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旅游等行业一样,网约车也存在淡旺季需求规律。”郭杰成举例解释,以深圳为例,每年夏季(7月-8月)和冬季(12月-1月)是网约车旺季,出行需求增加,乘客打车就明显比春秋两季要难一些,成交率也会下降。2月是农历春节,放下方向盘和家人团聚的司机师傅变多,城市打车难问题也会突出。而在春季(3月-6月)和秋季(9月-11月)网约车进入淡季,乘客呼叫量下降,司机会感知到订单变少了。
受季节、旅游等因素影响,不同城市的供需波动不完全相同,各城市的淡旺季时间也会有差异。
面对季节性的供需变化,滴滴已经开始尝试淡旺季调价,出行旺季适度涨价,鼓励司机多出车接单,帮助乘客更快叫到车,同时提升司机收入;出行淡季适度降价,通过优惠吸引更多乘客打车,保障司机接单量从而稳定收入减少波动。
更复杂的是,供需不仅存在季节上的差异,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也有较大的差异。以深圳为例,同样是9月出行淡季,南山区早晚高峰呼叫多、运力紧张,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坪山区几乎全天的应答率都非常高,运力充裕。如果仅依赖淡旺季整体定价的调整,很可能某个区域运力一直比较充裕,但用户不能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司机的接单数也相对较少。
为了能精细化平衡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供需,应对今年淡季和疫情潜在的双重影响,特惠快车让乘客打车更便宜,是拉动更多订单的尝试之一,从而为司机创造增加收入的机会。根据供需关系变化,当附近热力图颜色较深时,乘客打特惠快车的折扣力度小,平峰期或热力图颜色较浅时,折扣相对更大,最低7折。

此外,目前平台还在加大力度投入补贴,滴滴新用户首单使用特惠快车可打5折,同时每天19:00至20:00面向广大用户提供特惠快车5折优惠,司机的特惠订单计价不变,收入不变,差价部分全部由平台承担。近期特惠快车已进入更多城市,越来越多的司机开始体验这一功能,我们也在收集司机的反馈建议,在计价公平性、补贴合理性等方面持续改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报道称,Uber正就出售股份一事与滴滴和软银集团进行磋商,软银是两家公司的主要股东。三方已经讨论多个方案,其中包括软银与其他投资者合作,收购Uber所持的15%股份的少部分。
但也有投资者称,Uber出售所持滴滴股份需要获得滴滴方面的首肯,而滴滴不太可能自行购买股份。
截至目前,滴滴和Uber暂未就此事进行置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9月15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已以配售新股的方式获得将近40亿港元(约合为34.2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也是恒大汽车首次公开募资。
相比于募资消息,所公布的投资名单成为最大关注点,这份名单堪称豪华,包括腾讯控股、云峰基金,红杉资本和滴滴出行等,这其中云峰基金是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联合创办的私募股权基金。

虽然阿里和腾讯通过分别投资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均已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完成部分布局,但这次投资恒大汽车,是马云和马化腾首次联手投资新能源车企。
恒大汽车有什么能力吸引马云和马化腾投资?许家印能否实现自己曾经说过的豪言壮语?
许家印曾高调表示,要超过特斯拉,做全球第一的车企。
目前,就车型数量来看,恒大汽车已接近了许家印的目标,毕竟特斯拉花了17年,才推出6款车型;而恒大仅仅用了2年,就达到了特斯拉的速度。
但这种“大跃进”速度下隐藏的漏洞,也在聚光灯的照射下暴露出来——缺少品牌影响力、汽车业务连年亏损、已上市车型无人问津。
现在来看,即使有了马云和马化腾的加持,许家印是否能圆他的造车梦还是一个未知数。
34亿人民币,对于造车来说并不算多。
对于造车到底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很多新能源车企创始人都曾有自己的判断,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没有200亿人民币不要谈造车”,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则认为“200亿人民币远远不够”,相比于前两人,精打细算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却认为60多亿人民币就能盈利。
然而,目前这三家的融资规模或接近、或已超过了200亿人民币,且这仍不是终点。或许是看到了这个现实,许家印对造车要花多少钱,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据恒大汽车官方表示,今年上半年已经投入了30亿元,下半年还将投入27亿元,而且按照计划,从2019年到2021年预计总投入294亿元。
有着连续的资金投入,但目前还没有正式量产,以至新能源汽车业务仍处于亏损之中。据恒大健康最新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业务方面录得亏损24.57亿元,较2019年中期的亏损19.84亿元扩大23.82%。
不过,恒大还有钱投入造车。
恒大集团2020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录得核心净利润为193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增长约86%。
由此,在造车亏损的现状下,许家印仍然可以通过房产生意来实现“拆东墙、补西墙”,以填补造车的资金漏洞。正因为这样,恒大汽车股价自今年年初以来涨幅已超200%,市值高达2190亿港元。
这样看来,34亿的投资对恒大汽车来说,并不是救命钱。
如果不是为了钱,许家印引入马云和马化腾投资,是为了什么?
