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基建的首要任务是把各地政府升级为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大脑,由于“数智化”建设重新定义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即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否具有政务云建设的软硬件技术与营建经验,也就成为科技公司参与其中的重要门槛。
究竟哪些公司具备这样的资质和实力?赛迪顾问最近发布的两份具有全球视野、数据翔实的重磅报告《2019-2020中国政务云市场研究报告》、《2019-2020中国政府大数据研究报告》成为风向标,有助于广大行业人士和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观察政务云市场趋势、格局与突破口。
“政务云”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基本取代了过去很多年所称呼的“电子政务”,相对于后者,政务云更强调把政府组织大数据结构化,通过构建大数据、云计算运营中心以及政府业务中台,把不同部门的大数据打通,并通过全社会提供数字服务的形式把数据有序开放化。
自移动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以来,我国很多省份和政府都顺势开展了“政务云”建设,大大提升了政府的数字化水平,保障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效率,但从市场运营角度上,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务云市场依然呈现出巨大的上升潜力。
据赛迪顾问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478.9亿美元,增速达13%,其中美国由于拥有微软、亚马逊、谷歌、CSRA、Cloudflare、Hashicorp等核心企业占据全球政务云市场的50.2%的市场份额;并且按销售额算,全球政务云市场市场产品结构分布也相对均衡,其中IaaS占据41.7%、PaaS占据15%、SaaS占据43.3%。

我国政务云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459.3亿元人民币,其中同比增长25.7%;其中2017年政府大力提倡“互联网+政务服务”当年市场规模就突破了278.3亿、当年就增长41.2%;不过,从政务云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上看发展并不均衡,其中政务明显呈现出IaaS份额过大、而PaaS与SaaS相对较小,不同地区的政务云建设基本与区域经济水平呈现正相关。这反映政务云出现对于我们经济、社会建设能够取到良性助推作用,但是前期依然以基础设施搭建为主,在政务平台和应用服务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伴随“新基建”成为社会中长期规划,特别是疫情期间各地政府已经充分领教了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的必要性,未来三年内我国政务云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接近18%、预计到2020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将将达794.2亿,而主要市场增量将来自于PaaS与SaaS领域,其中IaaS是其他云服务的基础,增速会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会每年以近一百亿增量递增,PaaS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40%,而SaaS年复合增长率超30%。

应该明确的是,帮助政府(组织)进行数字化升级,实际上是云服务巨头的to G市场,经过三年高速增长,国内政务云市场主要搭建者分别是浪潮云、华为云、阿里云、新华三属于市场领导者,阿里云、中国电信、腾讯云、京东智联云等紧随领导厂商。

需强调的是,政务云市场规模仅是按云计算公司销售额,而政务云平台一旦搭建之后能为全社会提供PaaS(平台)、SaaS(应用)以及DaaS(大数据)才是数字经济所能创造价值。可以理解为政务云市场是基础设施、大数据市场是在基于前者的生态。
赛迪顾问与政务云市场研究报告一起发布的《2019-2020中国政府大数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政府大数据增长率达31%,市场规模达384.5亿元,而大数据在社会治理(比如安防、交通等)、民生服务(比如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政务应用等领域的软件和应用所占据市场份额最多。

