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江南春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Mon, 23 Sep 2019 03:03:1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江南春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李开复谈创业者的能力 http://www.woniupai.net/58618.html Tue, 08 Oct 2019 03:03:0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58618     在李开复看来,一个好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十项能力:1)强烈的欲望;2)超乎想象的忍耐力;3)开阔的眼界;4)善于把握趋势又通人情事理;5)敏锐的的商业嗅觉,即商业敏感性;6)拓展人脉;7)谋略;8)胆量;9)与他人分享的愿望;10)自我反省的能力。

    如果你想创业或正在创业的路上,别忘了对照以上十点加以“修炼”,相信就离成功不远了。正如李开复所言,如果一个创业者可以具备以上条件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那么就至少具备60%的成功要素了。

    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创业?我们可以如今已经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去寻找一些共性。分众的江南春、盛大的陈天桥、网易丁磊百度李彦宏、大名鼎鼎的盖茨、乔布斯、佩奇等都具备一些共同的成就其事业的特点。

    首先他们充满激情但又非常理性,他们不是单纯地享受创业过程,他们更是为了一个好的结果。他们做的都是自己最爱的事情,所以能够全力以赴,每天工作量极大却不知疲倦。他们是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最好的质检员和改进者,关注的同时不断去创新

    国外的创业者勇于打破传统,因为他们有很好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国内的创业者往往需要尝试中国商业的“潜规则”。而无论创业的地点在哪里,迈出第一步的魄力是做出成绩的必须品。

    如果一个创业者可以具备以上条件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那么就至少具备60%的成功要素了。

    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十项能力

    1、强烈的欲望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创业者的欲望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

    所以,创业者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

    因为想得到,而凭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财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创业,要靠创业改变身份,提高地位,积累财富,这构成了许多创业者的人生“三部曲”。

    因为欲望,而不甘心,而创业,而行动,而成功,这是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走过的共同道路。

    或许我们可以套用一句伟人的话:“欲望是创业的最大推动力。”

    2、超乎想象的忍耐力

    在创业的路上,付出怎样的代价,付出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憋闷、痛苦、甚至是屈辱、这种心情只有创业过的人最清楚!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

    老话说“吃得菜根,百事可做”。对创业来说,肉体上的折磨算不得什么,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创业,一定要先在心里问一问自己,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精神力”。如果没有,那么一定要小心。对有些人来说,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做一个打工仔,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3、开阔的眼界

    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真正见多识广。广博的见识,开阔的眼界,才能有效地拉近自己与成功的距离,使创业活动少走弯路。

    众多成功创业者创业思路的几个共同来源。

    第一,职业。俗话说,不熟不做,由原来所从事的职业下海,对行业的运作规律、技术、管理都非常熟悉,人头、市场也熟悉,这样的创业活动成功的几率很大。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创业思路的来源。

    第二,阅读,包括书、报纸、杂志等等。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创业灵感来自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一份简报似的东西。1993年的一天,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上读到,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王传福立刻意识这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意识自己创业的机会来了。果然,随后的几年,王传福利用日本企业撤出留下的市场空隙,很多人将读书与休闲等同,对创业者来说,阅读就是工作,是工作的一部分,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第三,行路。俗话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行路,各处走走看看,是开阔眼界的好方法.

    眼界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开阔的眼界意味着你不但在创业伊始可以有一个比别人更好的起步,有时候它甚至可以挽救你和你企业的命运。眼界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创业者的创业之初,它会一直贯穿于创业者的整个创业历程.“一个创业者的眼界有多宽,他的事业也就会有多大。”

    第四,交友。很多创业者最初的创业IDEA(主意)是在朋友启发下产生,或干脆就是由朋友直接提出的。所以,这些人在创业成功后,都会更加积极地保持与从前的朋友联系,并且广交天下友,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社交圈子。与朋友们进行头脑风暴,就能够不断地有新思路、新点子.

