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公告显示,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泰禾投资通知函,泰禾投资以及公司实控人黄其森与海南万益签署框架协议,泰禾投资拟以4.9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19.9%股份转让给海南万益,对应总价约24.3亿元。

海南万益系万科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万科将成为泰禾集团第二大股东。

7月31日早盘泰禾集团股价以涨停价6.58元开盘,此后便迅速回落,截至收盘,泰禾集团报收5.94元,下跌0.67%,万科也以下跌收盘,跌幅达2.63%。
可见,市场对本次收购存在较大分歧。
有市场认为,这是万科施舍泰禾的“白衣骑士”,也有认为万科是“愣头青”的“接盘侠”,深入剖析后方见真相。
泰禾始创于1996年,2010年借壳福建三农在深交所上市。不过即使上了市,对地产圈没有深入了解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泰禾这家地产公司。
泰禾起家于福建,主要以打造“高端精品”为核心,产品覆盖高端别墅、高层公寓、花园洋房、精品住宅和大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业态,本着立足福建、面向全国的战略稳健发展。

这种“院子”别墅在一二线城市很受追捧。2013年泰禾开始在全国扩张,一路拿下不少地。2012-2014年,泰禾斥资800亿拿地,2016-2017年,又斥资778.8亿元拿地扩张,个别项目溢价率甚至超过200%。
在快速增长下,泰禾集团在2017年进入千亿房企的队列。顺势之下,黄其森喊出2018年进军2000亿的目标,但2018年底,泰禾完成“22城44院”的布局,最终销售额却仅完成1300亿。
面对扩张带来的高负债 ,泰禾董事长黄其森曾表示,泰禾90%以上的项目基本上都做到拿地7-8个月就可以开盘销售。高周转能够有效地规避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我们的策略是不捂盘,以抵抗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然而,面对市场环境不佳时,高周转并没有解决泰禾的债务问题,其经营业绩更是不断下滑。
屋漏偏逢连夜雨,债务压顶的泰禾2020年又遭遇疫情影响。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受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6月5日,今年房地产企业的破产数量已经达208家,超过2018年上半年的177家破产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对持平。部分行业排名较为靠前的房企,也因为资金链的问题,不得不以出售项目或股权的方式求生存。
泰禾业绩承压,频频被爆出多地工程烂尾,拖欠数亿工程款。
一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仅为55.53亿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高达672亿元。5月以来,实控人黄其森被列入被执行人,多项业绩指标下滑,多只到期债券未能按期兑付,有机构下调泰禾评级,泰禾银行融资受阻。泰禾投资持有公司48.97%股份被冻结。
泰禾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预计亏损14.6亿元-18.6亿元,同比下降193.54% – 219.16%。截至2020年7月7日,公司已到期未付的债务270.65亿元,涉及20余家银行、信托、基金、资管公司等机构,2020年内到期债务为555.11亿元。
从去年以来,公司为缓解资金链开启了“自救”模式,从国贸、建发,到融创、金茂等地产巨头,绯闻不断。
今年5月,泰禾发布公告表示,将佛山顺德、广州增城、江苏东恒部分项目权益及股东借款售予世茂房地产,这笔交易将为泰禾带来39.71亿元的收入。
至此之后,泰禾被市场认为现在的泰禾是被挑拣剩下的,没有太多的价值,24.3亿并非折价。
万科并非“愣头青”,所谓的“接盘”是不存在的。
在这场收购协议中,万科提出两个条件:
一是,泰禾制定债务重组方案并与债权人达成一致,债务重组方案能支持泰禾恢复正常生产,能支持泰禾可持续经营,并且该债务重组方案能得到泰禾与万科的一致认可。
若过户前一交易日,泰禾集团股票二级市场收盘价的90%低于4.9元,则万科有权要求泰禾按最新收盘做调低处理。也就是说,即使债务重组方案双方都认可,股票价格过低,泰禾这次收购的钱可能还会低于24.3亿。
二是,万科对泰禾完成法律、财务、业务等尽调,且已就尽调中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拟议交易的方案达成一致,不存在影响拟议交易的重大问题,同时泰禾的资产、债务及业务等不存在影响公司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不利变化。
