T细胞应答达到峰值;接种后第28天,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达到峰值。

22日中午,《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证实,该期刊已确认接受了陈薇院士领衔团队关于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论文;“走的是快速(评审)通道”;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处理完就在线(online)发表。

22日21时许,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前述研究论文。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陈薇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教授王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

有效的疫苗被视为控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长效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有超过100种新冠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

3月16日至3月27日,陈薇领衔团队的研究人员从195人中筛选出108名志愿者,进行I期临床试验。

这是该类型的新冠疫苗首次在人体中进行测试。

受试者51%为男性,49%为女性,平均年龄36.3岁。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36人。

其中,低剂量组注射0.5毫升疫苗,其中含5×10^10个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中剂量组注射1毫升疫苗;高剂量组注射1.5毫升疫苗。

Ad5新冠疫苗是使用弱化的普通感冒病毒——复制缺陷型的Ad5腺病毒作为载体,生产出的一种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作为疫苗,它们仍然是一个个腺病毒颗粒,但因为基因被删改而造成的缺陷,它们无法复制,无法肆虐;它们仍然很容易感染人体细胞,但无法引起疾病;它们的基因中还“夹带”了新冠病毒的一段基因——刺突基因(spike)。因此,该病毒颗粒成了运载“火箭”,刺突基因成了搭载其中、要发射的“卫星”。

志愿者手臂被注射一针前述新冠疫苗时,经过改造的腺病毒颗粒进入人体,感染细胞,并将刺突基因传递给细胞。然后,该细胞产生刺突蛋白,后者到达淋巴结。淋巴结因此会产生抗体——识别刺突蛋白并与新冠病毒抗争的抗体。

论文称,接种前述疫苗后的7天内,低剂量组的30人(83%)、中剂量组的30人(83%)、高剂量组的27人(75%)出现了至少一种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超过一半(54%,58/108)的疫苗接种者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度疼痛、发烧(46%,50/108)、疲劳(44%,47/108)、头痛( 39%,42/108)和肌肉疼痛(17%,18/108)。

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在所有剂量下均具有良好耐受性,在接种后28天内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

理想的疫苗能触发人体内两种免疫反应: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T细胞应答。研究人员定期检测受试者血样中的成分,来测定疫苗引发免疫反应的强度(水平)。

前述论文显示,接种疫苗后14天内,各剂量组的受试者体内都触发了一定水平的免疫反应,产生了结合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16/36,44%;中等剂量为18/36,50%;高剂量为22/36,61%;一些受试者体内产生了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该疫苗还在大多数志愿者体内触发了T细胞应答。

接种疫苗28天后,大多数受试者体内出现T细胞应答,或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28/36,78%;中剂量组33/36,92%;高剂量组36/36,100%。

研究人员还发现,受试者体内如果预先存在对腺病毒Ad5的免疫,那么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会弱化,比如免疫反应的峰值水平降低、免疫反应的持续性缩短。

“据我们所知,这是Ad5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FIH)的首个研究报告。”该论文写道。

在《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提供的资料中,陈薇表示,这些临床试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结果表明,单剂量的Ad5-nCoV新冠疫苗可以在14天内让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让该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开发。

陈薇同时表示,应谨慎解释这些试验结果。研发新冠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即使该疫苗有能力触发前述免疫反应,也不一定意味着这种疫苗能帮助人们抵御新冠病毒。前述临床试验结果,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距离疫苗上市,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究人员也注意到,前述临床试验仅有108名志愿者参与,且试验时间较短,同时缺乏随机对照,因此,在发现不良反应事件,或发现疫苗的保护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一项有500名志愿者参与的、随机、双盲、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武汉进行中,以观察前述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否能够复制,以及接种后6个月内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事件。60岁以上人群也首次作为受试者参与其中。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

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3月31日起,首批志愿者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这些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血液样本采集。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前述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25日,陈薇院士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直播活动”上介绍,自中国向WHO分享了科学家分离的基因病毒序列开始,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临床获得正式批准,并于当日为第一名志愿者进行了注射。之后疫苗研发进展比较顺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统计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前述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34286.html/feed 0
《柳叶刀》: 一种三联药物疗法对轻、中度新冠患者可能有效 http://www.woniupai.net/129096.html Mon, 11 May 2020 02:09:02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9096 蜗牛派5月11日讯,日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将包括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在内的三种药物联用与标准护理配合,在2期临床试验中对轻至中度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展现出治疗效果。但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进一步试验来验证疗效。香港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开展了这项临床试验。他们在香港的医院中招募了127名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成年患者参与试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