    四大创业IDEA的来源,也就是四大开阔眼界的有效方法。有空一定要到处多走一走,多和朋友谈一谈天,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让自己“眼界大开”就是最好的准备。

    4、善于把握趋势又通人情事理

    势,就是趋向。做过期货的人都知道,要想赚钱关键是要做对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势。比方说,大势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势利多,你偏做空,你不赔钱谁赔钱!反过来说,你就是不想赚钱都难。

    势分大势、中势、小势。创业的人,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这是大势。很多创业者认为政策研究“假、大、虚、空”,没有意义。实则不然。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大到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小到一个乡镇芝麻小官的去留,都会对自己有影响。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创业之成败更有莫大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层面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做反了方向,比如说,某个行业、某类型企业,国家正准备从政策层面进行限制、淘汰,你偏赶在这时懵懵懂懂一头撞了进去,一定会鸡飞蛋打。

    顺势而作,才能顺水行舟。观察政府,研究政策,是为了明大势。

    中势指的就是市场机会。市场上现在时兴什么,流行什么,人们现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可能就标明了你创业的方向。俞敏洪如果不是赶上全国性的英语热和出国潮,他就是使再大的劲,洒再多的泪,流再多的汗,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小势就是个人的能力、性格、特长。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一定要找那些适合自己能力,契合自己兴趣,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项目,这样才有利于你做持久性的全身心的投入。创业是一项折磨人的活动,创业者要有受罪的心理准备。

    一个创业者要懂得人情事理。老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创业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合理合法地赚钱,不是为了改造社会。改造社会是等你发达以后,还需要你有那样的兴趣。创业更不是为了要跟谁赌气,你非要如何如何,非要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如何如何,你才觉得心里舒服,你那是自己为自己设绊。

    创业是一个在夹缝里求生存的活动,尤其处于社会转轨时期,各项制度、法律环境都不十分健全,创业者只有先顺应社会,才能避免在人事关节上出问题。作为对照,很多原先很牛气的外资企业,认为本地人才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只有外来和尚才能念好经,现在也都认识到了人才本地化的重要。人才为什么要本地化?因为本地的人才更熟悉本地的情况,能够按照“本地的规矩”做事,也就是说更能入乡随俗。创业者一定要明势,不但要明政事、商事,还要明世事、人事,这应该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江南春:创业赚20亿,从泡妞开始 http://www.woniupai.net/57895.html Fri, 20 Sep 2019 08:59:02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57895 大约6年前,一个由中国人制造的财富传奇在纽约实现。此人叫江南春,这声清脆的响铃标志着他麾下的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分众当天的市值就达到8亿美金,作为其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江南春,身价随即超过20亿人民币。

人物档案
姓 名:江南春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73年 3月15日
妻子:陈玉佳(凤凰卫视(行情,资讯,评论)著名主持人)
称呼:商界奇迹
籍 贯:上海市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工作单位:分众传媒
职 务: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所在行业:传媒
创业经历
江南春1994年以代理IT广告而挖到第一桶金。1998年,他的企业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占领了上海95%的IT广告代理市场。2002年,江南春开始投资当时的市场空白点—楼宇广告,并在2003年创办了分众传媒。其后2年间分众总共获得了近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并于今年7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分众传媒2004年销售收入2.4亿元,拥有中国楼宇广告77%的市场份额。
江南春的赚钱方式很简单:把液晶电视装在电梯口播放广告,然后收取广告费。在2002年,中国内地还没有这种广告运行方式,江南春称得上是开山鼻祖。现在,他的液晶广告遍布全国75个城市的中高档楼宇和卖场,每天滚动播出广告和各类信息。这个全新的广告投放模式使得分众传媒上市后的市值很快就翻了3番,年仅38岁的江南春身价已高达5.2亿美金。
为谈恋爱磨炼经营头脑
传说江南春出身书香门弟,他的名字就是父亲取自词牌名。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生于1973年3月,“我的父亲是一位审计师,母亲承包了一家小便利店。我姓江,我们家门朝南,我出生在春天,所以叫江南春。”
学生时代,江南春就是校园里颇有名气的“诗人”,那时候这可是个光芒四射的头衔。上高中时,江南春酷爱写作,曾经拿过上海市中学生作文一等奖,这样的一摞红皮证书,使他1991年被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一踏进华师大,他就成了校园诗坛的活跃分子,继而成了著名的“夏雨诗社”的社长,而这仅仅是江南春闻名校园的开始。

