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用大白话说就是财产权。
此次物权编草案的编纂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对现行物权法的延续和“升级”。
立法宗旨是物尽其用,核心要义是保护财产。
物权编草案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
专门加了“平等”二字,就是强调要平等对待,一体保护。
物权编草案将更有力地保护我们的权利。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确立的目标。
民法典(草案)在房屋买卖、租赁方式之外,新增居住权制度。
待草案获得通过,“以房养老”的老人们可以设定居住权安享晚年,而无力购买房屋的群体,则能够通过取得公租房等房屋的居住权,实现更好的住所保障。
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提到“居住权”一词。家住昌平区的周大爷一家便曾签订过一份《保证协议》,约定不论房屋产权在四个兄弟姐妹谁的名下,父亲周大爷都享有该房屋的永久居住权,不经周大爷同意不得再次出售。
不过在民法典(草案)出台前,这种协议仅是家庭内部的约定,其约束力更多地来自于亲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草案亮点
●居住权是为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对他人住宅享有占用、使用的权利;
●居住权的设立既可以无偿,也可以由双方自行约定;
●居住权可通过订立居住权合同或遗嘱方式,经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设立,办理注销登记后消灭;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无特殊约定不得出租。
专家解读
老人“以房养老”获得更好法律保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梅夏英表示,此次民法典(草案)增设的居住权,是指在房屋上设定一个较为固定的、对抗效力更强的用益物权,拥有居住权的人可以占有、使用他人的房屋,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而房屋所有权依然属于房主。
目前,在居住领域更为常见的方式是房屋买卖和租赁。
相比之下,居住权能使居住者得到更多的保障,其权利期限可不设上限,一直居住至离世为止。同时由于居住权需要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让他人能清楚地知道居住权人所享有的权利,完成权利公示后,形成的居住关系更加稳定。
此前,有机构推出“以房养老”模式,老人将房屋所有权转移给他人或机构,并通过合同约定老人既能获得一笔售房款,还可以在房屋中居住到去世为止。
若草案获得通过,选择“以房养老”方式的老人,便可以通过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居住权,让晚年获得更好的保障。
居住权规则的出台,为住房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制度选择。它能够发挥房屋的保障作用,让闲置的房屋物尽其用,同时也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居所,实现住有所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民法典开讲第十一讲:夫妻债务“共债共签”,“被负债”问题不再存在
主讲人:孙若军
播出时间:6月3日16:00-17:00
直播入口:点击进入
“现行婚姻法没有具体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关夫妻债务的认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吸纳“共债共签”原则等内容,使得离婚被负债的问题不再存在。
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孙若军讲《民法典》。
民法典开讲第十二讲:你的正当权益,都由侵权责任编保障
主讲人:张新宝
播出时间:6月3日20:00-21:00
直播入口:点击进入
在《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编相较以前的内容,进行了较多修改。涉及30多个条文,此外还增加了10多个新的条文。侵权责任编规定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损时能够请求责任人赔偿,对于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高空抛物等规定的完善,都与民众息息相关。
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讲《民法典》。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共签?有哪些亮点?
目前对于共同债务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需证明该债务系为债务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或用于债务人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由此可见:男女结婚后不能否定夫妻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民事主体地位,即使婚后夫妻财产共有,一方所负债务特别是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大额债务,也应当与另一方取得一致意见,或者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否则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但是民法典草案提出“共债共签原则”,明确和强调了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以及以其他共同意思表示形式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未夫妻共签仍然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
1、夫妻一方是以其个人名义向债权人借款,但该笔借款经由夫妻另一方银行账户的,可认定该夫妻另一方对借款为明知并实际参与,应为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一方以自己的名义借款,虽然未有对方的签字认可,但该借款明显用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的,应当认定为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
3、夫妻单方借款且超过家庭日常开支,但经营获利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该债务仍可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4、夫妻一方举债后,配偶主动归还借款的行为足以表明该配偶对债务既明知,又自愿承担,可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由此可见,未来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应该会以夫妻共签为原则,而以未签为例外。当然还应该包括现民法总则概括的夫妻共同债务的部分。很多人离婚因为债务问题,但是如果严格区分夫妻共同债务,能够保障一方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只要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都应该由双方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是民法典开讲:夫妻债务"共债共签",共同债务如何认定?的全部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