万科在这场收购中完全掌握主动权,万科只有在泰禾没有债务纠葛,能够正常经营的条件下才会接手。
协议中明确表示,收购用现金支付。直接现金购买对万科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对外说“活下去”的万科很有钱。
万科今年一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万科持有货币资金1732.7亿元,远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总和897.8亿元。
如果泰禾能在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解决上述债务问题,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万科就赚大了。
虽然世贸买走了泰禾的几个好的项目,但是泰禾的核心资产还在。据公开资料显示,泰禾的土地储备达到3270.14万平方米,可售货值4000亿元,且主要分布在核心一二线城市。
实际上,泰禾能够完成上述两个条件很难,而万科完全可以抽身而出,这一协议对万科来说可进可退。
2020年泰禾有555亿的债务到期,令双方对满意的债务重组方案对泰禾来说相当困难。这样看来,万科像只是走个过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5月28日,接近秦禾的人士向《财经》透露,创始人黄其森有意出让第一大股东位置,换泰禾平安落地,泰禾正与多家投资方沟通,接盘公司大概率为央企,具体事宜还在洽谈。
据悉,投资方正在深圳和华东等地调研泰禾的项目,投资方案有望在6月公布。
截至5月29日收盘,泰禾股价跌至4.11元/股,流通市值102亿元,较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流通市值减少51亿元。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泰禾股价下跌33.17%。
泰禾是闽系房企的代表,始创于1996年,其中国院子系列产品主要面向高净值购房者。2013年泰禾销售规模仅为124.44亿元,仅用了四年时间便在2017年跨越千亿,2018年,泰禾业绩达到最高点1303.4亿元,位列全国房企销量第20。
但此后这家公司便被高杠杆拖进了债务泥潭。截至2019年6月30日,泰禾净负债率为258.69%,虽然较2018年年末大降了126.1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行业高位。

泰禾存续的4支私募债和2支中期票据将于4个月内集中到期,合计规模高达89.2亿元,但一季报数据表明,这家公司偿债能力越来越弱。
黄其森这位银行出身的创始人,如何错过了每次拯救泰禾的机会,把自己陷入债务围城?
接盘人锁定央企
黄其森有意出让第一大股东之位,这在秦禾内部已经不是新闻,在救泰禾还是救自己之间,黄其森选择了前者。
但究竟谁能接盘泰禾却一直没有定论。毕竟,现在成为泰禾的第一大股东,意味着要对1900亿的负债负责。
今年四月,泰禾因资金困局准备引入战投的消息就在业内传开,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最新的战投名单公布。
5月中旬市场传言,泰禾集团已经洽谈了包括厦门建发、厦门国贸、中国华融、保利地产、中国金茂等多家意向战略投资者。
《财经》记者近日获悉,潜在战略投资者又有变化。金茂更关注具体项目的价值,对泰禾一二线城市的部分资产有兴趣,但无意也无力成为泰禾的第一大股东。
此前泰禾认为,政府会从税收、稳定就业等方面考量,让福建国有企业接盘。泰禾2019年半年报显示,福建地区供献了上半年毛利率的23.6%,仅次于北京区域的41.43%。
多年来,福建和北京都是支撑秦禾业绩的基石。
泰禾在福建拥有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如福州五四北泰禾广场、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泉州石狮泰禾广场等。泰禾在福建还有多个豪华酒店项目,2018年,为了布局“泰禾+”战略,泰禾还把触角伸向了养老、文旅、教育等领域,并且大多布局在福建。
虽然泰禾已经将资产与福建的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绑定,但泰禾引入福建地方国企为战投的谈判也并不顺利。5月28日,厦门国贸官方发言否定接盘泰禾。
此时泰禾计划引入的战投名单已基本确定为头部央企,但主营业务不限于地产行业。
如果黄其森引入战投的决定再早一年,是否会像华夏幸福(600340.SH)的创始人王文学一样,能保住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2018年7月10日,因产业新城模式深陷资金困局的华夏幸福发布公告,引入中国平安(601318.SH)为第二大股东。