说起大学生活,江南春立刻兴奋起来,“那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对于江南春来说,当年“在学校丽娃河畔带着不同的女生散步的感觉”,实在是美得冒泡。“大学期间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谈恋爱。”
熟悉江南春的人都知道,他的经营才能那时已经初现端倪,只不过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追女生。为了严格控制成本,他送花的时候一般采用“集团采购,统一发货”的方式。有一次过圣诞节,江南春在同一个花店定了13束花,分别送给13位佳人。但糟糕的是,快递员不谙个中奥妙,拿着所有的花照着名单挨个去送。“第一个人就看到后面12个,第二个人看到后面1个,以及前面不断被画掉的。”女生好奇之下拿过名单一看,立即“柳眉倒竖”,江南春的一番苦心就这样付诸东流。“主要是我觉得分别去买比较贵,在13束统购的情况下,能拿到4.5折。”回忆起这段往事,江南春依然唏嘘不已。
为了吸引更多女孩的注意,刚上大二,江南春便谋划参选校学生会主席。但按照惯例,大三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竞选,江南春可谓“先天不足”,于是,他千方百计调动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首先是写竞选演说稿,写完后,江南春找不同的老师修改,“我至少找过中文系的6个老师,他们每人帮我改一点,最后这个讲稿就非常完美”。
接着,江南春挨个找各系的学生代表沟通,将大家关心的话题精心整理成78个问题,并逐一准备答案。
然后,江南春用20多天的时间,把自己准备的稿子和答案烂熟于心。初赛那天,按照抽签江南春第一个上台,当他面对学生代表时,“刚一张口,哗哗就喷了出来。基本上不太用大脑思考”。接下来学生代表提的3个问题,都在事先准备的78个问题之列,他只需要按照自己写好的“标准答案”背出来就行了。其他的参选学生完全被江南春近乎完美的表现惊呆了。
江南春还事先安排了中文系最尖刻的4名学长坐在前三排,负责提问其他的竞选者,这4位“炮手”轮番攻击,“结果每个对手都表现得很没信心,然后我就顺利出线了”。
最后一步是学生代表大会投票。江南春以10块钱一顿饭的成本,跟16个系的学生会主席逐一沟通。这些沟通的成果就是,学生代表大会一共162票,江南春最终以159票的绝对优势当选。
江南春的同学和老师曾不止一次感叹他“有完美的执行力”,这在他的竞选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他日后立足商界的关键素质。
160元“巨债”逼出学生总裁
竞选给江南春留下了因拉票而产生的160元“巨额”债务。为了还清这笔钱,江南春想尽一切办法赚钱,甚至干过每天七八元的体力活。
1992年底,上海一家广告公司来到学生会委托江南春招聘大学生做兼职拍电视广告,底薪每月300元。江南春利用“职权”没有把招聘海报贴出去,而是自己跑去应聘,“人家没得选择,只好要我了”。
起初他准备只干一个月,还了债就罢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问起原因,江南春爽朗地笑了:“还是和恋爱有关。”
“1992年以后,我们的目标受众(女生)对男生的判断标准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我刚开始在校园舞厅说我是中文系的教师,爆受女生的欢迎;后来说是诗人,人家感觉也很好;但当经商热潮越来越高的时候,我说我是个诗人,等于说自己是个穷人。”一向自信的江南春开始分析什么样的身份才最受女生欢迎。有一次他尝试着说自己是开礼品店的,没想到受欢迎指数大幅提升,改称是卖水产的,也同样受欢迎,因为那是一个个体户容光焕发的时代,江南春就此坚定了从商的决心。
当时的江南春并没有想到这份底薪300元的工作开始了他的广告人生。对于第一笔广告业务,江南春至今仍印象深刻:客户出1500元想找人写一个广告方案,什么也不懂的江南春硬是揽下了这个瓷器活儿,连夜赶了一个脚本,没想到客户看了十分满意,投入十几万进行拍摄。初战告捷的江南春,又赶上了上海淮海路新建商厦的好时机,在卢湾区商委的支持下,淮海路的商厦形象工程几乎被这个20岁出头的大学生包揽。
每个月几千甚至几万的收入让江南春很快成了学生富翁。他经常西服笔挺,左手拎公文包,右手拿着手机出入校园内外。“我第一年挣的钱买了一个手机,那时候4万多,拿着它在学校里走,每次碰到美女的时候就想,怎么这个时候没人给我打电话呢?”
不管白天的业务多繁忙,晚上8点,江南春仍会准时出现在舞厅,跳完舞还要继续和女生散一个半小时的步。
大学三年级,21岁的江南春筹资100多万成立了永怡传媒公司,几年后,永怡传媒以95%的份额称霸上海IT广告代理市场,营业额达到1.5亿元。“那时候非常牛,小单子都不接,客户给的支票都是1000万一张。”

