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称,沛嘉医疗-B在内地的介入疗法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其创新能力和进口替代趋势,使公司有望抓住介入设备市场的快速成长机遇。
大摩表示,公司拥有10个心脏产品及16个神经血管产品,预计其丰富的产品管线将推动销售增长,预计公司今年收入为3500万元人民币,明年1.67亿元人民币,并有望于2022年实现盈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与今年在港上市的两家生物科技公司诺诚健华(09969.HK)、康方生物(09926.HK)一样,沛嘉医疗此次香港公开发售亦获得大幅超额认购,且认购倍数突破了前者的纪录。公告显示,沛嘉医疗共接获28.64万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80.65亿股,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原计划的约1184.41倍。而此前诺诚健华、康方生物所获超额认购倍数分别为298.75倍、639.20倍。
鉴于超额认购倍数多于100倍,故采取重新分配程序。沛嘉医疗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数目增至7625.6万股,相当于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一半。
国际发售方面,沛嘉医疗所获超额认购已超过20倍,国际发售项下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7625.5万股,占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50%左右。
而在其引入的14位基石投资者中,包括Fidelity International(富达国际基金)、Prime Capital Funds(涌金资产管理)、Orbimed Funds(奥博资本)等“明星”机构。根据协议,基石投资者已认购共7619.4万股发售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的约12.49%,以及全球发售项下发售股份数目的约49.96%。
沛嘉医疗专注于中国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目前拥有6款注册产品及20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
不过,虽然有“明星”基石投资者的加持,并且获得大幅超额认购,沛嘉医疗依旧绕不开尚未盈利的难题。招股书显示,沛嘉医疗于2019年3月收购加奇生物(沛嘉医疗创始人兼CEO张一创办经营的另一企业)后才开始产生收益,同时亏损净额由2018年的8287.6万元(人民币,下同)扩大至5.32亿元。
对于风险因素,沛嘉医疗也坦然承认,其自成立以来已产生重大经营亏损,且未来仍可能继续亏损。
需要注意的是,以同样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股诺诚健华和康方生物为参考,二者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并不逊色。诺诚健华3月23日上市首日收涨9.61%,至今累计涨幅已超51%;康方生物4月24日上市首日收涨50.19%。
沛嘉医疗上市首日将表现如何,还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与今年在港上市的两家生物科技公司诺诚健华(09969.HK)、康方生物(09926.HK)一样,沛嘉医疗此次香港公开发售亦获得大幅超额认购,且认购倍数突破了前者的纪录。公告显示,沛嘉医疗共接获28.64万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80.65亿股,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原计划的约1184.41倍。而此前诺诚健华、康方生物所获超额认购倍数分别为298.75倍、639.20倍。
鉴于超额认购倍数多于100倍,故采取重新分配程序。沛嘉医疗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数目增至7625.6万股,相当于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一半。
国际发售方面,沛嘉医疗所获超额认购已超过20倍,国际发售项下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7625.5万股,占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50%左右。
而在其引入的14位基石投资者中,包括Fidelity International(富达国际基金)、Prime Capital Funds(涌金资产管理)、Orbimed Funds(奥博资本)等“明星”机构。根据协议,基石投资者已认购共7619.4万股发售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的约12.49%,以及全球发售项下发售股份数目的约49.96%。
沛嘉医疗专注于中国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目前拥有6款注册产品及20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
不过,虽然有“明星”基石投资者的加持,并且获得大幅超额认购,沛嘉医疗依旧绕不开尚未盈利的难题。招股书显示,沛嘉医疗于2019年3月收购加奇生物(沛嘉医疗创始人兼CEO张一创办经营的另一企业)后才开始产生收益,同时亏损净额由2018年的8287.6万元(人民币,下同)扩大至5.32亿元。
对于风险因素,沛嘉医疗也坦然承认,其自成立以来已产生重大经营亏损,且未来仍可能继续亏损。
需要注意的是,以同样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股诺诚健华和康方生物为参考,二者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并不逊色。诺诚健华3月23日上市首日收涨9.61%,至今累计涨幅已超51%;康方生物4月24日上市首日收涨50.19%。
沛嘉医疗上市首日将表现如何,还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在中国的高值医用耗材市场上,管瓣膜治疗医疗器械(TAVR)可谓罕见的无跨国企业涉足的‘净土’领域,高瓴资本几乎是完成了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该细分领域的全方位布局。2019年10月,高瓴斥资近1.4亿购入沛嘉医疗将近10%的股份,后陆续建仓启明医疗和微创医疗(18.6, -0.24, -1.27%)。
华盛证券表示,沛嘉医疗的基石投资者多达14名,基投比例与诺诚康方相若,高达49.96%。其中,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以及Octagon Investments 是诺诚健华的同款基石,著名亚洲医疗健康投资基金——奥博资本(OrbiMed Funds)则是康方生物的同款基石。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从沛嘉医疗庞大且知名的基石投资者团队,我们知道至少在专业投资者眼中,沛嘉是值得长期持有的。
自2012年成立以来,沛嘉医疗接连斩获多家世界级知名基金的投资,经纬中国早在沛嘉医疗A轮融资中就参与持股10.07%;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高瓴资本也在C轮融资中斥资近1.4亿元入股9.33%。专注于医疗保健投资领域的基金公司,包括远东宏信(6.52, 0.19, 3.00%)和国投创新等也参投了沛嘉医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