截止2019年财报期末,中国平安通过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平安资管在华夏幸福合计持股25.16%,为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仍为董事长王文学,持股比例为35.99%。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险资一般而言都是搭车的,不会亲自操盘来作开发商,它们要的是话语权而不是控股权和操盘权。泰禾此次引入战略投资人是被迫出让控制权自救,接盘的应该不是险资。
华夏幸福控制了大量的可开发用地,符合险资长期、大额和保值避险的投资策略,而且华夏幸福当初也给了平安很好的业绩承诺。泰禾是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后才再找人注资,谈判就比较被动,潜在合作方的条件也会比较苛刻。
一位多年从事企业投融资并购的投行高管表示,如果泰禾引入央企,因为央企内部监管较严,所以收购溢价不会太高,甚至不会有溢价。但从企业发展来看,成功引入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会利好泰禾未来发展。
2020年第一季度末,华夏幸福货币资金464.36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34.73亿元。平安的入股不仅让华夏幸福的资金安全有了明显改善,也增强了这家公司的融资能力。

落子有悔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黄其森绝不会把最后的筹码押在2020年。
《财经》获悉,2019年年底,黄其森亲自挂帅梳理泰禾的优质项目,计划2020年打一个翻身仗。“黄老板很珍惜自己的房子,北京地区限价、限购、限售,头几年,他可能不太甘心把房子放出来。”一位泰禾员工谈道。
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泰禾没有机会最后一搏。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房企售楼处全部关闭,老百姓几乎足不出户,商业物业、住宅的销量都跌到冰点。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18%,是2015年5月开启上涨行情以来季度涨幅最低值,较去年同期收窄0.37个百分点。而一季度重点城市新房整体成交规模为近十年同期最低。
泰禾2020年一季报显示,其营业总收入为4.80亿元,净利润为-5.39亿元。资产总计2234.25亿元,负债合计1900.4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为-29.31亿元。
一季度的疫情黑天鹅重创的是整个房地产行业,三月末之后,随着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疫情逐渐可控,网上售楼展开,开发商的销量都在缓步回升。如果杠杆不高、成本可控,疫情期间的短期滞销不足以让一家20强房企陷入债务危机。
但早在2019年下半年,泰禾的偿债压力就已经很大。
泰禾2019年三季报显示,其速动比率为0.24。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百强房速动比率均值为0.54。速动比率代表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在1左右比较合适。
泰禾已公布的未经审计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营收237.48亿,相较于最高点2018年的309.85亿,减少近四分之一。
疫情是压倒泰禾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二季度,泰禾债务危机暴发。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由于债务问题黄其森已经收到五份限制消费令。
5月27日,泰禾母公司泰禾投资所持28.56%的泰禾股份被冻结。主要原因是泰禾投资为其他公司(非泰禾集团及其子公司)借贷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被担保人违约,泰禾投资担责, 涉及金额为29.31亿元。
泰禾并未透露所担保公司的名称。但多位地产投行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只会给有密切业务往来,或者资本关联的机构提供担保,这种连带责任担保很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作为泰禾集团的大股东,泰禾投资的股权被冻结后,一旦股票被司法拍卖,就意味公司控股股东的变更,这对泰禾稳定经营是不利因素。而且,股票被冻结无论对于泰禾投资,还是泰禾集团的市场形象和企业资信都会造成影响。