或许是为了恒驰这个品牌。
就在上个月月初,恒大汽车发布了恒驰品牌,并推出了该品牌旗下的六款新车,几乎覆盖了A到D所有级别,轿车、SUV、MPV等所有乘用车车型。虽然发布会开的声势浩大,但业内却充满质疑。

“发布会一家媒体都没邀请,只是通过一个宣传视频来发布汽车,配置什么的都不知道,怕又是一个PPT造车吧”、“推出的车就是简单的命名为1-6,看起来真的很low,怕是没人会买。”一些汽车行业从业者对连线Insight表示。
许家印自然深知这些,为了让公众看到恒大造车的决心,在上月月底,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自8月27日正式更名为“恒大汽车”。
“此次的募资,也是为了引入阿里和腾讯,来提升恒大汽车的品牌声量和知名度。”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连线Insight说。
除此之外,许家印也看中了阿里和腾讯的技术积累,毕竟阿里和腾讯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方面已深耕已久。
阿里在今年先后联合高德和自动驾驶出行企业文远知行研发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腾讯也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首款车联网产品,到今年已迭代至3.0。
可以预见的是,此次“二马”联手入局恒大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恒大汽车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更快的技术应用。
反观作为投资方的马云和马化腾,给恒大汽车投资也不仅仅是为了“交个朋友”这么简单,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上了许家印打造的“汽车帝国”,即使这个帝国是买来的。
如果说吸引李斌们造车的“导师”是埃隆.马斯克,那么勾起许家印造车梦的人或许就是“下周回国”贾跃亭了。
2018年,是恒大造车的开局之年。当年,同为痴迷于造车的许家印和贾跃亭对上了眼,恒大成功入主法拉第未来(FF),并为其注入资金,来帮助FF91的量产下线。

当年8月,FF91第一辆预生产版汽车下线,贾跃亭泪流满面地主持了仪式,并表示将于2019年交付FF91。一时间,恒大和FF走入“蜜月期”。
但事实证明,各持一心的“感情”并不能长久。
同年年底,恒大突然宣布终止合作,对于合作破裂的原因,在业内看来,很大可能在于许家印想要得到FF的控制权,而贾跃亭不愿意。
失去FF的许家印并没有放弃他的造车梦,反而被激起了斗志。
于是,在下一年许家印正式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或许在他看来,之前在FF上浪费的时间只能通过收购来弥补。
“能怎么办?买买买,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给买了。”许家印曾这样对媒体介绍,“买不来的,就合作,目标是‘大大大’和‘好好好’。”
这也就是许家印所提出并一直贯彻的“买合圈大好”战略逻辑。
要造车,首先要解决“准生证”的问题。2019年1月,恒大健康宣布,成功收购了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下称国能汽车)。由此,通过收购恒大成功得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和整车工厂。
许家印的“买买买”并没有就此止步。
随后,恒大汽车先后入主了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获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70%股份,除了这些,恒大还投资了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
2019年以来,恒大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和合作,完成了从整车研发制造、动力总成、动力电池、智慧充电到汽车销售的造车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恒大还与采埃孚、本特勒、德尔福、博世、麦格纳、大陆集团等60家汽车供应商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此外,恒大汽车目前还拥有瑞典、天津、广州、上海和沈阳五大造车基地,这其中广州和上海的智能工厂也在近日正式亮相,许家印带队参加,据恒大宣称这两座工厂拥有工业4.0的水准,在投产后可做到每分钟生产一辆车。
就这样,许家印通过“以金钱换时间”的打法,仅凭两年就做到了看似像特斯拉、蔚来汽车等新能源车企们几年、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产业布局。
但正如“欲速则不达”,被高光笼罩的恒大汽车,身上的漏洞也展现了出来。
在造车这条路上,有钱并不意味就可以坐上“顺风车”。
就在许家印花了8亿美金投给FF只“听了个响”后,又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国能汽车。就在恒大入主国能汽车后,在前者的要求之下,国能汽车需要在5个月的时间内发布旗下国能93这款车型。
但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能93曾因技术试验尚未彻底完成,不得不推迟原定好的上市时间。而就在国能93推出后,市场反馈平平,主要原因被业内评论为“整车设计风格毫无创新,性能体验一般,与同等价位车型相比毫无竞争力。”

继FF91,国能93接连失败后,许家印不得不将造车梦寄托于恒驰这个品牌。