有的政务云参与者仅搭建IaaS层面或为政府提供私有云服务,并没有直接帮助政府做数据平台的运营以及数字化管理辅助,一些公司本身并不具备提供政务的PaaS或者SaaS产品。
因而在政务云市场与涉及应用和服务的大数据市场的参与者有所差异,在大数据市场,浪潮、华为、千方科技为市场领导者。可以预见,全球服务器与云计算巨头浪潮与全球ICT巨头华为之间在政务云、大数据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目前政务云厂商主要分纯运营模式、纯技术解决方案模式以及“端到端模式”三种类型,由于浪潮是市场面唯一能够提供IaaS、PaaS、SaaS、数据中心及IDC、业务管理系统以及政务云应用中心等综合产品体系的解决商,因而只有浪潮既具备有升级政府数字化的技术支持、运营商平台服务,也拥有触达终端用户的应用和解决方案。
华为在新基建之中的建设优势是以5G基建为突破口,在智慧城市以及工业互联网建设之中发挥通信和大数据速度优势,受贸易战首当其冲,在政府招投标过程之中会有相应扶持优势。而与浪潮相比,华为在政务云市场上服务的政府单位相对少一些,在涉及政府大数据打通上不占据先发优势,这使得华为要在公共管理、民生、政务等细分解决方案不断追赶浪潮。
赛迪顾问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张凡认为,“政务云建设已进入 2.0 时代,政府不仅关注云服务商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机房管理、平台管理、软件应用管理、运营管理等服务能力,而且关注云服务商是否能对政务业务有着深度理解;同时,垂直细分政务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政务云是投资热点。”这为我们考察政务云公司提供了一个评判尺度。
首先,在政务业务行业认知层面,浪潮一直是政府数据开放化推动者和政务云市场开拓者,浪潮曾首先提出“政府数据开放五级技术成熟度模型”,把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分为“信息公开”、“数据网站”、“数据门户”、“数据平台”、“数据生态”等五个阶段。
早在2018年重庆数博会上,浪潮董事长孙丕恕就认为当前社会正处在“旧IT”(信息技术)向“新IT”(智能技术)转变,致力于推动浪潮转型为以云数智驱动的新型互联网平台,并把浪潮云定位为大数据、云服务与智慧城市运营商,而针对浪潮云服务的政府组织如何打造成为“数字政府”提出了“6个1”。
即“一朵云(云计算)、一个数(大数据)、一个网(一网通办)、一个口(城市服务门户)、一个运营商(智慧城市运营商)、一个生态(智能产业生态)”;浪潮能通过布局“云+数”一体化架构,提升平台能力、数据能力和服务能力,为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支撑。这是浪潮在构建山东政务云、帮助重庆市打造“渝快办”等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形成经验,截止目前,浪潮依然维持与这些省份的长期战略合作,为这些地方政府把大数据普惠化发挥了“从0到1”的作用。
其次,在政务云2.0阶段如何把政务云大数据服务向优政、兴业、惠民方向引导并能够为此做出一些创新的应用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具体而言,在社会公共管理方面,浪潮与生态伙伴共同开发出智慧城管、智慧环保、市场监管、交通视频、税务等行业解决方案;在兴业方面,拥有覆盖商品零售、企业画像、木材、环境、农业、金融证券、交通、航空遥感等10个领域超过 30 多类数据资源,结合浪潮云企业信息化经营,与生态合作伙伴打造工业互联网联盟与“5G 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在工业制造业落地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惠民方面,浪潮构建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爱城市网涵盖便民查询、办事服务、民生互动、交通金融、教育医疗、质量服务等多个领域近千项服务事项,并已覆盖400 余个城市。
再次,为打造服务全产业链生态,浪潮致力于推动“平台+生态”模式,截止2019年,浪潮云生态伙伴规模达4000+,合作伙伴收入增长200%,浪潮云认证工程师5000+,共同为10万+客户提供服务,并在疫情期间发布全新的“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
政务云市场是信息产业之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只有政府组织数据开放、流动并且能够运营起来,才能真正推动大数据社会到来,而这才能为新基建建设打下牢固基础,浪潮作为政务云理念提出者、模式开创者以及市场领导者,推动政务云市场从无到有、也带领了中国政务云市场走出了一条更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把政务云数据与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数据进行打通,形成完整的链路,从而打造出智慧政府、智慧企业以及智慧城市。由于我国互联网产业体量大、相应云市场的潜力正在爆发,巨头未来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量也将越来越大,政务云市场所带来的数字经济红利将惠及全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近日,孙丕恕在接受新浪科技等采访时,剖析了各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他表示,新基建对浪潮的机会特别多,是浪潮的主战场。同时,浪潮云今年3月完成C轮融资,目前正做申报科创板前的准备工作,“希望今年能报材料,发行成功”。
推进新基建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孙丕恕看来,新基建不仅是扩大需求,还要拉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于浪潮而言,分三个层面来推进新基建工作。
首先是公司产品层面,加强自身产品的研发,做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其次,浪潮是云服务的供应商,云服务需要建数据中心、建云数据中心,浪潮会大力投资。最后是要建立产业生态。
他表示,从客户层面讲,新基建参与方是政府和企业,企业占据主要的地位,政府会在研发上给予支持和支撑。“我认为大家达成了共识,政府将支持龙头企业,围绕新基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政府作为资源方,可以帮助企业技术创新”。
孙丕恕称,浪潮一方面要抓住新基建机会,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政府与大企业围绕新基建的规划,供应优质的产品。
希望浪潮云今年上科创板
政务云市场的厮杀自去年起就愈演愈烈,同时也迎来一波上市潮:今年年初,UCloud登陆上交所,不久前金山云又赴美上市,同时青云QingCloud也递交了招股书。
谈及浪潮云,孙丕恕透露,浪潮云的估值超过100亿元,已经完成C轮融资,“希望今年能推动科创板上市,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他表示,云服务是一个趋势,“现在用户由买设备变成买服务,浪潮云有独特的优势,第一是已经盈利了,第二是有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等,做的也比较扎实”,“浪潮云现在正在做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希望今年能报材料,发行成功”。
供应链安全需两层面解决
新基建的重点之一是5G。孙丕恕表示,现在5G业务主要围绕前基站加后台NFV核心网,再就是边缘计算。
“无人驾驶等应用兴起,边缘计算兴起,这是浪潮的一个方向”,他坦言,虽然浪潮在基站的5G核心网领域并非主要玩家,但是围绕算力、边缘计算是浪潮的强项,“5G划分为通网跟专网,通网是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这些企业为主,在专网里,浪潮会是一个参与者”。目前,浪潮主要围绕5G提供相关产品,提供5G边缘计算等,“主要是聚焦我们的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推动5G发展”。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六保”,其中提及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孙丕恕表示,供应链安全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卡脖子”问题,一个是“供不上货”问题。
“第一个层面,对方有货不卖给你的问题。第二个层面,现在疫情不复工,对方供不了货的问题。现在中国ICT企业的忧患意识比较强烈了,国家提出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这时候大家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他建议,国家层面要规划哪些供应链自己必须掌握,企业层面要思考做哪些供应链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