泰禾2020年初发布的一份质押公告中特别提示了风险: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股份数量已超过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80%。
一般情况下,大股东股票质押率超过70%,就说明公司杠杆率过高。这种情况下,黄其森再想从正规金融机构融钱就不容易了。
今年一月至今,泰禾已经收到两次来自深交所的关注涵,涉及债务逾期,以及2019年收入、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财务核算等问题。对此,泰禾虽做出了回应,但表示公司年审会计师对2019年度财务状况的审计程序尚未执行完毕,未来将以审计报告为准。
泰禾应该是公布2019年经审计年报最晚的上市房企。
此前,泰禾曾发布公告称,2019年经审计年度报告将延期于2020年6月15日披露,主要原因是新事务所首年上任,疫情影响了事务所在全国各地的现场盘点、观察楼盘等现场工作 。
去年四季度以来,泰禾财务部门人事调动不断。2019年10月,泰禾将年审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有猎头向《财经》透露,泰禾年前即以税前千万的年薪招聘融资高管,直接向黄其森汇报,但迄今找到合适侯选人。
上述投行高管对此并不意外,他认为现在去泰禾太危险了,谁会踩在刀尖上赚钱。
2020年3月21日,泰禾财务总监姜明群请辞,调入泰禾投资,由泰禾投资的王伟华继任,王伟华在泰禾投资主要负责投融资和医疗等业务。
对于这些调动,泰禾回复《财经》记者称,是为了多方面培养高管而安排部分主管轮岗。
泰禾的硬伤
疫情只是泰禾债务危机的催化剂,这家公司真正的沉疴在于管理粗犷、产品单一,以及本该在收敛聚焦时却高投资打造多元化版图。
2018年,随着金融监管趋严,黄其森也意识到融资拿地高举高打的风险,开始增加并购拿地的比重。但泰禾的一些并购项目存在问题,无法正常开发,已经陆续退回十几块土地。
2019年6月29日,泰禾连续发布两个公告,分别退回济南章丘地块70%股权,转让郑州金水区地块100%的股权,这两个地块都并购于2017年,分别属于达盛集团山东置业有限公司和河南润天置业有限公司。
土地并购资产类型很多,有的涉及复杂的历史产权问题,属于城市更新的一种,对团队的专业性要求很高,这比在土拍市场拿个地王困难得多。而且,并购拿地模式利益链勾连更复杂,经常存在投资经理吃回扣现象。
黄其森曾在2019年6月的采访中坦言,泰禾的管理有问题,以前的薪酬体系过于强调高激励,但缺少考核,这导致了“一流人才干成三流业绩”。
2019年,泰禾表示加强对高管的考核,并把新人的最低准入门槛提升至211、958学历,重要岗位则必须是名校出身。黄其森强调:“泰禾未来的人才要多靠内部推荐和培养。”
但黄其森新的人才计划还未见效,高管离职潮就来了。
据《财经》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泰禾共有9名高管离职,包括1名财务总,1名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四名副总裁。
绿城中国原董事长宋卫平也许更能理解黄其森现在的心情。2017年底,由于资金困境,宋卫平把绿城中国的第一大股东之位让给了国资委直属企业中交集团。
他曾吐槽绿城的管控烂到了不能再容忍的地步。并认为危机来临时,绿城的成本越来越高,杠杆率也越来越高,绿城的“人和”是在高成本的情况下取得。
高成本在房地产市场向上走时没有问题,但一旦市场回调,企业监管趋严,成本管控力度加大,以前的人和就不复存在了。
对泰禾而言,管理粗犷虽然增加了运营成本,但如果黄其森不对市场调控周期过于乐观,泰禾也许还有机会靠卖资产渡过危机。
2018年年报显示,泰禾布局的29个城市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一线城市中,北京是泰禾的最重要利润来源,2019年半年报中,北京区域贡献了泰禾集团41.43%的毛利率。
但2017年以后,中央“房住不炒”的重点调控城市就是北京。北京2018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42941元/平方米,两年后,2020年,北京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45915元/㎡,同比2019年微涨1.8%。
北京房价长达四年的横盘,让黄其森捂盘待价而沽的计划行不通了,而泰禾高端住宅的定位,让其去化效率受到影响。
2018年底以来,为缓解资金困局,泰禾一路甩卖土地,至今累计回资金超百亿元。但泰禾还债之余,并没有聚焦地产主业,反面在2018年开启了“泰禾+”战略,即进入商场、社交、医疗、文化和教育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
泰禾2019年中报显示,房地产仍是其主营收入,占比为95.30%。而泰禾计划布局的多元化业态,无一不是重资金投入,长回报周期的产业,这对冲了泰禾卖地还债的努力。
大并购时代已至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房地产发展史,是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役,也是人性的试炼场。银行出身的黄其森,身在其中,虽不善管理,但依靠金融杠杆,仍然能让秦禾跻身地产千亿俱乐部,成为中国房企第二梯队不可忽视的存在。