在恒大汽车发布了“恒驰”后,和之前一样,许家印同样没给这个品牌太多的时间,他曾表示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亮相首款车型。现在来看,恒大汽车已发布了6款车型,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量产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业内普遍乐观看待。“现在恒大汽车在全国已经有五大整车工厂,同时恒大真的有钱,再怎么样也能实现量产。”汽车行业从业者秋雨对连线Insight表示。
那么,在量产之后,会有人买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分析下恒大的“买买买”战略。虽然这个战略可以让跨界造车实现“弯道超车”,但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以“买买买”为主要战略的车企,还有吉利汽车。就在吉利“蛇吞象”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后,开始了收购,一举将旗下的品牌数扩增到13个。但问题也随之表现出来——众多车型之间的内耗导致吉利汽车没有真正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虽然恒大汽车目前只有恒驰一个汽车品牌,同时收购也不同于吉利汽车“攒品牌数”,但也埋下了隐患。“一个做房产的,如何将整个汽车产业链管好用好,这是一个未知数。”秋雨提到。
其次,恒驰这六款汽车基本都被定位于超豪华或豪华款车型。而在豪华车细分市场中,据秋雨介绍有一个“潜规则”:消费者一般会更看重一个车企的文化,或者说是品牌家族系列的文化。
而恒大素来没有造车基因,恒驰又基本靠“催熟”,车企品牌和文化底蕴,都是它的软肋。
这六款车面临的竞争却很激烈。

目前国内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已群雄纷争,比如宝马推出了宝马i3和最新推出的i3X、奥迪也推出了主打新能源的A6L、奔驰提出电动SUV—ELC等。
除此之外,恒驰的对手还有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们,由于目前恒驰几款车都没有公布配置,无法进行对比。但就已公布的中规中矩的外形来看,在科技感方面,或许就已经输了。
所以,恒驰该如何同时与主打科技感和时尚感的新势力车企、和积累了百年文化的奥迪、奔驰和宝马这样的经典品牌去竞争市场,也是一个问题。
能不能卖出去,怎么卖?许家印或者有另外的解题思路。
就在这次投资中,许家印也拉来了滴滴出行,而他正是看中了滴滴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据乘联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滴滴注册纯电动车就达96.9万辆,占全国纯电动车保有量三成以上。
“哪怕未来恒驰卖不出去,再不济还可以卖给滴滴,来提升销量。”秋雨对连线Insight这样说。
但如果真的卖给滴滴,那么这几款车的豪华定位也将失去,毕竟现在用来跑滴滴的车型均是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的帝豪、荣威等车型。
就目前来看,恒驰这几款车除了发布会视频中看到的样子,除此之外并没有新的消息,很难判断量产后的市场表现。
但可以肯定的是,许家印若要圆他的造车梦,仅靠吸引“双马一滴”投资还远远不够,实现量产后,才是真正与其他车企较量的开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秋雨为化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森语,经授权发布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今年7月开始,小桔车服在多个城市试点统一渠道管理,即平台统一招募司机,并匹配给租赁公司,通过平台品牌和流量,降低租赁公司的招募成本。杨峻透露,通过一系列举措,小桔车服租车订单中“阴阳合同”已降低到1%以下,目前和超过3000家租赁公司达成合作,平台在租车辆近60万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9月4日,该支队正式约谈“花小猪”运营单位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公司郑州分公司)负责人,责令其停止运营,立即整改。
在约谈中,滴滴公司郑州分公司负责人介绍, “花小猪”是滴滴公司的一个品牌,其业务运营主体是滴滴公司,滴滴公司对“花小猪”的市场行为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该执法支队相关部门根据各自掌握情况,对相关问题现场进行了询问。
针对“花小猪”相关问题,郑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对滴滴公司郑州分公司负责人进行正式谈话。该负责人表示,“花小猪”网络打车平台进入郑州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郑州市客运市场运营秩序,社会公众、从业人员高度关注。行业主管部门虽然支持网约车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但企业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对于利用“花小猪”从事违法违规营运的行为,执法支队将严肃查处。
约谈中,郑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责令滴滴公司对“花小猪”网络打车平台停止宣传、停止运营,停止一切招揽活动,并立即进行整改,执法支队将视其整改情况做进一步的处理。