电梯口发现商机
永怡的辉煌持续了几年,终于在中国互联网严冬到来的时候画上了句号。
“所有的IT广告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好像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个情景发生在2001年,成千上万的网站纷纷倒闭,江南春的广告公司利润一落千丈。为了维持运转,习惯做大买卖的江南春也接起了餐厅的小广告,这一年里他每天都在熬日子。
江南春第一次对自己干了近10年的广告代理业产生了怀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是虚幻的,自己原来做着一份朝不保夕的工作”。
江南春陷入了彷徨,就在这个时候,他被一个朋友点醒了。
这个点醒江南春的人,并非等闲之辈。他就是陈天桥,当时他做着一个国内还没有人涉足的行业――网络游戏,凭借一款名为《传奇》的游戏,陈天桥成为创造财富的黑马。陈天桥的成功,给了江南春极大的震动。2002年,江南春决定另辟蹊径,开创一个新的媒体产业,这源于一次偶然。
那天他正百无聊赖地等电梯,不经意间发现围在电梯附近的人都同样无聊,而这时大家眼前的电梯门不就是很好的广告投放点吗!?灵感乍现的江南春立刻找到国贸大厦相关的负责人。
“如果有一个很漂亮的液晶屏放在电梯口,里面播放一些展览会信息,汽车广告,您觉得好不好?”
答复是肯定的。2002年5月,29岁的江南春把自己两千多万的家底全部拿出来,锁定上海最顶级的50栋商业楼宇安装液晶显示屏。但是面对这种全新的广告投放模式,客户们并没有忙着掏腰包,大家都在观望。
没有客户投放,就等于每天在烧钱。那段日子,江南春体会到了失败的恐惧。“那些钱是我10年创业的积累。那时候感觉不是钱在烧,而是我10年来昼夜奋斗的岁月在烧。”
转眼到了春节,江南春的钱已经烧了8个月,整个人处在焦灼中。他曾在房间里苦苦挣扎了7天,思索哈姆雷特的那句发问:“生存还是死亡。”最终的答案是――把创业进行到底。
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2003年5月,江南春把永怡传媒公司更名为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之后的一天,对门的“软银中国”负责人余蔚突然造访。3个小时之后,双方达成了投资的基本框架。“他们要投1000万美金,但我没同意,我觉得1000万美金投进来,公司就变他们家的了。”江南春坚持只接受软银50万美金的融资。
从50幢到100幢再到150幢,江南春在这些高档写字楼装上了400多台广告液晶屏,客户们开始光顾这个辐射面越来越大的广告公司。效益来了,同行的竞争也来了。2003年,一家名叫“聚众”的公司以同样的模式开始在北京楼宇铺点,并紧跟分众向全国扩展。
于是,聚众和分众的博弈开始了。“我们会跑到对方已经签了的楼里跟物业说:”啊?聚众在这栋楼挂广告屏你们只收了5000元?你们的楼怎么也得50000吧。‘物业就会找聚众要求加钱,当然,他们也那样对付我们。“
竞争使得市场不断扩大,然而与此同时,恶意的对搏也让双方颇感疲惫,江南春逐渐萌生出两家合并的念头。
2005年1月8日,分众以3.25亿美金收购聚众传媒。这样一来,分众传媒的商业楼宇联播网覆盖了中国近75个城市,拥有6万多个显示屏。
从此江南春的作息表里就彻底把休闲内容剔除了。从早上7点半睁眼,直到次日凌晨2点钟入睡,江南春一直都是工作状态,在他唯一的闲暇――足底按摩的时间,作息表里这样写道:22:00-24:00,去足底按摩店按摩,同时召集公司相关部门的领导开会,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者给各地总经理打电话,了解情况。
这种几近疯狂的状态使得江南春没有穿过休闲服,衣橱里全是衬衣和西装,“因为10多年来生活中好像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对江南春来说,诗人的时代已经过去。约女生跳舞,牵着柔软的手在月光下的河岸散步,也是遥远的记忆。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赚钱顺便
新京报:分众创业之初一路高歌猛进,而2009年你再度出山后,分众都不像之前那么高调,为什么?
江南春:我认为我们以前犯的一个错误在于“贪大”,在一系列的收购中,并购框架媒介和聚众传媒固然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此后在互联网上的合并,固然与行业有关,但却不是在主营业务上的延伸,没有整合性。2009年我重新回到分众之后,给公司的定位是聚焦主营业务。从2009年到现在,我们的主营业务是高速增长的,远远超过2008年以前。
新京报:2009年回来之后,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江南春:最大的改变是价值观,资本增值是结果,不是过程。我有一句话叫做“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赚钱顺便”,我曾举过一个例子,比如你开了一个面店,如果你第一天起就在钻研如何把面做得美味可口,让顾客吃了还想来,那赚钱是顺便的、注定的。反过来,你老想怎么做成连锁,怎么做成资本市场,那破产是一定的。

