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港交所进一步改革将推动另一个IPO“黄金十年”,假设基本日均成交量为1000亿港元,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可能会通过持续新上市而提高至1600亿港元。
该行指出,过去六年中的四年里,港交所在全球IPO中排名前列。从历史上看,在中国内地国有企业私营化的推动下,这些上市公司偏向传统行业。但是近年来的上市新规改革使港交所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所在地。花旗预计,港交所IPO进一步上涨,包括引入企业版“同股不同权”(WVR)将吸引更多的独角兽公司;中国拥有227家独角兽公司,占全球总数的40%,是未来IPO的丰富来源。其中许多独角兽是现有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为了保持首次公开募股后的控制权,许多独角兽公司倾向于在美国上市。而港交所引入企业版WVR将使公司能够公平竞争;如果排名前18的独角兽将在港交所上市,估计每股盈利将增加10%。
该行表示,截至目前,香港交易所共有4家第二上市的公司,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额为90亿港元,推动日均成交额三分之一。另外还有19家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中概股。该行表示,下半年港交所IPO申请强劲,并有多间企业进行二次上市,包括华住集团(01179)。根据目前的发行量,下半年的新股发行总数可能为日均成交量增加多达100亿港元。生物科技公司本身并不是日均成交量的主要推动力,但也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因此,花旗对港交所的增长潜力持正面态度,并予以目标价42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9月11日,美团点评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名称拟简化为美团。此后,“美团”将作为公司品牌,“大众点评”则是美团旗下的产品品牌。

消息一出,引发轰动。5年前,美团与大众点评上演惊天大合并,才缔造了今天市值14000亿港元的巨无霸——美团点评。如今名字里去掉“点评”,外界感慨这是一个时代落幕。
改名背后,耐人寻味。美团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作为简化后的公司品牌,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产品品牌,包括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单车 、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猫眼等。
换言之,王兴想要打造一个庞大的“美团系”,而“点评”这个标签是时候要淡化了。
昨天下午,美团点评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名称拟简化为美团。
公告中表示,股东特别大会审议通过后,其在香港联交所的股票名称将启动相应名称简化流程,将由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正式办理更名并发放新的公司证书,中英文名称分别简化为美团和Meituan,股份代号保持3690不变。
美团点评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名称的简化不会对业务方向、组织架构、公司运营等产生任何影响。
不过消息一出,依然引发不小的轰动。须知道,美团点评这个名字是当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而来,如今特意宣布去掉“点评”,难免令人浮想联翩。
对于为何改名,美团点评方面做出了解释:名称的简化将有助于对外建立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增强用户、商户等对公司多业务能力的认知,从而推动公司在聚焦“Food+Platform”战略的同时继续探索新业态,为生态体系中所有参与者以及社会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作为简化后的公司品牌,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产品品牌,包括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单车 、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猫眼等。在外界看来,大众点评的命运依然未卜。
其实回顾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历次重大并购,并购后双方仍能长期保持独立发展的例子并不是多见,大众点评已经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那些曾经势均力敌的对手们,在被另一方并购后难免走向消失的宿命。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当初百度外卖和饿了么合并之初,也是将两个品牌独立运营,然而如今百度外卖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还有滴滴合并快的后,快的没了;摩拜被美团收购后,橙色单车已经被美团的黄色单车逐渐取代;土豆并入优酷后,早已经迷失在业务变更的路上。
大众点评是否真的也会走向相似的结局?这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话说回来,大众点评之所以至今能够在美团的体系中保持着独立的发展,在于它是一个生活消费决策入口和内容分享平台,和美团业务的互补性大于重合性,这是和其他并购案例最大的区别。
2017年起,大众点评相继推出“必吃榜”、“必系列”、“黑珍珠”等榜单产品,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发现及探索广泛类别的本地生活服务的重要参考标准。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大众点评积累了对中国数百万商家的超过77亿条用户评论,品牌仍然深入人心。从这一点上来说,大众点评对于美团仍有着独立存在的必要。
如今回想起当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仍然惊心动魄。