随后,执法人员现场制作了询问笔录,滴滴公司负责人在询问笔录上签字确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叶杰平在对内发布的离职信中表示,“五年前回国和大数据团队的那次交流,让我看到机器学习在交通领域无穷的潜力和想象力。加入滴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这也是我职业里程中收获最多的五年。”
公开资料显示,叶杰平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2015年,叶杰平加入滴滴,并带领技术团队主导了滴滴从抢单到智能派单的过渡。
2018年1月,滴滴正式宣布成立AI Labs,叶杰平担任负责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同时,快的新出租将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为乘客发放出租车打车券,拉动消费,帮助司机师傅们提升单量和收入。
此外,滴滴还将升级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任命石东海为总经理,向程维汇报;加快试点新服务,包括加强打击黑产、推出司机加油、吃饭优惠等。
以下为滴滴公告全文:
为了更好服务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滴滴旗下出租车业务即日起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为响应2020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快的新出租将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活动详见9月4日起滴滴APP内信息),为乘客发放出租车打车券,拉动消费,帮助司机师傅们提升单量和收入。
快的新出租将延续“快的”品牌“让用户打车更快”的理念,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提升线上叫车率(目前全国出租车线上率占比不足10%),帮助司机降低空驶率,提升接单效率,服务更多乘客。 快的新出租业务将保持独立运营,通过滴滴APP向用户提供服务,未来还将开放小程序等入口。
除了短期的1亿元消费补贴计划,快的新出租正陆续开展如下长期举措:
1、升级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任命石东海为总经理,向程维汇报;
2、持续在全国举办出租车行业恳谈会,倾听司机和企业的意见建议;
3、为出租车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桔行系统”,帮助提升运营效率;
4、加快试点新服务,包括加强打击黑产、推出司机加油、吃饭优惠等;
5、加强与出租车企业及地方政府合作,试点“优选出租车”,让好司机有好收入。
8年前,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推出线上出租车服务,出租车司机师傅和我们一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8年后,在后疫情时代下,快的新出租希望和司机、乘客以及行业伙伴共同推动行业继续转型发展。
感谢广大出租车司机师傅、出租车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和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快的新出租
2020.9.1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公告显示,滴滴2020年针对多部门、多事业线开展受贿索贿,贪污腐败,舞弊及管理不当、不作为等行为的调查。截至目前,已查处4人收受供应商好处、滥用职权、不作为等行为。
以下为滴滴公告全文:
各位供应商伙伴:
2020年我司针对公司多部门、多事业线开展受贿索贿,贪污腐败,舞弊及管理不当、不作为等行为的调查。截至目前,已查处4人收受供应商好处、滥用职权、不作为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滴滴出行与供应商伙伴的声誉。
为保证健康长久的合作关系,滴滴出行向所有供应商伙伴明确告知:
滴滴将开启为期一个月的窗口期(自2020年9月1日-2020年9月30日),在此期间,凡是与滴滴出行在商务合作中有违规行为的供应商,都需如实向滴滴公司申报,我司将保留继续与其合作的机会;如逾期未申报,被查出有违规行为的,我司将终止双方合作关系,并通报企业反舞弊联盟和阳光诚信联盟,情节严重者将诉诸司法。
最后,向全体供应商伙伴再次重申,滴滴出行一直致力于建设阳光透明的商业生态,对于行贿受贿等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一旦发现,坚决打击,绝不姑息。同时也呼吁所有的合作伙伴遵守规则,和滴滴一起携手,共同打造阳光透明的商业生态。
申报及检举途径
通过电子邮件举报:jubao@didiia.com
通过电话短信举报:010-62962880
滴滴出行
2020年8月31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8月26日,滴滴出行官方宣布,8月25日七夕滴滴出行全球日订单首次突破5000万,其中包括了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单车、代驾,你是这5000万分之一吗?对于这样订单暴涨的情况,滴滴出行建议大家如果没有急事的话,尽量错峰叫车,避开叫车高峰期,成功率更高,路程不长的话也可以考虑选择青桔单车。
其实昨天的时候,滴滴方面就已经预测到了当天打车呼叫会超过5000万单,比平时多40%左右,晚高峰会提前到16点开始,18点达到峰值。为此,滴滴网约车部门准备了多种奖励方案鼓励司机师傅出车多接单,但依旧会有很多用户打车排队,甚至打不到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