高杠杆扩张模式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除了万科,如今房企前20强的民营房企,都有杠杆率过高的隐忧,泰禾不幸成为第一家爆发危机的企业。
5月26日,华创证券固收团队发布研报,除了泰禾之外,近期新华联集团、绿城中国、阳光城、福晟集团、京汉股份等房企均宣布了引入战投的计划或意向,从部分公司的表述来看,寻求战略投资者主要是为了化解资金压力。
从房企一季报披露的信息来看,货币资金余额同比负增长的共35家,包括保利地产、万达商业、华夏幸福、泰禾集团、富力地产等千亿级规模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此外,83家房企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超过去年同期的72家,共67家房企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增长。

面对行业洗牌机遇,央企、国资,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财团已经开始进场扫货。
2020年,房地产头部聚集效应不只是大鱼吃小鱼,前20强房企之间也逐渐划分出明析的界线,那些错判周期,高杠杆拿地,以高利润掩盖粗放管理的房企终将被时代抹去。
而房地产大佬们过去盲目扩张吞下的土地,最终不得不吐出来,而那些错过最佳谈判时机的房企,连赚取土地买卖差价的机会也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5月13日深夜,泰禾公告“五连发”,透露了巨大信息:终止保险业务重大资产重组、复牌、引入战投。但资本市场似乎不太买单,今日(5月14日)复牌截至午间收盘,泰禾股价报4.20元,跌幅达4.55%。
停牌9天后,泰禾宣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4月28日,泰禾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泰禾投资所间接持有的保险业务相关资产,自当日开市起停牌。据公告,泰禾投资持有永兴达企业(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而后者永兴达旗下拥有泰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香港)100%股权和泰禾人寿保险(澳门)有限公司99.85%股权(合并简称泰禾人寿)。
这其实是泰禾今年人事换防以来的首个大动作。3月20日,原财务总监姜明群赴任泰禾投资,同时泰禾投资董事王伟华获聘泰禾集团新任财务总监。
如果重组顺利完成,泰禾距离老板黄其森想要的金融全牌照之路就又近了些。早在2015年,泰禾就联合福建能源、阳光城等9家福建企业成立海峡人寿。2017年6月,还在买买买阶段的泰禾,用大股东泰禾投资的身份,以106亿港元拿下大新人寿保险及大新保险服务全部股权,并与其旗下大新银行签订了15年独家银保协议。

泰禾公告截图
这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早有征兆。
5月1日,泰禾人寿官网发布了一则企业声明称,“泰禾人寿已向母公司作出查询,母公司已停止研究是次资产重组的可行性,并决定中止重组所涉及的收购方案。”
但5月8日,泰禾就此次重组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相关各方正积极推进本次交易:包括开展中介机构的选聘以及组织开展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研究并沟通必要的事前审批工作;与泰禾投资及各相关方在已签署的框架协议基础上,沟通研究重组事项的具体方案,并根据各项规则要求编制交易预案及相关文件。
对此,5月12日晚,深交所向泰禾发出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泰禾人寿关于重组事项中止的声明与其5月8日披露的重组事项进展是否相互矛盾及具体原因,详细说明停牌至今推进本次重组的具体工作及进展。
泰禾在5月13日晚的公告中给出了解释,表示5月13日前并未收到泰禾投资发来的关于曾决定或已决定中止本次重组事项的任何决定。泰禾人寿为此次重组交易标的公司的子公司,公司无法了解泰禾人寿发布关于重组事项中止的声明的原因。
“重组标的的相关声明引起了媒体、合作方等机构的关注,对公司推进本次重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重组事项事前审批的不确定性增加。”
5月13日晚,泰禾宣布终止此次重组,同时也印证了一条传闻已久的信息——将引入战略投资者,相关交易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