十多年前,团购模式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2008年,张旭豪在上海交大校园里,创立了饿了么;2010年1月,国内首家团购网站满座上线;同年3月,王兴创立美团。团购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到2011年8月,国内团购网站的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形成了千团大战的盛况。一时间VC/PE们的热情也被点燃,“你往前冲,速度最重要,钱不是问题”,这是当时很多投资人给团购创业者的建议。
喧嚣过后,潮水退去。到2011年末,全国有1968家团购网站在激烈地竞争中关闭,占所有运营团购网站总数量的33%;到了2012年年底,国内近八成的团购网站倒闭。
无疑,美团在这场大战中获得了胜利,但团购的战争却远未结束。从千团大战中搏杀出来,本该是美团最风光的时刻,然而王兴却陷入更大的忧虑中,“我始终认为,美团离破产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说出这番话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腾讯战略投资了大众点评。
这意味着,美团的竞争对手已经从拉手、糯米、满座变成了腾讯背景的大众点评、百度背景的糯米以及阿里巴巴背景的口碑。至此,成立仅仅几年的美团,一夜之间成为BAT的共同对手。
更大的压力还在后面。时间到了2015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烈。同时,糯米也突然发力,豪掷200亿的巨额资金杀入,美团的市场份额正被逐步蚕食。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无论是美团还是大众点评,都面临融资困境。美团估值从最高的150亿美元降到100亿美元,大众点评也曾报价100亿美元但被砍半。
格局不明朗、烧钱太快、盈利未期, VC/PE已经不敢再投团购了。2011年的团购领先者拉手和窝窝为争上市而两败俱伤,在资本寒冬下双双从顶峰陨落,这一幕是所有投资人不愿意在看到的。
美团和大众点评能否合并?在背后投资方的推动下,这成为了可能。值得一提的是,红杉中国对大众点评和美团的投资均始于A轮融资——2006年投资了大众点评, 2010年投资了美团,因此成为了这场史诗般合并背后的最大推手。
2015年10月8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至此,一家占据行业80%以上市场份额的巨头产生了,中国的团购行业格局从此改写。
不得不说,2015年称得上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神奇的“合并年”。这一年,不只有美团和大众点评,还有滴滴和快的,58和赶集,携程和去哪儿纷纷握手言和走到了一起。
这一切,至今影响着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如果没有5年前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也不会有今天的巨无霸——美团点评。
今年8月21日,美团点评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本季度,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消费市场的显著回暖,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9%至247亿元人民币。
这份财报直接导致了美团点评股价的一轮大涨。8月24日,美团点评股价在Q2财报发布后盘中涨超10%,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市值。截止本周五收盘,美团点评股价为242.8港元/股,市值超1.43万亿港元(约合1840亿美元)。
5年的时间,美团点评不仅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更是市值屡攀高峰。回想5年前,刚和大众点评合并时,美团点评的估值不过150亿美元,如今已经上涨了10倍不止,妥妥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美团点评为什么这值钱?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约41.2万亿元,这个赛道跑出了阿里、京东、拼多多这些巨头。相比之下,餐饮外卖、酒店旅游等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至少20万亿元,在这一赛道几乎一家独大的美团,仍能给投资者不少想象的空间。
如今的美团也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单纯的团购网站。以“吃”为核心,美团点评已经搭建起一个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表面上看,这家巨头涉足的业务很多,由团购到外卖、从电影票到酒旅,还进入了打车、支付、物流、供应链等多个赛道,甚至开起了线下零售店。可以说,在美团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强敌。
但事实上,美团的扩张逻辑又非常清晰。王兴曾在2012年提出 “T型”战略,即在“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级平台,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这是美团的第一大战略方向,对准的是需求侧。
然而梳理美团近两年开拓的新业务会发现,美团的第二个战略对准的正是“供给侧”。如果将美团旗下的业务按战略方向进行划分,那么美团闪购、生鲜零售、网约车、共享单车、交通票务、支付和金融服务于超级平台战略,快驴、ERP、聚合支付、商户小贷等都是服务于供给侧战略。
从早期团购业务到逐步扩展到本地生活服务相关领域,美团的毛细血管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月前还杀入共享充电宝这一盘小小生意。