今年经济是“整固”年
新京报:对于中国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你觉得有哪些关键词可以来概括?
江南春:今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整固”和“软着陆”的一年,今年的中国经济既非过热,也并不冷,是处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这种结构调整至少还会持续到明年。我相信在明年十八大之后,结构调整的成果就会到位,控制通胀会得到显现,未来产品结构更进一步向内需方向倾斜。经过这几年,内需刺激内需会成为未来经济的核心价值。
我预计,这段为期两三年的结构调整,包括我们企业在最近两三年的不断创新,到201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企业也会实现巨大的突破。
新京报:你会用哪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今年的媒体?
江南春:我认为今年首先的一个关键词是“变革”,微博和移动互联网真正崛起,以及贯穿分众此次互动业务的Online to Offline,即O2O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都是变革的重要体现。
还有一个关键词是“SOLOMO”,即social、local和mobile,社会化,本地化和基于手机端的移动化,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譬如微博就是SOLOMO的最好体现。
新京报:从消费者角度,怎么看待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
江南春: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工作比别人都努力。所以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一是人口红利,再者就是中年一代愿意付出的结果。
除此之外,我认为另一个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是让这些付出努力的人有更好的享受。中国人有钱的不少,但是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就是我们没得到良好的体验,即使有钱也买不到这样的生活品质。关注人们生活体验的提升,生活享受的提升,以便让这些奋斗中的人能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未来消费者是碎片化的
新京报:目前国外经济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这会不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冲击?
江南春:国际市场目前主要是股价波动,在这种环境下,国际客户可能面临着没钱而被迫压缩经济预算的局面,从理论上来说,这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来说必然会产生影响。但我认为这种因素并不强,目前国际上的公司财报显示现金还很充足。其次,就算国际客户真的要收缩,中国市场也会被放在最后,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稳定增长点。
此外,股价波动对现金流为负的企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因为它们在国际上融资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新京报:你认为未来的消费者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
江南春:中国的消费者过去十年变化只有两个,一个是受众的资讯模式从报纸电视向手机网络改变,另一个是人的生活形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碎片化改变,家里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时间消费场所了。
在未来,所有新媒体的成功都是对消费者碎片化时间利用的成功,如何在不同的生活地点把广告植入下去,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京报:广告宣传策略是不是也要随之改变?
江南春:对。在广告面前,口碑尤其是真实社交中的口碑会是最后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所以未来的品牌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