事实上,早在几天前,业界就已传出黄其森将让出大股东地位的信息,新的战投方可能为国企或央企。公告表示,本次拟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的主要经营业务中包含房地产业务,本次筹划的交易涉及有权部门的事前审批。
5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金茂已经在不同城市针对泰禾旗下项目进行了相关收购测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就此事询问金茂,但金茂方面的回应是没有听说这类消息。
有知情人士透露,泰禾对于金茂这位潜在优质战投方是比较满意的,但目前依然处于多方谈判中。
去年末,针对引入战投的问题,黄其森曾表过态:“引入战投的前提,还是需要能够跟泰禾的业务协同发展,也就是双方能够门当户对、志同道合。”
与公告五连发一起透露的信息,还有泰禾不太好看的财务数据。
5月13日晚上的公告,泰禾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公司目前已出现实质性逾期的债务超过目前已披露的被担保人债务逾期事项的18.36亿元,预计于5月15日前完成核查。
4月20日,泰禾集团公告延期披露2019年经审计年度报告,从4月30日延期至6月15日,原因是新换的事务所还没完成盘点。“受疫情防控影响,由于人员流动及现场工作受到影响,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部分项目盘点不能及时开展。”
受疫情受影响的房企很多,但因为疫情延期到6月中旬才发正式审计年报的房企并不太多,加上此前实控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资金链问题频被曝光等,去年末才刚刚“熬”出来的泰禾,2020年的开端又有些水逆。

泰禾复牌后股价下跌 数据来源:同花顺
2019年上半年,泰禾58.74%的业绩增幅非常亮眼。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5.21亿元增至202.16亿元,同时有息负债大幅减少,半年偿还338亿元。
但根据泰禾此前发布的未经审计数据,2019年全年,泰禾实现营收237.48亿元,同比下降23.36%;归母净利润8.27亿元,同比下降67.6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2.36亿元,同比下降111.14%;基本每股收益0.3324元,同比下降67.61%。
今年第一季度,泰禾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93.57%;归母净利润为负5.64亿元,同比下降157.9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5.42亿元,同比下降205.78%;基本每股收益为负0.2266元,同比下降158%。
战投方若没雄厚的财底,是远不敢进入的,但泰禾在一二线城市的6000亿元货值,可能才是其醉翁之意所在。
据启信宝,目前泰禾投资、福建智恒达、叶荔、黄敏为一致行动人关系,共持有泰禾集团66.10%股份,而泰禾投资实控人黄其森,控股比例95%。
2019年,市场曾传出多个意向战投方,但均未再有下文。当年6月那场改变泰禾舆论风向的媒体会上,高层传递的信息还是“合作停留在项目层面,股权层面有一些接触”“现在市场一些股权分散的公司,很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那样的话,公司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今,大股东真的可能要变了,并且引入的是主营业务同为房地产的央企或国企,泰禾的下一步战略尚无从得知,但这位“白武士”一定如黄老板所言那般,懂金融,所以才能做好房地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泰禾集团成立于1992年12月,是一家从事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开发的大型知名上市公司,注册资本约24.9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该公司董事长黄其森。经营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经营、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商业物资供销、对外贸易等。
天眼查十大股东信息显示,泰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该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48.97%,叶荔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2.05%。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