四处出击的美团点评,搅动了互联网江湖。各个领域的创业者开始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站队BAT的问题,如今还要小心一个更加尖锐的对手——美团点评。霸气的王兴,开始成为了“公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公告称,公司名称的简化将有助于对外建立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增强用户、商户等对公司多业务能力的认知,从而推动公司在聚焦“Food+Platform”战略的同时继续探索新业态,为生态体系中所有参与者以及社会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作为简化后的公司品牌,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产品品牌,包括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单车 、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猫眼等。作为生活消费决策入口和内容分享平台,大众点评始终保持独立发展,2017年起相继推出“必吃榜”、“必系列”、“黑珍珠”等榜单产品,帮助消费者发现及探索广泛类别的本地生活服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台积累了对中国数百万商家的超过77亿条用户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在与投资者讨论中概股在中国香港上市对市场活动的贡献时,投资者注意到,由于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持续到港上市,对港交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该行对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回港的中期积极影响持不同意见,强调第二上市的中概股的交易量速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是相对股价表现的关键;由于政府对股票征收印花税,香港科技股的交易量速度比美国低;大部分在美国上市中概股已经回港,在6月份,占ADR前三排名或者占总ADR市值70%的公司目前已经回港上市。
该行表示,港交所的股价上涨见证了中概股回港上市,日均成交量回升等,港交所股价同比增长66%,在此期间优于恒指65个百分点,但该行认为,成交收益难以持续,预期日均成交量会正常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瑞银发表报告指出,未来将有多项因素推动港股流通量,包括更多大型中国内地企业于中国香港上市,预计于本港上市的新经济股市值每提升1000亿美元,对港交所收入将提升2%至4%。此外,债券通也将有助于巩固港交所连接中国市场的特殊地位。
该行上调港股2020年至2022年日均成交量17%至23%,港交所期间盈测相应上调10%至16%,目标价由366港元上调至46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悉,福禄控股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虚拟商品及服务提供商,通过“SAAS技术平台提供一站式”虚拟商品相关服务及增值服务,帮助虚拟商品提供商(包括文娱、游戏、通信及生活服务相关行业)通过消费场景变现,同时帮助消费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及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的平台合共为逾910家虚拟商品提供商及逾1450个虚拟商品消费场景促成交易。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完成了逾1.15亿份订单,并促成了总GMV人民币37亿元的交易。自福禄控股成立起直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的平台向逾4.6亿名消费者销售了逾22000种虚拟商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19年收入计,福禄控股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虚拟商品及服务平台运营商,市场份额为7.7%;以2019年收入及GMV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文娱相关虚拟商品及服务平台运营商,市场份额分别为11.7%及7.6%,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游戏相关虚拟商品及服务平台运营商,市场份额分别为11.8%及6.6%。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度及截止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福禄控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44 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09 亿元、2.42 亿元及7997.7万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7799.5 万元、6269.7 万元、 8061.5万元及3616.2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此外,根据港股IPO发行的回拨机制,初始香港发行股份的数量为IPO总量的4%(约167万股),随着香港公开招股倍数达到10-15倍、15-20倍以及20倍以上时将触发回拨机制,香港发行股份数量将分别提升至272.42万股(6.5%)、314.34万(7.5%)和691.53万股(16.5%)。
消息称,百胜中国今日起展开路演,明天(9月1日)起招股,周五(9月4日)截止认购,预计9月4日定价,股份预期于9月10日上市。
百胜中国的中期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营收为1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21.2亿美元减少11%,而净利润亦由1.78亿美元减少26%至1.36亿美元。受卫生事件影响,百胜中国旗下的肯德基在第二季度的总销售额中,有27%来自于外卖,必胜客则有35%,两者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8%和24%。至于数字订单(包括外卖订单、手机订单及点餐机订单),在肯德基和必胜客总销售额的占比分别为86%和61%,高于2019年同期的62%和29%。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